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格式塔理论为指导原则,结合《桃花源记》所体现出来的主题思想和整体意境,通过分析林语堂的英译本在意象再造上的得失,探讨如何为译语读者最大程度再现与原文媲美的意境效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翻译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典籍;格式塔;意象再造
【作者简介】刘亚娜(1981-),女,汉族,辽宁沈阳人,硕士研究生,沈阳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英语语言文学。
一、引言
2002年,姜秋霞教授提出了“格式塔意象”的概念。她认为成功的文学翻译在于成功的格式塔意象再造。根据格式塔心理学,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不能只关注个体的意象,而要整体把握,进行从上向下的整体建构,形成整体意象,即格式塔意象。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通过对原文文本的语言认知和美感体验双重活动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格式塔意象,再用译文将此意象再造,进而使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收获同样的意境效果。
在典籍翻译中,大多数译者通常会以对等为重要标准,从传统角度进行翻译,更注重作品的语言形式而忽略了整体意境,结果导致目标语言缺乏整体性,对原文的理解存在误差,原文的意象未能在译文中充分体现等问题。格式塔理论的出现和发展给典籍英译开辟了新路。
二、《桃花源记》评析
《桃花源记》作为中国脍炙人口的古典佳作,以其独立超然的文学艺术内涵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得到国内外译者的青睐。它源远流长,成为中国古代典籍中最璀璨的星星。陶渊明借武陵渔人这一线索将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通过对世外桃源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社会的不满。然而,作为一篇散文,它的意象灵活自由,随意自然,但又“形散而神不散”。因此,如何在英译过程中将文中的意象特点再造出来成了翻译过程中的难点。
下面以林语堂先生的部分英译文為例,从格式塔理论视角探讨其在《桃花源记》意象再造上的得失:
首先看《桃花源记》题目的翻译,林语堂将其译为“The Peach Colony”。这三个词虽然言简意赅,但却没有完整地传达出主题思想。因为“Colony”多有“霸占、强占”的意思,容易给人不好的联想,无形中给和平安宁、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蒙上了一层阴影。文章开篇写道“缘溪行…… ”,林语堂译为“he was walking along the bank……”。众所周知,“walking”一词指“散步、走步”,但是纵观全文,不难发现,渔人是乘舟而行,而非步行。所以此处翻译过于直译,忽略了文本的整体意境。进入桃园后,别有洞天,其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林语堂省略了“阡陌交通”的翻译,直接翻译为“……dogs and chickens were running about”。此句如画般整体刻画了桃花源处和谐安宁的意境,因此“阡陌交通”在翻译时应当保留。此外,文中出现了中国文化中特有的词语“黄发垂髻……”。林译为“The old men and children……”。“黄发”、“垂髻”是两个意象。“黄发”指长寿的老人。在古代,认为老人的头发变黄是吉祥的象征。“垂髻”指垂下来的头发,意指孩童。尚未加冠的孩童会梳垂下来的发髻。用意象来指代某种人或事是我国古代常用的借代修辞方法,如“须眉”指代男性,“巾帼”指代女性等。林语堂的翻译去掉了原文的意象,言简意赅的表达了原文意思,易于译语读者理解和体会。但同时,对老人、孩童的形象描绘就少了些生动韵味。渔人离开村子时,村中人嘱咐他道:“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源人此句意味深远,语气谦恭而又超然。表达了不想被外人知晓桃源存在的心情。林语堂用“beg”一词,姿态较低,翻译略显偏颇,对原文整体情感表达有所破坏。最后,文章末尾写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林语堂将此句中的“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译为“Liu Tsechi of Nanyang was a great idealist...”作者借刘子骥,抒发情怀,借其归隐之心,抒发自己对桃花源的向往之情。同时暗示桃源是虚幻的,并不存在。林语堂在此处用了“idealist”即“理想主义者或空想家”,完美诠释了《桃花源记》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说明译者成功地进行了格式塔“意象再造”,也让目标语读者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
三、结语
本文试从格式塔理论视角探讨林语堂《桃花源记》英译本的得失,以期为典籍英译中的意象再造提供新思路。意象、意境运用是中国艺术的独特的创作手法。从古到今,《桃花源记》的英译版层出不穷,各有千秋。将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运用到《桃花源记》的英译研究,能够为中国的典籍翻译提供借鉴,实现典籍翻译中更高程度的审美对等,提高典籍的可译性,促进典籍英译中对意象再造研究的新发展。典籍翻译是一种艺术实践,译者不仅要译出古典美、意境美、而且要有跨文化意识,翻译不是单独词汇或者句子的对应,而应置于整篇文本之中。译者单凭词语本身或者是词语所在的句子,可能无法确定该词的意思,必须要通读全文,高屋建瓴,深入分析原文的整体意境美、主题思想,以及作者选用各种意象的意图。在翻译时候,更要体会原文的格式塔意象。
参考文献:
[1]胡显耀,李力.高级文学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6.
[2]方梦之.译学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姜秋霞.文学翻译中的审美过程:格式塔意象再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仝月春.从翻译美学角度看中国古代文学翻译——以《桃花源记》英译为例[J].职业时空,2012,3.
【关键词】典籍;格式塔;意象再造
【作者简介】刘亚娜(1981-),女,汉族,辽宁沈阳人,硕士研究生,沈阳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英语语言文学。
一、引言
2002年,姜秋霞教授提出了“格式塔意象”的概念。她认为成功的文学翻译在于成功的格式塔意象再造。根据格式塔心理学,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不能只关注个体的意象,而要整体把握,进行从上向下的整体建构,形成整体意象,即格式塔意象。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通过对原文文本的语言认知和美感体验双重活动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格式塔意象,再用译文将此意象再造,进而使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收获同样的意境效果。
在典籍翻译中,大多数译者通常会以对等为重要标准,从传统角度进行翻译,更注重作品的语言形式而忽略了整体意境,结果导致目标语言缺乏整体性,对原文的理解存在误差,原文的意象未能在译文中充分体现等问题。格式塔理论的出现和发展给典籍英译开辟了新路。
二、《桃花源记》评析
《桃花源记》作为中国脍炙人口的古典佳作,以其独立超然的文学艺术内涵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得到国内外译者的青睐。它源远流长,成为中国古代典籍中最璀璨的星星。陶渊明借武陵渔人这一线索将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通过对世外桃源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社会的不满。然而,作为一篇散文,它的意象灵活自由,随意自然,但又“形散而神不散”。因此,如何在英译过程中将文中的意象特点再造出来成了翻译过程中的难点。
下面以林语堂先生的部分英译文為例,从格式塔理论视角探讨其在《桃花源记》意象再造上的得失:
首先看《桃花源记》题目的翻译,林语堂将其译为“The Peach Colony”。这三个词虽然言简意赅,但却没有完整地传达出主题思想。因为“Colony”多有“霸占、强占”的意思,容易给人不好的联想,无形中给和平安宁、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蒙上了一层阴影。文章开篇写道“缘溪行…… ”,林语堂译为“he was walking along the bank……”。众所周知,“walking”一词指“散步、走步”,但是纵观全文,不难发现,渔人是乘舟而行,而非步行。所以此处翻译过于直译,忽略了文本的整体意境。进入桃园后,别有洞天,其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林语堂省略了“阡陌交通”的翻译,直接翻译为“……dogs and chickens were running about”。此句如画般整体刻画了桃花源处和谐安宁的意境,因此“阡陌交通”在翻译时应当保留。此外,文中出现了中国文化中特有的词语“黄发垂髻……”。林译为“The old men and children……”。“黄发”、“垂髻”是两个意象。“黄发”指长寿的老人。在古代,认为老人的头发变黄是吉祥的象征。“垂髻”指垂下来的头发,意指孩童。尚未加冠的孩童会梳垂下来的发髻。用意象来指代某种人或事是我国古代常用的借代修辞方法,如“须眉”指代男性,“巾帼”指代女性等。林语堂的翻译去掉了原文的意象,言简意赅的表达了原文意思,易于译语读者理解和体会。但同时,对老人、孩童的形象描绘就少了些生动韵味。渔人离开村子时,村中人嘱咐他道:“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源人此句意味深远,语气谦恭而又超然。表达了不想被外人知晓桃源存在的心情。林语堂用“beg”一词,姿态较低,翻译略显偏颇,对原文整体情感表达有所破坏。最后,文章末尾写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林语堂将此句中的“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译为“Liu Tsechi of Nanyang was a great idealist...”作者借刘子骥,抒发情怀,借其归隐之心,抒发自己对桃花源的向往之情。同时暗示桃源是虚幻的,并不存在。林语堂在此处用了“idealist”即“理想主义者或空想家”,完美诠释了《桃花源记》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说明译者成功地进行了格式塔“意象再造”,也让目标语读者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
三、结语
本文试从格式塔理论视角探讨林语堂《桃花源记》英译本的得失,以期为典籍英译中的意象再造提供新思路。意象、意境运用是中国艺术的独特的创作手法。从古到今,《桃花源记》的英译版层出不穷,各有千秋。将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运用到《桃花源记》的英译研究,能够为中国的典籍翻译提供借鉴,实现典籍翻译中更高程度的审美对等,提高典籍的可译性,促进典籍英译中对意象再造研究的新发展。典籍翻译是一种艺术实践,译者不仅要译出古典美、意境美、而且要有跨文化意识,翻译不是单独词汇或者句子的对应,而应置于整篇文本之中。译者单凭词语本身或者是词语所在的句子,可能无法确定该词的意思,必须要通读全文,高屋建瓴,深入分析原文的整体意境美、主题思想,以及作者选用各种意象的意图。在翻译时候,更要体会原文的格式塔意象。
参考文献:
[1]胡显耀,李力.高级文学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6.
[2]方梦之.译学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姜秋霞.文学翻译中的审美过程:格式塔意象再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仝月春.从翻译美学角度看中国古代文学翻译——以《桃花源记》英译为例[J].职业时空,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