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英语在政治、经济、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在这六年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对小学英语是应该侧重听说还是四素同步多层面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实验,以英语学前实验班与小学四年普通班英语水平进行比较为例,可以发现学前的孩子在一年内因为单词、句型的量上要多于四年普通班。所以直接影响了二者的读书能力和英语交际能力,另外,由于学前班掌握的单词量及句型较多,一年时间他们可以写出一篇较完整的介绍家庭、学校及班级的小文章,而四年级学生由于所掌握的单词量与句型有限,又少于动笔,能够写出上述材料的学生仅占10%。通过上述事实证明了小学英语应该走出以听、说为重的误区,走入英语教学四素同步、多层面发展的轨道。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我们在某种程度上陷入了这误区呢?
1.忽视了外语教学的特殊性
同一语言,作为母语来教和作为外语来教是根本不同的,这个不同表现在:(1)环境不同。在母语的环境下,人们总是通过不断的“刺激”——“反应”来“习得”语言,而外语学习则不然。无论我们如何去创设语境,也和实际有一定的距离。而课堂上创设的交际环境,又是演练性质的,缺少真实话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正是母语和外语教学具有不同的环境,才使外语教学具有不可否认的特殊性。(2)学习主体不同。在语言学习的起始阶段,母语学习的主体是婴幼儿,他们只能靠机械的重复和模仿去学习语言。在以后,他们也主要靠反复刺激和潜移默化来发展自己的语言能力,虽然也会借助一些语法分析,但比重极小。外语学习的主体是少年儿童,他们具备了一定的母语能力和一定的思维能力。他们是在这样的“前结构”的条件下去学习一种语言的,要求他们用母语的方式去学习既无必要也不可能。
2.忽视外语教学目的的多元化
外语教学要培养学生为交际而使用外语的能力,这无疑是正确的。然而,就能力而言,有各种不同的层次和各个不同的方面。就交际而言,有书面的和口头的。而我们在研究外语教学时,往往只注意掌握语言这一单一目的,而忽视了如意志品质、爱国主义和智力开展等多元因素。
3.忽视了外语教学的阶段性
外语学习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不同学习阶段和年龄段均有其特点。一般来说,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听说法”能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外语,特别是年龄小的学生,听说的语言实践活动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前英语实验班的学生第一月主要是学习字母及开口说话,不需要记忆单词和句型。但如果把听、说应用于学习的始末,则未必恰当。因此随着学习过程向纵深发展,学习者必须实现在感知上由以听觉为主到以视觉为主的转变,在记忆上由机械记忆为主到以理解记忆为主的转变。况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认识能力逐渐提高,他们就会在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能动地掌握一门新的语言,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结构和规律。忽视外语学习阶段性的结果,使得本来在一定阶段或某一范围内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其它学习阶段变成了深入学习的障碍。
3.1本族语与外语的关系。对于学生来说,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母语能力。他的母语不仅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交往和学习的工具,也是掌握一门语言的工具。教学实践表明:在外语学习中,任何正迁移的利用或负迁移的防止都是建立在对母语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完全排斥或完全依赖母语都会妨碍外语的学习。
3.2语言和语法的关系。语法揭示语言的内在规律。对于母语来说,一定语法知识有助于更准确、标准的使用语言,而对于外语学习来说,语法也是掌握语言的“捷径”。实际上,我们在小学阶段不必要谈语法而“色变”。关键是如何分解语法,化难为易,深入浅出的把它总结出来。
总之,在处理以上关系时应把握好一个“度”字,过分强调某一方面,而否定另一方面,对教学是不利的。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研究和实践,外语教学法才能够在走出误区的同时,求得新的发展。
1.忽视了外语教学的特殊性
同一语言,作为母语来教和作为外语来教是根本不同的,这个不同表现在:(1)环境不同。在母语的环境下,人们总是通过不断的“刺激”——“反应”来“习得”语言,而外语学习则不然。无论我们如何去创设语境,也和实际有一定的距离。而课堂上创设的交际环境,又是演练性质的,缺少真实话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正是母语和外语教学具有不同的环境,才使外语教学具有不可否认的特殊性。(2)学习主体不同。在语言学习的起始阶段,母语学习的主体是婴幼儿,他们只能靠机械的重复和模仿去学习语言。在以后,他们也主要靠反复刺激和潜移默化来发展自己的语言能力,虽然也会借助一些语法分析,但比重极小。外语学习的主体是少年儿童,他们具备了一定的母语能力和一定的思维能力。他们是在这样的“前结构”的条件下去学习一种语言的,要求他们用母语的方式去学习既无必要也不可能。
2.忽视外语教学目的的多元化
外语教学要培养学生为交际而使用外语的能力,这无疑是正确的。然而,就能力而言,有各种不同的层次和各个不同的方面。就交际而言,有书面的和口头的。而我们在研究外语教学时,往往只注意掌握语言这一单一目的,而忽视了如意志品质、爱国主义和智力开展等多元因素。
3.忽视了外语教学的阶段性
外语学习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不同学习阶段和年龄段均有其特点。一般来说,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听说法”能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外语,特别是年龄小的学生,听说的语言实践活动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前英语实验班的学生第一月主要是学习字母及开口说话,不需要记忆单词和句型。但如果把听、说应用于学习的始末,则未必恰当。因此随着学习过程向纵深发展,学习者必须实现在感知上由以听觉为主到以视觉为主的转变,在记忆上由机械记忆为主到以理解记忆为主的转变。况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认识能力逐渐提高,他们就会在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能动地掌握一门新的语言,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结构和规律。忽视外语学习阶段性的结果,使得本来在一定阶段或某一范围内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其它学习阶段变成了深入学习的障碍。
3.1本族语与外语的关系。对于学生来说,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母语能力。他的母语不仅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交往和学习的工具,也是掌握一门语言的工具。教学实践表明:在外语学习中,任何正迁移的利用或负迁移的防止都是建立在对母语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完全排斥或完全依赖母语都会妨碍外语的学习。
3.2语言和语法的关系。语法揭示语言的内在规律。对于母语来说,一定语法知识有助于更准确、标准的使用语言,而对于外语学习来说,语法也是掌握语言的“捷径”。实际上,我们在小学阶段不必要谈语法而“色变”。关键是如何分解语法,化难为易,深入浅出的把它总结出来。
总之,在处理以上关系时应把握好一个“度”字,过分强调某一方面,而否定另一方面,对教学是不利的。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研究和实践,外语教学法才能够在走出误区的同时,求得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