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泪,玻璃心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子生性顽皮,整日天马行空,呜哇乱叫。儿子也有静的一面,遇到自己心仪的书,也能煞有介事地安静端坐很长时间。
  总感觉儿子的性格是用粗线条随意勾勒出来的,全无一点工笔线条的细致清婉。他那点读书的爱好,半点没使性情向着细腻那一端延伸,却是越来越粗犷了。
  这样说,不是虚妄断言,而是有事实依据的。一下洗完手,两下洗完脸,三下刷完牙,只要我不在旁边监督一百次,保准他一百次都会这样做。
  儿子喜欢画画,立志将来成为画家,这个理想他是逢人便说。其他小朋友,一会儿上弹琴班,一会儿上跳舞班,一会儿上围棋班,各种滋味尝了个遍,儿子却抱着画画不放,就像小狗叼了一根骨头正啃得津津有味呢。
  为了挖掘他的特长,全面发展,我鼓励他多报几个,他听后却鼻涕眼泪布满了整张脸,就像他画的画潦潦草草,一蹴而就。
  “儿子,画画要仔细,不要太快!”我终于忍不住提出一些意见。他却面如平镜,不起波澜,等我再重复一遍时,他掷地有声一字一顿地说:“不!我要当第一快画家!”我说:“世上只有最好的画,没有最快的画。”儿子眨着小眼反驳道:“我画,不就有了?”
  这就是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吗?我就等这疯狂的想法成为现实?心里不禁暗笑,越发觉得这儿子不着边际。
  原以为儿子那颗顽劣的心,不会对任何事有太多细腻的感触,可不久后的一件事,让我看到了儿子的另一面。
  儿子的表姐上二年级,暑假来我家住几天,儿子照常去幼儿园,小姑娘主动要求去接弟弟。
  儿子见到表姐站在门口的一霎那,蹦着跳着,呼着喊着,与表姐来了一个热情的拥抱,然后牵着手骄傲地对老师说:“老师,这是我姐,她来接我了!”从没见他这样兴高采烈过,一路上遇见同班很多小朋友,儿子都不会放过介绍的机会,因为姐姐来接他,因为别人没有年龄如此接近的姐姐来接,因为这个,儿子成了最富有的人,最幸福的人。
  儿子主动提出要领姐姐逛夜市,并且问这问那,“姐姐,你想吃什么,让我妈妈给你买”“姐姐,你不是喜欢芭比娃娃吗?让我妈妈给你买”。小姐姐却懂事地说:“你喜欢吃什么,我就喜欢吃什么。”
  看着二人的亲热劲,着实感动,也体会到儿子平时没有玩伴,一个人打发时间的孤独。
  逛完夜市,大包小包收获不少,两个孩子抢着帮我提,我们在附近的广场玩了一会,两个孩子你追我赶,嬉笑狂欢,累得满头大汗。吃喝完毕,他们还意犹未尽,我许诺,明天还来,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一路上二人有说不完的话,说到班上同学的外号和自己的外号,他们哈哈大笑,逗得我也忍俊不禁,说到他们的老师,说到爱吃的雪糕,说到课间趣事,还比起了谁的妈妈更漂亮……两个孩子将搞笑的本事和演讲的才能发挥到极致。
  不知不觉快到家了,楼前是主道,一家不自觉的主人把比孩子还高的狼狗拴在外面,说是狼狗,更像是狼。
  “妈妈,姐姐最怕狗了,我们绕道走吧。”儿子这么关心了解姐姐,我心中一阵暗喜,采纳了建议,领着两人从楼后的小路走。不知从哪窜出一条黑狗,朝着两个孩子猛叫,小姑娘被狗咬过一次,见这阵势撒腿就跑,儿子也跟着跑,越发刺激了这畜生,向孩子扑过去。
  情急之下,我歇斯底里地朝那狗发出疯狂的叫喊。凶狗止步了,可还在试探,一次比一次凶神恶煞;我也一次比一次更大声,直到狗的主人探出头来,若无其事地唤回那条狗,没有丝毫歉疚。
  这时,我回身,儿子藏在楼的一角,露出头来,正看着我,那神情分明吓得够呛。我朝他挤出一个微笑,“没事了!我们回家。”
  回家后,两个孩子都不说话了,尤其是姐姐,估计对狗怕到极点,儿子摸摸姐姐的头,拉拉姐姐的手,“姐姐,没事了,不怕!”一个劲地安慰。
  小姑娘却只想回家,于是我打了电话,让她妈妈来接走了孩子。儿子我不用担心,我想,不久后惊吓会被他全抛在脑后。
  晚饭后,我在电脑上敲字,儿子拿了一本《西游记》看。吃饭时还喜洋洋的他,抽抽嗒嗒自顾哭了起来,难道被书中情节感动了?难道是惊吓后遗症?我拉过他。儿子伏在我的肩头,一边哭一边问:“妈妈,我是不是很笨呢?”我的心咯噔一下,像打翻了五味瓶。原来儿子把责任都归咎给自己(遇狗事件和姐姐的离开)。
  “妈妈认为你一点也不笨,相反很有爱心呢,知道关心姐姐,你也不知道会又遇到一只狗。你喜欢姐姐,过几天我让她再来和你玩。”儿子点了点头,听了几个笑话后,破涕为笑了。
  可过了不久,儿子又哭了,“妈妈,我是不是很没用啊?”我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是不是我的表现让他受到惊吓,儿子从没见过我那样,“你在担心妈妈吗?”“是……”不舍和感动瞬时堵在心口,我泪如雨下。
  总以为儿子顽劣,总以为他离我的期望相距甚远,总以为他没心没肺,总想让他沿着我的规划,不旁逸斜出,但我忘了最重要的一点,他是有个性的个体,不属于我,而属于他自己,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思索,他的心像玻璃般透明清澈。
  “儿子,不怕,现在你很小,遇到危险,妈妈理应保护你,等你长大了,不就可以保护妈妈了吗?你的用处大着呢!”孩子使劲点点头,一串滚热的泪珠顺着瘦削的脸颊,滴落在地板上。那样清,那样亮。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天使,而天使的泪滴就像他们的心一样纯洁,洗濯着大人心中的铅华。
  编辑 吴忞忞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小朋友,你们一定喜欢荡秋千吧?当秋千被高高地荡起后,是不是感觉特别惬意?仿佛鸟儿一样飞上了蓝天。你们留意过吗?当秋千荡起后,即使后面没有人推,它依然能荡来荡去。难道有人对秋千施了什么奇妙的魔法吗?当然不是了,惯性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  惯性在生活中有很大用处,停不下来的溜溜球、推翻的多米诺骨牌、急刹车时身体前倾……这些都是惯性。  惯性以及惯性实验  老师小心翼翼地将8个象棋子叠在一起,然后
期刊
多给孩子“五谷杂粮”,让他成为精神上的强者,学习上的智者。  ——过怿的父亲过则正说  从在外婆身边生活的柔弱小男孩,到独立独行去美国求学的男子汉,过怿慢慢转变,一步步成长。如今,他已考取了美国纽约圣约翰大学药剂专业博士,在异国他乡实现自己的读书求学梦想。  放手,在快乐中学习  孩子爱听故事是天性。过怿从小特爱听故事,作为优秀小学教师的过爸爸,除了亲自给孩子讲故事之外,还买了《黑猫警长》《两只笨
期刊
女儿爱说“假话”,怎么办?  江苏无锡市一家长来信咨询:女儿4岁半,最近她喜欢说些“假话”,就是一些根本不存在的话,比如:跟小朋友、老师说,爷爷有个苹果手机;对邻居说,自己家里有辆敞篷车;跟我们说,卧室里有只小猫……其实,这些都是假的。我总觉得是她的幻想,该如何引导孩子呢?  答:幼儿大约从接近3周岁时,开始喜欢玩想象性游戏,这是孩子了解自己,了解他人的一种方式。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无法辨别幻想和现
期刊
儿子丢三落四,怎么办?  江苏南通市一家长来信咨询:儿子喜欢一边玩一边丢东西,从不按我的要求整理玩具;下次玩的时候就翻箱倒柜,到处找东西。现在,儿子快要上幼儿园了,这样下去以后还不知道有多费神,我该怎么办呢?  答:大多数小朋友玩起来都不大容易顾及整洁、分类存放,总想玩个痛快。这虽然符合探索的天性,但是父母多少会从习惯养成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所以会产生一些焦虑。  大多数孩子所犯的类似错误都是家
期刊
0-3岁的宝宝除了在生理上满足吃好,睡好,生活有规律,环境清洁卫生以外,还要满足心理上的需求。那么,这些年幼的宝宝在想些什么?他们有哪些心理上的需求呢?  1、父母亲切的态度  宝宝想要每天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早上醒来后不必马上被大人催着赶着要他起床;让他睁眼看到的是熟悉的、喜欢的亲人的笑脸相迎:“宝宝早,宝宝睡好了吗?太阳公公请宝宝起来啦!”几分钟后,等宝宝完全苏醒,心情愉快了,再为他起床穿衣,洗
期刊
儿子在温哥华的小学已经读了半年多,这学期以来,我一直在观察儿子每天在学校里到底学了什么。  关于分班  儿子飞飞是从幼儿园开始在加拿大上学的,去年9月升一年级,经历了分班过程。我先介绍一下加拿大学校是如何分班的。幼儿园最后一学期快结束时,老师会发表格给每个孩子,让他们填下你最想和哪些孩子在一个班,又不想和哪些孩子在一个班,另外也会征求家长的意见和要求。当时老师就告诉我们,飞飞和某某一定不会分在一个
期刊
来美国之后,我发现美国人礼数颇多,完全颠覆了我想象中大大咧咧的美国人形象,让我这个来自礼仪之邦的人汗颜。比如,客人来我家吃饭后,隔几天我必然会收到一张精美的贺卡,上面写满了感谢和赞美的话。或者帮助别人做过什么事情,哪怕小事一桩,就会有感谢的贺卡寄来。或者有时他们寄卡,只是表达大家能相识的高兴之情,很有惺惺相惜的意思。  不仅朋友之间会送礼,师生之间也会彼此送礼,表示感谢、祝福等。女儿小学学期快结束
期刊
1  去接一恒时,我看到教室门口贴有专门为万圣节准备的僵尸图片,是孩子们自己画在卡纸上再剪下来的。  我站在教室门口挨个看了看,然后对一恒说:“张磊磊画的僵尸多形象啊,站在这里,感觉僵尸真的向我走来了一样。”  “切,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也能画得一样好。”一恒非常不屑地说。  “我相信你可以画得更好。妈妈只是提醒你要学会吸取别人的优点,好吗?”  对于一恒话语中的嫉妒情绪,我并没有太在意,因而这种情
期刊
说教是很多父母常用的一种教育方式。可是,大多情况下,父母以说教的方式表达的关心和爱,往往会让孩子感到厌烦和不屑,直接影响到亲子关系。  说教从字面上理解为———说服教育,就是用讲道理、摆事实的方式,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如果父母的说教能够让孩子接受,就说明这种方式起到了教育的效果。可是,有的父母认为说教就是对孩子所犯的错误进行长篇大论的批判和指责,并且会把孩子以前的陈年旧账,不厌其烦地翻出
期刊
案例一:  小雨是农村留守儿童,父母都在城里务工,他被寄养在叔叔家里已经长达5年,小雨和叔叔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因小雨的爸爸在工地发生意外坠亡,小雨妈妈希望把6岁的小雨接回自己身边,却遭到小雨叔叔的断然拒绝。  小雨叔叔担心嫂子今后会带着小雨改嫁,“孩子就成了人家的”,所以坚决不同意交还小雨。为此,叔嫂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小雨妈妈一纸诉状将他告上了法庭。法院认为,小雨和叔叔之间没有建立法律上的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