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各种污染日益威胁我们生存环境的今天,对小学生进行绿色环境教育是新时代学校教育面临的不容忽视的新任务。环境教育是通过学校课程的实施来完成的,但是,数学课不像科学课、语文课,怎样在课堂上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贯穿环保教育呢?下面我就谈一谈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环保知识的一些小小尝试。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注重环保教育
严峻的环境污染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全球性问题,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环境教育对培养人的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对小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小学数学是一门以传授数学知识为基础的学科,也是一门宣传环保知识、渗透绿色教育的重要学科。在小学数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从小培养正确的环境态度,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掌握环保知识和技能。数学源于生活,教师不仅要讲授教科书上的数学知识,而且要结合学科特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努力挖掘生活中的环保问题,把它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中,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环保知识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中处处有环保知识,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做到巧妙渗透环保知识,抓住契机进行环保教育,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了解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例如 在学习分数乘法应用题时,我创设了同学们进行环保活动的情境:学校每年节约用水16吨,半年可以节约用水多少吨?在练习题中也渗透绿色教育:如六年级同学收集废电池288节,一班35人,二班37人,平均每人收集多少节?这些应用题的内容说的就是同学们自己的环保行为,所以做起题来大家感到既亲切又熟悉,同时也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这种潜移默化的环保教育,很容易被学生接受,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环保意识。
二、发掘环保素材,发挥教材功能,加强环保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大量的绿色教育素材,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充分发挥教材本身的环保教育功能,选择大量有说服力的数据、资料,向学生进行爱护环境、节约能源的环保教育。例如在学习和倍应用题时:教室里有桌子和凳子共108张,桌子的张数是凳子的1/2,求桌子和凳子各有多少张时,可先让学生说说桌子和凳子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在讓学生计算出桌子和凳子有多少张后,我借助电脑用低沉的声音介绍:近十几年来人们由于大量砍伐树木,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严重危害,这样,把环保教育与书本知识有效结合起来,激发他们爱护植物的情感,养成他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通过教学,我再引申相关的材料,使学生既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又加强了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加强动手能力,多种活动感受,深化环保教育
学生对数的认识,数的计算,应用题等都是通过对学具和教具的操作来认识,理解和应用的。所以教师应多让学生动手操作,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也可以进行环保教育。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性和积极性,还可以把思想教育、环保教育贯彻其中。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时,我带领学生到操场,分组动手操作,测量出操场的长度,计算出它的周长和面积。在活动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爱护我们美丽的校园,保护我们的周边环境。如此贴近学生生活,在潜移默化的环保教育活动中,我们班的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大家都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保护环境必须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事做起!
环保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在环保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才能调动学生环保的主动性、自觉性,使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保护环境、爱护环境、建设环境的真正主人。我鼓励学生将学到的环保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同时也不断地增长知识,提高自身的环保素质。因此,只要教师树立环保意识,充分挖掘数学知识中的环保题材,适时巧妙地加以渗透,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学生的环保意识会在潜移默化中渐渐增强。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注重环保教育
严峻的环境污染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全球性问题,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环境教育对培养人的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对小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小学数学是一门以传授数学知识为基础的学科,也是一门宣传环保知识、渗透绿色教育的重要学科。在小学数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从小培养正确的环境态度,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掌握环保知识和技能。数学源于生活,教师不仅要讲授教科书上的数学知识,而且要结合学科特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努力挖掘生活中的环保问题,把它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中,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环保知识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中处处有环保知识,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做到巧妙渗透环保知识,抓住契机进行环保教育,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了解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例如 在学习分数乘法应用题时,我创设了同学们进行环保活动的情境:学校每年节约用水16吨,半年可以节约用水多少吨?在练习题中也渗透绿色教育:如六年级同学收集废电池288节,一班35人,二班37人,平均每人收集多少节?这些应用题的内容说的就是同学们自己的环保行为,所以做起题来大家感到既亲切又熟悉,同时也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这种潜移默化的环保教育,很容易被学生接受,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环保意识。
二、发掘环保素材,发挥教材功能,加强环保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大量的绿色教育素材,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充分发挥教材本身的环保教育功能,选择大量有说服力的数据、资料,向学生进行爱护环境、节约能源的环保教育。例如在学习和倍应用题时:教室里有桌子和凳子共108张,桌子的张数是凳子的1/2,求桌子和凳子各有多少张时,可先让学生说说桌子和凳子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在讓学生计算出桌子和凳子有多少张后,我借助电脑用低沉的声音介绍:近十几年来人们由于大量砍伐树木,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严重危害,这样,把环保教育与书本知识有效结合起来,激发他们爱护植物的情感,养成他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通过教学,我再引申相关的材料,使学生既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又加强了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加强动手能力,多种活动感受,深化环保教育
学生对数的认识,数的计算,应用题等都是通过对学具和教具的操作来认识,理解和应用的。所以教师应多让学生动手操作,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也可以进行环保教育。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性和积极性,还可以把思想教育、环保教育贯彻其中。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时,我带领学生到操场,分组动手操作,测量出操场的长度,计算出它的周长和面积。在活动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爱护我们美丽的校园,保护我们的周边环境。如此贴近学生生活,在潜移默化的环保教育活动中,我们班的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大家都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保护环境必须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事做起!
环保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在环保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才能调动学生环保的主动性、自觉性,使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保护环境、爱护环境、建设环境的真正主人。我鼓励学生将学到的环保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同时也不断地增长知识,提高自身的环保素质。因此,只要教师树立环保意识,充分挖掘数学知识中的环保题材,适时巧妙地加以渗透,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学生的环保意识会在潜移默化中渐渐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