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产业作为重要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新兴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结合文化产业工作实际,笔者以居民文化消费、调整产业结构、文化产业助力城镇化建设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对如何拓展战略空间,推进湖北文化产业发展作了一些思考。
一、实施文化消费激励计划,拓展居民文化消费空间
对湖北文化产品消费的初步调查发现,看电视和读书看报是湖北消费者主要的业余文化消费,而去博物馆、观看话剧和从事艺术品收藏的比例非常低,说明湖北省消费者的文化消费还处于初级阶段。
消费者平均每年用于文化消费支出3449元,约占全部生活消费的19%。对湖北省内消费意愿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如果条件允许,他们更愿意增加旅游、电影、话剧、舞台剧、音乐会的消费,而最近一年内看过话剧、舞剧、戏剧、音乐会、演唱会、展览会0-2次的消费者比例为76.86%,其中认为价格偏高的比例为40%,觉得附近场所较少的比例为35.43%,没兴趣的比例为24.57%。近27%的人在最近一年从未去过电影院,65%的消费者最近一年去博物馆、科技馆、纪念馆等场所参观次数为2次以下,样本数据除去学生群体外,最近一年从未去过图书馆或社区图书室的消费者比例为20%。这进一步证实了省内消费者的文化消费还处于休眠状态,几乎没有实际意义上的文化消费。
居民文化消费的满意度直观反映出文化发展现状。据2014年3月国家级课题《国民文化消费状况调查》显示,4.12%的居民对本地区组织的文化活动表示“非常满意”,27.46%的居民表示“满意”,44.99%的居民认为“一般”,18.85%的居民表示“不满意”,4.58%的居民表示“非常不满意”。调查数据既显示居民对文化消费的满意度在不断上升,同时也表明文化的发展与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这表明我省文化消费市场上升空间很大。
除采取措施提高居民文化素养、提高文化产品质量等外,笔者认为,应实施文化消费资助计划,增强文化消费能力。文化消费市场产品价格虚高,制约着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部分文化产品价格定价主要针对高收入群体,这将许多中低收入消费者拒之门外。鉴于这部分人群对文化消费的需求很大而支付能力有限,建议有关部门可通过发放文化消费补贴、建立文化消费信贷等方式,刺激这部分人群的文化消费,挖掘他们的消费潜力,以不断拉动居民的文化消费,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上升空间。
二、调整结构、完善措施,促进文化与科技大融合
从传统的文化产业结构看,我省已经有了发展演艺业诸如舞台艺术较为成熟的经验,也培植出具有竞争优势的文化企业集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素质的提升以及对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增长的需求,我省的文化产业也面临着调整结构的全新课题。作为文化产业管理部门,支持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特别需要促进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创新领导机制。建立一个文化与科技主管部门的会商机制,协调部门资源,就共同推进现代科技服务文化研发、开展重大文化项目融合示范、培育优秀文化企业、建立文化示范园区(基地)等事宜进行实质性合作。
完善文化产业科技政策体系。建立“一业一策”的产业配套扶持政策,特别是针对数字内容业、设计服务业、广播影视等科技示范作用显著的文化产业,优先出台促进产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明确科技示范作用的关键环节。
加快文化与科技复合型产业的培养。支持高校设置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学科,支持高校联合文化企业建立科技型文化产业培训,重点培养创意设计、广告会展、影视制作、动漫制作等文化与科技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加强面向技术创新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我省文化企业亟需建立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可通过建立共享机制,实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等共性技术平台向文化企业开放。建设技术交易市场,支持在新媒体系统开展创意内容信息服务,推动优秀文化作品传播。完善各级文化产业园区现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鼓励有条件的文化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承建技术服务平台,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
加强新兴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如采取有力措施保护数字版权、核心技术、出版物知识产权等。依托文化企业、高校和社会团体,创新文化创作机制,营造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产业创新氛围,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品牌。
推进新兴文化产业国际化进程。鼓励新兴产业机构、企业积极开展国际文化项目合作交流,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产业竞争,鼓励企业、机构积极参与国际性会展、学术交流和国际性奖项评选,支持具有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科技文化产品进军国际市场。
三、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
以“文化化”深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化建设全域规划要注重制定文化产业规划,做到城乡一体化布局,实现全覆盖;做到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坚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高起点,为今后文化产业拓展留空间;注重文化产业对城镇化的支撑,注重构建人居文化生态。以上这些均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落实。
以文化产业助力城镇化建设。中心镇和中心村是城镇化建设的外在形式,是未来城市(镇)的雏形,地域文化将在这里聚合,文化价值观念将在这里形成,这是地域文化的生命根源。文化产业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地域文化要有文化产业作支撑,地域文化要通过产业与其他文化进行交融、吸收、继承并创新。因此,文化产业一开始就要求城镇文化有明确的定位,使文化产业适应地域文化并形成推动力,以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城乡一体化发展也包括“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让地域文化特质通过产业形式得到展现。仅以武汉、襄阳、宜昌为例,武汉作为省会城市,城镇化建设条件相对优越,在城市圈中的龙头地位、示范作用明显,正在打造的“文化五城”和推进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已取得不俗成绩。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文化特质应通过产业发展得到进一步凸显。襄阳随着经济发展出现重视古都资源的倾向,而地面遗存已十分有限,但有丰富的遗址资源和“地下文化宝库”。面对众多的遗址资源,襄阳如能和“大遗址保护”工程相结合,创新发展文化产业,不失为一种双赢的选择。宜昌因三峡大坝风光旖旎而向旅游城市发展,水电名城享誉中外,产业结构调整给宜昌带来前所未有的文化产业发展机遇。
大力加强城镇文化民生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近几年我省在“三馆”以及大剧院、美术馆、音乐厅等基础文化设施建设上成绩斐然。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我们应鼓励支持民间力量在条件相对较好、人口相对集中、交通相对便捷的城镇建设“三馆”及其他文化设施,通过文化产业真正体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解、尊重地域民俗民间文化,创造条件让其与现代文化融合,聚合发展的正能量,变文化“软实力”为支撑城镇化发展的“硬实力”。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上掀起一股“创意城市”热潮,以内容为主体、以创意为基础的文化产业,将成为新经济的核心产业,成为“城市化进程”新动力引擎,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到新阶段的标志。我们要抓住文化产业发展机遇期已经到来的重大机遇,因势利导促其加快发展,为“五个湖北”建设,为推动湖北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湖北省文化厅文化产业处)
一、实施文化消费激励计划,拓展居民文化消费空间
对湖北文化产品消费的初步调查发现,看电视和读书看报是湖北消费者主要的业余文化消费,而去博物馆、观看话剧和从事艺术品收藏的比例非常低,说明湖北省消费者的文化消费还处于初级阶段。
消费者平均每年用于文化消费支出3449元,约占全部生活消费的19%。对湖北省内消费意愿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如果条件允许,他们更愿意增加旅游、电影、话剧、舞台剧、音乐会的消费,而最近一年内看过话剧、舞剧、戏剧、音乐会、演唱会、展览会0-2次的消费者比例为76.86%,其中认为价格偏高的比例为40%,觉得附近场所较少的比例为35.43%,没兴趣的比例为24.57%。近27%的人在最近一年从未去过电影院,65%的消费者最近一年去博物馆、科技馆、纪念馆等场所参观次数为2次以下,样本数据除去学生群体外,最近一年从未去过图书馆或社区图书室的消费者比例为20%。这进一步证实了省内消费者的文化消费还处于休眠状态,几乎没有实际意义上的文化消费。
居民文化消费的满意度直观反映出文化发展现状。据2014年3月国家级课题《国民文化消费状况调查》显示,4.12%的居民对本地区组织的文化活动表示“非常满意”,27.46%的居民表示“满意”,44.99%的居民认为“一般”,18.85%的居民表示“不满意”,4.58%的居民表示“非常不满意”。调查数据既显示居民对文化消费的满意度在不断上升,同时也表明文化的发展与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这表明我省文化消费市场上升空间很大。
除采取措施提高居民文化素养、提高文化产品质量等外,笔者认为,应实施文化消费资助计划,增强文化消费能力。文化消费市场产品价格虚高,制约着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部分文化产品价格定价主要针对高收入群体,这将许多中低收入消费者拒之门外。鉴于这部分人群对文化消费的需求很大而支付能力有限,建议有关部门可通过发放文化消费补贴、建立文化消费信贷等方式,刺激这部分人群的文化消费,挖掘他们的消费潜力,以不断拉动居民的文化消费,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上升空间。
二、调整结构、完善措施,促进文化与科技大融合
从传统的文化产业结构看,我省已经有了发展演艺业诸如舞台艺术较为成熟的经验,也培植出具有竞争优势的文化企业集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素质的提升以及对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增长的需求,我省的文化产业也面临着调整结构的全新课题。作为文化产业管理部门,支持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特别需要促进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创新领导机制。建立一个文化与科技主管部门的会商机制,协调部门资源,就共同推进现代科技服务文化研发、开展重大文化项目融合示范、培育优秀文化企业、建立文化示范园区(基地)等事宜进行实质性合作。
完善文化产业科技政策体系。建立“一业一策”的产业配套扶持政策,特别是针对数字内容业、设计服务业、广播影视等科技示范作用显著的文化产业,优先出台促进产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明确科技示范作用的关键环节。
加快文化与科技复合型产业的培养。支持高校设置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学科,支持高校联合文化企业建立科技型文化产业培训,重点培养创意设计、广告会展、影视制作、动漫制作等文化与科技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加强面向技术创新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我省文化企业亟需建立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可通过建立共享机制,实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等共性技术平台向文化企业开放。建设技术交易市场,支持在新媒体系统开展创意内容信息服务,推动优秀文化作品传播。完善各级文化产业园区现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鼓励有条件的文化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承建技术服务平台,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
加强新兴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如采取有力措施保护数字版权、核心技术、出版物知识产权等。依托文化企业、高校和社会团体,创新文化创作机制,营造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产业创新氛围,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品牌。
推进新兴文化产业国际化进程。鼓励新兴产业机构、企业积极开展国际文化项目合作交流,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产业竞争,鼓励企业、机构积极参与国际性会展、学术交流和国际性奖项评选,支持具有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科技文化产品进军国际市场。
三、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
以“文化化”深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化建设全域规划要注重制定文化产业规划,做到城乡一体化布局,实现全覆盖;做到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坚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高起点,为今后文化产业拓展留空间;注重文化产业对城镇化的支撑,注重构建人居文化生态。以上这些均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落实。
以文化产业助力城镇化建设。中心镇和中心村是城镇化建设的外在形式,是未来城市(镇)的雏形,地域文化将在这里聚合,文化价值观念将在这里形成,这是地域文化的生命根源。文化产业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地域文化要有文化产业作支撑,地域文化要通过产业与其他文化进行交融、吸收、继承并创新。因此,文化产业一开始就要求城镇文化有明确的定位,使文化产业适应地域文化并形成推动力,以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城乡一体化发展也包括“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让地域文化特质通过产业形式得到展现。仅以武汉、襄阳、宜昌为例,武汉作为省会城市,城镇化建设条件相对优越,在城市圈中的龙头地位、示范作用明显,正在打造的“文化五城”和推进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已取得不俗成绩。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文化特质应通过产业发展得到进一步凸显。襄阳随着经济发展出现重视古都资源的倾向,而地面遗存已十分有限,但有丰富的遗址资源和“地下文化宝库”。面对众多的遗址资源,襄阳如能和“大遗址保护”工程相结合,创新发展文化产业,不失为一种双赢的选择。宜昌因三峡大坝风光旖旎而向旅游城市发展,水电名城享誉中外,产业结构调整给宜昌带来前所未有的文化产业发展机遇。
大力加强城镇文化民生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近几年我省在“三馆”以及大剧院、美术馆、音乐厅等基础文化设施建设上成绩斐然。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我们应鼓励支持民间力量在条件相对较好、人口相对集中、交通相对便捷的城镇建设“三馆”及其他文化设施,通过文化产业真正体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解、尊重地域民俗民间文化,创造条件让其与现代文化融合,聚合发展的正能量,变文化“软实力”为支撑城镇化发展的“硬实力”。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上掀起一股“创意城市”热潮,以内容为主体、以创意为基础的文化产业,将成为新经济的核心产业,成为“城市化进程”新动力引擎,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到新阶段的标志。我们要抓住文化产业发展机遇期已经到来的重大机遇,因势利导促其加快发展,为“五个湖北”建设,为推动湖北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湖北省文化厅文化产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