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买卖中的道德》。教学目标
l.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买与卖的行为都应当遵守道德。
2.初步理解诚信的普通意义,树立“明礼诚信”的道德观。
3.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分辨真假广告的能力。
4.将买卖活动设置成教育学生的大课堂。努力挖掘教育资源引发学生思考,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
1.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人们购物时在商场不文明购物的行为表现。
2.搜集各种新闻媒体的广告词。
3.指导学生到附近的丹桂、便民等购物场所,调查、采访、了解商家缺失诚信的事例及顾客在商场“不受欢迎”的行为。教学过程
一、设计情境,引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家的电视坏了!现在想买一台新电视,你认为老师应该买什么品牌的电视呢?为什么向老师推荐这个品牌?你是从哪里知道的?[让学生从功能、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方面介绍自己知道的品牌电视]
2.在日常生活中广告可多啦!相信同学们都有自己喜爱的电视广告,下面就请同学们将自己搜集的广告写在纸上,并附上一小段感想。
[评析:在现代人生活中,纷繁的广告世界也成了孩子们认识世界的渠道。安排学生到生活中去搜集广告,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更能促使学生形成终生学习的一种素养。所以组织学生进行这样的学前准备,学生乐于去发现,勇于去探索的激情被激活了。从教学一开始学生就能感觉到接下来的学习是一件多么愉快而有意义的事情]
二、学习和体会卖中的道德
1.生活中的广告真是太多了,是不是所有广告中的商品质量都令顾客放心呢?你和家人有无遭遇虚假广告而上当受骗或买到假冒伪劣商品的经历呢?当你和家人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时,心里有何感想?(学生交流、汇报)
2.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表演式地学一学搜集来的广告词,全班同学进行交流,谈感受。
3.作为消费者你认为心目中的商家应该是怎样的?
4.创设情境,进行维权活动:王阿姨买了一个电吹风,用了没几天就坏了,后来知道买到的是假冒伪劣产品,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帮她?(介绍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知识)
[评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部分学生已初步具备思考的能力和提出质疑的能力。在放手让他们提出问题与质疑的氛围中,思维碰撞发生认识冲突。从而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合作学习、共同商议和模拟质疑中建立对商家存在的不道德的行为认识]
三、学习和体会买中的道德
1.在买卖过程中不仅卖家要讲诚信,我们买东西的人也要讲道德,做一个受欢迎的顾客。那么在超市里购物的人们表现又是怎样的呢?(放映在超市里拍摄到的镜头)
2.学生自由回答交流看过的感受。
3.看来,超市里确实存在着很多不道德的行为,前几天,教师布置了大家到超市进行调查、了解的任务。下面,就请小组交流你们的调查报告。
4.让学生扮演记者,作现场报道,并请同学读感受。
5.商讨怎样做一个受欢迎的顾客。一个文明消费者。
[评析:让学生在情理交融中,懂得不损坏商品、不偷、不乱放、有秩序地选购和付款是购物时良好社会公德的体现,是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从而深化学生的行为认识]
四、课堂小结(略)
五、拓展课外,发展能力
1.课后实践活动
①编写2—3则“以诚信于顾客为标准”的好广告。
②自定“购物公约”,比一比谁定的最实用。
③能带着各自的公约到附近大型超市举行义务宣传活动。
2.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怎样做到“诚信”?
[评析:经历学习与思考过程后,最关键的就是能学以致用。这两个活动让学生初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小范围的实践中,从而再反过来检验自己所学知识中有价值的内容在哪儿,最值得继续探究的问题是什么?为学生今后的自主学习做好铺垫]
反思:源于生活的才是最具感染力的。应用于生活中的才是最有价值的。本节课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能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和调查到的内容为载体展开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领悟到买与卖都应遵守的道德,培养了是非辨别能力和辩证分析的思维方法,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的现实,促使学生良好的品德形成。在学习方式上,体现自主探究、自主建构与积极引导的有机结合,教学中教师能够通过设置一些激发儿童探究的话题,如商家的不道德行为,消费者的不道德行为等。让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去调查与研究,这样学生会感到新鲜,容易产生兴趣,而整个设计的安排过程促使学生主动地去感受、体验理解与内化。本节课还很重视教学资源开发与运用,让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去观察感悟,再应用回归到生活中去,从而加深对自己和他人行为方式的道德价值判断,并形成健康的道德情感和行为。
(责任编辑:李雪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买卖中的道德》。教学目标
l.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买与卖的行为都应当遵守道德。
2.初步理解诚信的普通意义,树立“明礼诚信”的道德观。
3.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分辨真假广告的能力。
4.将买卖活动设置成教育学生的大课堂。努力挖掘教育资源引发学生思考,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
1.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人们购物时在商场不文明购物的行为表现。
2.搜集各种新闻媒体的广告词。
3.指导学生到附近的丹桂、便民等购物场所,调查、采访、了解商家缺失诚信的事例及顾客在商场“不受欢迎”的行为。教学过程
一、设计情境,引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家的电视坏了!现在想买一台新电视,你认为老师应该买什么品牌的电视呢?为什么向老师推荐这个品牌?你是从哪里知道的?[让学生从功能、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方面介绍自己知道的品牌电视]
2.在日常生活中广告可多啦!相信同学们都有自己喜爱的电视广告,下面就请同学们将自己搜集的广告写在纸上,并附上一小段感想。
[评析:在现代人生活中,纷繁的广告世界也成了孩子们认识世界的渠道。安排学生到生活中去搜集广告,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更能促使学生形成终生学习的一种素养。所以组织学生进行这样的学前准备,学生乐于去发现,勇于去探索的激情被激活了。从教学一开始学生就能感觉到接下来的学习是一件多么愉快而有意义的事情]
二、学习和体会卖中的道德
1.生活中的广告真是太多了,是不是所有广告中的商品质量都令顾客放心呢?你和家人有无遭遇虚假广告而上当受骗或买到假冒伪劣商品的经历呢?当你和家人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时,心里有何感想?(学生交流、汇报)
2.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表演式地学一学搜集来的广告词,全班同学进行交流,谈感受。
3.作为消费者你认为心目中的商家应该是怎样的?
4.创设情境,进行维权活动:王阿姨买了一个电吹风,用了没几天就坏了,后来知道买到的是假冒伪劣产品,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帮她?(介绍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知识)
[评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部分学生已初步具备思考的能力和提出质疑的能力。在放手让他们提出问题与质疑的氛围中,思维碰撞发生认识冲突。从而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合作学习、共同商议和模拟质疑中建立对商家存在的不道德的行为认识]
三、学习和体会买中的道德
1.在买卖过程中不仅卖家要讲诚信,我们买东西的人也要讲道德,做一个受欢迎的顾客。那么在超市里购物的人们表现又是怎样的呢?(放映在超市里拍摄到的镜头)
2.学生自由回答交流看过的感受。
3.看来,超市里确实存在着很多不道德的行为,前几天,教师布置了大家到超市进行调查、了解的任务。下面,就请小组交流你们的调查报告。
4.让学生扮演记者,作现场报道,并请同学读感受。
5.商讨怎样做一个受欢迎的顾客。一个文明消费者。
[评析:让学生在情理交融中,懂得不损坏商品、不偷、不乱放、有秩序地选购和付款是购物时良好社会公德的体现,是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从而深化学生的行为认识]
四、课堂小结(略)
五、拓展课外,发展能力
1.课后实践活动
①编写2—3则“以诚信于顾客为标准”的好广告。
②自定“购物公约”,比一比谁定的最实用。
③能带着各自的公约到附近大型超市举行义务宣传活动。
2.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怎样做到“诚信”?
[评析:经历学习与思考过程后,最关键的就是能学以致用。这两个活动让学生初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小范围的实践中,从而再反过来检验自己所学知识中有价值的内容在哪儿,最值得继续探究的问题是什么?为学生今后的自主学习做好铺垫]
反思:源于生活的才是最具感染力的。应用于生活中的才是最有价值的。本节课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能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和调查到的内容为载体展开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领悟到买与卖都应遵守的道德,培养了是非辨别能力和辩证分析的思维方法,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的现实,促使学生良好的品德形成。在学习方式上,体现自主探究、自主建构与积极引导的有机结合,教学中教师能够通过设置一些激发儿童探究的话题,如商家的不道德行为,消费者的不道德行为等。让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去调查与研究,这样学生会感到新鲜,容易产生兴趣,而整个设计的安排过程促使学生主动地去感受、体验理解与内化。本节课还很重视教学资源开发与运用,让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去观察感悟,再应用回归到生活中去,从而加深对自己和他人行为方式的道德价值判断,并形成健康的道德情感和行为。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