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美术史研究领域出现“以空对空”及“空中楼阁”的问题,着重论述了谢稚柳画史研究方法论中从实物到引证,最后落实成文字的治学方法的重要性及对当下青年画史研究者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方法;态度;实物;美学
中图分类号:I25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6-0381-01
引言:在当代美术史上,谢稚柳是一位多面体的艺术家,可以从书画鉴定、美术理论、绘画、书法、诗词等各个角度去探讨他的成就。但谢先生常说“我是搞古代书画考辨的,书画只是我的业余生活。”以此足见书画鉴定以及画史研究工作在其事业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在书画鉴定方面,谢稚柳致力于传统研究方法的探索与突破,强调对书画本身的认识,提出鉴别书画的标准是书画本身的不同风格,诸如笔墨、个性、时代性、流派等要素,认为这才是书画鉴别的主要方面。在画史研究方面,谢稚柳认为研究工作的起点应落在实物上,即谈实在的东西。在品读实物(作品)的基础之上,再加以比较引证,最后成文,方为治学之基本。
一、谢稚柳先生美术史研究之态度与方法:从实物到引证,最后落实成文字
谢稚柳将其一生贡献于书画鉴定和美术史学的研究,我想其踏踏实实的治学态度以及扎扎实实的治学方法是值得我们年轻一辈的学者所尊敬,所传承的。
作为一个画家,他曾提到:“我当初并不是为学鉴定而去看画的,主要是想学习绘画而开始研究古人的真迹。从那时候起就成了一个习惯,一有机会看真迹,就绝对不会放过。而且必定一丝不苟,因为不认真学习,以后就可能再也看不到这件作品了。”且不论谢先生的绘画造诣,仅仅凭其如此的钻研精神,就值得我们后辈学习。
然而,既有如此踏实勤恳的学习态度,怎会不出成果?谢稚柳向古画学习,不是对本临摹,而是背诵默写,且重在精神的领会。其艺术的总体风貌继承了中国绘画中写实一脉,发挥了自家笔墨风华,古穆浓丽,典雅蕴藉。
总结谢先生的治学方法,我称其为:从实物到引证,最后落实成文字。他说:“我之所以这样做美术史,就是经常画画的原因。由于画画我要看古画,顺着历史看下来等于读书。”并且,“看实物对于搞绘画理论的人、搞绘画史的人是很重要的,如果懂了绘画艺术的本身,那做出来的文章是结结实实、有生活的、有些有肉的,要不然就没有血肉,会空洞,甚至出洋相。”
二、目前美术史研究领域出现的问题
(一)以空对空——从文字到文字
美术史与美术理论专业相对于其他纯艺术专业一直是比较冷僻的。近几年,随着美术院校的扩招和美术考生队伍的扩大,美院史论系才逐渐被越来越多的考生注意并引起他们的兴趣。由于美术史论专业考试始终没有形成一套非常稳定而且行之有效的招生选拔方法,故而出现了毫无美术基础,甚至是毫无审美基础的学生进入了美术史论专业学习。
加之,由于各所学校的教学资源不均衡,图书馆的相关实物(实物不仅仅指一些原作,还包括一些印刷品)资料的缺乏,学生自身又没有养成勤去美术馆看藏品的习惯,使得许多人的史论学习仅仅停留在文字之上。如此一来,美术史的学习与总结成了从文字到文字的过程,以空对空,出现了许多虚泛的文章。只有实实在在地体会到绘画本体的自律性,才会对艺术作品有本真而自然地领悟,再加以美术史籍的研究,方能提炼出精到而深刻的见解。
(二)空中楼阁——引政治、套美学
目前,许多(中国)美术史类的书籍,甚至是教材,一则大量引用政治、经济背景,忽略美术史本身发展的自律性,文字空虚模糊;二则套用美学,陶器、雕塑、绘画、书法讲成一个样,元四家、明四家也讲成一个样;美术史论成了空中楼阁。
前者,究其原因在于对绘画本身研究缺乏。事实上,绘画它是按照自身的发展规律发展的,虽然会受到当时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但强行拿政治原因去套,是困难的。例如,在我们中国过去的封建社会中,存在于士大夫阶层有一种隐逸思想。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既然人已出世,其画作又何来受到政治的影响呢?故而,我们应把研究美术本身作为美术史研究的重点。
就后者而言,美学是一门抽象的科学,是一种提高的理论,是从各门各科中提炼出来的最高理论,故此它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具有普遍性。但不能把美学當作包括一切科学在内的理论体系,它的作用是为具体学科提供正确的方法指导,用美学去硬套,会导致用美学原则代替具体学科的研究,用主观的联系代替真实的联系,使人步入误区。从美学的角度或者其他的角度来看美术史,有助于我们全方位不失偏颇地研究美术史。但美术史毕竟是美术史,与美学是有区别的,况且美术史自有一套科学的研究方法,不是用其他什么都是可以套上去的。
结束语:针对以上两种美术史研究中的不足现象,我认为我们年轻的学者应当从谢稚柳先生的治学方法中得到借鉴。从事美术史专业,平日上课除了读大量美术史书籍之外须认识绘画艺术,甚至自身实践学习绘画,以此为切入点深入体会分析画作,认识每个艺术家的风格、特点、师承。从实物着手,带着问题到史籍中找引证,然后形成自己的观点,假以细致阐述。切不可以空对空,否则便会出现用词用句千篇一律,例如“气势宏大”、“栩栩如生”、“用笔生动”、“设色艳丽”、或者“平淡天真”,将所有艺术家都写成一个样,甚至出洋相;亦不可笼统套用美学理论,否则将会把美术史越做越空洞,变成空中楼阁。
作者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朵云第五十二集.中国画研究方法论[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186.
[2]朵云第五十二集.中国画研究方法论[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190.
关键词:方法;态度;实物;美学
中图分类号:I25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6-0381-01
引言:在当代美术史上,谢稚柳是一位多面体的艺术家,可以从书画鉴定、美术理论、绘画、书法、诗词等各个角度去探讨他的成就。但谢先生常说“我是搞古代书画考辨的,书画只是我的业余生活。”以此足见书画鉴定以及画史研究工作在其事业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在书画鉴定方面,谢稚柳致力于传统研究方法的探索与突破,强调对书画本身的认识,提出鉴别书画的标准是书画本身的不同风格,诸如笔墨、个性、时代性、流派等要素,认为这才是书画鉴别的主要方面。在画史研究方面,谢稚柳认为研究工作的起点应落在实物上,即谈实在的东西。在品读实物(作品)的基础之上,再加以比较引证,最后成文,方为治学之基本。
一、谢稚柳先生美术史研究之态度与方法:从实物到引证,最后落实成文字
谢稚柳将其一生贡献于书画鉴定和美术史学的研究,我想其踏踏实实的治学态度以及扎扎实实的治学方法是值得我们年轻一辈的学者所尊敬,所传承的。
作为一个画家,他曾提到:“我当初并不是为学鉴定而去看画的,主要是想学习绘画而开始研究古人的真迹。从那时候起就成了一个习惯,一有机会看真迹,就绝对不会放过。而且必定一丝不苟,因为不认真学习,以后就可能再也看不到这件作品了。”且不论谢先生的绘画造诣,仅仅凭其如此的钻研精神,就值得我们后辈学习。
然而,既有如此踏实勤恳的学习态度,怎会不出成果?谢稚柳向古画学习,不是对本临摹,而是背诵默写,且重在精神的领会。其艺术的总体风貌继承了中国绘画中写实一脉,发挥了自家笔墨风华,古穆浓丽,典雅蕴藉。
总结谢先生的治学方法,我称其为:从实物到引证,最后落实成文字。他说:“我之所以这样做美术史,就是经常画画的原因。由于画画我要看古画,顺着历史看下来等于读书。”并且,“看实物对于搞绘画理论的人、搞绘画史的人是很重要的,如果懂了绘画艺术的本身,那做出来的文章是结结实实、有生活的、有些有肉的,要不然就没有血肉,会空洞,甚至出洋相。”
二、目前美术史研究领域出现的问题
(一)以空对空——从文字到文字
美术史与美术理论专业相对于其他纯艺术专业一直是比较冷僻的。近几年,随着美术院校的扩招和美术考生队伍的扩大,美院史论系才逐渐被越来越多的考生注意并引起他们的兴趣。由于美术史论专业考试始终没有形成一套非常稳定而且行之有效的招生选拔方法,故而出现了毫无美术基础,甚至是毫无审美基础的学生进入了美术史论专业学习。
加之,由于各所学校的教学资源不均衡,图书馆的相关实物(实物不仅仅指一些原作,还包括一些印刷品)资料的缺乏,学生自身又没有养成勤去美术馆看藏品的习惯,使得许多人的史论学习仅仅停留在文字之上。如此一来,美术史的学习与总结成了从文字到文字的过程,以空对空,出现了许多虚泛的文章。只有实实在在地体会到绘画本体的自律性,才会对艺术作品有本真而自然地领悟,再加以美术史籍的研究,方能提炼出精到而深刻的见解。
(二)空中楼阁——引政治、套美学
目前,许多(中国)美术史类的书籍,甚至是教材,一则大量引用政治、经济背景,忽略美术史本身发展的自律性,文字空虚模糊;二则套用美学,陶器、雕塑、绘画、书法讲成一个样,元四家、明四家也讲成一个样;美术史论成了空中楼阁。
前者,究其原因在于对绘画本身研究缺乏。事实上,绘画它是按照自身的发展规律发展的,虽然会受到当时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但强行拿政治原因去套,是困难的。例如,在我们中国过去的封建社会中,存在于士大夫阶层有一种隐逸思想。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既然人已出世,其画作又何来受到政治的影响呢?故而,我们应把研究美术本身作为美术史研究的重点。
就后者而言,美学是一门抽象的科学,是一种提高的理论,是从各门各科中提炼出来的最高理论,故此它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具有普遍性。但不能把美学當作包括一切科学在内的理论体系,它的作用是为具体学科提供正确的方法指导,用美学去硬套,会导致用美学原则代替具体学科的研究,用主观的联系代替真实的联系,使人步入误区。从美学的角度或者其他的角度来看美术史,有助于我们全方位不失偏颇地研究美术史。但美术史毕竟是美术史,与美学是有区别的,况且美术史自有一套科学的研究方法,不是用其他什么都是可以套上去的。
结束语:针对以上两种美术史研究中的不足现象,我认为我们年轻的学者应当从谢稚柳先生的治学方法中得到借鉴。从事美术史专业,平日上课除了读大量美术史书籍之外须认识绘画艺术,甚至自身实践学习绘画,以此为切入点深入体会分析画作,认识每个艺术家的风格、特点、师承。从实物着手,带着问题到史籍中找引证,然后形成自己的观点,假以细致阐述。切不可以空对空,否则便会出现用词用句千篇一律,例如“气势宏大”、“栩栩如生”、“用笔生动”、“设色艳丽”、或者“平淡天真”,将所有艺术家都写成一个样,甚至出洋相;亦不可笼统套用美学理论,否则将会把美术史越做越空洞,变成空中楼阁。
作者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朵云第五十二集.中国画研究方法论[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186.
[2]朵云第五十二集.中国画研究方法论[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