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节课前,教师会精心设计和准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面对思维活跃的学生,往往还会有意想不到的事件和问题发生,甚至出乎教师预想之外。如何处理这些突发事件与教师的教学理念、自身素质、教学经验和教学机智有着很大的关系,需要教师灵活应对。在平行四边形的教学过程中,发散性思维与严谨的数学学习态度发生碰撞,教师该如何处理呢?
课堂上的发散思维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第二课时,教学片断如下:
师:如图一,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F分别是AD、BC上的两点,当E、F满足什么条件时,BE=DF?
生1:当AE=CF时,可证DE=BF。又因为DE∥BF,利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问题可以解决。
生2:我同意他的观点,我认为当E、F分别是AD、BC的中点时,也可以。
生3:当∠BED=∠BFD时。因为DE∥BF,所以∠BED ∠EBF=1800,等量代换得到∠EBF ∠BFD=1800,从而,证得BE∥DF。利用“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问题可以解决。
生4:当BE,DF分别为∠ABC和∠ADC的角平分线时,可利用基本图形,即“由平行线和角平分线可构造等腰三角形”来证明AE=AB=CD=CF,从而转化成和学生1所说的题目一样。
(课堂气氛逐渐活跃起来,教师见目的已达到,就准备小结,然后进入下一环节,但还有学生举手发言)
生5:可以在图上添加对角线吗?
(这是教师没有想到的,学生的思维已经超过了预期)
生5:如图二,EF与BD相交于点O,当OE=OF时。因为OB=OD,OE=OF,利用“对角线互相平分”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问题可以解决。
(有学生点头,但也有的皱起眉头)
生6:为什么OB=OD呢?题目中没有这个已知条件。
生7:ABCD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所以OB=OD。
生6:题目中没有交代点O是AC与BD的交点。
生5:因为OE=OF,点O就是AC与BD的交点。如果不是,你能在BD上找出其他的点O,使OE=OF吗?
同学们纷纷开始议论。此时同学都将疑问的目光投向笔者,笔者感觉学生5是对的,但是没有证明AC经过点O,那么OB=OD这个条件肯定是无法使用的。但是,要证明AC经过点O,笔者一时却没想出方法来。习惯在学生面前扮演无所不能的角色,此时突然发现自己不能解答学生5和学生6的问题,笔者心里很慌乱,脸一下子红了。为了掩饰,笔者避开这个问题,问大家:“我们让学生5开始就加一个条件,AC与BD相交于点O,EF经过点O,且OE=OF,这样这个问题是不是就解决了?”大部分同学都点头,认为此法可行。见同学们不再追问,笔者立即将话题转入下一个环节,暂时应付了尴尬局面。
课后反思
下课后,笔者依然沉浸在刚才课堂上的这起突发事件中,冷静思考了一下学生5的问题,发现可以用这样一种方法来解决。
如图三,平行四边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假设在BD上存在一点异于点O的点P,EF经过点P,且PE=PF。现在我们来证明这个假设是错误的。连接EO并延长交BC于点M,由课本第92页第13题易证到OE=0M,所以点O是EM的中点。又因为PE=PF,所以点P是EF的中点,所以OP是△EMF的中位线,所以OP平行于BC,这与O、P两点都在BD上是矛盾的。所以,假设不成立,即如果在BD上存在一点P,使PB=PD,PE=PF,且E、F在一条直线上,那么点P一定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的交点。所以,学生5的猜想是正确的。
在后来的一节课上,笔者补充讲解了此题的新解法,同学们对这个解法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学生5,看到自己的设想得到了老师的证明,显得特别开心,增强了他学习数学的兴趣。
结束语
这一次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使笔者对“教,然后知困”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作为教育工作者,面对思维活跃的学生,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出乎教师预想之外的情况。对此,教师一方面要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地学习,努力提升自身业务素质,增加处理意外情况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遇到类似情况,千万不能应付了事,要抱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探究解题的各种思路和方法,并使学生真正掌握,进而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符永平.老歌新唱,浅印深痕[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09(11):27-29.
[2]吴增生,齐秀华.基础复习课的核心任务、认知特点和教学策略[J].中国数学教育,2012(Z1):86-93.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实验中学)
课堂上的发散思维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第二课时,教学片断如下:
师:如图一,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F分别是AD、BC上的两点,当E、F满足什么条件时,BE=DF?
生1:当AE=CF时,可证DE=BF。又因为DE∥BF,利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问题可以解决。
生2:我同意他的观点,我认为当E、F分别是AD、BC的中点时,也可以。
生3:当∠BED=∠BFD时。因为DE∥BF,所以∠BED ∠EBF=1800,等量代换得到∠EBF ∠BFD=1800,从而,证得BE∥DF。利用“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问题可以解决。
生4:当BE,DF分别为∠ABC和∠ADC的角平分线时,可利用基本图形,即“由平行线和角平分线可构造等腰三角形”来证明AE=AB=CD=CF,从而转化成和学生1所说的题目一样。
(课堂气氛逐渐活跃起来,教师见目的已达到,就准备小结,然后进入下一环节,但还有学生举手发言)
生5:可以在图上添加对角线吗?
(这是教师没有想到的,学生的思维已经超过了预期)
生5:如图二,EF与BD相交于点O,当OE=OF时。因为OB=OD,OE=OF,利用“对角线互相平分”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问题可以解决。
(有学生点头,但也有的皱起眉头)
生6:为什么OB=OD呢?题目中没有这个已知条件。
生7:ABCD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所以OB=OD。
生6:题目中没有交代点O是AC与BD的交点。
生5:因为OE=OF,点O就是AC与BD的交点。如果不是,你能在BD上找出其他的点O,使OE=OF吗?
同学们纷纷开始议论。此时同学都将疑问的目光投向笔者,笔者感觉学生5是对的,但是没有证明AC经过点O,那么OB=OD这个条件肯定是无法使用的。但是,要证明AC经过点O,笔者一时却没想出方法来。习惯在学生面前扮演无所不能的角色,此时突然发现自己不能解答学生5和学生6的问题,笔者心里很慌乱,脸一下子红了。为了掩饰,笔者避开这个问题,问大家:“我们让学生5开始就加一个条件,AC与BD相交于点O,EF经过点O,且OE=OF,这样这个问题是不是就解决了?”大部分同学都点头,认为此法可行。见同学们不再追问,笔者立即将话题转入下一个环节,暂时应付了尴尬局面。
课后反思
下课后,笔者依然沉浸在刚才课堂上的这起突发事件中,冷静思考了一下学生5的问题,发现可以用这样一种方法来解决。
如图三,平行四边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假设在BD上存在一点异于点O的点P,EF经过点P,且PE=PF。现在我们来证明这个假设是错误的。连接EO并延长交BC于点M,由课本第92页第13题易证到OE=0M,所以点O是EM的中点。又因为PE=PF,所以点P是EF的中点,所以OP是△EMF的中位线,所以OP平行于BC,这与O、P两点都在BD上是矛盾的。所以,假设不成立,即如果在BD上存在一点P,使PB=PD,PE=PF,且E、F在一条直线上,那么点P一定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的交点。所以,学生5的猜想是正确的。
在后来的一节课上,笔者补充讲解了此题的新解法,同学们对这个解法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学生5,看到自己的设想得到了老师的证明,显得特别开心,增强了他学习数学的兴趣。
结束语
这一次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使笔者对“教,然后知困”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作为教育工作者,面对思维活跃的学生,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出乎教师预想之外的情况。对此,教师一方面要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地学习,努力提升自身业务素质,增加处理意外情况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遇到类似情况,千万不能应付了事,要抱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探究解题的各种思路和方法,并使学生真正掌握,进而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符永平.老歌新唱,浅印深痕[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09(11):27-29.
[2]吴增生,齐秀华.基础复习课的核心任务、认知特点和教学策略[J].中国数学教育,2012(Z1):86-93.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