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我们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各级各类高素质的人才,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抓好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罗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一、根据直观性原则,加强慨念教学
慨念是使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基础。对于数学慨念的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恰当地利用实物、教具或实际事例,引导学生理解慨念,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防止死记硬背。如“周长”和“面积”慨念,我是这样教学的:用细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再用硬纸剪成一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使学生认识长方形的“周长”是指围成在长方周围铁丝的长度,而“面积”则是指硬纸长方形表面的大小。同理,教学“圆的周长和面积”时,也采用这種直观形象的方法,把抽象的慨念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这样学生就能理解正确,透彻,记忆牢固。在教学“长度单位”时,除让学生直接看直尺、卷尺和三角板等教具外,还让学生用手指比划1分米、1厘米的长度:让每个学生都量一量从地面到自己身上一米长的地方在什么位置;测量学校操场、本班教室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在马路上量1千米=1000米的长度;让学生用白布帯自制标有厘米、分米单位记号的小卷尺,使学生加深对长度单位大小和进率的认识。在教学“面积单位”时,为了使学生清晰地认识面积的大小单位,可让学生做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硬纸片;在教室墙角处画一平方米的图形,引导学生联想,这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内有哪些房屋、树林、机关单位等,这样对960万平方米辽阔的祖国大地,认识也就不抽象了。讲体积时,利用放在桌子上的粉笔盒、放在桌子上的一支粉笔,让学生明确它们都占据了空间,它们占据空间的大小叫做它们的体积。我制作了体积单位是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教具,并且让学生用土豆、萝卜切成或用泥做成同样的学具,我还制作了一个长、宽、高各为1米长的方框,立在墙角,让学生随时都能感知1立方米实际体积的大小。同理,几何形体的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都可利用教具演示,引导学生进行推导。
二、根据理解性原则,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1、激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钻研教材、设计教学过程、设问设计都要经过深思熟虑,使其合乎逻辑。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条理清楚,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攻破难关,突出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得到系统完整的知识。
2、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思维活动,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主要途径。观察力是学习与科研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能力。如,教学“梯形的认识”时,在复习几种学过的四边形的特征以及图形的各部分名称后,可提问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然后再揭示新课:我们来认识新的四边形----梯形。让学生观察比较(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发表意见,最后得出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四边形,都有一组对边平行,再要求学生认真找出新的四边形----梯形的独特之处。学生通过认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出: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然后,再让学生画出各种不同位置的梯形,反复比较,加深认识。
3、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教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百分数应用题之后,在练习课中,可让学生想问题、编问题,算问题,研究数量之间的关系,以提高学生分析、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我要求学生以我班现有男生35人,女生24人为数据,来研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有哪几种算法,让大家讨论,编题并进行列式计算。一开始,学生即编出:①、我班有男生35人,女生24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几?列式:24÷35=68.6%;随后提出问题②、我班有男生35人,女生24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立式:35÷24=145.8%。这两道题编得恰当、顺利,而且速度快。经我引导、启发进一步分析后,大部分学生又编出③、我班有男生35人,女生24人,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列式:35÷(35+24)=59.3%。④我班有男生35人,女生24人,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列式:24÷(35+24)=40.7%。此时,大家举目望着我,好像说就这四种算法了。于是,我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是不是还可以在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是谁多谁少方面考虑考虑呢?这样学生又编出两道题:⑤、我班有男生35人,女生24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百分之几?列式:(35-24)÷24=45.8%。⑥、我班有男生35人,女生24人,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百分之几?列式:(35-24)÷35=31.4%。每编出一道题后,都要求学生说明理由。最后引导学生对以上六道题进行观察、分析和比较、判断和推理,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规律,然后进行慨括、归纳、总结。
三、根据巩固性原则,在练中提高学生的能力
通过练习,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做到课堂上边讲边练与课外作业练习相结合进行。
练习讲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推理能力。学生能把学过的知识,符合逻辑地讲出来,对培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推理能力大有好处。
1、概念的解释要举例。2、讲练公式的应用。3、讲练式题的意义。4、讲练应用题。
四、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使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能力得到全面培养。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引入这种辅助教学后,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拓宽了学生的时空观,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利用计算机图、文、声、像、动并茂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利用计算机以静为动的特点,突破教学难点;发挥计算机储存信息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五、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健康心态和敏锐的心智,教育观念的更新,学习方式的转变,更能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能力的培养。
总之,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要联系实际创造条件,大胆放行,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各种探索活动,促进个性发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探索活动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所在,真正提升学生学习的数学能力的培养。
一、根据直观性原则,加强慨念教学
慨念是使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基础。对于数学慨念的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恰当地利用实物、教具或实际事例,引导学生理解慨念,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防止死记硬背。如“周长”和“面积”慨念,我是这样教学的:用细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再用硬纸剪成一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使学生认识长方形的“周长”是指围成在长方周围铁丝的长度,而“面积”则是指硬纸长方形表面的大小。同理,教学“圆的周长和面积”时,也采用这種直观形象的方法,把抽象的慨念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这样学生就能理解正确,透彻,记忆牢固。在教学“长度单位”时,除让学生直接看直尺、卷尺和三角板等教具外,还让学生用手指比划1分米、1厘米的长度:让每个学生都量一量从地面到自己身上一米长的地方在什么位置;测量学校操场、本班教室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在马路上量1千米=1000米的长度;让学生用白布帯自制标有厘米、分米单位记号的小卷尺,使学生加深对长度单位大小和进率的认识。在教学“面积单位”时,为了使学生清晰地认识面积的大小单位,可让学生做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硬纸片;在教室墙角处画一平方米的图形,引导学生联想,这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内有哪些房屋、树林、机关单位等,这样对960万平方米辽阔的祖国大地,认识也就不抽象了。讲体积时,利用放在桌子上的粉笔盒、放在桌子上的一支粉笔,让学生明确它们都占据了空间,它们占据空间的大小叫做它们的体积。我制作了体积单位是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教具,并且让学生用土豆、萝卜切成或用泥做成同样的学具,我还制作了一个长、宽、高各为1米长的方框,立在墙角,让学生随时都能感知1立方米实际体积的大小。同理,几何形体的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都可利用教具演示,引导学生进行推导。
二、根据理解性原则,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1、激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钻研教材、设计教学过程、设问设计都要经过深思熟虑,使其合乎逻辑。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条理清楚,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攻破难关,突出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得到系统完整的知识。
2、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思维活动,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主要途径。观察力是学习与科研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能力。如,教学“梯形的认识”时,在复习几种学过的四边形的特征以及图形的各部分名称后,可提问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然后再揭示新课:我们来认识新的四边形----梯形。让学生观察比较(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发表意见,最后得出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四边形,都有一组对边平行,再要求学生认真找出新的四边形----梯形的独特之处。学生通过认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出: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然后,再让学生画出各种不同位置的梯形,反复比较,加深认识。
3、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教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百分数应用题之后,在练习课中,可让学生想问题、编问题,算问题,研究数量之间的关系,以提高学生分析、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我要求学生以我班现有男生35人,女生24人为数据,来研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有哪几种算法,让大家讨论,编题并进行列式计算。一开始,学生即编出:①、我班有男生35人,女生24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几?列式:24÷35=68.6%;随后提出问题②、我班有男生35人,女生24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立式:35÷24=145.8%。这两道题编得恰当、顺利,而且速度快。经我引导、启发进一步分析后,大部分学生又编出③、我班有男生35人,女生24人,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列式:35÷(35+24)=59.3%。④我班有男生35人,女生24人,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列式:24÷(35+24)=40.7%。此时,大家举目望着我,好像说就这四种算法了。于是,我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是不是还可以在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是谁多谁少方面考虑考虑呢?这样学生又编出两道题:⑤、我班有男生35人,女生24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百分之几?列式:(35-24)÷24=45.8%。⑥、我班有男生35人,女生24人,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百分之几?列式:(35-24)÷35=31.4%。每编出一道题后,都要求学生说明理由。最后引导学生对以上六道题进行观察、分析和比较、判断和推理,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规律,然后进行慨括、归纳、总结。
三、根据巩固性原则,在练中提高学生的能力
通过练习,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做到课堂上边讲边练与课外作业练习相结合进行。
练习讲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推理能力。学生能把学过的知识,符合逻辑地讲出来,对培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推理能力大有好处。
1、概念的解释要举例。2、讲练公式的应用。3、讲练式题的意义。4、讲练应用题。
四、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使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能力得到全面培养。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引入这种辅助教学后,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拓宽了学生的时空观,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利用计算机图、文、声、像、动并茂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利用计算机以静为动的特点,突破教学难点;发挥计算机储存信息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五、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健康心态和敏锐的心智,教育观念的更新,学习方式的转变,更能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能力的培养。
总之,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要联系实际创造条件,大胆放行,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各种探索活动,促进个性发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探索活动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所在,真正提升学生学习的数学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