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家和高校通过 “奖、贷、助、补、勤”等方式积极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帮助其完成学业。然而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接受各项资助的同时,暴露出不知恩、不感恩、不报恩等现象,着实令人担忧,折射出高校感恩教育的严重缺失。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意识淡漠,探索在资助工作中开展励志感恩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学生资助励志感恩教育
国家和高校通过 “奖、贷、助、补、勤”等方式积极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解决其经济困难,帮助其完成学业。然而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接受各项资助的同时,暴露出不知恩、不感恩、不报恩,等、靠、要等现象,着实令人担忧,折射出高校感恩教育的严重缺失。应引起高校教育者们的关注与重视。因此,加强高校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高校资助工作现状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从2007年秋季起,加大资助力度,短短几年,我国已初步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学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对高校学生的资助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师范生免费教育、退役士兵教育资助、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其中仅高校部分,从2007年至2011年,全国共资助普通高校学生1.79亿人次,累计资助金额1817.18亿元。资助学生由2006年的1530.27万人次增长至2011年的4170.14万人次,增长1.73倍;资助金额由2006年的162.98亿元增长至2011年的501.35亿元,增长2.08倍。受益人数约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0%,基本实现了“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今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也已经启动。
二、励志感恩教育的实质及内涵
感恩是指知恩图报,感谢对自然、社会和他人所给予恩惠和帮助,并懂得真诚回报的一种认知、情感和行为。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识恩、知恩、感恩、施恩的人文教育,使感恩成为自觉的思维意识、行为习惯,并成为个体道德品质的组成部分。是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
是通过认知层面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并在内心产生认可;在认知的基础上,通过情感层面衍生出一种愉悦、温暖和幸福的情感,从而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感恩意识,一种回报恩情的冲动;最后,通过实践层面将感恩的意识和回报的冲动转化为报恩乃至施恩的行为,并形成回报恩情、乐善好施、甘于奉献的习惯。
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感恩意识淡薄的现象及原因分析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普遍存在感恩意识淡薄的现象
不可否认,高校中许多受资助大学生都能心怀感恩之情,自强不息,乐观向上、敢于担当。但是有部分学生不能正视现实,心存不满和埋怨,并把所获资助视为理所应当,缺乏感恩意识,更没有感恩的实践行动。出现了许多感恩意识淡薄的不和谐音符。具体表现为:1.不知恩。接受资助的经济困难学生认为此类资助是理所应得,不需要回报,缺乏基本的对“恩”的认识。如对于给予的各项资助认为是理所当然,自己贫困就应该得到资助,这是正常现象;有的自认为“学习成绩好,拿资助是理所当然的”。2.不感恩。虽然知道是恩惠,但心中却很淡漠,缺乏感激之情,没有实现从知恩到感恩的飞跃。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了“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当获得资助时毫不感激,对于学校的各类补助都急于争取,认为应当无代价获得,甚至有“舍我取谁”的想法,不曾想过是否还有更需要资助的同学。 3.不报恩。认识到并且已经感到自身已受了许多恩惠,却还是只想着索取,不知道回报和奉献,从未想过要报答。
(二)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1.家庭教育观念错位,忽视感恩意识培养。许多“80、90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毫无原则的溺爱“造就”了一批以自我为中心、独立意识缺乏的大学生。父母含辛茹苦抚养孩子从不求回报,看似父母之爱无私无边,却恰恰暴露出家庭教育观念的错位和偏差。父母总认为无微不至的疼爱一定能让孩子懂得如何“报得三春晖”,而孩子却认为父母无私付出是天经地义。这样的现状的确反映出家庭感恩意识的培养的忽视甚至缺失。
2.社会不良风气负面影响,价值取向偏差。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思想侵入校园这片净土。人与人的关系呈现出功利化和陌生化的倾向,这对于生理成熟而心理成熟滞后并囊中羞涩的高校贫困生带来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各方面的冲击。虽然大部分贫困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但在崇尚金钱成功、鄙视贫穷失败的思潮影响下,还是有部分贫困生表现出虚荣攀比、自私自利、缺乏责任感,心无感恩之念等让人心寒的一面。
3.多种文化思潮冲击,挑战传统道德文明。在全球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各种文化思潮对大学生的道德意识造成了较大影响。对于大学生来说,一方面传统文化讲求知恩图报,追求内敛的个人修养;另一方面商业文明则讲究追求价值、利益的最大化,追求人个性的张扬。这种冲击和影响极易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评价体系和取向,导致他们忽略甚至遮蔽传统文化中浓厚的感恩教育色彩。
四、将大学生励志感恩教育与资助工作融合的途径及措施
(一)加强日常感恩教育引导,创新感恩教育模式
首先要加强传统理论教育,讲清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责任关系。通过教育让贫困生了解到贫困的父母正节衣缩食地供养他们上大学,要比其他人付出更多的艰辛;国家和学校是在经费紧张、排除万难的情况下,为他们实施各项资助。让他们在享受资助的同时懂得回报,在看到自身努力的同时,也要看到别人的付出,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其次要结合社会实际,用时代理论引领方向。让学生在“知荣明耻、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他人、感恩国家、感恩社会”的活动中感怀恩情。在对待家庭贫困及一些社会不公平现象时,要逐步引导他们用辩证的方法分析问题,引导其正确认识事物的归因,端正自己的心态,坦然面对问题和挫折。再次要用生动的事例对比打动人心。如通过对“感动中国”中到贵州支教的贫困大学生徐本禹,以及身边其他不畏生活艰辛、努力成材的贫困学生事迹的大力宣传,来唤起学生的孝心、爱心和责任心。在感恩教育中,注意要用鲜活的事例和事实说活,避免空洞的说教灌输。 (二)建立良好校园感恩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好氛围
“润物细无声”。环境是无声的教育,氛围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积极建立以“感恩”为主题的良好校园环境,让学生的心灵在充满感恩的氛围中接受洗礼。长期以来,感恩教育缺少的就是一些刻骨铭心的感动,打动不了学生内心深处的教育其效果自然不佳,所以感恩需要互动和真实的环境。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老师自身的高尚情操和模范榜样作用是对学生最好的感恩教育示范。高校辅导员作为学校思政工作的一线工作者,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与学生接触密切,了解学生的心理好恶,易于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其观点也易于被学生接受,其言行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所以,辅导员应将对贫困生的感恩教育纳入日常思想教育工作当中,循序渐进地培养贫困生的感恩意识。
(三)开展实践感恩的多项活动,使感恩教育知行合一
感恩教育要化抽象为具体,化说教为行动,就要以活动为载体,从小事、实事做起,增强其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和感召力。我们可以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感恩教育: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无偿献血等活动,使学生懂得:感念社会之恩,懂得回报。在开展活动时要引导学生感恩教育不是完成任务或做一两件好事,要在思想意识里渗透感恩的思想,每一件事情里渗透对他人的感谢,把感恩作为快乐的事情来做,享受奉献的快乐。
(四)建立稳固持久的长效机制,培养知恩报恩的优秀人才
要建立感恩实践教育的长效机制,使“感恩教育”长态化、制度化,避免其成为节日化和形式化。如举办“感恩教育活动月”,有侧重、有针对性地开展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受资助学生在活动中蓄情、在生活中践行、在文化中熏陶。要求我们一方面强化贫困生的感恩实践,通过实践,在报恩、施恩的过程中获得满足与成就感,减轻心理负担,同时代特点结合起来,在贫困生传统的感恩意识中融入新的时代特点,加强感恩教育的针对性,实现感恩教育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王永灿.浅议高校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教育现状分析及路径研究[J]出国与就业,2011.8
[2]田中良.做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2.4
[3]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20).
[4]黄正福.感恩教育——大学生的德育必修课[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7,7.
[5]郑贤跑.当代大学生感恩品质的缺失与塑造——刘霆现象的思考[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8(02).
【关键词】大学生学生资助励志感恩教育
国家和高校通过 “奖、贷、助、补、勤”等方式积极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解决其经济困难,帮助其完成学业。然而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接受各项资助的同时,暴露出不知恩、不感恩、不报恩,等、靠、要等现象,着实令人担忧,折射出高校感恩教育的严重缺失。应引起高校教育者们的关注与重视。因此,加强高校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高校资助工作现状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从2007年秋季起,加大资助力度,短短几年,我国已初步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学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对高校学生的资助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师范生免费教育、退役士兵教育资助、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其中仅高校部分,从2007年至2011年,全国共资助普通高校学生1.79亿人次,累计资助金额1817.18亿元。资助学生由2006年的1530.27万人次增长至2011年的4170.14万人次,增长1.73倍;资助金额由2006年的162.98亿元增长至2011年的501.35亿元,增长2.08倍。受益人数约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0%,基本实现了“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今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也已经启动。
二、励志感恩教育的实质及内涵
感恩是指知恩图报,感谢对自然、社会和他人所给予恩惠和帮助,并懂得真诚回报的一种认知、情感和行为。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识恩、知恩、感恩、施恩的人文教育,使感恩成为自觉的思维意识、行为习惯,并成为个体道德品质的组成部分。是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
是通过认知层面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并在内心产生认可;在认知的基础上,通过情感层面衍生出一种愉悦、温暖和幸福的情感,从而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感恩意识,一种回报恩情的冲动;最后,通过实践层面将感恩的意识和回报的冲动转化为报恩乃至施恩的行为,并形成回报恩情、乐善好施、甘于奉献的习惯。
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感恩意识淡薄的现象及原因分析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普遍存在感恩意识淡薄的现象
不可否认,高校中许多受资助大学生都能心怀感恩之情,自强不息,乐观向上、敢于担当。但是有部分学生不能正视现实,心存不满和埋怨,并把所获资助视为理所应当,缺乏感恩意识,更没有感恩的实践行动。出现了许多感恩意识淡薄的不和谐音符。具体表现为:1.不知恩。接受资助的经济困难学生认为此类资助是理所应得,不需要回报,缺乏基本的对“恩”的认识。如对于给予的各项资助认为是理所当然,自己贫困就应该得到资助,这是正常现象;有的自认为“学习成绩好,拿资助是理所当然的”。2.不感恩。虽然知道是恩惠,但心中却很淡漠,缺乏感激之情,没有实现从知恩到感恩的飞跃。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了“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当获得资助时毫不感激,对于学校的各类补助都急于争取,认为应当无代价获得,甚至有“舍我取谁”的想法,不曾想过是否还有更需要资助的同学。 3.不报恩。认识到并且已经感到自身已受了许多恩惠,却还是只想着索取,不知道回报和奉献,从未想过要报答。
(二)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1.家庭教育观念错位,忽视感恩意识培养。许多“80、90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毫无原则的溺爱“造就”了一批以自我为中心、独立意识缺乏的大学生。父母含辛茹苦抚养孩子从不求回报,看似父母之爱无私无边,却恰恰暴露出家庭教育观念的错位和偏差。父母总认为无微不至的疼爱一定能让孩子懂得如何“报得三春晖”,而孩子却认为父母无私付出是天经地义。这样的现状的确反映出家庭感恩意识的培养的忽视甚至缺失。
2.社会不良风气负面影响,价值取向偏差。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思想侵入校园这片净土。人与人的关系呈现出功利化和陌生化的倾向,这对于生理成熟而心理成熟滞后并囊中羞涩的高校贫困生带来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各方面的冲击。虽然大部分贫困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但在崇尚金钱成功、鄙视贫穷失败的思潮影响下,还是有部分贫困生表现出虚荣攀比、自私自利、缺乏责任感,心无感恩之念等让人心寒的一面。
3.多种文化思潮冲击,挑战传统道德文明。在全球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各种文化思潮对大学生的道德意识造成了较大影响。对于大学生来说,一方面传统文化讲求知恩图报,追求内敛的个人修养;另一方面商业文明则讲究追求价值、利益的最大化,追求人个性的张扬。这种冲击和影响极易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评价体系和取向,导致他们忽略甚至遮蔽传统文化中浓厚的感恩教育色彩。
四、将大学生励志感恩教育与资助工作融合的途径及措施
(一)加强日常感恩教育引导,创新感恩教育模式
首先要加强传统理论教育,讲清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责任关系。通过教育让贫困生了解到贫困的父母正节衣缩食地供养他们上大学,要比其他人付出更多的艰辛;国家和学校是在经费紧张、排除万难的情况下,为他们实施各项资助。让他们在享受资助的同时懂得回报,在看到自身努力的同时,也要看到别人的付出,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其次要结合社会实际,用时代理论引领方向。让学生在“知荣明耻、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他人、感恩国家、感恩社会”的活动中感怀恩情。在对待家庭贫困及一些社会不公平现象时,要逐步引导他们用辩证的方法分析问题,引导其正确认识事物的归因,端正自己的心态,坦然面对问题和挫折。再次要用生动的事例对比打动人心。如通过对“感动中国”中到贵州支教的贫困大学生徐本禹,以及身边其他不畏生活艰辛、努力成材的贫困学生事迹的大力宣传,来唤起学生的孝心、爱心和责任心。在感恩教育中,注意要用鲜活的事例和事实说活,避免空洞的说教灌输。 (二)建立良好校园感恩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好氛围
“润物细无声”。环境是无声的教育,氛围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积极建立以“感恩”为主题的良好校园环境,让学生的心灵在充满感恩的氛围中接受洗礼。长期以来,感恩教育缺少的就是一些刻骨铭心的感动,打动不了学生内心深处的教育其效果自然不佳,所以感恩需要互动和真实的环境。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老师自身的高尚情操和模范榜样作用是对学生最好的感恩教育示范。高校辅导员作为学校思政工作的一线工作者,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与学生接触密切,了解学生的心理好恶,易于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其观点也易于被学生接受,其言行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所以,辅导员应将对贫困生的感恩教育纳入日常思想教育工作当中,循序渐进地培养贫困生的感恩意识。
(三)开展实践感恩的多项活动,使感恩教育知行合一
感恩教育要化抽象为具体,化说教为行动,就要以活动为载体,从小事、实事做起,增强其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和感召力。我们可以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感恩教育: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无偿献血等活动,使学生懂得:感念社会之恩,懂得回报。在开展活动时要引导学生感恩教育不是完成任务或做一两件好事,要在思想意识里渗透感恩的思想,每一件事情里渗透对他人的感谢,把感恩作为快乐的事情来做,享受奉献的快乐。
(四)建立稳固持久的长效机制,培养知恩报恩的优秀人才
要建立感恩实践教育的长效机制,使“感恩教育”长态化、制度化,避免其成为节日化和形式化。如举办“感恩教育活动月”,有侧重、有针对性地开展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受资助学生在活动中蓄情、在生活中践行、在文化中熏陶。要求我们一方面强化贫困生的感恩实践,通过实践,在报恩、施恩的过程中获得满足与成就感,减轻心理负担,同时代特点结合起来,在贫困生传统的感恩意识中融入新的时代特点,加强感恩教育的针对性,实现感恩教育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王永灿.浅议高校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教育现状分析及路径研究[J]出国与就业,2011.8
[2]田中良.做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2.4
[3]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20).
[4]黄正福.感恩教育——大学生的德育必修课[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7,7.
[5]郑贤跑.当代大学生感恩品质的缺失与塑造——刘霆现象的思考[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