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班级管理;管理模式;民主;自治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3—0037—01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把班主任的引导作用变成了管理的主体作用,并在管理的过程中,不自觉地让班级管理变成了专制主义,看似管理统一,严格要求,其实班级内部没有牢固的联系和一个有力的联结纽带。学生除了听命令、服从,再就是在貌似遵守的情况下我行我素。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行学生“民主、自治”的管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教师要树立榜样的形象,促使学生学会民主、自治的班级管理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在要求学生规范行为、团结同学、爱护集体等一些品行时,首先要自己做到行为规范,爱护班级,对每一个学生都要一视同仁,不因个人喜好而有所偏袒。笔者在讲台上除了放教科书外,从不摆放乱七八糟的杂物。在看到教室地上有纸屑、果皮时,自己便弯下腰捡起来,扔进垃圾桶等等。班主任通过示范、榜样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因为有榜样的存在而产生凝聚力,从而促进班级活动和管理的顺利进行,这会让班级管理工作在有序进行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班主任要尊重、信任学生,提高学生自治管理的能力
作为一个有现代教育理念和管理意识的班主任,绝不能把班级的管理工作独览在身,使班级的管理权力集于一身。班主任要在教育和班級管理中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和热情,让他们对班级管理产生兴趣。
班主任要努力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相信学生。小学生是非常敏感的年龄,教师的信任和鼓励在他们平时的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小学生自治管理的意识,实现自我管理,进行自我教育,作为一个班主任就要充分地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得到锻炼,让他们在管理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与错误,进行有效的调整、纠错,并在同学的帮助下,克服自己身上懒惰、缺乏自信、粗心大意等缺点,从而让自己得到提高,让班级管理更加有序。为此,笔者在班级评选出安全监督员、卫生监督员、普通话推广员、课代表、学习委员、体育委员、劳动委员等班干部,让每个班干部都有具体的任务,同时使其他学生在监督下形成好的习惯,逐步营造一个你追我赶、积极向上的良好竞争氛围。二要尊重学生。要让学生学会民主管理、自治管理,班主任就应放权给学生,不要对班干部的工作指手划脚,要树立班干部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强化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让学生在教师的尊重与信任下,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学会互相尊重、也学会自我尊重,并用忍让和宽容的态度,用谦虚和诚信的品质和同学交往,使学生在学习、管理中慢慢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自治管理能力,实现新课标教育理念下学生自治、民主管理的模式,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三、班主任要正确引导学生,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能力
要想实现民主、自治的管理模式,班主任就要正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让学生意识到班级管理是每一个人都应尽的责任。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班级管理的教育中,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良好行为习惯和高尚思想品德的人,要让小学阶段的教育,在每个学生身上体现它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为此,作为班主任的我本着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教育和管理思路,让学生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管理工作中。具体做法如下:一是民主地推选班干部。为了让班级的管理工作能顺利进行,实现学生民主、自治的管理模式,在选班干部的时候班主任绝不能以自己的喜好,或者学习成绩的优劣来果断、盲目地确定人选。而是应当召开班会,在班会上让学生讨论、投票,选出自己喜欢的、信赖的、大家公认的,有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的人当班干部。这样的班干部,学生以后才能积极配合,努力协作,让班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二是共同制订班级管理制度。俗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为了让班级管理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班规,我根据《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生一起讨论、研究,制订出适合自己班级管理的《班级管理条例》,使学生在自己制订的实际、合理、科学的班级管理条例下,形成自我约束、自我进步的良好习惯。同时制订《好人好事登记表》《卫生纪律夺旗栏》《学习记星表》等督促机制,开展争做“守纪模范”、“劳动模范”、“学习标兵”等竞赛活动。实行记星激励制度,通过评比激励,逐步形成人人向上的良好风气,使班内秩序走向了正规,使学生能够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本文系甘肃省“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小学高年级班级‘民主、自治’管理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14]GHB0800)
编辑:郭裕嘉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3—0037—01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把班主任的引导作用变成了管理的主体作用,并在管理的过程中,不自觉地让班级管理变成了专制主义,看似管理统一,严格要求,其实班级内部没有牢固的联系和一个有力的联结纽带。学生除了听命令、服从,再就是在貌似遵守的情况下我行我素。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行学生“民主、自治”的管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教师要树立榜样的形象,促使学生学会民主、自治的班级管理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在要求学生规范行为、团结同学、爱护集体等一些品行时,首先要自己做到行为规范,爱护班级,对每一个学生都要一视同仁,不因个人喜好而有所偏袒。笔者在讲台上除了放教科书外,从不摆放乱七八糟的杂物。在看到教室地上有纸屑、果皮时,自己便弯下腰捡起来,扔进垃圾桶等等。班主任通过示范、榜样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因为有榜样的存在而产生凝聚力,从而促进班级活动和管理的顺利进行,这会让班级管理工作在有序进行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班主任要尊重、信任学生,提高学生自治管理的能力
作为一个有现代教育理念和管理意识的班主任,绝不能把班级的管理工作独览在身,使班级的管理权力集于一身。班主任要在教育和班級管理中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和热情,让他们对班级管理产生兴趣。
班主任要努力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相信学生。小学生是非常敏感的年龄,教师的信任和鼓励在他们平时的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小学生自治管理的意识,实现自我管理,进行自我教育,作为一个班主任就要充分地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得到锻炼,让他们在管理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与错误,进行有效的调整、纠错,并在同学的帮助下,克服自己身上懒惰、缺乏自信、粗心大意等缺点,从而让自己得到提高,让班级管理更加有序。为此,笔者在班级评选出安全监督员、卫生监督员、普通话推广员、课代表、学习委员、体育委员、劳动委员等班干部,让每个班干部都有具体的任务,同时使其他学生在监督下形成好的习惯,逐步营造一个你追我赶、积极向上的良好竞争氛围。二要尊重学生。要让学生学会民主管理、自治管理,班主任就应放权给学生,不要对班干部的工作指手划脚,要树立班干部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强化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让学生在教师的尊重与信任下,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学会互相尊重、也学会自我尊重,并用忍让和宽容的态度,用谦虚和诚信的品质和同学交往,使学生在学习、管理中慢慢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自治管理能力,实现新课标教育理念下学生自治、民主管理的模式,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三、班主任要正确引导学生,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能力
要想实现民主、自治的管理模式,班主任就要正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让学生意识到班级管理是每一个人都应尽的责任。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班级管理的教育中,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良好行为习惯和高尚思想品德的人,要让小学阶段的教育,在每个学生身上体现它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为此,作为班主任的我本着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教育和管理思路,让学生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管理工作中。具体做法如下:一是民主地推选班干部。为了让班级的管理工作能顺利进行,实现学生民主、自治的管理模式,在选班干部的时候班主任绝不能以自己的喜好,或者学习成绩的优劣来果断、盲目地确定人选。而是应当召开班会,在班会上让学生讨论、投票,选出自己喜欢的、信赖的、大家公认的,有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的人当班干部。这样的班干部,学生以后才能积极配合,努力协作,让班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二是共同制订班级管理制度。俗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为了让班级管理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班规,我根据《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生一起讨论、研究,制订出适合自己班级管理的《班级管理条例》,使学生在自己制订的实际、合理、科学的班级管理条例下,形成自我约束、自我进步的良好习惯。同时制订《好人好事登记表》《卫生纪律夺旗栏》《学习记星表》等督促机制,开展争做“守纪模范”、“劳动模范”、“学习标兵”等竞赛活动。实行记星激励制度,通过评比激励,逐步形成人人向上的良好风气,使班内秩序走向了正规,使学生能够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本文系甘肃省“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小学高年级班级‘民主、自治’管理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14]GHB0800)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