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和进步,现阶段的高职院校软件技术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基于企业需求和岗位要求的前提下改革和创新教学手段,希望给社会、软件技术行业和企业等提供高素质、全面创新型的综合性人才,最大程度上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体制的优化发展。为了分析基于企业需求的高职软件技术教学方法改革措施,笔者针对当前高职软件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企业需求;高职软件技术教学;改革措施
企业在岗位管理的过程中完善的描述和说明某项工作,方便为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营造一定的岗位信息和资料,收集、分析和综合岗位信息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高职院校在开展软件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应以企业的岗位需求为导向改变和创新自己的教学措施,通过积极开展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手段最大程度上为企业提供所需的人才。
1.当前高职软件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现阶段的高职软件技术教学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各类问题的出现,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改革意识不强:基于企业需求的前提下培养软件技术人才明确要求重视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但当前的教学形势下,大多数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教学中未能很好的重视学生们实践能力的训练,课堂教学基本以理论传授的形式为主,高职院校内的资源库和实训基地构建速度无法跟上企业需求。(2)人才培养更新速度较慢:在企业需求的导向下,高职院校未能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方向和对软件技术岗位的工作需求等加快人才培養的速度,严重影响了软件技术层面实践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和速度,不利于学生们全面素质及综合能力的发展[1]。(3)教学方式单一:当前大多数高职软件技术教学中过于重视通过教师口头讲解理论知识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处于被动接受软件技术相关知识的状态中,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且当前的高职软件技术教学中实践训练的教学占比较少,学生缺乏自主训练和操作的时间与机会,使得学生的学习形成一种“纸上谈兵”的状态,无法很好的跟上企业的需求和发展。
2.基于企业需求的软件技术教学措施的优化改革措施
2.1基于企业岗位需求优化设计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课程改革体系
在高职软件技术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应基于岗位专业知识、企业岗位职责、职业水平和综合素养等基础上综合性的探究,将软件开发技术作为课程对课程进行优化设计。主线为对课程进行优化设置,将综合性的应用系统作为载体融入软件技术的教学内容,结合企业的岗位知识、技能和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建立在职业岗位活动基础上的项目化、模块化课程系统。主要包括企业需求量较大的前端和移动开发人员、Java程序员、Android程序员、软件测试服务人员等等[2],加上软件技术包含着较多的内容,学生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部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和技能,教师结合专业对相应工作岗位的技术层面需求对专业方向进行分类并展开针对性的教学,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结合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学习水平和兴趣等筛选适合的方向进行优化改革学习。
2.2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模拟企业需求真实的工作环境
在高职软件技术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结合软件技术专业能力构成的规律,将未来岗位的实际工作工程作为载体开发模块化的学习领域具体课程,通过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情境和氛围,凸显具体化、形象化的教学-行动及学习层面等等。其中学习层面的特点主要以整体性、持续性行动为前提展开教学,对专业教学内容
进行明确是与本专业关联性较强的职业行动范围,以此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知识范围[3]。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向案例分析性的工作任务作为基础,采取行动导向和项目导向为基础的教学方式。案例分析法和创设问题情境都属于现代技术氛围下交互式的改革模式,主要是在教学改革中通过案例教学、一体化课程教学及项目驱动等等更好的培养软件技术专业性的人才。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以项目驱动目标为导向,通过案例教学法、问题情境教学法选择一体化课程为主要保障,以总结理论知识、分析案例、实践训练、教学评估等循环教学手段实现一体化的教学改革,促进师生和生生的互动,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实践训练途径,更好的实现了高职软件技术教学改革的目标。
2.3在高职软件技术教学改革中将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相结合
为了更好的培养企业需要的软件技术专业人才,首先高职院校软件技术教学中应严格的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当前大部分在软件岗位就业的学生通常在毕业后都会从事网络公司或软件公司就业,主要从事的是软件的开发和维护工作。教师应以专业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特点为基础,对人员培养树立目标-以开发、维护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综合性人才的培养等为目标,要求重视培养学生们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实践操作技能,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能完善的对主流关系数据库进行充分把握,通过开发程序、科学合理对多元化框架系统的设计,进行相应的建模处理,通过开发软件的方式为开发软件的过程提供相应的帮助,强化对软件系统的测试[4]。
3.结语
在高职院校软件技术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应基于企业需求的前提下通过创新、优化改革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学措施和教学理念等方式最大程度上为企业提供需要的高素质、全能型软件技术专业人才,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优化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学形式。
参考文献
[1]王涛.基于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人文之友,2019,20(023):96-97.
[2]李维勇,李建林,李方方.基于"工匠工坊"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1(3):20-21.
[3]朱亚丽.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分析化学教学改革探讨[J].就业与保障,2020,257(15):159-160.
[4]刘颖,贾岚.高职院校基于企业ERP人才需求的专业改革实践——以SAP ERP订单班为例[J].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9,34(002):38-42.
作者简介:
闫波波(1987.06——)女,汉族,籍贯:山西省大同市,无职称,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云计算、软件测试。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 300350)
关键词:企业需求;高职软件技术教学;改革措施
企业在岗位管理的过程中完善的描述和说明某项工作,方便为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营造一定的岗位信息和资料,收集、分析和综合岗位信息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高职院校在开展软件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应以企业的岗位需求为导向改变和创新自己的教学措施,通过积极开展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手段最大程度上为企业提供所需的人才。
1.当前高职软件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现阶段的高职软件技术教学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各类问题的出现,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改革意识不强:基于企业需求的前提下培养软件技术人才明确要求重视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但当前的教学形势下,大多数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教学中未能很好的重视学生们实践能力的训练,课堂教学基本以理论传授的形式为主,高职院校内的资源库和实训基地构建速度无法跟上企业需求。(2)人才培养更新速度较慢:在企业需求的导向下,高职院校未能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方向和对软件技术岗位的工作需求等加快人才培養的速度,严重影响了软件技术层面实践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和速度,不利于学生们全面素质及综合能力的发展[1]。(3)教学方式单一:当前大多数高职软件技术教学中过于重视通过教师口头讲解理论知识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处于被动接受软件技术相关知识的状态中,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且当前的高职软件技术教学中实践训练的教学占比较少,学生缺乏自主训练和操作的时间与机会,使得学生的学习形成一种“纸上谈兵”的状态,无法很好的跟上企业的需求和发展。
2.基于企业需求的软件技术教学措施的优化改革措施
2.1基于企业岗位需求优化设计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课程改革体系
在高职软件技术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应基于岗位专业知识、企业岗位职责、职业水平和综合素养等基础上综合性的探究,将软件开发技术作为课程对课程进行优化设计。主线为对课程进行优化设置,将综合性的应用系统作为载体融入软件技术的教学内容,结合企业的岗位知识、技能和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建立在职业岗位活动基础上的项目化、模块化课程系统。主要包括企业需求量较大的前端和移动开发人员、Java程序员、Android程序员、软件测试服务人员等等[2],加上软件技术包含着较多的内容,学生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部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和技能,教师结合专业对相应工作岗位的技术层面需求对专业方向进行分类并展开针对性的教学,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结合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学习水平和兴趣等筛选适合的方向进行优化改革学习。
2.2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模拟企业需求真实的工作环境
在高职软件技术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结合软件技术专业能力构成的规律,将未来岗位的实际工作工程作为载体开发模块化的学习领域具体课程,通过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情境和氛围,凸显具体化、形象化的教学-行动及学习层面等等。其中学习层面的特点主要以整体性、持续性行动为前提展开教学,对专业教学内容
进行明确是与本专业关联性较强的职业行动范围,以此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知识范围[3]。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向案例分析性的工作任务作为基础,采取行动导向和项目导向为基础的教学方式。案例分析法和创设问题情境都属于现代技术氛围下交互式的改革模式,主要是在教学改革中通过案例教学、一体化课程教学及项目驱动等等更好的培养软件技术专业性的人才。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以项目驱动目标为导向,通过案例教学法、问题情境教学法选择一体化课程为主要保障,以总结理论知识、分析案例、实践训练、教学评估等循环教学手段实现一体化的教学改革,促进师生和生生的互动,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实践训练途径,更好的实现了高职软件技术教学改革的目标。
2.3在高职软件技术教学改革中将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相结合
为了更好的培养企业需要的软件技术专业人才,首先高职院校软件技术教学中应严格的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当前大部分在软件岗位就业的学生通常在毕业后都会从事网络公司或软件公司就业,主要从事的是软件的开发和维护工作。教师应以专业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特点为基础,对人员培养树立目标-以开发、维护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综合性人才的培养等为目标,要求重视培养学生们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实践操作技能,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能完善的对主流关系数据库进行充分把握,通过开发程序、科学合理对多元化框架系统的设计,进行相应的建模处理,通过开发软件的方式为开发软件的过程提供相应的帮助,强化对软件系统的测试[4]。
3.结语
在高职院校软件技术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应基于企业需求的前提下通过创新、优化改革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学措施和教学理念等方式最大程度上为企业提供需要的高素质、全能型软件技术专业人才,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优化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学形式。
参考文献
[1]王涛.基于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人文之友,2019,20(023):96-97.
[2]李维勇,李建林,李方方.基于"工匠工坊"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1(3):20-21.
[3]朱亚丽.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分析化学教学改革探讨[J].就业与保障,2020,257(15):159-160.
[4]刘颖,贾岚.高职院校基于企业ERP人才需求的专业改革实践——以SAP ERP订单班为例[J].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9,34(002):38-42.
作者简介:
闫波波(1987.06——)女,汉族,籍贯:山西省大同市,无职称,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云计算、软件测试。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 300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