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国新引擎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ck31602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世界经济历史,每一次金融危机袭来,都会对各国经济结构进行重新调整,都有带动经济繁荣复苏的支柱产业出现,成为“新引擎”,引领国家走出困境。
  面对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有人产生疑问:中国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否将中断?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危”中有“机”——这是中国领导层、经济界的共识。诸多经济学家认为,在目前全球经济依然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完全能够突出重围,率先实现复苏。如果这一命题成立,那么接下来人们关心的问题是,我们能够较快走出危机以及恢复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条件是什么?哪些产业将引领中国走出危机阴影率先实现复苏?这个问题如果能得到解答,将对我国实现保增长的当前任务和调结构的长期任务、企业和百姓未来的投资方向、建立长期的、覆盖面广的就业计划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到底谁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人民论坛编辑部组织了大量的调查,专家们也纷纷对此发表看法,列举出他们心中的“新引擎”,在讨论中甚至出现了明显的分歧,形成了激烈的辩论。确实,每个国家的发展阶段不同,工业化程度不同,“新引擎”的选择都具有各自的特殊性,出现诸多答案也在情理之中。在调查、讨论的基础上,我们还围绕“‘新引擎’与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关系”、“中国需要什么样的龙头产业”、“美国支柱产业的变迁对我国的启示”、“中国与其他国家支柱产业的选择有何不同”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通过探寻中国经济“动力源”何在,希望能为中央和地方决策,为企业和百姓投资提供一些参考。
  ——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
  
  历史上带领经济走出危机的“引擎”
  
  1900年经济危机
  产业龙头:钢铁等重工业
  1899年夏天,一场金融危机席卷俄罗斯,随之工业生产陷入危机。法国、德国、比利时等国最先跟进,英国尾随其后。1903年,美国才爆发全面危机,并转入萧条。
  应对危机:危机发生后,德国大力发展钢铁工业,并占领英国的海外市场。
  1905年美国最后一个摆脱危机并迅速转入高涨。带动这一轮高涨的主要因素仍然是铁路和重工业建设。
  
  1907年银行危机
  产业龙头:军备工业
  1907年10月,美国银行危机爆发,纽约一半左右的银行贷款都被高利息回报的信托投资公司作为抵押投在高风险的股市和债券上,整个金融市场陷入极度投机状态。
  应对危机:1909年起,美国、法国经济开始复苏并很快进入高涨阶段,德国到1912年才走向高涨,英国则更晚。然而,这一轮经济高涨的主要动力却是军备竞赛。
  
  1929年大萧条
  产业龙头:汽车等机械制造业
  1922~1929年,美国股票市场引发了美国乃至全球的金融危机。
  应对危机:德、日、美、英、法等国都出现了法西斯组织,将世界引入了战争的边缘。
  1930年以后,罗斯福总统实施“新政”,美国在西部建立军工企业,发展汽车等机械制造业和高技术工业。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科技革命发端于斯坦福大学及其周围地区,60年代成为高新技术的核心——“硅谷”。
  
  1987年“黑色星期一”
  产业龙头:金融等服务业
  1987年,因为不断恶化的经济预期和中东局势的不断紧张,造就了华尔街的大崩溃。这便是“黑色星期一”。
  应对危机:在20世纪70~80年代,美国支柱产业发生了巨大改变,钢铁、汽车、工具机、消费型电子及办公设备等令人瞩目的产业等迅速衰落。但是,这一时期,休闲娱乐业和金融服务业则成为最具有竞争实力的支柱产业。
  
  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
  产业龙头:信息技术产业
  1994~1995年,墨西哥发生了一场比索汇率狂跌、股票价格暴泻的金融危机。不仅导致拉美股市的暴跌,也让欧洲股市指数、远东指数及世界股市指数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
  应对危机: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是最主要的增长来源之一。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产业龙头:电子、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
  1997年7月,泰國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从而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
  应对危机:新加坡政府连续数年实行赤字预算政策,并大力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培养新兴产业部门。电子业、化工业和工程业是新加坡的三大支柱产业。政府计划在2010之前将生物医药发展成为第四大产业部门。(人民论坛编辑王慧 杜凤娇收集整理)
其他文献
编者按:  上期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灭火器”与“减压阀”》一经推出就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引发网友热议。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等各大网站纷纷转载,不少读者致电对这期专题给予了高度评价,表示该选题把握了时代的脉搏,透过现象抓住了本质。近几年来,在某些地方出现了“无直接利益相关者”群体性事件,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作“无直接利益冲突”,意思是指社会冲突的众多参与者与事件本身无关,而只是表达、发泄一种情绪。正
期刊
提高中国行政体制中地方自主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中国共产党能够保持长期执政地位,首先应归功于其较为完善的组织建制和强大的政治功效。无论是革命战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这套建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组织动员和社会凝聚能力是其他任何政治力量所无法匹敌的。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组织建制的核心表现为执政党对国家建制的有效嵌入。从基层企事业单位到中央人民政府,这一嵌入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从法
期刊
青连斌:我主要讲以下几点:  第一,指标体系怎样更好体现科学发展?因为我们这个指标体系不是一般的县域发展的指标体系,而是县域如何科学发展。科学发展的四句话也是一种建构体系的思路。  第二,指标应该科学,但如何可操作应想明白,简单一些好,不然很难操作。如果指标太繁杂,2000多个县市你如何去收集这些数据?  第三,这套指标具有导向性。现在县域发展其实并不科学,那这套指标体系如何引导其科学发展?发展经
期刊
中等阶层的壮大正在缓解社会矛盾  旧中国社会和欧洲中世纪相同,是一个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社会:它的一头是大量的贫苦农民,另一头是少数权贵,中间阶层或称中产阶级力量即市民的力量十分薄弱。在这样的社会里,矛盾容易激化,政治诉求也容易趋向极端,在传统中国的专制制度下,暴君的残暴统治激起农民暴动推翻旧皇朝,农民当政后又或迟或早变成新的暴君,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更替。在欧洲
期刊
编者的话:据统计,全国约有2千万农民工因金融危机失业。这究竟会缓解农村治安现状,还是会给当地政府带来更严峻的治安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青壮年赴城市打工,这一群体被称为“农民工”。农民工作为宝贵的资源,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作出了特殊的重要贡献。但是,大量农民外出务工,不可避免地减弱了农村地区的自然防护能力,形成了社会治安“空心村”、“真空地带”。与此同时,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
期刊
市管县体制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至今不过20多年的时间,又再一次成为了我们今天改革的对象。为什么当年这样一项事关重大的改革成果“存续”时间如此之短,以至于在今天普遍认为需要彻底推翻?用省直管县替代市管县,这是否意味着市管县在当前条件下已经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省直管县是代表了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整体方向还是一种局部的适应性改革?行政层级设定几个层次是看国际惯例还是依据我国的国情?省以下的行政层级是只能
期刊
人民论坛记者:您担任副主编的中国社科院《经济蓝皮书》曾预测中国2009年GDP增长为9%左右。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从统计局最新给出的数据来看,有很多学者认为,9%数字也是比较高的,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汪同三:在该书中我们预期08年是9.7%,09年是9.3%。第一次做预测是2007年底,那个时候预测中国08年是10.4%。因为03年经济过热,某些部门投资过快增长,比如,电解铝增长70%到80%
期刊
对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应当有长期的思想准备    就业压力绝不是短期内就能消除的。短期增加就业的措施是有一定效果,但更重要的是,改革城乡二元体制和实现城乡社会保障统筹才能缓解城乡就业压力,而扶植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支持服务业的扩大,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才能使更多的求职者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长期就业对策的另一设想是:通过农村土地流转和集约化经营,以及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村可
期刊
案例与点评    第1个特征  对待上级阿谀奉承,奴颜婢膝;对待下级颐指气使,  自以为是;官位不大,脾气不小  78.9%的受访者选择了此项,达9670票  典型案例: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把其执掌的市委大院变成了一个“乌纱帽”批发部。绥化的官员们为了能够接近马德、攀上马德,也不择手段。走“夫人路线”是一类,借领导住院送礼是一类,直截了当送礼要官是一类。为了攀权结贵,许多人甚至不惜拜马德为干爹,尽
期刊
调查说明  一、为什么搞这个调查?  近期,有关“老实官”的讨论日渐升温,舆论普遍认为重用“老实官”,淘汰“官油子”,是有效抵制干部选拔任用不正之风的重要手段。连日来,不断有读者通过各种方式希望人民论坛杂志社能够对这一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其中大家反映最为强烈的,就是要给“官油子”画一幅像。  “官油子”是群众对某一类干部的俗称。如只有唱功、没有做功;又如善于见风使舵、邀功诿过;等等。但到底什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