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改善目前企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模式,实现合理化,在当前政治背景下,应该首先加快思想观念,特别是加快企事业单位领导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创新。其次要加强本单位的财务预算控制,根据具体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编制本单位的支出预算。进而,加强企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管理,保持与时俱进的姿态,参考当前最为先端的管理制度,以提升企单位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克服目前的问题,进一步确保企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企事业单位 政治 经济
中图分类号:D6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4-0171-01
引言
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体制转换为市场经济体制至今已有三十余年。尽管在经济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获得了辉煌的成果,但不得不说仍旧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经济体制中,以往的国有企业无论是在外部的经济活动上,还是在内部的管理制度上,都存在着诸多不足,急需改善。关于此问题,长期以来在学界和经济界都有不少研究和探讨。本文主要以我国的企事业单位为研究对象,对其经济方面的管理进行了重点研究。
一、企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现状分析
1、对自身定位不准,对企业风险的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的企事业单位在管理和待遇上一直都是参照国家公务员的标准,导致绝大多数的人将此当作“铁饭碗”。即认为,反正有国家的财政拨款,无论单位业绩如何也与自身无关。如此自然使得市场竞争意识、风险管理意识极其薄弱,控制和预防风险的相关制度容易发生缺位,也难以建立全面的风险预防、应急、报告、问责等制度体系。
2、政工工作人员对于政工的认识存在偏差,且综合素质较低
许多政工认为思政教育是可有可无的一种理念道德宣传,更有甚者认为思政工作是多余的,附加的条条框框。许多企事业单位的政工认为,工作只是为了拿钱,而整体的发展对自己而言并不重要,这种思想严重阻碍了企事业单位队伍的建设,也为思政工作的开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3、现有资金使用不合理,资金分配比例失调
目前多数的企事业单位都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无论哪个领导新上任后,不管项目大小,肯定会想方设法地上一个项目,将其作为领导任期的一个“业绩”。即,所谓的“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种做法由于太过于注重形式,一味地急功近利,导致项目本身往往被放在次要的位置,甚至被忽视掉。如此必然产生出大量的物资、人力资源上的浪费,给单位的中长期发展带来不良的消极影响。而更为奇怪的是,有些领导明明知道这种做法的弊害,却仍旧决意为之。其坚持称不这样做,就会显得自己没有能力,无所作为。此种无知幼稚的思想认识,最终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资金上的浪费和分配比例上的失调。
4、国家财政用于企事业单位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比例失调
国家财政收入用于企事业单位发展和建设上的拨款虽然不少,但仍旧在比例上严重失调。这在无形之中自然迫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而不得不展开多渠道的筹资行为,从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还贷风险。因为事业单位毕竟不是国家利润和经济收入的主要创造实体,事业单位在自我经营管理上的收入连单位自身发展所需资金都无法有效地满足,降低还贷风险的问题就更加难以提上日程了。
二、当前政治背景下加强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具体措施
1、管理现代化必须以观念创新、思想转变为先导
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困难和问题与观念守旧有关,观念的落后是管理落后的主要根源。观念性的创新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十分关键的,企业的创新,无论是制度创新、技术和产品创新、市场的创新,还是管理创新,都是以观念创新为先导的。因此,必须下大力气加快思想观念,特别是加快企业领导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目标。只有进行观念创新,使观念创新跟上时代的潮流,才能使企业不断改进和完善,从而立于不败的境地。
2、对企事业单位党建政工制度进行创新,坚持教育和管理双管齐下
(1)创新是保持党建政工工作活力的关键力量。要建立健全标准化的长效机制,确保员工在计划中享有权利,在自己的工作思想得到重视。在此基础上,组织制度,配备了高素质的党建政工工作人才,同时也加强了开展党建政工工作实效性。
(2)要明確思政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认真对目前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方法、内容、特点的分析研究,从根本是增强政工队伍的战斗力,参透力,才能保持整个政工队伍的生机与活力,为政工的思政工作发展提供强大的保障。坚持一靠教育,二靠管理的工作思想,坚持思想教育与社会管理相结合的方式。
3、对企事业单位的现有管理机制进行优化
必须建立健全企事业内部相关制度,不断完善党建政工和企事业管理机制。只有健全的制度,才能正确开展和指导政工队伍建设工作。对现有的单位制度,进行有效地整理,不利于单位的发展的制度要避免,有利于企事业发展的制度要保存下来,将思想政治相关的制度体系趋于改善。
4、加强企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管理
建立起有效的规章制度,以此,来确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应把工作重点放在认真落实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上,通过落实规章制度,使企业管理走向规范化。应把工作重点放在认真贯彻已经确定的工作流程上,通过贯彻工作流程,使企业管理提高效率。来实现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合理化,经济价值利益最大化,实现企业的经济价值目标。
此外,企事业单位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上,还应从实际出发,合理立项。进行必要的贷款管理,以控制单位的财务风险。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和财务部门要树立财务风险意识,避免进行不必要的信贷,导致把单位拖入财务风险中。如果遇到必须需要贷款时,要从自身的偿还能力出发,进行科学合理信贷。切忌盲目贷款。
5、借鉴先进管理制度,提升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随着全球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和我国整体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信息技术对生产过程、管理方式及其商务活动进行改造,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增强了企业的竞争价值。企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竞争,有效的信息化绩效评估能够帮助企业掌握信息化如何更好地支撑内部控制、操作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等要求;信息化如何服务于企业战略,将资源集中用于目标客户、产品和重点区域:面向市场的变化,企业来提高水平的服务。要制定一个统一的、系统的信息化规划,以整合有效资源,搞好企业协同,尽量减少重复投资、系统排斥和资源浪费。增强企业的竞争价值,使企业的价值优化。
三、结束语
当前政治背景下,经济管理在企事业的管理中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个企业的经济管理决定着企业的价值。面对长期以来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经济管理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及时展开反省和检讨工作,找到问题发生的源头,参考当前最为有效的,最为先端的管理模式和理念,保持与时俱进的姿态。如此才有可能建立起一个健康的、合理的、节省资源的、快速发展的企业。
参考文献
[1] 方静.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制度的合理化问题[J].金融经济,2014-09-25
[2] 周杨.关于企事业人事行政管理中思政工作的重要性探究[J].企业家天地,2014-08-02
[3] 李建华.国有企事业单位政治工作刍议[J].企业导报,2013-06-01
[关键词]企事业单位 政治 经济
中图分类号:D6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4-0171-01
引言
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体制转换为市场经济体制至今已有三十余年。尽管在经济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获得了辉煌的成果,但不得不说仍旧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经济体制中,以往的国有企业无论是在外部的经济活动上,还是在内部的管理制度上,都存在着诸多不足,急需改善。关于此问题,长期以来在学界和经济界都有不少研究和探讨。本文主要以我国的企事业单位为研究对象,对其经济方面的管理进行了重点研究。
一、企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现状分析
1、对自身定位不准,对企业风险的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的企事业单位在管理和待遇上一直都是参照国家公务员的标准,导致绝大多数的人将此当作“铁饭碗”。即认为,反正有国家的财政拨款,无论单位业绩如何也与自身无关。如此自然使得市场竞争意识、风险管理意识极其薄弱,控制和预防风险的相关制度容易发生缺位,也难以建立全面的风险预防、应急、报告、问责等制度体系。
2、政工工作人员对于政工的认识存在偏差,且综合素质较低
许多政工认为思政教育是可有可无的一种理念道德宣传,更有甚者认为思政工作是多余的,附加的条条框框。许多企事业单位的政工认为,工作只是为了拿钱,而整体的发展对自己而言并不重要,这种思想严重阻碍了企事业单位队伍的建设,也为思政工作的开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3、现有资金使用不合理,资金分配比例失调
目前多数的企事业单位都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无论哪个领导新上任后,不管项目大小,肯定会想方设法地上一个项目,将其作为领导任期的一个“业绩”。即,所谓的“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种做法由于太过于注重形式,一味地急功近利,导致项目本身往往被放在次要的位置,甚至被忽视掉。如此必然产生出大量的物资、人力资源上的浪费,给单位的中长期发展带来不良的消极影响。而更为奇怪的是,有些领导明明知道这种做法的弊害,却仍旧决意为之。其坚持称不这样做,就会显得自己没有能力,无所作为。此种无知幼稚的思想认识,最终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资金上的浪费和分配比例上的失调。
4、国家财政用于企事业单位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比例失调
国家财政收入用于企事业单位发展和建设上的拨款虽然不少,但仍旧在比例上严重失调。这在无形之中自然迫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而不得不展开多渠道的筹资行为,从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还贷风险。因为事业单位毕竟不是国家利润和经济收入的主要创造实体,事业单位在自我经营管理上的收入连单位自身发展所需资金都无法有效地满足,降低还贷风险的问题就更加难以提上日程了。
二、当前政治背景下加强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具体措施
1、管理现代化必须以观念创新、思想转变为先导
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困难和问题与观念守旧有关,观念的落后是管理落后的主要根源。观念性的创新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十分关键的,企业的创新,无论是制度创新、技术和产品创新、市场的创新,还是管理创新,都是以观念创新为先导的。因此,必须下大力气加快思想观念,特别是加快企业领导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目标。只有进行观念创新,使观念创新跟上时代的潮流,才能使企业不断改进和完善,从而立于不败的境地。
2、对企事业单位党建政工制度进行创新,坚持教育和管理双管齐下
(1)创新是保持党建政工工作活力的关键力量。要建立健全标准化的长效机制,确保员工在计划中享有权利,在自己的工作思想得到重视。在此基础上,组织制度,配备了高素质的党建政工工作人才,同时也加强了开展党建政工工作实效性。
(2)要明確思政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认真对目前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方法、内容、特点的分析研究,从根本是增强政工队伍的战斗力,参透力,才能保持整个政工队伍的生机与活力,为政工的思政工作发展提供强大的保障。坚持一靠教育,二靠管理的工作思想,坚持思想教育与社会管理相结合的方式。
3、对企事业单位的现有管理机制进行优化
必须建立健全企事业内部相关制度,不断完善党建政工和企事业管理机制。只有健全的制度,才能正确开展和指导政工队伍建设工作。对现有的单位制度,进行有效地整理,不利于单位的发展的制度要避免,有利于企事业发展的制度要保存下来,将思想政治相关的制度体系趋于改善。
4、加强企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管理
建立起有效的规章制度,以此,来确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应把工作重点放在认真落实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上,通过落实规章制度,使企业管理走向规范化。应把工作重点放在认真贯彻已经确定的工作流程上,通过贯彻工作流程,使企业管理提高效率。来实现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合理化,经济价值利益最大化,实现企业的经济价值目标。
此外,企事业单位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上,还应从实际出发,合理立项。进行必要的贷款管理,以控制单位的财务风险。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和财务部门要树立财务风险意识,避免进行不必要的信贷,导致把单位拖入财务风险中。如果遇到必须需要贷款时,要从自身的偿还能力出发,进行科学合理信贷。切忌盲目贷款。
5、借鉴先进管理制度,提升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随着全球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和我国整体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信息技术对生产过程、管理方式及其商务活动进行改造,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增强了企业的竞争价值。企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竞争,有效的信息化绩效评估能够帮助企业掌握信息化如何更好地支撑内部控制、操作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等要求;信息化如何服务于企业战略,将资源集中用于目标客户、产品和重点区域:面向市场的变化,企业来提高水平的服务。要制定一个统一的、系统的信息化规划,以整合有效资源,搞好企业协同,尽量减少重复投资、系统排斥和资源浪费。增强企业的竞争价值,使企业的价值优化。
三、结束语
当前政治背景下,经济管理在企事业的管理中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个企业的经济管理决定着企业的价值。面对长期以来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经济管理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及时展开反省和检讨工作,找到问题发生的源头,参考当前最为有效的,最为先端的管理模式和理念,保持与时俱进的姿态。如此才有可能建立起一个健康的、合理的、节省资源的、快速发展的企业。
参考文献
[1] 方静.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制度的合理化问题[J].金融经济,2014-09-25
[2] 周杨.关于企事业人事行政管理中思政工作的重要性探究[J].企业家天地,2014-08-02
[3] 李建华.国有企事业单位政治工作刍议[J].企业导报,201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