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用创造性教学培养学生习作的创新能力呢?据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肤浅看法:
一、激活学生习作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要学生对习作感兴趣,教师必须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在日常讲读教学、阅读教学中,许多老师注重示范教学,却很少能与学生共同体味、观察、构思。我将学生带到操场,与他们一起观察校园内的景物特点。看到学生展开双手感受着秋风、追逐着风中落叶的欢快身影,我仿佛也回到孩提时代。我顺手拾起地上的落叶,放在鼻尖上深深地嗅着。看到我这样,学生也学我,闻闻落叶下泥土的味道,摸摸花坛里的苍松翠柏,看看蓝蓝的天空。调皮的学生还打了几个滚,欢声笑语充满了校园。由于观察感受启动了我的文思,我与学生共同起草了“校园秋色”。我不仅一气呵成,还把我的作品读给学生听。学生们也纷纷举手,声情并茂地朗读自己的作品。交流中,我从学生欣喜的眼里读到了他们从未有过的满足和自信。谁说教师的习作示范没有影响力?讲到“下水”,教师不应局限于与学生一起习作,“下水”的“泳姿”可以多种多样。日常习作教学中,我今天口述一份选材要点,明天拟定一篇作文提纲;帮这个学生说个开头段,给那个学生写个结尾段……教师以身示范,坚持不懈,为学生扫除了心理障碍,提高了学生的习作兴趣。
教师在习作批改和写评语时也要有方法,不要以成人标准妄作评判,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去评价。要善于发现每一篇习作的闪光点,哪怕只是一个恰当的词语、一个适宜的标点,都应在眉批中给予充分肯定,或在总批中给以热情的赞扬,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培养起学生良好的情感,使学生逐步进入乐于习作、善于习作的最佳境界。评语的语气还应注意要有朋友式的轻松,可用亲密的谈心式、商量式、探讨式、启发式,要语中含情,好话多说,坏话好说,不中听的话不说,让学生在激励中进步。
二、广开思路,不拘一格。
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是许多学生写作时畏惧心理产生的根源。改变这种现象,除了要注意平日作文指导之外,教师还要注意用各种方式唤醒学生的深层次记忆,开发学生的大脑潜能。不能对学生要求太高,要一步步走,不求新、不求奇、不求特,只求真;不求大、不求高、不求精,只求实;不虚饰、不矫揉、不造作,只求情。要唤起学生的生活联想,指导他们小中见大、旧事生新。学生的一些习作写的不是实事,怎么办呢?一票否决?不应该。教师要站在儿童的立场去理解。其实,虚构不等于说假话。习作是学生通过写文章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这种认识、感受可以是从某件真实事情直接感悟获取,也有可能是对生活的认识感受,并非来自一两件具体的事。既然是综合,就可以有移花接木的现象、再造想象,只要它合乎生活规律,近乎生活情理,学生把它反映出来了,我认为没有什么不可以的。正确指导学生对生活的综合概括,提高学生对生活实质的认识,正确把握生活现象中的是是非非,然后通过习作虚构的内容表述出来,这既是培养习作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个性品格的过程,只要指导得法,不会产生负效应。大纲对习作的总要求是:“小学生习作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适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其中也提到了“想到的”这一点,大胆让学生写虚构的东西,畅想未来、假设事情、进入幻想等等也是一种新尝试。在国外允许有方苹果存在,做教师的又何必非得强调写一件真人真事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很重要,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让学生多写一些命题、半命题或自我命题的习作,如《××的自述》、《未来的人类》、《假如我富有了》、《××年以后的地球……》,趣味性强,想象虚构空间大,不也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吗?当然,我也不是鼓励学生进行虚构习作,因为他们的年龄还小,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综合能力有限,起步习作要从真人真事写起才会有真情实感。因此,进行扎实的习作训练是非常必要的,这应当成为小学生习作训练的主线。如若学生出现了虚构习作,教师就应当客观地评价,不能一律打击。
三、多种形式积累素材。
小学生习作的创新意识,与他们知识储存量的多少、生活经历是否丰富有关。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读适合于他们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科普读物、民间故事等等,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让学生知识的储存量达到他能够表述的基本标准。生活中还应该提醒学生注意身边的人和事,让他们尽可能多地了解社会、涉足社会、接触大自然、懂得祖国的文化、掌握一些生活常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见多识广,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学生表达起来就会有源头活水。除此以外,学校、教师要多开展办手抄报、粘贴画、小制作、小手工、干家务活等一些操作性强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既有成功的喜悦,又有失败的烦恼,多彩的生活内涵,使学生的创新意识有了牢固的根基,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的创新意识来源于对生活的感悟,平日习作还需要多种途径进行。可以坚持写观察日记,摘记好词佳句,写读书笔记,用信函沟通情感;学生有烦恼、有想法、有感动、有收获、有喜悦都可以抒发出来。这种练笔实现了师生民主、平等、和谐的沟通,学生流露了内心世界,领悟了生活真谛。
总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靠自己创造性的劳动去为学生拓展创造思维的空间,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以上是本人的拙见,仅供同仁参考。
一、激活学生习作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要学生对习作感兴趣,教师必须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在日常讲读教学、阅读教学中,许多老师注重示范教学,却很少能与学生共同体味、观察、构思。我将学生带到操场,与他们一起观察校园内的景物特点。看到学生展开双手感受着秋风、追逐着风中落叶的欢快身影,我仿佛也回到孩提时代。我顺手拾起地上的落叶,放在鼻尖上深深地嗅着。看到我这样,学生也学我,闻闻落叶下泥土的味道,摸摸花坛里的苍松翠柏,看看蓝蓝的天空。调皮的学生还打了几个滚,欢声笑语充满了校园。由于观察感受启动了我的文思,我与学生共同起草了“校园秋色”。我不仅一气呵成,还把我的作品读给学生听。学生们也纷纷举手,声情并茂地朗读自己的作品。交流中,我从学生欣喜的眼里读到了他们从未有过的满足和自信。谁说教师的习作示范没有影响力?讲到“下水”,教师不应局限于与学生一起习作,“下水”的“泳姿”可以多种多样。日常习作教学中,我今天口述一份选材要点,明天拟定一篇作文提纲;帮这个学生说个开头段,给那个学生写个结尾段……教师以身示范,坚持不懈,为学生扫除了心理障碍,提高了学生的习作兴趣。
教师在习作批改和写评语时也要有方法,不要以成人标准妄作评判,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去评价。要善于发现每一篇习作的闪光点,哪怕只是一个恰当的词语、一个适宜的标点,都应在眉批中给予充分肯定,或在总批中给以热情的赞扬,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培养起学生良好的情感,使学生逐步进入乐于习作、善于习作的最佳境界。评语的语气还应注意要有朋友式的轻松,可用亲密的谈心式、商量式、探讨式、启发式,要语中含情,好话多说,坏话好说,不中听的话不说,让学生在激励中进步。
二、广开思路,不拘一格。
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是许多学生写作时畏惧心理产生的根源。改变这种现象,除了要注意平日作文指导之外,教师还要注意用各种方式唤醒学生的深层次记忆,开发学生的大脑潜能。不能对学生要求太高,要一步步走,不求新、不求奇、不求特,只求真;不求大、不求高、不求精,只求实;不虚饰、不矫揉、不造作,只求情。要唤起学生的生活联想,指导他们小中见大、旧事生新。学生的一些习作写的不是实事,怎么办呢?一票否决?不应该。教师要站在儿童的立场去理解。其实,虚构不等于说假话。习作是学生通过写文章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这种认识、感受可以是从某件真实事情直接感悟获取,也有可能是对生活的认识感受,并非来自一两件具体的事。既然是综合,就可以有移花接木的现象、再造想象,只要它合乎生活规律,近乎生活情理,学生把它反映出来了,我认为没有什么不可以的。正确指导学生对生活的综合概括,提高学生对生活实质的认识,正确把握生活现象中的是是非非,然后通过习作虚构的内容表述出来,这既是培养习作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个性品格的过程,只要指导得法,不会产生负效应。大纲对习作的总要求是:“小学生习作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适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其中也提到了“想到的”这一点,大胆让学生写虚构的东西,畅想未来、假设事情、进入幻想等等也是一种新尝试。在国外允许有方苹果存在,做教师的又何必非得强调写一件真人真事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很重要,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让学生多写一些命题、半命题或自我命题的习作,如《××的自述》、《未来的人类》、《假如我富有了》、《××年以后的地球……》,趣味性强,想象虚构空间大,不也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吗?当然,我也不是鼓励学生进行虚构习作,因为他们的年龄还小,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综合能力有限,起步习作要从真人真事写起才会有真情实感。因此,进行扎实的习作训练是非常必要的,这应当成为小学生习作训练的主线。如若学生出现了虚构习作,教师就应当客观地评价,不能一律打击。
三、多种形式积累素材。
小学生习作的创新意识,与他们知识储存量的多少、生活经历是否丰富有关。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读适合于他们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科普读物、民间故事等等,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让学生知识的储存量达到他能够表述的基本标准。生活中还应该提醒学生注意身边的人和事,让他们尽可能多地了解社会、涉足社会、接触大自然、懂得祖国的文化、掌握一些生活常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见多识广,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学生表达起来就会有源头活水。除此以外,学校、教师要多开展办手抄报、粘贴画、小制作、小手工、干家务活等一些操作性强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既有成功的喜悦,又有失败的烦恼,多彩的生活内涵,使学生的创新意识有了牢固的根基,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的创新意识来源于对生活的感悟,平日习作还需要多种途径进行。可以坚持写观察日记,摘记好词佳句,写读书笔记,用信函沟通情感;学生有烦恼、有想法、有感动、有收获、有喜悦都可以抒发出来。这种练笔实现了师生民主、平等、和谐的沟通,学生流露了内心世界,领悟了生活真谛。
总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靠自己创造性的劳动去为学生拓展创造思维的空间,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以上是本人的拙见,仅供同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