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提重症监护室(ICU)立刻让人感到紧张。26岁的回族小伙儿马军在调入自治区人民医院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之前已有5年的护士经历,他说在SICU工作的这一年有很多事让他难忘。
愿望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这一天正好马军值白班,从早上8点半上班一直忙到晚上9点,下班后他扒了几口饭就倒在宿舍睡着了。
SICU的工作就是这样,4个值班组轮流,每个班时近13小时。在这13个小时里,他不可能有休息时间,面对危重病人,全部护理人员必须高度紧张、默契配合。
虽说休息了一晚,13号见到马军时脸色还是不好。他个头不高、身板单薄,完全不像照片上穿着工作服、戴口罩的样子显得强壮。认识他是5年前,当时才从医科大护理学院毕业成为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科男护士的马军引起了媒体的关注,他的照片、故事频频出现报端。当时就有人质疑他在护士岗位上能干多久?而今他不仅坚持了5年多,而且越干越好,业务越来越精,评上了全院的“先进个人”、“优秀团员”,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去年主动请缨参加青海玉树救援活动,因为表现突出被调入SICU。
说话间,他连声为自己的哈欠道歉,长期的倒班生活使身体产生了自动调节:上班精神、下班疲累。他说更喜欢上班的感觉,喜欢护士的忙碌生活,尤其调到SICU后特别兴奋。“这里节奏快、情况复杂、仪器设备多,我能发挥更多作用、学到更多护理知识、变成个多面手。”他说,甚至希望一辈子都在SICU工作,再忙再累也愿意。
为了提高业务水平,他报名参加了自学考试,大专、本科段选的都是“护理”专业。尽管耳边偶尔会传来一些“战友”改行的消息,他却不动摇。周围的热心朋友们也劝他另找“出路”,他直白地说:“护士这条路我是走定了。”他给自己定下了目标:争取获得乌鲁木齐市“南丁格尔式优秀护士”,还要朝着“国际南丁格尔奖章”努力!
自责
ICU和死亡离得太近,每天面对着生与死是怎样的心境?马军说,SICU的医生护士恨不得努力拽住每一个危重病人的生命,每当送走一位脱险病人进入普通病房,他和同事们都暗暗松口气;而每当遇到抢救无效的病人离开人世时,他们心里非常难受,还得快速调整情绪投入其他患者的护理工作。
初到SICU时,病人的不治很令马军痛苦。虽说以前在泌尿科病房整日穿梭也很辛苦,但经常能看到患者病愈的笑脸,而送到SICU的患者要么是遭遇突发意外的危重病人,要么是手术后的高危病号,死亡近在咫尺,常令人避之不及。当第一次面对患者挺不过术后反应、在自己和同事们的忙碌中离去时,他简直不能相信。
他不断地责怪自己,自责填满了他的心。在同事们的关怀开导下,他渐渐释然,走出了那段“灰色的日子”。
随着心态平静,他发现在SICU里男护士更有用武之地:他力气大,每隔一会儿为病人翻身有时他一人就行,能顶替好几个女同事;他体力好,经常上夜班一个人顶住了能让女护士们稍作休息;他还擅长摆弄仪器,ICU里集中了各种抢救设备、仪器,针对不同患者需要他总能第一时间把机器调好、启动,一些小毛病他看看就能解决;他照看人很仔细,同事们夸他比女护士还细心。
所以他也越干越有劲。还发现在SICU里不用再面对病人及家属的好奇。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前在病房工作时他常常要面对人们对男护士的不解、质疑,有时解释得口干舌躁。而SICU里是“零陪护”,病人多处于急危状态,所以没有人关心他的性别,他可以完全地投入工作,感觉很舒心。
马军觉得在SICU里实现了自己“治病救人”的梦想。小时候,他身体羸弱,最崇拜那些穿白大褂、挂听诊器给人能看好病的医生。因为家境原因,初中毕业后他决定读中专,选择了当时唯一和医学有关系的护理专业,老师告诉他:医生和护士一样是治病救人的高尚职业。尽管这些年社会对男护士的认可度不高,但他仍然在坚守理想。
感动
刚刚过去的“护士节”里,他和同事们一样收到了很多亲友、同事的祝福,虽说来自病人的问候很少很少,但他们失落过后也表示理解:生着病谁会有心情关心别人的节日呢?
所以当一位老年患者忍着病痛向马军致谢时,这个坚强的男护士差点流下眼泪。
那是上晚夜班时,手术室送来一位高龄老人由他负责护理。老人进来时还处在术后的麻醉状态,嘴里插着呼吸机管,四肢被约束着。马军按照护理规定细心进行监护,并不时趴在老人耳畔说话、安慰。夜里11时老人醒来了、使劲地盯着他。顺着目光,他发现老人那只还被约束着的左手正努力地翘起大拇指——他又惊讶又感动,那是老人在竭力向他表达谢意呀,他眼前一片白雾,心里烫烫的。
第二天清晨,他为老人洗过脸,做完口护、洗手等生活护理后,摘掉了呼吸机的老人可以发声了,不住地向他道谢。
他觉得心里特别温暖。老人在挣扎中翘起大拇指的样子深深定格在他心里。他说,也许会记一辈子。
危险
护理是高危工作,尤其对于以外伤病人为主的SICU里的医护人员,危险无时不在。
马军也遭遇过。一次在他班上送来一名急救病人,需要几个值班护士互相配合完成扎针和输液。就在前一名护士拔下针管、马军立刻按压针眼的一刹那,他觉察到自己的食指被针头划伤了。看着鲜红的血滴从戴着塑胶手套的指头上渗出来,他呆住了。“快去冲洗”,同事的叫声喊醒了他,飞速冲到水龙头下,拼命地向外挤压伤口里的血液。患者的血液化验结果是乙肝小三阳,他虽然没被感染,但也需要定期检测。回忆起这件事他倒很平静,“干我们护士的,这些事很难免会碰到,没什么好抱怨。”
他很佩服一位勇敢的女同事。那天也是120急救车送来一名外伤很重的患者,身体多处受伤、鲜血直流。护士们急忙围拢过去处理伤口,患者的血液直接喷溅到了一位女护士的眼睛里。血检结果是病人患有梅毒,而这位年轻护士才新婚不久。
马军和同事们一片沉默。大家知道什么安慰的话也没有用。可这个女同事却特别坚强,独自承受煎熬,一边工作、一边等待自己的化验结果,丝毫没有影响工作。
爱情
作为26岁的回族小伙儿,马军的婚姻大事备受关注。可是谁愿意嫁给这个总上夜班的男护士呢?
“如果顺利的话,明年我结婚。”马军笑了,清秀的脸上飞起红晕。他的女朋友也是一名护士,理解他、支持他,和他有着同样的追求。
谈起女友,马军笑个不停。他们认识了好几年,自从去年调进一个科室后感情与日俱增。虽然目前婚事还面临一些困难,但马军不怕,他相信凭着努力一定能和相爱的人走到一起、白头偕老。
祝愿马军这位SICU里的“男丁格尔”心想事成!
愿望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这一天正好马军值白班,从早上8点半上班一直忙到晚上9点,下班后他扒了几口饭就倒在宿舍睡着了。
SICU的工作就是这样,4个值班组轮流,每个班时近13小时。在这13个小时里,他不可能有休息时间,面对危重病人,全部护理人员必须高度紧张、默契配合。
虽说休息了一晚,13号见到马军时脸色还是不好。他个头不高、身板单薄,完全不像照片上穿着工作服、戴口罩的样子显得强壮。认识他是5年前,当时才从医科大护理学院毕业成为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科男护士的马军引起了媒体的关注,他的照片、故事频频出现报端。当时就有人质疑他在护士岗位上能干多久?而今他不仅坚持了5年多,而且越干越好,业务越来越精,评上了全院的“先进个人”、“优秀团员”,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去年主动请缨参加青海玉树救援活动,因为表现突出被调入SICU。
说话间,他连声为自己的哈欠道歉,长期的倒班生活使身体产生了自动调节:上班精神、下班疲累。他说更喜欢上班的感觉,喜欢护士的忙碌生活,尤其调到SICU后特别兴奋。“这里节奏快、情况复杂、仪器设备多,我能发挥更多作用、学到更多护理知识、变成个多面手。”他说,甚至希望一辈子都在SICU工作,再忙再累也愿意。
为了提高业务水平,他报名参加了自学考试,大专、本科段选的都是“护理”专业。尽管耳边偶尔会传来一些“战友”改行的消息,他却不动摇。周围的热心朋友们也劝他另找“出路”,他直白地说:“护士这条路我是走定了。”他给自己定下了目标:争取获得乌鲁木齐市“南丁格尔式优秀护士”,还要朝着“国际南丁格尔奖章”努力!
自责
ICU和死亡离得太近,每天面对着生与死是怎样的心境?马军说,SICU的医生护士恨不得努力拽住每一个危重病人的生命,每当送走一位脱险病人进入普通病房,他和同事们都暗暗松口气;而每当遇到抢救无效的病人离开人世时,他们心里非常难受,还得快速调整情绪投入其他患者的护理工作。
初到SICU时,病人的不治很令马军痛苦。虽说以前在泌尿科病房整日穿梭也很辛苦,但经常能看到患者病愈的笑脸,而送到SICU的患者要么是遭遇突发意外的危重病人,要么是手术后的高危病号,死亡近在咫尺,常令人避之不及。当第一次面对患者挺不过术后反应、在自己和同事们的忙碌中离去时,他简直不能相信。
他不断地责怪自己,自责填满了他的心。在同事们的关怀开导下,他渐渐释然,走出了那段“灰色的日子”。
随着心态平静,他发现在SICU里男护士更有用武之地:他力气大,每隔一会儿为病人翻身有时他一人就行,能顶替好几个女同事;他体力好,经常上夜班一个人顶住了能让女护士们稍作休息;他还擅长摆弄仪器,ICU里集中了各种抢救设备、仪器,针对不同患者需要他总能第一时间把机器调好、启动,一些小毛病他看看就能解决;他照看人很仔细,同事们夸他比女护士还细心。
所以他也越干越有劲。还发现在SICU里不用再面对病人及家属的好奇。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前在病房工作时他常常要面对人们对男护士的不解、质疑,有时解释得口干舌躁。而SICU里是“零陪护”,病人多处于急危状态,所以没有人关心他的性别,他可以完全地投入工作,感觉很舒心。
马军觉得在SICU里实现了自己“治病救人”的梦想。小时候,他身体羸弱,最崇拜那些穿白大褂、挂听诊器给人能看好病的医生。因为家境原因,初中毕业后他决定读中专,选择了当时唯一和医学有关系的护理专业,老师告诉他:医生和护士一样是治病救人的高尚职业。尽管这些年社会对男护士的认可度不高,但他仍然在坚守理想。
感动
刚刚过去的“护士节”里,他和同事们一样收到了很多亲友、同事的祝福,虽说来自病人的问候很少很少,但他们失落过后也表示理解:生着病谁会有心情关心别人的节日呢?
所以当一位老年患者忍着病痛向马军致谢时,这个坚强的男护士差点流下眼泪。
那是上晚夜班时,手术室送来一位高龄老人由他负责护理。老人进来时还处在术后的麻醉状态,嘴里插着呼吸机管,四肢被约束着。马军按照护理规定细心进行监护,并不时趴在老人耳畔说话、安慰。夜里11时老人醒来了、使劲地盯着他。顺着目光,他发现老人那只还被约束着的左手正努力地翘起大拇指——他又惊讶又感动,那是老人在竭力向他表达谢意呀,他眼前一片白雾,心里烫烫的。
第二天清晨,他为老人洗过脸,做完口护、洗手等生活护理后,摘掉了呼吸机的老人可以发声了,不住地向他道谢。
他觉得心里特别温暖。老人在挣扎中翘起大拇指的样子深深定格在他心里。他说,也许会记一辈子。
危险
护理是高危工作,尤其对于以外伤病人为主的SICU里的医护人员,危险无时不在。
马军也遭遇过。一次在他班上送来一名急救病人,需要几个值班护士互相配合完成扎针和输液。就在前一名护士拔下针管、马军立刻按压针眼的一刹那,他觉察到自己的食指被针头划伤了。看着鲜红的血滴从戴着塑胶手套的指头上渗出来,他呆住了。“快去冲洗”,同事的叫声喊醒了他,飞速冲到水龙头下,拼命地向外挤压伤口里的血液。患者的血液化验结果是乙肝小三阳,他虽然没被感染,但也需要定期检测。回忆起这件事他倒很平静,“干我们护士的,这些事很难免会碰到,没什么好抱怨。”
他很佩服一位勇敢的女同事。那天也是120急救车送来一名外伤很重的患者,身体多处受伤、鲜血直流。护士们急忙围拢过去处理伤口,患者的血液直接喷溅到了一位女护士的眼睛里。血检结果是病人患有梅毒,而这位年轻护士才新婚不久。
马军和同事们一片沉默。大家知道什么安慰的话也没有用。可这个女同事却特别坚强,独自承受煎熬,一边工作、一边等待自己的化验结果,丝毫没有影响工作。
爱情
作为26岁的回族小伙儿,马军的婚姻大事备受关注。可是谁愿意嫁给这个总上夜班的男护士呢?
“如果顺利的话,明年我结婚。”马军笑了,清秀的脸上飞起红晕。他的女朋友也是一名护士,理解他、支持他,和他有着同样的追求。
谈起女友,马军笑个不停。他们认识了好几年,自从去年调进一个科室后感情与日俱增。虽然目前婚事还面临一些困难,但马军不怕,他相信凭着努力一定能和相爱的人走到一起、白头偕老。
祝愿马军这位SICU里的“男丁格尔”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