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组合作模式受到很多国家和地区教育领域的青睐,在初中班级德育管理的实践中也可以应用小组合作模式。班级作为一个整体,主要由班主任负责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由于班级事务繁多,仅仅依靠班主任管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自身具有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而小组合作模式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自身的力量,启发学生自主管理意识,更好进行班级管理。初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可以结合德育管理的理念,将小组合作模式融入其中,根据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开展相关实践,进而提升班级管理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阶段;班级管理;小组合作;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4-311
一、在初中德育班级管理中开展小组合作的意义
在当今学校里实行的小组合作模式,大多是教师为了学生的学习而开展的,对于小组合作在班级管理这方面基本上没有涉及,忽略了小组合作在德育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而笔者通过在实践中研究则发现,在初中德育班级管理中实施小组合作不仅能使班级管理模式更加丰富,学生在班级中的日常表现也更加活跃,从以前对同学漠不关心,逐渐转变为了无微不至。这都是因为学生们在小组合作模式中培养出了深厚的感情,从此他们不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是小组中的一分子,他们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为班级学习营造出了良好的氛围。
二、初中阶段德育管理现状及问题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性格特质与成长环境,但这个实际工作中部分班主任未能真正做到尊重个体多元化。在应试教育体系之下,成绩成为评价学生的指标,即存在评价标准单一的问题。其实这只是说明许多学生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并不代表学生本身不够優秀。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应当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另外,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我认知能力,现实生活中因为管理方式过于生硬而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的事例也不在少数,这些都给我们的德育管理敲响了警钟。与此同时,德育理念与现实存在脱节的问题。例如,一些班级要求给父母洗一次脚,引起了媒体争议,认为其有作秀的嫌疑。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德育教育中,没有做到时刻紧贴生活实际,而是让学生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无法使优秀的传统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我们不得不去反思:德育管理应该如何创新?如何使传统道德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贴合?以上这些都是当下初中班级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在初中德育班级管理中开展小组合作的策略
(一)尊重和理解学生
对于一个初中班主任来说,要想做好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工作,必须先尊重和理解学生。中学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关键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不同于小学生,自己的想法比较多,思想较为独立。然而这个时期的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够健全,叛逆心理严重,是一个人性格和未来人生规划形成的关键点。如果这个时期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没有做好,对学生今后的成长非常不利。在这个阶段,教师要想帮助学生端正思想,做好德育工作,就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只有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和心理需求,才能更好地推行德育工作。这个时期的学生对教师和家长或多或少都有抵触心理,班主任要细心观察,尊重和理解他们,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这样学生才愿意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才愿意接纳班主任的建议。这一方面有利于拉近班主任与学生的距离,另一方面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开展与完善德育工作提供了帮助。
(二)在学习中开展小组合作,营造融洽学习氛围
学生的最主要任务是学习,所以班主任在渗透德育时应以学习为重心,在学习中开展小组合作模式,可将全班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有六个成员,其中两名优等生、两名成绩中等学生、两名潜力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管理人由组内成绩和领导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也可由学生自荐或者选举。在课前各负责人根据教师的要求提醒组员进行预习,或者由组长带领共同进行预习。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展开小组讨论互动时,要组长做好组内的引导工作,带领组员们展开有序、积极的讨论,共同针对教师给出的问题进行有效探讨。可以建立组内学习讨论群,在大家课后独立学习的时候遇到问题时,将问题发到讨论组内大家一起讨论解决。这些措施虽然看起来会花费很多时间,但是只要大家坚持做下去,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就必然能提升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能力。
(三)加强小组文化建设以及培养荣誉感
文化对于个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不同的文化会塑造不同的个人,使得个人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与行为准则。因此,初中班级德育管理的实践应用小组合作模式,班主任需要加强小组文化建设,以及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拼搏进取、团结互助的文化,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更好落实德育教育目标,更好提高初中班级管理效果。例如,我们班级在应用小组合作模式开展班级德育管理的过程中,会经常开展一些学习与文体活动,如开展“一帮一”和“多帮一”的学习帮扶活动,要求一个小组内的成绩良好的学生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一段时间后对比每个小组基础较差的学生成绩提高状况,对对应小组或者学生给予奖励,从而在小组中间形成一种互帮互助的氛围,启发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乐于助人的思想观念。我们班级还会利用后黑板和教室内外的宣传橱窗,让各个小组完善自己临近的橱窗,在橱窗内张贴名人名言、手抄报和书画作品,最后进行评选,对优秀的小组进行奖励,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结束语
初中阶段是人生中成长的分水岭,人的诸多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都是在该阶段养成的。因此,在该阶段对学生开展良好的德育工作,为他们的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念,对他们未来的人生发展至关重要。班主任要通过小组合作积极培养学生的各项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在他们的价值观形成过程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输入健康的道德观念,促使他们养成优秀的品质,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学习。
参考文献
[1]朱剑平.初中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J].新课程(中学),2019(12):213.
[2]王保祥.浅谈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汇编[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山东省安丘经济开发区中学
关键词:初中阶段;班级管理;小组合作;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4-311
一、在初中德育班级管理中开展小组合作的意义
在当今学校里实行的小组合作模式,大多是教师为了学生的学习而开展的,对于小组合作在班级管理这方面基本上没有涉及,忽略了小组合作在德育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而笔者通过在实践中研究则发现,在初中德育班级管理中实施小组合作不仅能使班级管理模式更加丰富,学生在班级中的日常表现也更加活跃,从以前对同学漠不关心,逐渐转变为了无微不至。这都是因为学生们在小组合作模式中培养出了深厚的感情,从此他们不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是小组中的一分子,他们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为班级学习营造出了良好的氛围。
二、初中阶段德育管理现状及问题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性格特质与成长环境,但这个实际工作中部分班主任未能真正做到尊重个体多元化。在应试教育体系之下,成绩成为评价学生的指标,即存在评价标准单一的问题。其实这只是说明许多学生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并不代表学生本身不够優秀。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应当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另外,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我认知能力,现实生活中因为管理方式过于生硬而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的事例也不在少数,这些都给我们的德育管理敲响了警钟。与此同时,德育理念与现实存在脱节的问题。例如,一些班级要求给父母洗一次脚,引起了媒体争议,认为其有作秀的嫌疑。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德育教育中,没有做到时刻紧贴生活实际,而是让学生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无法使优秀的传统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我们不得不去反思:德育管理应该如何创新?如何使传统道德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贴合?以上这些都是当下初中班级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在初中德育班级管理中开展小组合作的策略
(一)尊重和理解学生
对于一个初中班主任来说,要想做好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工作,必须先尊重和理解学生。中学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关键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不同于小学生,自己的想法比较多,思想较为独立。然而这个时期的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够健全,叛逆心理严重,是一个人性格和未来人生规划形成的关键点。如果这个时期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没有做好,对学生今后的成长非常不利。在这个阶段,教师要想帮助学生端正思想,做好德育工作,就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只有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和心理需求,才能更好地推行德育工作。这个时期的学生对教师和家长或多或少都有抵触心理,班主任要细心观察,尊重和理解他们,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这样学生才愿意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才愿意接纳班主任的建议。这一方面有利于拉近班主任与学生的距离,另一方面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开展与完善德育工作提供了帮助。
(二)在学习中开展小组合作,营造融洽学习氛围
学生的最主要任务是学习,所以班主任在渗透德育时应以学习为重心,在学习中开展小组合作模式,可将全班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有六个成员,其中两名优等生、两名成绩中等学生、两名潜力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管理人由组内成绩和领导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也可由学生自荐或者选举。在课前各负责人根据教师的要求提醒组员进行预习,或者由组长带领共同进行预习。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展开小组讨论互动时,要组长做好组内的引导工作,带领组员们展开有序、积极的讨论,共同针对教师给出的问题进行有效探讨。可以建立组内学习讨论群,在大家课后独立学习的时候遇到问题时,将问题发到讨论组内大家一起讨论解决。这些措施虽然看起来会花费很多时间,但是只要大家坚持做下去,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就必然能提升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能力。
(三)加强小组文化建设以及培养荣誉感
文化对于个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不同的文化会塑造不同的个人,使得个人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与行为准则。因此,初中班级德育管理的实践应用小组合作模式,班主任需要加强小组文化建设,以及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拼搏进取、团结互助的文化,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更好落实德育教育目标,更好提高初中班级管理效果。例如,我们班级在应用小组合作模式开展班级德育管理的过程中,会经常开展一些学习与文体活动,如开展“一帮一”和“多帮一”的学习帮扶活动,要求一个小组内的成绩良好的学生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一段时间后对比每个小组基础较差的学生成绩提高状况,对对应小组或者学生给予奖励,从而在小组中间形成一种互帮互助的氛围,启发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乐于助人的思想观念。我们班级还会利用后黑板和教室内外的宣传橱窗,让各个小组完善自己临近的橱窗,在橱窗内张贴名人名言、手抄报和书画作品,最后进行评选,对优秀的小组进行奖励,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结束语
初中阶段是人生中成长的分水岭,人的诸多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都是在该阶段养成的。因此,在该阶段对学生开展良好的德育工作,为他们的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念,对他们未来的人生发展至关重要。班主任要通过小组合作积极培养学生的各项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在他们的价值观形成过程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输入健康的道德观念,促使他们养成优秀的品质,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学习。
参考文献
[1]朱剑平.初中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J].新课程(中学),2019(12):213.
[2]王保祥.浅谈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汇编[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山东省安丘经济开发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