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习近平2013—2018年关涉“一带一路”的国际话语为研究对象,运用积极话语分析方法,以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中国国家领导人对“一带一路”的话语表达和意义建构。研究发现,在各种国际场合,习近平阐释“一带一路”的国际话语议题广泛而主旨明确,在话语表达中运用多种语义资源对“一带一路”的定位、实质、内涵和效果做了清晰说明。习近平的“一带一路”话语反映出“主体间性”认识论,蕴含着中国的外交思想。
【关键词】习近平;“一带一路”倡议;国际话语;积极话语分析
一、研究缘起
近年来,一股逆全球化的风潮在全球蔓延: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并实行“美国优先”政策,极右势力在欧洲泛滥,这些情况“从不同角度都折射出逆全球化思潮在西方國家已呈泛滥之势”[1]。曾经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欧美各主要国家,如今却在冲击和迟滞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作为当今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依据自身的国家发展战略,结合全球发展趋势与要求,提出了“一带一路”这一旨在促进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中国方案”。
在对“一带一路”定位的认知上,不同国家基于本国的需要有着不同的认识。从温和的社会建构主义视角来看,中国和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建构,其实质是个体(中国)、社会共同体(国际社会)以及认知对象(“一带一路”倡议)这三个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国家之间的交流犹如一场对话,一场好的对话是对话者之间能够清楚了解双方的意图和想法,并基于各自的利益进行协商,最终达成共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当前外交的重要内容,在对外传播上似乎并未能够很好地将自己的意图和想法告知世界。
那么,如何向国际社会更好地解释和说明“一带一路”?我国国家领导人对“一带一路”的直接表述是对“一带一路”所做的最好说明。习近平主席在国际上的公开话语,既是向世界传达中国对外政策和外交立场态度的重要传播方式,也是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政策的重要途径与窗口。习近平主席在国际会议上的演讲、在海外媒体上发表的署名文章,都是可供研究的优质样本。本文选取习近平2013—2018年有关“一带一路”的国际话语进行分析,尝试对其话语的呈现方式和意义的建构过程予以解读,并挖掘话语背后的外交思想和文化内涵。
二、研究设计
(一)积极话语分析:作为批判话语分析的补充与互补
在研究方法上,批判话语分析(critical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是最常使用的话语分析方法。但批判话语分析对社会现实一般是采取较为尖锐的批评态度,分析话语背后的权力因素,解构当前的话语,具有一定的后现代色彩。然而,只有批评是不够的,是无助于社会问题解决的。为了使话语分析更具建设性,马丁于1999年提出了“积极话语分析”(positivediscourseanalysis,简称PDA)这一命题,主张话语分析应该采取积极友好的态度。其实,积极话语分析不仅同批判话语分析一样重视社会冲突、社会歧视与社会不平等,而且还关心外交、斡旋、谈判、会议以及咨询等语篇。[2]在马丁看来,积极话语分析并不是对批判话语分析的颠覆与替代,而是补充与互补。[3]批判话语分析倾向于解构,关注那些对权力机构抱有负面情绪的话语;而积极话语分析倾向于建构,既关注批判话语分析所关注的语篇,也重视具有建设性的积极语篇。
由于传统国际关系与冷战对抗意识的历史惯性,世界各国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多倾向于单纯的批判,往往与“中国威胁论”等政治意识形态相挂钩,以试图消解“一带一路”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合理性与建设作用。就当前国际形势而言,世界各国也并未提出更具实践操作性和国际视野的全球经济振兴方案。纯粹的批判解构不但无益于现实问题的解决,更会造成全球分裂状况的加剧,使政治和经济问题陷入一种恶性循环。根据本文研究对象及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采取积极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
(二)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得益于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当前的话语分析已经逐步走向了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相结合的道路。本文尝试建立“习近平‘一带一路’国际话语”小型专题库构成本文的研究基础,进而采取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首先是对关涉“一带一路”的所有语篇的数据分析;其次是从语料库中选取最有价值的语篇进行评价分析。
1.量化分析
积极话语分析作为一种质化研究方法,同批判话语分析一样,有着“过于注重主观价值判断的缺陷”[4]。因此,本文以语料库为基础进行积极话语分析,对习近平有关“一带一路”国际话语的所有语篇进行量化,通过关键词分析、词频分析等数据分析,以此来展现习近平“一带一路”话语的主题呈现。
2.质化分析
由于传统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无法对评价意义进行阐释,“评价模式”便由此诞生。[5]“评价模式”是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个纯理论假说而来,目的在于描述话语互动中的价值判断和评价的语言资源。它的核心概念为“系统”,“评价系统是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属阐释性研究”[6]。评价系统又包括三个次系统:态度系统、介入系统和级差系统。虽然该模式自身存在一定的模糊性[7],但是通过与语料库分析相结合,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不足。
(三)样本的收集与整理
本文的研究样本是习近平2013—2018年关涉“一带一路”的所有国际演讲、海外采访及署名文章。2013年5月31日,习近平在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墨西哥进行国事访问前夕,接受了三国媒体的联合书面采访,并在此次联合采访中首次面对国际受众提到“海上丝绸之路”这一词汇。2013年9月7日与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分别在哈萨克斯坦与印度尼西亚发表演讲,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这是习近平有关“一带一路”国际话语的阐述开端。此后,随着习近平外交活动的增多与深入,关涉“一带一路”的国际话语逐年增多,成为中国对外交往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并在2017年达到了最高点。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在此期间,习近平先后进行了四场演讲活动,分别是:祝酒辞、高峰论坛开幕式演讲、圆桌峰会开幕辞以及圆桌峰会闭幕辞。 在样本的原始数据收集方面,笔者借助于人民网和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的“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先后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丝路”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实现了对样本的初步收集,数据采集截止日期为2018年1月25日。随后,通过人工阅读,以定性的方式进行筛选,剔除了以下类型的文本:《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对习近平国际话语的解读;非国际语境的有关“一带一路”的语篇(如国内政务会议、党内会议);对习近平“一带一路”国际话语的新闻报道(非全文刊登);习近平在各个会议中讲话内容的摘要汇编。最终,得到80份有待分析的国际话语语篇,共约25万字。其中,国际媒体采访3篇,亲笔贺信4篇,海外媒体上发表署名文章24篇,国际演讲与发言49篇。这80份语篇的年度分布,如图1所示(其中,2018年有一篇未列入)。
在样本的自然语言处理方面,笔者通过NLPIR分词系统进行中文词汇划分,将划分好的样本输入至语料库软件AntConc,从而建立“习近平‘一带一路’国际话语”小型专题库。
三、基于语料库的关键词词频分析与索引分析
(一)关键词词频分析
通过图悦、NLPIR以及AntConc对习近平关涉“一带一路”的语篇进行词频分析,并将数据进行整理,总结出以下47个关键词及其词频与权重。
由表1可知,在习近平关涉“一带一路”的国际话语中,“合作”“经济”“世界”“共同”“和平”“国际”“建设”“一带一路”“共赢”“亚洲”是词频最高、权重较大的十个关键词。根据词语情感分析,这47个主要关键词皆呈现出正向情绪。其中,核心关键词“一带一路”的词频为294,权重是0.8974;“倡议”的词频为123,权重是0.8427;“战略”的词频为329,权重是0.8829。
通过对“一带一路”“倡议”“战略”这三个关键词进行索引分析,可从数据上得出中国国家领导人对“一带一路”定位的表述是清晰的,向国际社会传递了有关“一带一路”是“经济合作倡议”而非“地缘政治战略”的信号。
(二)对三个关键词的索引分析
1.关于关键词“一带一路”的索引分析
对关键词“一带一路”的索引分析,包括“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三个关键词,其索引行的主要搭配情况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在习近平“一带一路”国际话语的表述方式中,与关键词“一带一路”搭配最为紧密的词语是“倡议”“合作”“建设”“平台”,仅有一篇署名文章《让中阿友谊如尼罗河水奔涌向前》使用了“中阿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这一搭配方式。在以“一带一路”为核心词的词语搭配上,更倾向于使用“倡议”“合作”“建设”“平台”这些搭配方式。“‘一带一路’战略”这一搭配所使用的语境是在地区性国际会议中,意在强调地区发展。
2.关于关键词“倡议”的索引分析
通过对“一带一路”的索引分析可知,“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国际话语中最常使用的组合方式。进一步而言,还须对“倡议”这一關键词进行索引分析,其索引的主要搭配情况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倡议”这一关键词最主要的搭配对象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此外,表中第3—6项是特殊语境下对“倡议”一词的使用,如“核安全国际倡议”的搭配出自2016年4月1日习近平在华盛顿核安全峰会上的讲话《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推进全球核安全治理》中;“安全与合作倡议”的搭配出自2014年5月21日习近平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的讲话《积极树立亚洲安全观共创安全合作新局面》中;“建立亚非中心倡议”的搭配出自2015年4月22日习近平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弘扬万隆精神推进合作共赢》中;“区域合作倡议”出自2017年6月9日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七次会议上的讲话;“草原之路倡议”出自2014年8月22日,习近平在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的演讲《守望相助,共创中蒙关系发展新时代》中。
3.关于关键词“战略”的索引分析
在习近平关涉“一带一路”的国际话语中,“战略”一词的使用方式与主要搭配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关于关键词“战略”的使用与搭配,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具体战略名称和相关具体战略行为的定位。在战略名称方面,语料库中并无“一带一路战略”这一直接搭配。包含“一带一路”和“战略”这两个关键词的语句共有三句,且是和“战略对接”这一词组进行搭配的。其中“共建‘一带一路’,加紧国家战略对接”出自2016年6月21日习近平在乌兹别克斯坦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谱写中乌友好新华章》;“加快‘一带一路’倡议和‘四角战略’对接”出自2016年10月12日习近平在柬埔寨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做肝胆相照的好邻居、真朋友》;“‘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而是实现战略对接”出自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虽然“一带一路”和“战略”这两个关键词出现在同一个句子当中,但是“战略”一词并非与“一带一路”直接搭配。
目前,国际上对于“一带一路”的认知还有很多不同的意见。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识主要有四种:“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论、中国版“再平衡”战略论、“中国经济自我救赎”论,以及中国“新怀柔政策”论。[8]作为与中国为邻的地缘大国印度,其对“一带一路”的定位认知亦存在着不同看法,“重大机遇”论和“战略忧患”论并存。[9]日本对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是“中国基于经济与政治双重考量而提出的战略构想”。经济上解决国内产能过剩,提升全球经济影响力;政治上将“一带一路”定位成为“地缘战略工具”,重构东亚国际秩序。[10]缅甸作为中国西南方向的重要邻国,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对其自身而言,是发展的一大机遇,可以借此搭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便车”[11]。越南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定位,根据实证调研结果,不同阶层有不同的认知和态度,即官方和智库是怀疑和谨慎欢迎,商界和民间是不关心和不了解。[12]印尼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则呈现“两极分化”现象,即政府支持和欢迎;军方与反对联盟因“中国威胁论”而抱有疑虑;华人群体支持;学界态度谨慎并怀有批评态度。[13] 根据以上各国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态度可知,多数国家将“一带一路”倡议定位为中国的一种“地缘政治战略”,而非一种“经济合作倡议”,政治意图大于经济目的。为此,中国的媒体、智库做了大量的解释工作,但很难把握这些解释工作实际产生的效果有多大。多项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国际影响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当前,在新时代对外话语体系创新的背景下,国家领导人面向国际的话语输出成为我国对外传播的创新话语方式。作为传播者,国家领导人比媒体拥有更广泛和更有力的影响。习近平有关“一带一路”的国际话语向世界清晰地阐明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和内涵,有助于国际社会正确认识和对待“一带一路”倡议。
四、对重要语篇的评价系统分析
2013年至2018年,“一带一路”在习近平的国际演讲中逐渐从非主体、非核心内容转变为核心主旨议题,“一带一路”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尤其是2017年世界经济论坛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之后,“一带一路”作为关键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际会议之中,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关注热点。通过对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的四篇演讲进行评价分析,能够更加准确地解读习近平和中国政府对于“一带一路”的意义建构。为了研究方便,笔者将“欢迎宴会上的祝酒辞”“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圆桌峰会的开幕辞《开辟合作新起点 谋求发展新动力》”“圆桌峰会的闭幕辞”分别命名为“语篇一”“语篇二”“语篇三”“语篇四”。
(一)态度系统分析
态度系统的子系统有三个:情感系统、判断系统、鉴赏系统。通过对上述四篇语篇的态度系统分析,可以得出说话者对于“一带一路”所作出的判断和态度。
1.情感系统分析:肯定“一带一路”的光明前景
习近平在对“一带一路”的情感定位上,是对其持乐观积极的态度,这在语篇一和语篇二中有明显体现。说话者认为“一带一路”是“充满希望的道路”,是“伟大的事业”,是能够为人类带来光明未来的,即“我們的事业会像古丝绸之路一样流传久远、泽被后代”“造福世界,造福人民”。说话者通过“充满希望的”“伟大的”这样包含积极情感的词组形容“一带一路”,以此来展示其乐观肯定的态度。
2.判断系统分析:“一带一路”的本质
习近平在对“一带一路”本质的阐释上,曾多次使用“‘一带一路’是……”“‘一带一路’不是……而是……”这样的表述方式,以此来对“一带一路”的本质进行判断,这在四篇语篇之中均有体现。说话者通过对“一带一路”历史传承的肯定,表明了“一带一路”源自历史,面向未来,具有其自身的合理性,是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通过否定“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肯定“战略对接、优势互补”,通过对“一带一路”核心内容的直接阐述,表明了“一带一路”并非传统国际政治中的“地缘政治战略”和排他性的经济合作组织,而是为解决新一轮经济全球化问题所提出的倡议和方案,是各国平等参与的发展平台。
3.鉴赏系统分析:“一带一路”的价值和意义
习近平通过对“文明与沟通”“过去、当下与未来”“人民与国家”“国家与国际”“理想与现实”等几组重要概念关系的阐述,表达了“一带一路”自身所蕴含的价值与意义,这在四篇语篇之中均有体现。说话者表明了“一带一路”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第一,“一带一路”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交流与发展;第二,“一带一路”有助于维护世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第三,“一带一路”有助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第四,“一带一路”是提高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
(二)介入系统分析:“一带一路”的历史继承与合理性
介入系统的子系统有两个:自言系统、借言系统。通过对这四篇语篇的介入系统分析,可以分析出说话者如何通过介入系统语义资源的运用来说明“一带一路”的历史继承与合理性。自言的使用,表明说话者能够为自己的话语内容承担责任;借言的使用,目的在于让说话者的内容阐述更具客观性和说服力。
为了论证“一带一路”的历史继承与合理性,说话者在四篇语篇之中都运用了借言系统,尤其在语篇一和语篇二中有明显体现。例如,语篇一中说话者将一些代表古今的符号进行对比,如古代建筑(故宫、长城、天坛)和现代建筑(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中国传统艺术(京剧、相声)和西方艺术(芭蕾舞、交响乐),世界潮流中的中国人和中国文化里的外国人。通过对客观存在现象的借言,使得说话者所说的“北京更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东西方不同文明时时刻刻在这里相遇和交融”这句话更具客观性和说服力。
语篇二中,说话者通过借言的方式,列举了有关“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文物(“鎏金铜蚕”“千年沉船‘黑石号’”)、历史记录者(杜环、马可·波罗、伊本·白图泰)、古城古港(酒泉、敦煌、吐鲁番、喀什、撒马尔罕、巴格达、君士坦丁堡等)、文化经贸交流活动(丝绸、瓷器、漆器、铁器、胡椒、亚麻等)、相关历史文字记载(“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舶交海中,不知其数”),通过这些在历史上留下痕迹的客观实际与文字记录,来说明“一带一路”的历史悠久和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进而建构起“一带一路”的历史继承性。
(三)级差系统分析:“一带一路”倡议成果显著
级差系统的子系统有两个:语势和聚焦。其中,语势又分强势和弱势,聚焦又分明显与模糊。通过对这四篇语篇的级差系统分析可以发现,说话者在表达“一带一路”倡议的成果时,调用的是“强势语势”和“明显聚焦”的语义资源,这在语篇二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说话者用“4年”来指代“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并付诸实践的四年,通过调用“明显聚焦”的语义资源,即“这是政策沟通不断深化的4年”“这是设施联通不断加强的4年”“这是贸易畅通不断提升的4年”“这是资金融通不断扩大的4年”“这是民心相通不断促进的4年”,来表明“一带一路”倡议的显著成果。此外,说话者还分别运用强势语势来详细印证这五个方面“4年”来所取得的成就。说话者通过大量的详实数据(合作的国家数量、贸易额度、投资额度、贷款额度、奖学金名额)和例证(与各国的发展政策协调对接、合作项目的建设与推进、金融服务支持、人文合作项目),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成果进行了描述和论证,体现了说话者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充分肯定。 五、习近平“一带一路”国际话语中的认识论
(一)“主体间性”词汇的使用
“一带一路”倡议所蕴藏的价值观是“主体间性”认识论。近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得益于“主体—客体”认识论,它对于人类肯定自我价值、研究客观世界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单纯的“主体—客体”模式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物的关系时是行之有效的,但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就遇到了“他人不是客体”的困窘。[14]传统的国际关系即是建立在“主体—客体”认识论的基础之上的。当前,建立以“主体间性”为认识论前提的新型国际关系势在必行。
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关涉“一带一路”的国际话语中充分体现出“主体间性”的认识论。对习近平有关“一带一路”国际话语的数据分析,其语篇的关键词词频与权重最高的47个词汇中,有28个关键词(如表5所示)体现了“主体间性”的认识论,占比59.6%。从微观角度分析,词汇的频繁使用表示说话者重视该观念,是说话者自身所持有的价值观和认识论的具体体现。“一带一路”倡议不是以“零和博弈”“赢家通吃”的“主体—客体”认识论为价值预设的,也不是西方国家眼里的排他性“地缘政治战略”“政治—经济的意识形态联盟”,而是由中国首倡,旨在通过多边平等协商合作实现国家间的战略对接、优势互补,最终实现共同发展。
(二)“主体间性”的话语表达
1.出发点和原则:“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共商、共建、共享”
2017年5月15日,习近平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并致开幕辞《开辟合作新起点 谋求发展新动力》。在演讲中,习近平表明了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初衷:
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框架内,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这是我提出这一倡议的初衷,也是希望通过这一倡议实现的最高目标。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正是“主体间性”认识论的体现。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靠一国之力、一代人所能完成的,它的实现必然要依靠世界各国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这正是“主体间性”认识论的体现。
正如“一带一路”建设的原则一样,“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一两个大国主动参与、其他国家被迫参加就能够成功实现的,需要调动各国的主动性,使各国以平等的姿态加入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之中,共同商议发展政策、共同进行项目建设、共同分享劳动果实。
2.实质:“战略对接、优势互补”
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开幕式演讲《携手推進“一带一路”建设》。在演讲中,习近平明确说明了“一带一路”的实质:
我多次说过,“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而是实现战略对接、优势互补……各方通过政策对接,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战略对接”“优势互补”体现了互为主体、承认双方主体性的新型国际关系。在中文语境下,这种“主体间性”思维即是“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所求之“同”与“和”是国家之间的最高共同利益,所存之“异”与“不同”则是国家之间尊重、承认对方的主体地位和差异性。“一带一路”通过与不同国家的国家战略进行对接,通过平等协商合作,共同促进双方甚至多方的政策对接,使“主体间性”认识论贯穿于新型国际关系的建构之中。
3.践行中国外交政策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自提出之日起,就成为中国对外交往的基本原则。“一带一路”作为中国对外交往的一项重要内容,体现了中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原则。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在开幕式演讲中,习近平表达了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五点意见:
第一,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各国应该尊重彼此主权、尊严、领土完整,尊重彼此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
第二,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
第三,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一带一路”建设要以开放为导向,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问题……
第四,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动力……
第五,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以上这五点意见,分别从国际关系、经济发展、对外开放、技术与制度创新、文明交流这五个角度阐述了“一带一路”的价值与意义,而这五个方面,正是中国外交政策宗旨的体现,即“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5]。
通过上述一系列对习近平有关“一带一路”国际话语的分析可知,中国国家领导人对“一带一路”的定位是一种经济合作倡议,并非是具有排他性的经济合作组织以及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地缘政治战略。通过对语篇评价系统的分析可知,“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质是国家间的发展战略对接、以“共商、共享、共建”为原则的全球公共产品,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一种全新的全球化方式共促世界和平发展。
[本文为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对外传播战略研究”(15ZDA07)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俄媒体交流、战略传播与全球治理中制度性话语权的构建研究”(16ZDA217)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徐坚.逆全球化风潮与全球化的转型发展[J].国际问题研究,2017(3).
[2]朱永生.积极话语分析:对批评话语分析的反拨与补充[J].英语研究,2006(4).
[3]朱永生.积极话语分析:对批评话语分析的反拨与补充[J].英语研究,2006(4).
[4]钱毓芳.语料库与批判话语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3).
[5]刘世生,刘立华.评价研究视角下的话语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6]王振华.评价系统及其运作: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1(6).
[7]刘世生,刘立华.评价研究视角下的话语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8]马建英.美国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反应[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10).
[9]林民旺.印度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及中国的政策选择[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5).
[10]黄凤志,刘瑞.日本对“一带一路”的认知与应对[J].现代国际关系,2015(11).
[11]李晨阳,宋少军.缅甸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和反应[J].南洋问题研究,2016(4).
[12]顾强.越南各阶层对“一带一路”的认知与态度及其应对策略研究:对越南进行的实证调研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6(5).
[13]潘玥,常小竹.印尼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反应及中国的应对建议[J].现代国际关系,2017(5).
[14]郭湛.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3).
[15]习近平.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6/0702/c64093-28517655.html.
(赵永华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孟林山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
编校:张红玲
【关键词】习近平;“一带一路”倡议;国际话语;积极话语分析
一、研究缘起
近年来,一股逆全球化的风潮在全球蔓延: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并实行“美国优先”政策,极右势力在欧洲泛滥,这些情况“从不同角度都折射出逆全球化思潮在西方國家已呈泛滥之势”[1]。曾经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欧美各主要国家,如今却在冲击和迟滞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作为当今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依据自身的国家发展战略,结合全球发展趋势与要求,提出了“一带一路”这一旨在促进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中国方案”。
在对“一带一路”定位的认知上,不同国家基于本国的需要有着不同的认识。从温和的社会建构主义视角来看,中国和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建构,其实质是个体(中国)、社会共同体(国际社会)以及认知对象(“一带一路”倡议)这三个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国家之间的交流犹如一场对话,一场好的对话是对话者之间能够清楚了解双方的意图和想法,并基于各自的利益进行协商,最终达成共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当前外交的重要内容,在对外传播上似乎并未能够很好地将自己的意图和想法告知世界。
那么,如何向国际社会更好地解释和说明“一带一路”?我国国家领导人对“一带一路”的直接表述是对“一带一路”所做的最好说明。习近平主席在国际上的公开话语,既是向世界传达中国对外政策和外交立场态度的重要传播方式,也是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政策的重要途径与窗口。习近平主席在国际会议上的演讲、在海外媒体上发表的署名文章,都是可供研究的优质样本。本文选取习近平2013—2018年有关“一带一路”的国际话语进行分析,尝试对其话语的呈现方式和意义的建构过程予以解读,并挖掘话语背后的外交思想和文化内涵。
二、研究设计
(一)积极话语分析:作为批判话语分析的补充与互补
在研究方法上,批判话语分析(critical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是最常使用的话语分析方法。但批判话语分析对社会现实一般是采取较为尖锐的批评态度,分析话语背后的权力因素,解构当前的话语,具有一定的后现代色彩。然而,只有批评是不够的,是无助于社会问题解决的。为了使话语分析更具建设性,马丁于1999年提出了“积极话语分析”(positivediscourseanalysis,简称PDA)这一命题,主张话语分析应该采取积极友好的态度。其实,积极话语分析不仅同批判话语分析一样重视社会冲突、社会歧视与社会不平等,而且还关心外交、斡旋、谈判、会议以及咨询等语篇。[2]在马丁看来,积极话语分析并不是对批判话语分析的颠覆与替代,而是补充与互补。[3]批判话语分析倾向于解构,关注那些对权力机构抱有负面情绪的话语;而积极话语分析倾向于建构,既关注批判话语分析所关注的语篇,也重视具有建设性的积极语篇。
由于传统国际关系与冷战对抗意识的历史惯性,世界各国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多倾向于单纯的批判,往往与“中国威胁论”等政治意识形态相挂钩,以试图消解“一带一路”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合理性与建设作用。就当前国际形势而言,世界各国也并未提出更具实践操作性和国际视野的全球经济振兴方案。纯粹的批判解构不但无益于现实问题的解决,更会造成全球分裂状况的加剧,使政治和经济问题陷入一种恶性循环。根据本文研究对象及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采取积极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
(二)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得益于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当前的话语分析已经逐步走向了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相结合的道路。本文尝试建立“习近平‘一带一路’国际话语”小型专题库构成本文的研究基础,进而采取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首先是对关涉“一带一路”的所有语篇的数据分析;其次是从语料库中选取最有价值的语篇进行评价分析。
1.量化分析
积极话语分析作为一种质化研究方法,同批判话语分析一样,有着“过于注重主观价值判断的缺陷”[4]。因此,本文以语料库为基础进行积极话语分析,对习近平有关“一带一路”国际话语的所有语篇进行量化,通过关键词分析、词频分析等数据分析,以此来展现习近平“一带一路”话语的主题呈现。
2.质化分析
由于传统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无法对评价意义进行阐释,“评价模式”便由此诞生。[5]“评价模式”是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个纯理论假说而来,目的在于描述话语互动中的价值判断和评价的语言资源。它的核心概念为“系统”,“评价系统是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属阐释性研究”[6]。评价系统又包括三个次系统:态度系统、介入系统和级差系统。虽然该模式自身存在一定的模糊性[7],但是通过与语料库分析相结合,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不足。
(三)样本的收集与整理
本文的研究样本是习近平2013—2018年关涉“一带一路”的所有国际演讲、海外采访及署名文章。2013年5月31日,习近平在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墨西哥进行国事访问前夕,接受了三国媒体的联合书面采访,并在此次联合采访中首次面对国际受众提到“海上丝绸之路”这一词汇。2013年9月7日与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分别在哈萨克斯坦与印度尼西亚发表演讲,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这是习近平有关“一带一路”国际话语的阐述开端。此后,随着习近平外交活动的增多与深入,关涉“一带一路”的国际话语逐年增多,成为中国对外交往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并在2017年达到了最高点。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在此期间,习近平先后进行了四场演讲活动,分别是:祝酒辞、高峰论坛开幕式演讲、圆桌峰会开幕辞以及圆桌峰会闭幕辞。 在样本的原始数据收集方面,笔者借助于人民网和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的“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先后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丝路”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实现了对样本的初步收集,数据采集截止日期为2018年1月25日。随后,通过人工阅读,以定性的方式进行筛选,剔除了以下类型的文本:《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对习近平国际话语的解读;非国际语境的有关“一带一路”的语篇(如国内政务会议、党内会议);对习近平“一带一路”国际话语的新闻报道(非全文刊登);习近平在各个会议中讲话内容的摘要汇编。最终,得到80份有待分析的国际话语语篇,共约25万字。其中,国际媒体采访3篇,亲笔贺信4篇,海外媒体上发表署名文章24篇,国际演讲与发言49篇。这80份语篇的年度分布,如图1所示(其中,2018年有一篇未列入)。
在样本的自然语言处理方面,笔者通过NLPIR分词系统进行中文词汇划分,将划分好的样本输入至语料库软件AntConc,从而建立“习近平‘一带一路’国际话语”小型专题库。
三、基于语料库的关键词词频分析与索引分析
(一)关键词词频分析
通过图悦、NLPIR以及AntConc对习近平关涉“一带一路”的语篇进行词频分析,并将数据进行整理,总结出以下47个关键词及其词频与权重。
由表1可知,在习近平关涉“一带一路”的国际话语中,“合作”“经济”“世界”“共同”“和平”“国际”“建设”“一带一路”“共赢”“亚洲”是词频最高、权重较大的十个关键词。根据词语情感分析,这47个主要关键词皆呈现出正向情绪。其中,核心关键词“一带一路”的词频为294,权重是0.8974;“倡议”的词频为123,权重是0.8427;“战略”的词频为329,权重是0.8829。
通过对“一带一路”“倡议”“战略”这三个关键词进行索引分析,可从数据上得出中国国家领导人对“一带一路”定位的表述是清晰的,向国际社会传递了有关“一带一路”是“经济合作倡议”而非“地缘政治战略”的信号。
(二)对三个关键词的索引分析
1.关于关键词“一带一路”的索引分析
对关键词“一带一路”的索引分析,包括“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三个关键词,其索引行的主要搭配情况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在习近平“一带一路”国际话语的表述方式中,与关键词“一带一路”搭配最为紧密的词语是“倡议”“合作”“建设”“平台”,仅有一篇署名文章《让中阿友谊如尼罗河水奔涌向前》使用了“中阿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这一搭配方式。在以“一带一路”为核心词的词语搭配上,更倾向于使用“倡议”“合作”“建设”“平台”这些搭配方式。“‘一带一路’战略”这一搭配所使用的语境是在地区性国际会议中,意在强调地区发展。
2.关于关键词“倡议”的索引分析
通过对“一带一路”的索引分析可知,“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国际话语中最常使用的组合方式。进一步而言,还须对“倡议”这一關键词进行索引分析,其索引的主要搭配情况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倡议”这一关键词最主要的搭配对象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此外,表中第3—6项是特殊语境下对“倡议”一词的使用,如“核安全国际倡议”的搭配出自2016年4月1日习近平在华盛顿核安全峰会上的讲话《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推进全球核安全治理》中;“安全与合作倡议”的搭配出自2014年5月21日习近平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的讲话《积极树立亚洲安全观共创安全合作新局面》中;“建立亚非中心倡议”的搭配出自2015年4月22日习近平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弘扬万隆精神推进合作共赢》中;“区域合作倡议”出自2017年6月9日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七次会议上的讲话;“草原之路倡议”出自2014年8月22日,习近平在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的演讲《守望相助,共创中蒙关系发展新时代》中。
3.关于关键词“战略”的索引分析
在习近平关涉“一带一路”的国际话语中,“战略”一词的使用方式与主要搭配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关于关键词“战略”的使用与搭配,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具体战略名称和相关具体战略行为的定位。在战略名称方面,语料库中并无“一带一路战略”这一直接搭配。包含“一带一路”和“战略”这两个关键词的语句共有三句,且是和“战略对接”这一词组进行搭配的。其中“共建‘一带一路’,加紧国家战略对接”出自2016年6月21日习近平在乌兹别克斯坦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谱写中乌友好新华章》;“加快‘一带一路’倡议和‘四角战略’对接”出自2016年10月12日习近平在柬埔寨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做肝胆相照的好邻居、真朋友》;“‘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而是实现战略对接”出自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虽然“一带一路”和“战略”这两个关键词出现在同一个句子当中,但是“战略”一词并非与“一带一路”直接搭配。
目前,国际上对于“一带一路”的认知还有很多不同的意见。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识主要有四种:“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论、中国版“再平衡”战略论、“中国经济自我救赎”论,以及中国“新怀柔政策”论。[8]作为与中国为邻的地缘大国印度,其对“一带一路”的定位认知亦存在着不同看法,“重大机遇”论和“战略忧患”论并存。[9]日本对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是“中国基于经济与政治双重考量而提出的战略构想”。经济上解决国内产能过剩,提升全球经济影响力;政治上将“一带一路”定位成为“地缘战略工具”,重构东亚国际秩序。[10]缅甸作为中国西南方向的重要邻国,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对其自身而言,是发展的一大机遇,可以借此搭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便车”[11]。越南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定位,根据实证调研结果,不同阶层有不同的认知和态度,即官方和智库是怀疑和谨慎欢迎,商界和民间是不关心和不了解。[12]印尼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则呈现“两极分化”现象,即政府支持和欢迎;军方与反对联盟因“中国威胁论”而抱有疑虑;华人群体支持;学界态度谨慎并怀有批评态度。[13] 根据以上各国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态度可知,多数国家将“一带一路”倡议定位为中国的一种“地缘政治战略”,而非一种“经济合作倡议”,政治意图大于经济目的。为此,中国的媒体、智库做了大量的解释工作,但很难把握这些解释工作实际产生的效果有多大。多项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国际影响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当前,在新时代对外话语体系创新的背景下,国家领导人面向国际的话语输出成为我国对外传播的创新话语方式。作为传播者,国家领导人比媒体拥有更广泛和更有力的影响。习近平有关“一带一路”的国际话语向世界清晰地阐明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和内涵,有助于国际社会正确认识和对待“一带一路”倡议。
四、对重要语篇的评价系统分析
2013年至2018年,“一带一路”在习近平的国际演讲中逐渐从非主体、非核心内容转变为核心主旨议题,“一带一路”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尤其是2017年世界经济论坛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之后,“一带一路”作为关键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际会议之中,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关注热点。通过对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的四篇演讲进行评价分析,能够更加准确地解读习近平和中国政府对于“一带一路”的意义建构。为了研究方便,笔者将“欢迎宴会上的祝酒辞”“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圆桌峰会的开幕辞《开辟合作新起点 谋求发展新动力》”“圆桌峰会的闭幕辞”分别命名为“语篇一”“语篇二”“语篇三”“语篇四”。
(一)态度系统分析
态度系统的子系统有三个:情感系统、判断系统、鉴赏系统。通过对上述四篇语篇的态度系统分析,可以得出说话者对于“一带一路”所作出的判断和态度。
1.情感系统分析:肯定“一带一路”的光明前景
习近平在对“一带一路”的情感定位上,是对其持乐观积极的态度,这在语篇一和语篇二中有明显体现。说话者认为“一带一路”是“充满希望的道路”,是“伟大的事业”,是能够为人类带来光明未来的,即“我們的事业会像古丝绸之路一样流传久远、泽被后代”“造福世界,造福人民”。说话者通过“充满希望的”“伟大的”这样包含积极情感的词组形容“一带一路”,以此来展示其乐观肯定的态度。
2.判断系统分析:“一带一路”的本质
习近平在对“一带一路”本质的阐释上,曾多次使用“‘一带一路’是……”“‘一带一路’不是……而是……”这样的表述方式,以此来对“一带一路”的本质进行判断,这在四篇语篇之中均有体现。说话者通过对“一带一路”历史传承的肯定,表明了“一带一路”源自历史,面向未来,具有其自身的合理性,是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通过否定“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肯定“战略对接、优势互补”,通过对“一带一路”核心内容的直接阐述,表明了“一带一路”并非传统国际政治中的“地缘政治战略”和排他性的经济合作组织,而是为解决新一轮经济全球化问题所提出的倡议和方案,是各国平等参与的发展平台。
3.鉴赏系统分析:“一带一路”的价值和意义
习近平通过对“文明与沟通”“过去、当下与未来”“人民与国家”“国家与国际”“理想与现实”等几组重要概念关系的阐述,表达了“一带一路”自身所蕴含的价值与意义,这在四篇语篇之中均有体现。说话者表明了“一带一路”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第一,“一带一路”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交流与发展;第二,“一带一路”有助于维护世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第三,“一带一路”有助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第四,“一带一路”是提高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
(二)介入系统分析:“一带一路”的历史继承与合理性
介入系统的子系统有两个:自言系统、借言系统。通过对这四篇语篇的介入系统分析,可以分析出说话者如何通过介入系统语义资源的运用来说明“一带一路”的历史继承与合理性。自言的使用,表明说话者能够为自己的话语内容承担责任;借言的使用,目的在于让说话者的内容阐述更具客观性和说服力。
为了论证“一带一路”的历史继承与合理性,说话者在四篇语篇之中都运用了借言系统,尤其在语篇一和语篇二中有明显体现。例如,语篇一中说话者将一些代表古今的符号进行对比,如古代建筑(故宫、长城、天坛)和现代建筑(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中国传统艺术(京剧、相声)和西方艺术(芭蕾舞、交响乐),世界潮流中的中国人和中国文化里的外国人。通过对客观存在现象的借言,使得说话者所说的“北京更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东西方不同文明时时刻刻在这里相遇和交融”这句话更具客观性和说服力。
语篇二中,说话者通过借言的方式,列举了有关“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文物(“鎏金铜蚕”“千年沉船‘黑石号’”)、历史记录者(杜环、马可·波罗、伊本·白图泰)、古城古港(酒泉、敦煌、吐鲁番、喀什、撒马尔罕、巴格达、君士坦丁堡等)、文化经贸交流活动(丝绸、瓷器、漆器、铁器、胡椒、亚麻等)、相关历史文字记载(“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舶交海中,不知其数”),通过这些在历史上留下痕迹的客观实际与文字记录,来说明“一带一路”的历史悠久和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进而建构起“一带一路”的历史继承性。
(三)级差系统分析:“一带一路”倡议成果显著
级差系统的子系统有两个:语势和聚焦。其中,语势又分强势和弱势,聚焦又分明显与模糊。通过对这四篇语篇的级差系统分析可以发现,说话者在表达“一带一路”倡议的成果时,调用的是“强势语势”和“明显聚焦”的语义资源,这在语篇二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说话者用“4年”来指代“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并付诸实践的四年,通过调用“明显聚焦”的语义资源,即“这是政策沟通不断深化的4年”“这是设施联通不断加强的4年”“这是贸易畅通不断提升的4年”“这是资金融通不断扩大的4年”“这是民心相通不断促进的4年”,来表明“一带一路”倡议的显著成果。此外,说话者还分别运用强势语势来详细印证这五个方面“4年”来所取得的成就。说话者通过大量的详实数据(合作的国家数量、贸易额度、投资额度、贷款额度、奖学金名额)和例证(与各国的发展政策协调对接、合作项目的建设与推进、金融服务支持、人文合作项目),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成果进行了描述和论证,体现了说话者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充分肯定。 五、习近平“一带一路”国际话语中的认识论
(一)“主体间性”词汇的使用
“一带一路”倡议所蕴藏的价值观是“主体间性”认识论。近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得益于“主体—客体”认识论,它对于人类肯定自我价值、研究客观世界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单纯的“主体—客体”模式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物的关系时是行之有效的,但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就遇到了“他人不是客体”的困窘。[14]传统的国际关系即是建立在“主体—客体”认识论的基础之上的。当前,建立以“主体间性”为认识论前提的新型国际关系势在必行。
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关涉“一带一路”的国际话语中充分体现出“主体间性”的认识论。对习近平有关“一带一路”国际话语的数据分析,其语篇的关键词词频与权重最高的47个词汇中,有28个关键词(如表5所示)体现了“主体间性”的认识论,占比59.6%。从微观角度分析,词汇的频繁使用表示说话者重视该观念,是说话者自身所持有的价值观和认识论的具体体现。“一带一路”倡议不是以“零和博弈”“赢家通吃”的“主体—客体”认识论为价值预设的,也不是西方国家眼里的排他性“地缘政治战略”“政治—经济的意识形态联盟”,而是由中国首倡,旨在通过多边平等协商合作实现国家间的战略对接、优势互补,最终实现共同发展。
(二)“主体间性”的话语表达
1.出发点和原则:“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共商、共建、共享”
2017年5月15日,习近平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并致开幕辞《开辟合作新起点 谋求发展新动力》。在演讲中,习近平表明了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初衷:
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框架内,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这是我提出这一倡议的初衷,也是希望通过这一倡议实现的最高目标。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正是“主体间性”认识论的体现。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靠一国之力、一代人所能完成的,它的实现必然要依靠世界各国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这正是“主体间性”认识论的体现。
正如“一带一路”建设的原则一样,“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一两个大国主动参与、其他国家被迫参加就能够成功实现的,需要调动各国的主动性,使各国以平等的姿态加入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之中,共同商议发展政策、共同进行项目建设、共同分享劳动果实。
2.实质:“战略对接、优势互补”
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开幕式演讲《携手推進“一带一路”建设》。在演讲中,习近平明确说明了“一带一路”的实质:
我多次说过,“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而是实现战略对接、优势互补……各方通过政策对接,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战略对接”“优势互补”体现了互为主体、承认双方主体性的新型国际关系。在中文语境下,这种“主体间性”思维即是“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所求之“同”与“和”是国家之间的最高共同利益,所存之“异”与“不同”则是国家之间尊重、承认对方的主体地位和差异性。“一带一路”通过与不同国家的国家战略进行对接,通过平等协商合作,共同促进双方甚至多方的政策对接,使“主体间性”认识论贯穿于新型国际关系的建构之中。
3.践行中国外交政策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自提出之日起,就成为中国对外交往的基本原则。“一带一路”作为中国对外交往的一项重要内容,体现了中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原则。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在开幕式演讲中,习近平表达了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五点意见:
第一,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各国应该尊重彼此主权、尊严、领土完整,尊重彼此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
第二,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
第三,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一带一路”建设要以开放为导向,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问题……
第四,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动力……
第五,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以上这五点意见,分别从国际关系、经济发展、对外开放、技术与制度创新、文明交流这五个角度阐述了“一带一路”的价值与意义,而这五个方面,正是中国外交政策宗旨的体现,即“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5]。
通过上述一系列对习近平有关“一带一路”国际话语的分析可知,中国国家领导人对“一带一路”的定位是一种经济合作倡议,并非是具有排他性的经济合作组织以及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地缘政治战略。通过对语篇评价系统的分析可知,“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质是国家间的发展战略对接、以“共商、共享、共建”为原则的全球公共产品,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一种全新的全球化方式共促世界和平发展。
[本文为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对外传播战略研究”(15ZDA07)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俄媒体交流、战略传播与全球治理中制度性话语权的构建研究”(16ZDA217)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徐坚.逆全球化风潮与全球化的转型发展[J].国际问题研究,2017(3).
[2]朱永生.积极话语分析:对批评话语分析的反拨与补充[J].英语研究,2006(4).
[3]朱永生.积极话语分析:对批评话语分析的反拨与补充[J].英语研究,2006(4).
[4]钱毓芳.语料库与批判话语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3).
[5]刘世生,刘立华.评价研究视角下的话语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6]王振华.评价系统及其运作: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1(6).
[7]刘世生,刘立华.评价研究视角下的话语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8]马建英.美国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反应[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10).
[9]林民旺.印度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及中国的政策选择[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5).
[10]黄凤志,刘瑞.日本对“一带一路”的认知与应对[J].现代国际关系,2015(11).
[11]李晨阳,宋少军.缅甸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和反应[J].南洋问题研究,2016(4).
[12]顾强.越南各阶层对“一带一路”的认知与态度及其应对策略研究:对越南进行的实证调研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6(5).
[13]潘玥,常小竹.印尼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反应及中国的应对建议[J].现代国际关系,2017(5).
[14]郭湛.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3).
[15]习近平.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6/0702/c64093-28517655.html.
(赵永华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孟林山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