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幼儿美术活动能使幼儿在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过程中,引发积极的情绪情感,促进并激发幼儿创造的欲望与潜力。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创造力培养
绘画是幼儿喜欢的艺术活动,也是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的良好途径,同时对幼儿个性、优良品质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现在,无论幼儿园、家庭与社会都比较重视通过美术活动去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能力,并以独创性作为评价幼儿美术作品的主要标准。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如何发展幼儿绘画的创造力成为开展美术活动的重要指标。
一、采用多种绘画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诱发幼儿绘画的主动性
孩子们对于绘画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他们面对千姿百态的人物、动物、植物和风景,总能得心应手、栩栩如生地把它描绘出来。因此,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让幼儿具备绘画的原动力和内驱力,这就是幼儿发展的动力机制。
在绘画活动中,幼儿对美的感受,对新事物的兴趣,也是基于非常直接的视觉形象, 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美好的事物,积累创作素材。观察是创作的基础,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他们看到的东西越多,积累的素材越多,创作也就越有基础,合理引导幼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记忆、分析,把生活中立体的、三维的物体绘画在平面的纸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幼儿才会主动思考、并自觉采取行动。对于不喜欢画画的幼儿来说,画画是一件苦差事,只需几分钟就完成作业,白纸上呈现的是乱七八糟的几笔,无论怎么引导,都不能把他的思路拉上正轨,结果很不理想。然而对画画感兴趣的幼儿,他们会长时间陶醉想象,仔细地勾勒线条,卖力地涂色,最后一幅具有创意的画呈现在眼前,看到幼儿沉醉其中的样子,老师也很开心。因此,使画画成为幼儿喜欢和感兴趣的活动,并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表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增加幼儿体验与创造美的途径,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周围的世界
在发展幼儿绘画创造力的教育中,教师应善于借助音乐、语言、科学等不同特点,将其与对幼儿的美术教育相整合,要注重挖掘幼儿的创造力。引导幼儿运用表情与动作摆出各种造型,体现出孩子的个性,鼓励孩子运用绘画的手段表现出来。
幼儿走向自然,体会自然美,它以具体、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被孩子所感知。欣赏大自然的景物为孩子们开启了想象的大门,发现了美、创造了美。因而常常带幼儿走出活动室,走进大自然,看看美丽的花朵、摸摸大树、观察小动物,带领孩子走向社会,参观商店、市场、公园、车站,观察景物四季变化,让孩子身临其境,对周围的事物有切身的感受体验从而大胆地进行写生画。这样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会被激活,想象也就随之迸发。让幼儿在大自然中主动探索知识、积极参与活动,可见大自然不仅增添了孩子们的知识和经验,也促进了他们智慧发展,愿大自然美好的事物溶于绘画之中,让每个孩子喜欢画画,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
在幼儿的生活空间中,从花草树木到蹦蹦跳跳的小兔,从集市的繁荣景象到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从民间的艺术作品之美到现实生活中的人文之美,都是幼儿绘画实践的基础,也是幼儿进行创造思维的丰富源泉。幼儿生活的周边环境尽管丰富多彩,但由于幼儿注意力容易转移的年龄特点,幼儿并不是事事关心的,许多事物往往是视而不见,幼儿的观察力还存在着片面性和随意性。教师要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引导幼儿对所画对象作全面细致地观察。如观察对象的形状、大小、结构、色彩等等,了解观察对象的组合特征,丰富幼儿对观察对象的感性认识,由感性认识升华至理性认识,从而发展幼儿的创造思维。
三、允许幼儿自由创作,营造宽松自由的环境,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创造宽松自由的活动环境,能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活动中去,体会创造美的无穷乐趣。在民主宽松的环境中,在潜移默化、循序渐化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意识和能力。
在幼儿的绘画过程中,给孩子创设宽松的氛围,用教师的机智激励他们主动去观察,并鼓舞幼儿主动学习绘画表现技能,发现美的绘画语言,使孩子们在人文情感的熏陶下获得表现美的技能和情趣。幼儿的绘画作品中往往充满了稚趣,画面上的每一根线条,形状、形式和色彩都传达了每个幼儿的思维和情感,并且充满了想象和创造。每个幼儿的绘画作品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这都表现了孩子对生活事物的独特见解和感受,“一幅儿童画,就是一个小心灵的探索”。所以教师要给孩子一个自由的想象空间,去描述周围的一切,发展孩子的自我个性。
四、正确评价幼儿作品,增强幼儿创造意识
在绘画教学实践中,教师需了解每个幼儿的最近发展情况,精心设计绘画内容,让幼儿去尝试并获得成功,尝到甜头,体验快乐,产生兴趣,进而形成新的动机和欲望。
对幼儿稚拙的图画,要从幼儿的角度,以欣赏的态度去阅读他们在绘画所表达的内心世界,尽量用启发开放式的语言,如:“不错,你画得很有趣。”“你真棒。”等话语来肯定其创作成果,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作品是被接受和尊重的,并提供机会让幼儿进行分享、交流,使他们有更多的沟通。比如举办画展,在每次幼儿画好作品后,就把每个孩子的作品展示张贴,引导幼儿互相观赏,互相评价,打出每张作品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使他們为自己的成功而自豪,由此激发浓厚的绘画兴趣,同时也为下次有趣的绘画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教师必须尽量少干预,强调创造的过程,注意幼儿的情感体验,不在意幼儿的创造结果,必须多了解孩子,善于观察、分析孩子的各种情况准确把握,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教给孩子技能技巧,让孩子画出心中的画,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只有具有创造意识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学生,在师生互动中,幼儿的绘画教学将引导幼儿走上具有创造力的人生之路,为成为二十一世纪的创造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忠敏. 发展幼儿绘画创造力的教育策略.新课程. 2011年2月28日.
[2]李翠玲. 浅谈幼儿绘画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3]盛卫娟. 幼儿绘画活动中的创造力.幼教天地.2014年第58期.
[4]王秀丽. 幼儿美术教育的教与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0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创造力培养
绘画是幼儿喜欢的艺术活动,也是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的良好途径,同时对幼儿个性、优良品质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现在,无论幼儿园、家庭与社会都比较重视通过美术活动去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能力,并以独创性作为评价幼儿美术作品的主要标准。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如何发展幼儿绘画的创造力成为开展美术活动的重要指标。
一、采用多种绘画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诱发幼儿绘画的主动性
孩子们对于绘画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他们面对千姿百态的人物、动物、植物和风景,总能得心应手、栩栩如生地把它描绘出来。因此,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让幼儿具备绘画的原动力和内驱力,这就是幼儿发展的动力机制。
在绘画活动中,幼儿对美的感受,对新事物的兴趣,也是基于非常直接的视觉形象, 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美好的事物,积累创作素材。观察是创作的基础,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他们看到的东西越多,积累的素材越多,创作也就越有基础,合理引导幼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记忆、分析,把生活中立体的、三维的物体绘画在平面的纸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幼儿才会主动思考、并自觉采取行动。对于不喜欢画画的幼儿来说,画画是一件苦差事,只需几分钟就完成作业,白纸上呈现的是乱七八糟的几笔,无论怎么引导,都不能把他的思路拉上正轨,结果很不理想。然而对画画感兴趣的幼儿,他们会长时间陶醉想象,仔细地勾勒线条,卖力地涂色,最后一幅具有创意的画呈现在眼前,看到幼儿沉醉其中的样子,老师也很开心。因此,使画画成为幼儿喜欢和感兴趣的活动,并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表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增加幼儿体验与创造美的途径,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周围的世界
在发展幼儿绘画创造力的教育中,教师应善于借助音乐、语言、科学等不同特点,将其与对幼儿的美术教育相整合,要注重挖掘幼儿的创造力。引导幼儿运用表情与动作摆出各种造型,体现出孩子的个性,鼓励孩子运用绘画的手段表现出来。
幼儿走向自然,体会自然美,它以具体、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被孩子所感知。欣赏大自然的景物为孩子们开启了想象的大门,发现了美、创造了美。因而常常带幼儿走出活动室,走进大自然,看看美丽的花朵、摸摸大树、观察小动物,带领孩子走向社会,参观商店、市场、公园、车站,观察景物四季变化,让孩子身临其境,对周围的事物有切身的感受体验从而大胆地进行写生画。这样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会被激活,想象也就随之迸发。让幼儿在大自然中主动探索知识、积极参与活动,可见大自然不仅增添了孩子们的知识和经验,也促进了他们智慧发展,愿大自然美好的事物溶于绘画之中,让每个孩子喜欢画画,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
在幼儿的生活空间中,从花草树木到蹦蹦跳跳的小兔,从集市的繁荣景象到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从民间的艺术作品之美到现实生活中的人文之美,都是幼儿绘画实践的基础,也是幼儿进行创造思维的丰富源泉。幼儿生活的周边环境尽管丰富多彩,但由于幼儿注意力容易转移的年龄特点,幼儿并不是事事关心的,许多事物往往是视而不见,幼儿的观察力还存在着片面性和随意性。教师要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引导幼儿对所画对象作全面细致地观察。如观察对象的形状、大小、结构、色彩等等,了解观察对象的组合特征,丰富幼儿对观察对象的感性认识,由感性认识升华至理性认识,从而发展幼儿的创造思维。
三、允许幼儿自由创作,营造宽松自由的环境,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创造宽松自由的活动环境,能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活动中去,体会创造美的无穷乐趣。在民主宽松的环境中,在潜移默化、循序渐化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意识和能力。
在幼儿的绘画过程中,给孩子创设宽松的氛围,用教师的机智激励他们主动去观察,并鼓舞幼儿主动学习绘画表现技能,发现美的绘画语言,使孩子们在人文情感的熏陶下获得表现美的技能和情趣。幼儿的绘画作品中往往充满了稚趣,画面上的每一根线条,形状、形式和色彩都传达了每个幼儿的思维和情感,并且充满了想象和创造。每个幼儿的绘画作品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这都表现了孩子对生活事物的独特见解和感受,“一幅儿童画,就是一个小心灵的探索”。所以教师要给孩子一个自由的想象空间,去描述周围的一切,发展孩子的自我个性。
四、正确评价幼儿作品,增强幼儿创造意识
在绘画教学实践中,教师需了解每个幼儿的最近发展情况,精心设计绘画内容,让幼儿去尝试并获得成功,尝到甜头,体验快乐,产生兴趣,进而形成新的动机和欲望。
对幼儿稚拙的图画,要从幼儿的角度,以欣赏的态度去阅读他们在绘画所表达的内心世界,尽量用启发开放式的语言,如:“不错,你画得很有趣。”“你真棒。”等话语来肯定其创作成果,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作品是被接受和尊重的,并提供机会让幼儿进行分享、交流,使他们有更多的沟通。比如举办画展,在每次幼儿画好作品后,就把每个孩子的作品展示张贴,引导幼儿互相观赏,互相评价,打出每张作品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使他們为自己的成功而自豪,由此激发浓厚的绘画兴趣,同时也为下次有趣的绘画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教师必须尽量少干预,强调创造的过程,注意幼儿的情感体验,不在意幼儿的创造结果,必须多了解孩子,善于观察、分析孩子的各种情况准确把握,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教给孩子技能技巧,让孩子画出心中的画,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只有具有创造意识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学生,在师生互动中,幼儿的绘画教学将引导幼儿走上具有创造力的人生之路,为成为二十一世纪的创造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忠敏. 发展幼儿绘画创造力的教育策略.新课程. 2011年2月28日.
[2]李翠玲. 浅谈幼儿绘画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3]盛卫娟. 幼儿绘画活动中的创造力.幼教天地.2014年第58期.
[4]王秀丽. 幼儿美术教育的教与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