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真倾听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与人交往中体现出一个人良好修养的重要标志。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倾听同学的发言,在听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能做到多思、多说。这样,保证了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活而不乱。七年级应该是一个强化听记、积累输入的阶段。然而,由于受年龄与认知的普遍特征制约,在七年级的课堂中经常出现学生积极举手、积极发言却不能认真倾听别人意见的现象。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1、当我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之后,孩子们纷纷举手。我叫了班上的某个学生回答,可是由于紧张的缘故,他在站起来之后,突然一下子噎住了。正当他在思索时,班上有那么几个孩子,边举手,边喊着说出了答案。该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只作了短暂的停顿,稍加思考。其余孩子便没有,着急的代替他回答。这实际上等于剥夺了这个学生思考、回答的权利。
2、在说话训练时,我要孩子们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在几个同学发言之后,我要班上平时不太举手的同学发言。没想到她重复了别的一句话,立刻有孩子便说:“刚刚说过了!” 她有些委屈地说:“我又没有听到。”这同学在别人发言时,没有认真听,结果,重复回答了。
3、课堂上,老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或准备组织大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分角色表演。未等老师说完要求,孩子们已迫不及待地行动起来,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讨论。老师的后半句话,早已淹没在了孩子们的声浪中。学生们还没有听完老师的要求,便展开了讨论,表面看是热热闹闹的,但实际上并没有达到要求。有不少小组将时间浪费在了分角色上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笔者认为:这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没有足够重视对孩子“听”的习惯的训练的结果。
4、在某篇文章中,我让孩子们复述某故事情节时,由于复述人的语言表达力不够强烈,说得吞吞吐吐或半天说不出一句话,其他的同学就开始议论起来了,以致于让复述人面红耳赤,下不了台。这也是大部分同学没有养成“听”的良好习惯。
听是一个重要的语文学习习惯,也是很重要的一种语文学习的能力,是取得外界信息的关键,是学习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听的习惯,将会极大地影响“说、读、写”能力的发展。特别对七年级而言,正是应该大量听记、大量吸收、大量积累的黄金阶段,而我们在这个阶段并没有对这个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如:在平时的小练习中,就发现有的孩子不愿静下心来听老师读题释题,往往审错题意;有时,同学们的作业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做。所以注重对学生“听”的训练刻不容缓。
针对课堂上老师听学生、学生听老师、学生听学生说话的几种常见模式,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调整自己的听话说话课上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一、榜样示范
教师是学生的偶像,教师的一举一动会带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每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我首先带头倾听,并控制自己,绝不在学生发言时做其它事。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打断学生的回答,并对学生的发言给予适当的评价。另外,当学生们来向我倾诉自己的烦恼时,哪怕我有再忙的事务,我也会放下手中的事务认真听取并认真疏导,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二、明确要求
以往,我一直要求学生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学生们对此的认识模糊,我也没有明确地为他们讲明具体要求,以致于学生无所适从。经验告诉我,对于“认真听”,还是要有具体要求:即要目不转睛地听,专心致志地听,力求听清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听的时候还要注视着发言人。听完发言人的话后,自己要稍作思考才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要马上随随便便地说。这不仅培养了学生听的能力,而且也能让学生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此外,还要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
三、表扬鼓励
在对学生听的习惯的培养中,少不了学生最乐于接受的方式:表扬鼓励。每节课后我总对那些做得特别好的学生发些小奖品作为奖励。当然,课上还要关注那些暂时落后的学生,且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捕捉他们的进步,让这些学生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促使他们学会倾听。
(作者电话:15985396648;信箱: [email protected])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1、当我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之后,孩子们纷纷举手。我叫了班上的某个学生回答,可是由于紧张的缘故,他在站起来之后,突然一下子噎住了。正当他在思索时,班上有那么几个孩子,边举手,边喊着说出了答案。该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只作了短暂的停顿,稍加思考。其余孩子便没有,着急的代替他回答。这实际上等于剥夺了这个学生思考、回答的权利。
2、在说话训练时,我要孩子们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在几个同学发言之后,我要班上平时不太举手的同学发言。没想到她重复了别的一句话,立刻有孩子便说:“刚刚说过了!” 她有些委屈地说:“我又没有听到。”这同学在别人发言时,没有认真听,结果,重复回答了。
3、课堂上,老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或准备组织大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分角色表演。未等老师说完要求,孩子们已迫不及待地行动起来,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讨论。老师的后半句话,早已淹没在了孩子们的声浪中。学生们还没有听完老师的要求,便展开了讨论,表面看是热热闹闹的,但实际上并没有达到要求。有不少小组将时间浪费在了分角色上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笔者认为:这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没有足够重视对孩子“听”的习惯的训练的结果。
4、在某篇文章中,我让孩子们复述某故事情节时,由于复述人的语言表达力不够强烈,说得吞吞吐吐或半天说不出一句话,其他的同学就开始议论起来了,以致于让复述人面红耳赤,下不了台。这也是大部分同学没有养成“听”的良好习惯。
听是一个重要的语文学习习惯,也是很重要的一种语文学习的能力,是取得外界信息的关键,是学习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听的习惯,将会极大地影响“说、读、写”能力的发展。特别对七年级而言,正是应该大量听记、大量吸收、大量积累的黄金阶段,而我们在这个阶段并没有对这个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如:在平时的小练习中,就发现有的孩子不愿静下心来听老师读题释题,往往审错题意;有时,同学们的作业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做。所以注重对学生“听”的训练刻不容缓。
针对课堂上老师听学生、学生听老师、学生听学生说话的几种常见模式,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调整自己的听话说话课上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一、榜样示范
教师是学生的偶像,教师的一举一动会带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每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我首先带头倾听,并控制自己,绝不在学生发言时做其它事。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打断学生的回答,并对学生的发言给予适当的评价。另外,当学生们来向我倾诉自己的烦恼时,哪怕我有再忙的事务,我也会放下手中的事务认真听取并认真疏导,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二、明确要求
以往,我一直要求学生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学生们对此的认识模糊,我也没有明确地为他们讲明具体要求,以致于学生无所适从。经验告诉我,对于“认真听”,还是要有具体要求:即要目不转睛地听,专心致志地听,力求听清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听的时候还要注视着发言人。听完发言人的话后,自己要稍作思考才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要马上随随便便地说。这不仅培养了学生听的能力,而且也能让学生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此外,还要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
三、表扬鼓励
在对学生听的习惯的培养中,少不了学生最乐于接受的方式:表扬鼓励。每节课后我总对那些做得特别好的学生发些小奖品作为奖励。当然,课上还要关注那些暂时落后的学生,且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捕捉他们的进步,让这些学生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促使他们学会倾听。
(作者电话:15985396648;信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