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同样是“以自然为宗”,庄子和刘勰的自然观在内涵、层次、结构、处世方式、对待文学的态度几方面都有不同之处,本文将从《庄子》和《文心雕龙》文本出发,对二者的自然观作简要梳理与比较。
关键词:庄子;刘勰;《文心雕龙》;自然观;比较
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学理论巨著,《文心雕龙》以其严密的体系、细致的论述、精巧的文采不朽于世,而在刘勰庞大的思想体系中,“自然”观是一以贯之的重要线索,纪昀评点道:“标自然以为宗,是彦和吃紧为人处。”刘永济也在《文心雕龙校释》里评价为“舍人论文,首重自然”。推重“自然”的特点及刘勰所处时期玄学大盛的思想背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道家、老庄对刘勰思想的影响。明代陆西星曾评《庄子》说:“庄子南华三十二篇,篇篇皆以自然為宗”。同样标举“以自然为宗”的《庄子》和《文心雕龙》,其中体现的自然观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1 庄子自然观的内涵
《庄子》中的“自然”常常与“道”、“天”、“一”、“无为”等概念联系在一起。虽然他未曾对“自然”下过明确的定义,但我们可以从他对“道”、“天”、“无为”等概念的描述中概括出“自然”的内涵和特征。
庄子的“自然”具有普遍性,无所不在。《知北游》里有这么一段东郭子向庄子问道的对话:“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汝唯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大宗师》里说“道”是“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道”(“自然”)在地位上是至高无上的,它又具体体现在万事万物之中,即便是世俗眼中低微如蝼蚁屎溺的事物当中,也蕴含着“道”,因此它在具体体现中无所谓高下之分,无处不在。
庄子的“自然”是无形无迹,不可言说的。《大宗师》里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知北游》里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作为抽象的本质、规律,“自然之道”是无形无迹的,也是不能为语言所描述、规定、穷尽的。道家对于言意关系的态度是慎之又慎的,认为言不尽意,言是人后天的产物,带有言语者的成心、偏见、刻意雕琢,会损害自然的真意,因此《庄子》中的问道者总是得到得道者“未可知也,吾为女言其大略”之类的回答。
庄子的“自然”主张人合乎本性,虚静无为。《秋水》中说:“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天”是事物的自然本性,庄子主张的人的“无为”,并不是毫无作为,而是一种特定的“有为”,是顺应事物自然本性、安时顺化的作为。
庄子的“自然”主张人取消彼此、生死、是非之间的差别,齐一万物。庄子认为自然之道是流动的而非固定的,其化成万物的媒介是“气”,生是“气”的聚合,死是“气”的消散,正所谓“游乎天地之一气”。一旦消融了物我之间的界限,把握到自然的本质,就可以“应于化而解于物”,不为世俗的外在标准、是非判断、成心、偏见所束缚,达到逍遥自由的境界。
总体而言,庄子自然观中“自然”的内涵可以分为与天有关的“自然”和与人有关的“自然”。前者是哲学本体论上的自然规律、天道,它是万物的起点和归宿、本原与本性,是万物变化之所由,而后者是人的应对态度,是人合于天、安时顺化的处世原则。
2 刘勰自然观的内涵
“自然”一词在《文心雕龙》中共出现了9处,分别为:“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原道》);“夫岂外饰,盖自然耳”(《原道》);“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明诗》);“察其为才,自然而至”(《诔碑》);“触类以推,表里必符,岂非自然之恒资,才气之大略哉”(《体性》);“如机发矢直,涧曲湍回,自然之趣也”(《定势》);“譬激水不漪,槁木无阴,自然之势也”(《定势》);“夫心生文辞,运载百虑,高下相须,自然相对”(《丽辞》);“故自然会妙,譬卉木之耀英华”(《隐秀》)。除了以上几处,还有许多处未成词出现却隐含在文句中的“自然”,如:“禀心养术,无务苦虑,含章司契,不必劳情”(《神思》);“意得则舒怀以命笔,理伏则投笔以卷怀”(《养气》);“按部整伍,以待情会”(《总术》);“若乃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物色》),等等。
其中,在“文之枢纽”之一的《原道》篇中与“道”联系在一起的“自然”,指向的是具有哲学本体论意义和超越性的规律、最高原理。刘永济在校释《原道》篇时,从哲学的角度解释“自然”,认为刘勰所论的“自然之道”,是统摄万物的规律、最高原理,具有普遍性和超越性。至于“文”,则可以理解为“现象”,是抽象规律的具象体现。在其他篇目中出现的“自然”,要么指人类生活其中的自然界,要么指文学创作上的自然而然、不苦心经营、不刻意雕琢。在文学的生发方面,刘勰强调作家的灵感和性情,并主张实现客体的“物”和主体的“情”之间的双向互动(“情往似赠,兴来如答”);在文学创作方法论方面,刘勰虽然以时人轻浮绮靡的文风为弊,却并不主张完全抛弃文采的雕琢,认为文采需要依附于真挚的情感,而不能是无病呻吟。
总体而言,刘勰自然观中“自然”的内涵包括两大方面,一是与“人类社会”相对的自然界及其统摄万事万物的规律、最高原理,一是与“矫揉造作”相对的文学创作原则。前者是后者的来源和基础,后者则是前者在人文领域的表现。前者与老庄、郭象的自然哲学观一脉相承,后者则是魏晋时期文学自觉兴起的产物,是刘勰针对齐梁绮靡轻艳文风的一剂救治良药。
3 二者的联系与区别
刘勰生活在儒释道合流的魏晋南北朝时代,其纷纭复杂的思想背景使得刘勰的文学理论具有多元化色彩,他的自然观也不是老庄思想的简单承接。《文心雕龙》中提到老庄的地方较少,《明诗》:“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此近世之所竞也。”《时序》:“自中朝贵玄,江左称盛,因谈余气,流成文体。是以世极迍邅,而辞意夷泰,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漆园之义疏。”刘勰否定的不是老庄的哲学思想内涵,他针对的是玄言诗大盛带来的寡淡无味、脱离实际的文风,以及玄学热潮渐息后又兴起的逐新竞奇、以至于讹的浮靡文风。正如《序志》篇提到的“盖《文心》之作,本乎道”,及《诸子》篇中提到的“庄周述道以翱翔”,刘勰对道家的思想,尤其是庄子逍遥的自然之道是不可能持否定态度的,尽管他的自然观和庄子有出入,但不可避免会受到庄子那汪洋恣肆的思想世界所影响。 两者自然观之间的区别,大致可以总结为三方面:
首先,庄子自然观的内容主要属于哲学的本体论范畴,而刘勰的自然观侧重于文艺创作理论。庄子的自然之道涵盖天地万物,是万事万物变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原理,具有普遍性和超越性。刘勰崇尚的自然虽然也有这层含义,但所占比重较少。他更聚焦于人文领域,以“自然”为原则,在作家情感生发、作品风格体势、文本修饰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因此,庄子的自然观是修身内省的哲学,是个体生命的处世态度,而刘勰的自然观是对文坛、对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对象是大众。正如学者曹础基所言:“庄子之‘自然’在于纠正人性之扭曲,刘勰之‘自然’在于纠正文风之雕刻艳藻。”
其次,庄子的自然观呈现出圆形的结构,而刘勰的自然观则是线形的结构。庄子的自然观是圆融的,如“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等语句,取消了固定的起终点,万物有了同一的来源和归宿,也就消弭了界限和差别。于刘勰而言,自然之道是创作生发的源头,至于复归天道的境界,不在他文艺理论的讨论范畴。譬如《养气》篇提出的“从容率情,优柔适会”,“清和其心,调畅其气”等等“致虚守静”的方法,都是在创作论层面提出的修养手段,从自然之道始,到文艺创作或批评完成即止,不再延伸升华。
再者,庄子主张“无为”,非一无所为,而是顺应事物本性作为,而刘勰面对自然则是有为的,主体能动性更强。这一点在二者对待文学修饰的态度上尤为明显。庄子认为雕琢美丽的文字会损害到道和自然的真意。而刘勰虽然也反对刻意雕琢、追逐新奇,但他并不主张完全抛弃辞藻的修饰。比如,他认为骈偶是“心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是符合“造化赋形”之理和出自作者真情实感的相对,并非不经运思雕琢而完全自然为之。其余篇目如《声律》、《镕裁》、《练字》等,无一不是刘勰在“自然”总则下对文章创作的“有意”雕饰提出的方法论要求。
综上所述,同样是“以自然为宗”,刘勰和庄子的自然观有一定的相承性,但在内涵、层次、结構、处世方式、对待文学的态度上都有不同之处,梳理、认识两者的联系与区别,对于把握先秦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文学发展脉络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 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 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4] 曹础基.刘勰自然观试论——兼与庄子自然观之比较[J].学术研究,1989(03).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庄子;刘勰;《文心雕龙》;自然观;比较
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学理论巨著,《文心雕龙》以其严密的体系、细致的论述、精巧的文采不朽于世,而在刘勰庞大的思想体系中,“自然”观是一以贯之的重要线索,纪昀评点道:“标自然以为宗,是彦和吃紧为人处。”刘永济也在《文心雕龙校释》里评价为“舍人论文,首重自然”。推重“自然”的特点及刘勰所处时期玄学大盛的思想背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道家、老庄对刘勰思想的影响。明代陆西星曾评《庄子》说:“庄子南华三十二篇,篇篇皆以自然為宗”。同样标举“以自然为宗”的《庄子》和《文心雕龙》,其中体现的自然观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1 庄子自然观的内涵
《庄子》中的“自然”常常与“道”、“天”、“一”、“无为”等概念联系在一起。虽然他未曾对“自然”下过明确的定义,但我们可以从他对“道”、“天”、“无为”等概念的描述中概括出“自然”的内涵和特征。
庄子的“自然”具有普遍性,无所不在。《知北游》里有这么一段东郭子向庄子问道的对话:“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汝唯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大宗师》里说“道”是“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道”(“自然”)在地位上是至高无上的,它又具体体现在万事万物之中,即便是世俗眼中低微如蝼蚁屎溺的事物当中,也蕴含着“道”,因此它在具体体现中无所谓高下之分,无处不在。
庄子的“自然”是无形无迹,不可言说的。《大宗师》里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知北游》里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作为抽象的本质、规律,“自然之道”是无形无迹的,也是不能为语言所描述、规定、穷尽的。道家对于言意关系的态度是慎之又慎的,认为言不尽意,言是人后天的产物,带有言语者的成心、偏见、刻意雕琢,会损害自然的真意,因此《庄子》中的问道者总是得到得道者“未可知也,吾为女言其大略”之类的回答。
庄子的“自然”主张人合乎本性,虚静无为。《秋水》中说:“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天”是事物的自然本性,庄子主张的人的“无为”,并不是毫无作为,而是一种特定的“有为”,是顺应事物自然本性、安时顺化的作为。
庄子的“自然”主张人取消彼此、生死、是非之间的差别,齐一万物。庄子认为自然之道是流动的而非固定的,其化成万物的媒介是“气”,生是“气”的聚合,死是“气”的消散,正所谓“游乎天地之一气”。一旦消融了物我之间的界限,把握到自然的本质,就可以“应于化而解于物”,不为世俗的外在标准、是非判断、成心、偏见所束缚,达到逍遥自由的境界。
总体而言,庄子自然观中“自然”的内涵可以分为与天有关的“自然”和与人有关的“自然”。前者是哲学本体论上的自然规律、天道,它是万物的起点和归宿、本原与本性,是万物变化之所由,而后者是人的应对态度,是人合于天、安时顺化的处世原则。
2 刘勰自然观的内涵
“自然”一词在《文心雕龙》中共出现了9处,分别为:“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原道》);“夫岂外饰,盖自然耳”(《原道》);“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明诗》);“察其为才,自然而至”(《诔碑》);“触类以推,表里必符,岂非自然之恒资,才气之大略哉”(《体性》);“如机发矢直,涧曲湍回,自然之趣也”(《定势》);“譬激水不漪,槁木无阴,自然之势也”(《定势》);“夫心生文辞,运载百虑,高下相须,自然相对”(《丽辞》);“故自然会妙,譬卉木之耀英华”(《隐秀》)。除了以上几处,还有许多处未成词出现却隐含在文句中的“自然”,如:“禀心养术,无务苦虑,含章司契,不必劳情”(《神思》);“意得则舒怀以命笔,理伏则投笔以卷怀”(《养气》);“按部整伍,以待情会”(《总术》);“若乃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物色》),等等。
其中,在“文之枢纽”之一的《原道》篇中与“道”联系在一起的“自然”,指向的是具有哲学本体论意义和超越性的规律、最高原理。刘永济在校释《原道》篇时,从哲学的角度解释“自然”,认为刘勰所论的“自然之道”,是统摄万物的规律、最高原理,具有普遍性和超越性。至于“文”,则可以理解为“现象”,是抽象规律的具象体现。在其他篇目中出现的“自然”,要么指人类生活其中的自然界,要么指文学创作上的自然而然、不苦心经营、不刻意雕琢。在文学的生发方面,刘勰强调作家的灵感和性情,并主张实现客体的“物”和主体的“情”之间的双向互动(“情往似赠,兴来如答”);在文学创作方法论方面,刘勰虽然以时人轻浮绮靡的文风为弊,却并不主张完全抛弃文采的雕琢,认为文采需要依附于真挚的情感,而不能是无病呻吟。
总体而言,刘勰自然观中“自然”的内涵包括两大方面,一是与“人类社会”相对的自然界及其统摄万事万物的规律、最高原理,一是与“矫揉造作”相对的文学创作原则。前者是后者的来源和基础,后者则是前者在人文领域的表现。前者与老庄、郭象的自然哲学观一脉相承,后者则是魏晋时期文学自觉兴起的产物,是刘勰针对齐梁绮靡轻艳文风的一剂救治良药。
3 二者的联系与区别
刘勰生活在儒释道合流的魏晋南北朝时代,其纷纭复杂的思想背景使得刘勰的文学理论具有多元化色彩,他的自然观也不是老庄思想的简单承接。《文心雕龙》中提到老庄的地方较少,《明诗》:“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此近世之所竞也。”《时序》:“自中朝贵玄,江左称盛,因谈余气,流成文体。是以世极迍邅,而辞意夷泰,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漆园之义疏。”刘勰否定的不是老庄的哲学思想内涵,他针对的是玄言诗大盛带来的寡淡无味、脱离实际的文风,以及玄学热潮渐息后又兴起的逐新竞奇、以至于讹的浮靡文风。正如《序志》篇提到的“盖《文心》之作,本乎道”,及《诸子》篇中提到的“庄周述道以翱翔”,刘勰对道家的思想,尤其是庄子逍遥的自然之道是不可能持否定态度的,尽管他的自然观和庄子有出入,但不可避免会受到庄子那汪洋恣肆的思想世界所影响。 两者自然观之间的区别,大致可以总结为三方面:
首先,庄子自然观的内容主要属于哲学的本体论范畴,而刘勰的自然观侧重于文艺创作理论。庄子的自然之道涵盖天地万物,是万事万物变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原理,具有普遍性和超越性。刘勰崇尚的自然虽然也有这层含义,但所占比重较少。他更聚焦于人文领域,以“自然”为原则,在作家情感生发、作品风格体势、文本修饰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因此,庄子的自然观是修身内省的哲学,是个体生命的处世态度,而刘勰的自然观是对文坛、对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对象是大众。正如学者曹础基所言:“庄子之‘自然’在于纠正人性之扭曲,刘勰之‘自然’在于纠正文风之雕刻艳藻。”
其次,庄子的自然观呈现出圆形的结构,而刘勰的自然观则是线形的结构。庄子的自然观是圆融的,如“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等语句,取消了固定的起终点,万物有了同一的来源和归宿,也就消弭了界限和差别。于刘勰而言,自然之道是创作生发的源头,至于复归天道的境界,不在他文艺理论的讨论范畴。譬如《养气》篇提出的“从容率情,优柔适会”,“清和其心,调畅其气”等等“致虚守静”的方法,都是在创作论层面提出的修养手段,从自然之道始,到文艺创作或批评完成即止,不再延伸升华。
再者,庄子主张“无为”,非一无所为,而是顺应事物本性作为,而刘勰面对自然则是有为的,主体能动性更强。这一点在二者对待文学修饰的态度上尤为明显。庄子认为雕琢美丽的文字会损害到道和自然的真意。而刘勰虽然也反对刻意雕琢、追逐新奇,但他并不主张完全抛弃辞藻的修饰。比如,他认为骈偶是“心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是符合“造化赋形”之理和出自作者真情实感的相对,并非不经运思雕琢而完全自然为之。其余篇目如《声律》、《镕裁》、《练字》等,无一不是刘勰在“自然”总则下对文章创作的“有意”雕饰提出的方法论要求。
综上所述,同样是“以自然为宗”,刘勰和庄子的自然观有一定的相承性,但在内涵、层次、结構、处世方式、对待文学的态度上都有不同之处,梳理、认识两者的联系与区别,对于把握先秦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文学发展脉络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 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 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4] 曹础基.刘勰自然观试论——兼与庄子自然观之比较[J].学术研究,1989(03).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