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小学中年级学生而言,已经进入学习写作的起始阶段,能从段落扩展到一篇完整文章是写作能力的重要飞跃。教师在这个阶段,要重视作文写作的逻辑思维教学,将连段成篇的技巧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教给学生。篇幅长的文章离不开丰富的材料堆砌以及作者个人思考的融入。教师要引导学生多阅读、多思考、多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合格的作文出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习作指导
作文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学生掌握汉字句子的重要目的便是表情达意,写作文章。但是对语言的驾驭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从段落到篇幅的递进对小学中年级学生而言是写作能力的质变过程,但质变的前提是需要量变的准备工作。当然“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1]因此教师在作文辅导中,不必上升到文学创学的难度。由段落成篇的思维教学是重要工作内容,教师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一、重视作文逻辑的教學
一篇作文的完成是在一定逻辑规范下完成的,并非学生信口开河想写啥就写啥,段与段之间必然遵循一定的逻辑因果关系。而教师需要就写作规范进行训练。
(1)教材文章逻辑结构分析
课文是教师与学生产生教学关系的重要载体,而课文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本身便自觉遵循文章写作规范,在分析课文逻辑的过程中,教师便可以自觉渗透连段成篇的技巧。首先,要重视段落的划分,将文章整体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成几个部分,例如“总分总”,总体写了什么,分又分成哪些论据来说明。按照时间发展顺序,在纵向上主要讲了哪几件重要事情。这些都是布局谋篇的重要准备部分。在连接段落时,有些段落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些句子能够埋伏笔做铺垫。
语文教师如果能够在常规课文讲解中培养出学生成熟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那么他们在写作文的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的将这些写作技巧融入进来,再加上长期的训练,学生不仅作文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个人思维能力也会取得进展。因此教师要重视课文教学与写作教学的互相促进作用。
(2)重视写作中的技巧使用
在作文课上,教师仍然要对作文写作技巧进行介绍说明,但显然效果可能并不比平时课文教学中渗透好。因为对于小学生而言,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他们,面对逻辑性的抽象说教显得无法理解也无所适从。因此作文课上,教师要重视案例说明。编写个性化的讲义,通过经典案例来讲解技巧,同时学生也需要在课外阅读中寻找技巧的妙用,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对找的好的学生,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说出好在哪里。
这样便可以全方位多角度的在写作技巧上下功夫,成熟灵活的掌握技巧的学生能够驾轻就熟的布局谋篇写出成熟的文章。作为小学阶段的教学难点,教师通过课内作文以及课外阅读的方式高效完成教学目标。
二、重视通过阅读丰富写作材料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老生常谈的话却说明阅读对写作具有极其明显的促进作用。“教师应鼓励学生去理解文章的内容并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把握作者的中心表达思想。将作者的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材料,并将其应用于写作过程中。”[2]通过阅读丰富写作材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提升语言驾驭能力
一个不会写作的学生,长期阅读后大部分能写出好的句子,原因在于受到了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语言驾驭方面。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不知不觉学习到写作方法,例如词语连接成句子,句子连接成段落,段落连接成文章,从细小之处到大的方面,学生都在耳濡目染中学习到实用的经验,并潜移默化中服务于自己写作。
因此要鼓励学生阅读好的作文书。教师可以自己去挑选高品质的书籍推介给学生,由学生自行决定购买,也可以通过自己阅读,将好的文章摘抄出来装订成册挂在教室里。学生也可以分享自己觉得不错的文章装订起来,供其他同学交流学习。
(2)提升好词好句的储备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在他们的成品中看到一些成语以及名言警句的使用方法,进而借鉴到自己的作文写作中。长期积累下去,就会在典故使用以及好词好句的使用上得心应手,让文章的材料丰富起来。增加文章的美感与可读性,也提升了表情达意的能力。
(3)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
写作需要一颗敏感细腻的心去感受世界,一个缺乏感知能力的学生也难以写出文章。在阅读的过程中,其他作者的领悟视角以及心灵感受都直接在陶冶学生的情操。在面对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时,学生会自觉想到其他人也遇到过相同的情景,他们是怎么想的,并且这些想法能引发自己的共鸣。长此以往,学生对感知能力便会在共情能力的提升上得到提升。这是学生连段成篇的重要素养。
结语
对于小学中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汉字,并具备一定的组词造句能力。写作是这个阶段学生的首要难题,而将段落发展成一般篇幅的文章是提升写作能力的必要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学习别人的写作技巧以及经验并服务与自己的写作。通过阅读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并使用各种文章段落逻辑来连接起来。
参考文献
[1]赖景连.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技巧[J].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22期.
[2]吕秀芳.浅谈小学中年级段读写结合点的确定[J].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45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习作指导
作文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学生掌握汉字句子的重要目的便是表情达意,写作文章。但是对语言的驾驭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从段落到篇幅的递进对小学中年级学生而言是写作能力的质变过程,但质变的前提是需要量变的准备工作。当然“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1]因此教师在作文辅导中,不必上升到文学创学的难度。由段落成篇的思维教学是重要工作内容,教师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一、重视作文逻辑的教學
一篇作文的完成是在一定逻辑规范下完成的,并非学生信口开河想写啥就写啥,段与段之间必然遵循一定的逻辑因果关系。而教师需要就写作规范进行训练。
(1)教材文章逻辑结构分析
课文是教师与学生产生教学关系的重要载体,而课文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本身便自觉遵循文章写作规范,在分析课文逻辑的过程中,教师便可以自觉渗透连段成篇的技巧。首先,要重视段落的划分,将文章整体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成几个部分,例如“总分总”,总体写了什么,分又分成哪些论据来说明。按照时间发展顺序,在纵向上主要讲了哪几件重要事情。这些都是布局谋篇的重要准备部分。在连接段落时,有些段落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些句子能够埋伏笔做铺垫。
语文教师如果能够在常规课文讲解中培养出学生成熟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那么他们在写作文的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的将这些写作技巧融入进来,再加上长期的训练,学生不仅作文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个人思维能力也会取得进展。因此教师要重视课文教学与写作教学的互相促进作用。
(2)重视写作中的技巧使用
在作文课上,教师仍然要对作文写作技巧进行介绍说明,但显然效果可能并不比平时课文教学中渗透好。因为对于小学生而言,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他们,面对逻辑性的抽象说教显得无法理解也无所适从。因此作文课上,教师要重视案例说明。编写个性化的讲义,通过经典案例来讲解技巧,同时学生也需要在课外阅读中寻找技巧的妙用,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对找的好的学生,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说出好在哪里。
这样便可以全方位多角度的在写作技巧上下功夫,成熟灵活的掌握技巧的学生能够驾轻就熟的布局谋篇写出成熟的文章。作为小学阶段的教学难点,教师通过课内作文以及课外阅读的方式高效完成教学目标。
二、重视通过阅读丰富写作材料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老生常谈的话却说明阅读对写作具有极其明显的促进作用。“教师应鼓励学生去理解文章的内容并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把握作者的中心表达思想。将作者的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材料,并将其应用于写作过程中。”[2]通过阅读丰富写作材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提升语言驾驭能力
一个不会写作的学生,长期阅读后大部分能写出好的句子,原因在于受到了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语言驾驭方面。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不知不觉学习到写作方法,例如词语连接成句子,句子连接成段落,段落连接成文章,从细小之处到大的方面,学生都在耳濡目染中学习到实用的经验,并潜移默化中服务于自己写作。
因此要鼓励学生阅读好的作文书。教师可以自己去挑选高品质的书籍推介给学生,由学生自行决定购买,也可以通过自己阅读,将好的文章摘抄出来装订成册挂在教室里。学生也可以分享自己觉得不错的文章装订起来,供其他同学交流学习。
(2)提升好词好句的储备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在他们的成品中看到一些成语以及名言警句的使用方法,进而借鉴到自己的作文写作中。长期积累下去,就会在典故使用以及好词好句的使用上得心应手,让文章的材料丰富起来。增加文章的美感与可读性,也提升了表情达意的能力。
(3)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
写作需要一颗敏感细腻的心去感受世界,一个缺乏感知能力的学生也难以写出文章。在阅读的过程中,其他作者的领悟视角以及心灵感受都直接在陶冶学生的情操。在面对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时,学生会自觉想到其他人也遇到过相同的情景,他们是怎么想的,并且这些想法能引发自己的共鸣。长此以往,学生对感知能力便会在共情能力的提升上得到提升。这是学生连段成篇的重要素养。
结语
对于小学中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汉字,并具备一定的组词造句能力。写作是这个阶段学生的首要难题,而将段落发展成一般篇幅的文章是提升写作能力的必要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学习别人的写作技巧以及经验并服务与自己的写作。通过阅读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并使用各种文章段落逻辑来连接起来。
参考文献
[1]赖景连.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技巧[J].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22期.
[2]吕秀芳.浅谈小学中年级段读写结合点的确定[J].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4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