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已全面进入自媒体时代。自媒体已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获取传递信息的主要渠道,对大学生的心理、行为和思想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而自媒体的本质特征是每一个掌握网络基础知识的普通公民,都可以自由提供、选择和分享信息,门槛低、限制少。一方面方便大学生随时随地传播信息,另一方面自媒体时代的信息良莠难分,容易误导大学生。自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自媒体;高校隐性德育;特点
自媒体背景下高校隐性德育的特点主要有潜隐性、分散性、渗透性、广泛性、持久性、平等性、实践性和自觉性等特点。与显性德育采取直接的、灌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方式不同的是,隐性德育将道德教育目的隐藏在各种不同的载体之下,以间接地、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影响,以引导学生达到学校和社会所要求的品德教育目标。
一、发挥作用的潜隐性
潜隐性是隐性德育区别于显性德育的最显著的特点之一。高校隐性德育的潜隐性主要体现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上。
显性德育一般都有明确的目的和实施的细则,隐性德育则不同。一般而言,隐性德育没有明显的人为的教育痕迹,主要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通过人们易受暗示性和强烈的归属动机而发生作用的,大学生受到隐性德育影响的大小,跟他们他们自身的情感水平和被触动的程度有直接关系。在隐性德育中,虽然受教育者获得信息的体验是直接的,但是信息呈现的方式却是隐含的、间接的。因此,它的传输机制主要是通过信息的暗示和主体的心理需要(无意识)发挥作用。
高校隐性德育的教育目标和内容是“不明确”的,这种“不明确”并不是指隐性德育没有教育内容或教育目标不清晰,而是指隐性德育是一种不明确提出教育目标和内容范围,但是却在无形中,将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隐含在高校范围内的各种载体中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教育。
高校隐性德育的潜隐性主要体现在以不明显的、间接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隐性德育借助课程、活动等为载体,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品德进行教育。培养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良好的品德。
二、依托载体的分散性
隐性德育没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计划和固定的教学模式,主要依托相关载体来最终实现育人的目的。隐性德育因其特殊性,其载体是分散的。校园建设中的建筑、展板、布告栏等可以成为隐性德育的载体;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校风校级可以成为隐性德育的载体;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成为隐性德育的载体;校园、班级的规章制度、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可以成为隐性德育的载体。现实生活和虚拟的网络空间都可以成为隐性德育的载体。综合这些载体,我们可以概括出隐性德育载体的特征主要有两个。第一,载体必须要经由教育者设定。只有经过一定的筛选,由教育者设定,进入教育过程的载体,才能发挥积极正向的引导作用。第二,载体本身必须具有教育意义。显性德育的教育内容是确定地、密集地进行传播,隐性德育因为缺乏特定的教育目的,只能在潜移默化中依托靠相关的活动和载体进行。时间上缺乏及时性和继起性,内容和结构上没有密集性,不具备一定的频率,没有系统性和连贯性。隐性德育的灵活性也正是从这些特征上体现出来。
三、影响机理的广泛性
广泛性是隐性德育的又一显著特点,隐性德育影响的广泛性这一特征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要途径。
隐性德育不仅潜藏于有们的各种活动,而且也隐含在显性德育中。既指在时间上,隐性德育持续的比较长,具备一定的持久性,又指在空间范围上,隐性德育影响的范围比较广。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在任何一个时间段内,一节课,一次社会实践、一学期甚至长到整个大学阶段,宿舍、教室、校园、乃至网络空间都隐藏着德育的因子。概括而言,高校隐性德育的广泛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隐性德育的实施手段并不固定,其次,隐性德育的实施场所并不局限于课堂。既可以通过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也可以在校园活动中渗透隐性德育的内容。正是由于高校隐性德育具有的广泛性的特点,所以与显性德育相比,高校隐性德育更具优势。可以说,在高校的任何地方、任何活动、所有课程中都可以渗透隐性德育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再次,隐性德育的内容广泛。隐性德育的内容既包括文化知识传授,也包括生活经验学习、情感审美体验。除此以外,隐性德育能在人们的态度、动机、价值和其他心理的成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培养大学生社会所需的各种能力。
四、作用效果的实践性
高校隐性德育的实践性是隐性德育的特征之一。与显性德育的明显的、直接的进行理论灌输有所不同的是,高校隐性德育更强调在各种的实践中对学生的品德进行培养。可以说,高校隐性德育是一种引导学生实现从理论认识到外化为自身的行为的过程,即通过隐性德育的潜移默化,引导学生从知到行的品德教育过程。高校隐性德育通过各种种类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主动将内化的积极向上的德育意识,外化为自身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实现品德教育的目标。
五、德育主体的自觉性
隐性德育把学生作为德育的价值主体、动力主體、发展主体、实践主体、创造主体、权益主体等,教育的整个过程都是在友好、民主、平等的气氛中进行,教育的信息隐蔽、潜藏在活动中,没有以明确要求受教育者必须接受的方式呈现。受教育者对信息的接受处于一种自觉状态,完全由受教育者自行决定,受教育者获得经验的过程完全是他们主动选择、主动参与的结果。同时,在隐性德育中,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也都是被教育者,大家既可以充分表白自己的意见,也可以自由地接受别人的观点。这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平等参与意识,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道德情感,唤起大学生提高自身道德素养的强烈愿望,使他们自主地、能动地、自由地、全面地发展。在这样的教育情境中,教师的主体性与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相互对立和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兼容,相互融合的,教育效果也就能得到充分发挥。
六、最终效果的持久性。
一个人道德行为的养成,需要经过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基本过程。其中道德认识主要是通过显性德育来完成,而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则更多的应通过隐性德育来完成。隐性德育往往使受教育者对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活动文化、制度文化、人文文化、人格文化、舆论文化以及网络文化等产生无意识的非定心理反应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它在教育目标的实现上,虽然不像专题训练、专业培养那样容易达到速成效果,但隐性德育运用多种形式把教育内容寓于载体之中,使富有教育意义的道理通过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方式,循序渐进通过日积月累的培养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受教育者逐渐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质等。这些品质养成之后具有持久性,对一个人的一生都会产生重要影响,不会轻易随之改变。
参考文献:
[1]相德宝.自媒体时代中国对外传播能力建设[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
[2]丁凯,宋林泽. 自媒体视域下的高校宣传教育网络建设[J]. 教育研究,2015(4).
[3]杨晓慧,当代大学生成长规律研究[M].人民出版社,第1版.
[4]张倩等. 论高校德育创新——基于自媒体的视角[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2).
【关键词】:自媒体;高校隐性德育;特点
自媒体背景下高校隐性德育的特点主要有潜隐性、分散性、渗透性、广泛性、持久性、平等性、实践性和自觉性等特点。与显性德育采取直接的、灌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方式不同的是,隐性德育将道德教育目的隐藏在各种不同的载体之下,以间接地、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影响,以引导学生达到学校和社会所要求的品德教育目标。
一、发挥作用的潜隐性
潜隐性是隐性德育区别于显性德育的最显著的特点之一。高校隐性德育的潜隐性主要体现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上。
显性德育一般都有明确的目的和实施的细则,隐性德育则不同。一般而言,隐性德育没有明显的人为的教育痕迹,主要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通过人们易受暗示性和强烈的归属动机而发生作用的,大学生受到隐性德育影响的大小,跟他们他们自身的情感水平和被触动的程度有直接关系。在隐性德育中,虽然受教育者获得信息的体验是直接的,但是信息呈现的方式却是隐含的、间接的。因此,它的传输机制主要是通过信息的暗示和主体的心理需要(无意识)发挥作用。
高校隐性德育的教育目标和内容是“不明确”的,这种“不明确”并不是指隐性德育没有教育内容或教育目标不清晰,而是指隐性德育是一种不明确提出教育目标和内容范围,但是却在无形中,将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隐含在高校范围内的各种载体中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教育。
高校隐性德育的潜隐性主要体现在以不明显的、间接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隐性德育借助课程、活动等为载体,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品德进行教育。培养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良好的品德。
二、依托载体的分散性
隐性德育没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计划和固定的教学模式,主要依托相关载体来最终实现育人的目的。隐性德育因其特殊性,其载体是分散的。校园建设中的建筑、展板、布告栏等可以成为隐性德育的载体;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校风校级可以成为隐性德育的载体;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成为隐性德育的载体;校园、班级的规章制度、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可以成为隐性德育的载体。现实生活和虚拟的网络空间都可以成为隐性德育的载体。综合这些载体,我们可以概括出隐性德育载体的特征主要有两个。第一,载体必须要经由教育者设定。只有经过一定的筛选,由教育者设定,进入教育过程的载体,才能发挥积极正向的引导作用。第二,载体本身必须具有教育意义。显性德育的教育内容是确定地、密集地进行传播,隐性德育因为缺乏特定的教育目的,只能在潜移默化中依托靠相关的活动和载体进行。时间上缺乏及时性和继起性,内容和结构上没有密集性,不具备一定的频率,没有系统性和连贯性。隐性德育的灵活性也正是从这些特征上体现出来。
三、影响机理的广泛性
广泛性是隐性德育的又一显著特点,隐性德育影响的广泛性这一特征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要途径。
隐性德育不仅潜藏于有们的各种活动,而且也隐含在显性德育中。既指在时间上,隐性德育持续的比较长,具备一定的持久性,又指在空间范围上,隐性德育影响的范围比较广。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在任何一个时间段内,一节课,一次社会实践、一学期甚至长到整个大学阶段,宿舍、教室、校园、乃至网络空间都隐藏着德育的因子。概括而言,高校隐性德育的广泛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隐性德育的实施手段并不固定,其次,隐性德育的实施场所并不局限于课堂。既可以通过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也可以在校园活动中渗透隐性德育的内容。正是由于高校隐性德育具有的广泛性的特点,所以与显性德育相比,高校隐性德育更具优势。可以说,在高校的任何地方、任何活动、所有课程中都可以渗透隐性德育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再次,隐性德育的内容广泛。隐性德育的内容既包括文化知识传授,也包括生活经验学习、情感审美体验。除此以外,隐性德育能在人们的态度、动机、价值和其他心理的成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培养大学生社会所需的各种能力。
四、作用效果的实践性
高校隐性德育的实践性是隐性德育的特征之一。与显性德育的明显的、直接的进行理论灌输有所不同的是,高校隐性德育更强调在各种的实践中对学生的品德进行培养。可以说,高校隐性德育是一种引导学生实现从理论认识到外化为自身的行为的过程,即通过隐性德育的潜移默化,引导学生从知到行的品德教育过程。高校隐性德育通过各种种类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主动将内化的积极向上的德育意识,外化为自身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实现品德教育的目标。
五、德育主体的自觉性
隐性德育把学生作为德育的价值主体、动力主體、发展主体、实践主体、创造主体、权益主体等,教育的整个过程都是在友好、民主、平等的气氛中进行,教育的信息隐蔽、潜藏在活动中,没有以明确要求受教育者必须接受的方式呈现。受教育者对信息的接受处于一种自觉状态,完全由受教育者自行决定,受教育者获得经验的过程完全是他们主动选择、主动参与的结果。同时,在隐性德育中,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也都是被教育者,大家既可以充分表白自己的意见,也可以自由地接受别人的观点。这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平等参与意识,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道德情感,唤起大学生提高自身道德素养的强烈愿望,使他们自主地、能动地、自由地、全面地发展。在这样的教育情境中,教师的主体性与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相互对立和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兼容,相互融合的,教育效果也就能得到充分发挥。
六、最终效果的持久性。
一个人道德行为的养成,需要经过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基本过程。其中道德认识主要是通过显性德育来完成,而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则更多的应通过隐性德育来完成。隐性德育往往使受教育者对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活动文化、制度文化、人文文化、人格文化、舆论文化以及网络文化等产生无意识的非定心理反应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它在教育目标的实现上,虽然不像专题训练、专业培养那样容易达到速成效果,但隐性德育运用多种形式把教育内容寓于载体之中,使富有教育意义的道理通过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方式,循序渐进通过日积月累的培养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受教育者逐渐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质等。这些品质养成之后具有持久性,对一个人的一生都会产生重要影响,不会轻易随之改变。
参考文献:
[1]相德宝.自媒体时代中国对外传播能力建设[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
[2]丁凯,宋林泽. 自媒体视域下的高校宣传教育网络建设[J]. 教育研究,2015(4).
[3]杨晓慧,当代大学生成长规律研究[M].人民出版社,第1版.
[4]张倩等. 论高校德育创新——基于自媒体的视角[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