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现行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工程造价类课程体系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从现有课程设置进行重组及对现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两方面入手进行研究,在课程设置上,将工程造价类课程的教学体系划分为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其中工程计价原理、方法和工程造价管理组成了理论教学部分,工程造价课程设计和上机试验组成了实践教学部分。从而实现为生产一线培养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等技术管理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工程管理;造价类课程;课程建设
作者简介:门小静(1981-),女,河南南阳人,嘉兴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助教;张朝勇(1976-),男,四川平昌人,嘉兴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讲师。(浙江 嘉兴 314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00310303)、嘉兴学院校级重点教改项目(项目编号:70109049)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04-0077-02
2010年,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的大事,就业难、就业起点低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究其原因,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留给企业去培养人才的时间不断压缩,加上社会人才的频繁流动,导致企业更加实际地选纳有工作经验的人才,拿来就可以使用的人才。在这种大背景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是高等院校应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技术性、专业性、实践性、综合性及政策性是工程造价类课程的主要特征。造价的控制可以贯穿一个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到竣工的各个阶段。所以只要从事建筑业的工作,就必须学习并掌握基本的工程造价知识。因此对于现阶段的学生来说,怎样尽快掌握造价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独立编制工程造价文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业也在蓬勃发展中,因此对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的需求量及从业人员的素质也从量上和质上有越来越多的要求。然而,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却不能为社会提供他们需要的造价人员,其原因是工程造价教学没有配合社会发展的步伐,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践方面有缺陷。作为向社会提供工程造价专业人员主力军的高校,任重而道远。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为社会所用,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造价类课程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一、现有工程造价类课程体系分析
1.现有课程设置分析
由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对该专业毕业生“懂施工、会预算、精管理”的要求,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在“会预算”上应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最终要达到会编概预算、会结算、会编写招投标书和能进行工程造价全面管理及工程施工管理的知識和能力结构要求。
笔者通过对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计划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培养计划中对造价类课程的设置基本上都是两门课程“工程估价”和“工程造价管理”。
2.现有工程造价类教材分析
工程造价类教材,从目前已出版的来看,大部分是《工程估价》、《工程造价管理》,还有一些就是主要针对不同专业工程的计价类教材。
《工程估价》和《工程造价管理》这两本教材是我国大部分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现今比较常用的教材,笔者将近几年出版的质量比较好的教材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它们的主要内容大体都包括这么几大部分:工程造价概述及构成、定额理论及计价方法、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建设各阶段造价计价、工程价款结算与竣工决算、计算机应用等。
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是工程造价类课程的两个主要方面,工程造价类教材《工程估价》和《工程造价管理》囊括了这两方面,尽管这两本教材在编写时已各有侧重,但很多情况下区分不是太明显。本着使教学体系区分清楚的原则,笔者认为应该将两者区分开来,对其各自的具体内容给以明确界定。可以初步认为,工程估价侧重于工程造价的确定,工程造价管理侧重于工程造价的控制。
二、对现有工程造价类课程体系的改革
1.重组现有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方面,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都涉及到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不同的建设阶段需要采用不同的工程造价确定方法并且控制的对象也不同,所以人们通常从纵向上也就是按项目的建设阶段来研究工程造价管理。另一方面,行业不同、建设项目的类型不同,工程造价的具体确定方法又不同,因此又要从横向上按各专业工程来分类研究它们的工程造价的确定方法。这样,一个明朗的划分工程造价类课程的知识体系的方法就可以得到了:从各建设阶段来研究工程造价管理,从各专业工程来研究工程计价方法。其中工程计价方法又分通用的计价原理和不同专业工程的计价方法两个层次。
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将工程造价类课程的教学体系划分为理论和实践二大部分,其中理论部分教学体系由工程计价原理、工程计价方法(针对各专业)和工程造价管理(面向不同建设阶段)组成,实践部分由工程造价课程设计和上机试验组成(见表1)。
工程计价原理:具体内容包括工程费用构成工程计价过程、施工过程研究、施工资源消耗量的确定、人工单价、材料单价、机械台班单价、工程计价依据、内容及工程定额体系。
工程计价方法:具体内容应包括工程计量与工程计价两部分。
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造价管理是研究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的通用原理和方法,是从不同的建设阶段、站在不同的建设主体角度来研究的。工程造价管理不但要反映业主对造价的需要,还要反映承包商对造价的需要。在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偏重于业主的工程造价管理;在招标、施工、竣工验收的各阶段,则既要照顾业主又要照顾承包商对工程造价管理的需要。
上机试验包括应用工程造价系列软件进行工程项目的计量与计价、应用招投标模拟系统体验招投标程序、应用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来模拟项目的整个管理过程。
2. 改革造价类课程的教学方法
要想使教学效果和效率取得好的结果,只有完善的课程体系是不行的,我们还必须结合工程造价类课程的特点,对教学方法做一些改进。
传统的教学方法总是采用满堂灌的方式,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与当今社会强调的素质教育不符。因此,在教学过程能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需要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师生间单向传输的教学模式,实行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
(1)课堂讨论教学法。要想学好工程造价类课程,学生们不但要系统学习多门课程内容,并且要会将这些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因此应用起来会比较困难。每门造价类课程学时有限,教师在讲授时做到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因此可采用课堂讨论教学法。这种方法的思路为:在本次课堂上给学生们布置与此次上课内容相关问题,让他们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找出答案,在下次课堂上让学生们发表自己的见解,给出自己的答案。这样学生们可以互相学习别的同学查阅到的内容,起到查漏补缺的效果。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归纳,指出学生们的优点与不足。帮助学生们将所学知识融合在一块。
(2)案例教学法。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毕业生在参加工作后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单独胜任上级交予的相关工作,这种工作人员对那些以效益为生命的企业来说与他们所想要的工作人员有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们在学习阶段较少接触到工程实际问题,所学的和所做的内容都是教师假定的理想状态的问题。所以要想使学生们能够尽快的适应工作岗位交予他们的工作,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工程管理;造价类课程;课程建设
作者简介:门小静(1981-),女,河南南阳人,嘉兴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助教;张朝勇(1976-),男,四川平昌人,嘉兴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讲师。(浙江 嘉兴 314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00310303)、嘉兴学院校级重点教改项目(项目编号:70109049)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04-0077-02
2010年,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的大事,就业难、就业起点低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究其原因,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留给企业去培养人才的时间不断压缩,加上社会人才的频繁流动,导致企业更加实际地选纳有工作经验的人才,拿来就可以使用的人才。在这种大背景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是高等院校应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技术性、专业性、实践性、综合性及政策性是工程造价类课程的主要特征。造价的控制可以贯穿一个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到竣工的各个阶段。所以只要从事建筑业的工作,就必须学习并掌握基本的工程造价知识。因此对于现阶段的学生来说,怎样尽快掌握造价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独立编制工程造价文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业也在蓬勃发展中,因此对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的需求量及从业人员的素质也从量上和质上有越来越多的要求。然而,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却不能为社会提供他们需要的造价人员,其原因是工程造价教学没有配合社会发展的步伐,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践方面有缺陷。作为向社会提供工程造价专业人员主力军的高校,任重而道远。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为社会所用,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造价类课程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一、现有工程造价类课程体系分析
1.现有课程设置分析
由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对该专业毕业生“懂施工、会预算、精管理”的要求,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在“会预算”上应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最终要达到会编概预算、会结算、会编写招投标书和能进行工程造价全面管理及工程施工管理的知識和能力结构要求。
笔者通过对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计划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培养计划中对造价类课程的设置基本上都是两门课程“工程估价”和“工程造价管理”。
2.现有工程造价类教材分析
工程造价类教材,从目前已出版的来看,大部分是《工程估价》、《工程造价管理》,还有一些就是主要针对不同专业工程的计价类教材。
《工程估价》和《工程造价管理》这两本教材是我国大部分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现今比较常用的教材,笔者将近几年出版的质量比较好的教材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它们的主要内容大体都包括这么几大部分:工程造价概述及构成、定额理论及计价方法、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建设各阶段造价计价、工程价款结算与竣工决算、计算机应用等。
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是工程造价类课程的两个主要方面,工程造价类教材《工程估价》和《工程造价管理》囊括了这两方面,尽管这两本教材在编写时已各有侧重,但很多情况下区分不是太明显。本着使教学体系区分清楚的原则,笔者认为应该将两者区分开来,对其各自的具体内容给以明确界定。可以初步认为,工程估价侧重于工程造价的确定,工程造价管理侧重于工程造价的控制。
二、对现有工程造价类课程体系的改革
1.重组现有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方面,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都涉及到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不同的建设阶段需要采用不同的工程造价确定方法并且控制的对象也不同,所以人们通常从纵向上也就是按项目的建设阶段来研究工程造价管理。另一方面,行业不同、建设项目的类型不同,工程造价的具体确定方法又不同,因此又要从横向上按各专业工程来分类研究它们的工程造价的确定方法。这样,一个明朗的划分工程造价类课程的知识体系的方法就可以得到了:从各建设阶段来研究工程造价管理,从各专业工程来研究工程计价方法。其中工程计价方法又分通用的计价原理和不同专业工程的计价方法两个层次。
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将工程造价类课程的教学体系划分为理论和实践二大部分,其中理论部分教学体系由工程计价原理、工程计价方法(针对各专业)和工程造价管理(面向不同建设阶段)组成,实践部分由工程造价课程设计和上机试验组成(见表1)。
工程计价原理:具体内容包括工程费用构成工程计价过程、施工过程研究、施工资源消耗量的确定、人工单价、材料单价、机械台班单价、工程计价依据、内容及工程定额体系。
工程计价方法:具体内容应包括工程计量与工程计价两部分。
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造价管理是研究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的通用原理和方法,是从不同的建设阶段、站在不同的建设主体角度来研究的。工程造价管理不但要反映业主对造价的需要,还要反映承包商对造价的需要。在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偏重于业主的工程造价管理;在招标、施工、竣工验收的各阶段,则既要照顾业主又要照顾承包商对工程造价管理的需要。
上机试验包括应用工程造价系列软件进行工程项目的计量与计价、应用招投标模拟系统体验招投标程序、应用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来模拟项目的整个管理过程。
2. 改革造价类课程的教学方法
要想使教学效果和效率取得好的结果,只有完善的课程体系是不行的,我们还必须结合工程造价类课程的特点,对教学方法做一些改进。
传统的教学方法总是采用满堂灌的方式,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与当今社会强调的素质教育不符。因此,在教学过程能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需要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师生间单向传输的教学模式,实行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
(1)课堂讨论教学法。要想学好工程造价类课程,学生们不但要系统学习多门课程内容,并且要会将这些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因此应用起来会比较困难。每门造价类课程学时有限,教师在讲授时做到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因此可采用课堂讨论教学法。这种方法的思路为:在本次课堂上给学生们布置与此次上课内容相关问题,让他们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找出答案,在下次课堂上让学生们发表自己的见解,给出自己的答案。这样学生们可以互相学习别的同学查阅到的内容,起到查漏补缺的效果。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归纳,指出学生们的优点与不足。帮助学生们将所学知识融合在一块。
(2)案例教学法。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毕业生在参加工作后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单独胜任上级交予的相关工作,这种工作人员对那些以效益为生命的企业来说与他们所想要的工作人员有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们在学习阶段较少接触到工程实际问题,所学的和所做的内容都是教师假定的理想状态的问题。所以要想使学生们能够尽快的适应工作岗位交予他们的工作,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