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说死亡的《马桥词典》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ma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死亡”在《马桥词典》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分量,本文仿照《马桥词典》,以词典体的形式分别对“无名的死亡”、“为名的死亡”、“正名的死亡”、“命名的死亡”、“可名的死亡”以及“名正言顺的死亡”进行相关考察,从而探讨韩少功对于死亡与众不同的理解和言说方式。
  关键词:《马桥词典》 死亡 无名 为名 正名 命名 可名 名正言顺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死亡是韩少功“比较喜欢的几个词之一”,在他的《马桥词典》中收录的湖南汨罗县马桥人日常用词中,仅言说死亡的就有22条,占总词条数的五分之一。由此可见,言说死亡在《马桥词典》中占有的分量。
  在《马桥词典》中,韩少功凭借精湛的写作功力写出了各种死亡的名目。在他的笔下,死亡不仅是一个自然的“散发”过程,而且是一种突如其来的“暴死”、“非正常死亡”。仿照《马桥词典》的形式,本文以词典体的形式对有关死亡的言说进行简单的归类。
  一 无名的死亡
  该名目下言说的死亡大多是一种“无名”,可能是指没有名字的死者,也可能是指说不出理由的死亡。“无名”在这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马桥人的死亡对于马桥世界外的人来说,是一种“无名”,而对于“马桥人”来说是一种“有名”,正如陶潜云:“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有名”的屈原的死,在汉语的文化语境中是一个文化事件,有特定的节日纪念;在相对于中文语境的英文、法文的语境中,“有名”的屈原的死亡同样“无名”。
  词条“罗江”中,死者是“一个女人或者娃崽”,被水“泡成了巨大的白色肉球”,“白色的肉球”是无以命名的命名,是“马桥人”眼中看到的从上游漂来的死者。
  空间使死变得“无名”,时间同样使死变得“无名”。词条“槐鬼”中,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两棵槐树被日本人的飞机当作“导航标志”,曾投弹“炸死三人”。在“很久以前”,“据说先后还有三个女人在这棵树下吊死”,而“其中一个是同丈夫大吵了一架,毒死了丈夫以后再自己上吊的”。这些死者对于后来的“我”来说是一种“空白”。
  词条“莴玮”中,挖祖坟找“烟砖”,所挖的“当然是一些没有主的野坟”。这些被挖的祖坟不仅被时间抹平了,而且被后来者完全从空间中抹掉。
  二 为名的死亡
  在这个名目中死亡的人因为“名声”、“名誉”受损而走向死亡,活跃在国人口头上的熟语显现着这种名目“古已有之”。譬如,“舍生取义”、“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让人舍掉“肉身”成就的一种社会伦理道德。
  词条“格”中,明启因为“学会了做白案”,“公社开大会,常常要他去做馒头,这就给了他很大的格”。明启因此有了“格”,与此同时,作为明启同村的“马桥人”也共享着明启的“格”。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不独“马桥人”如此,中国其他地方的人亦如此。只是不是“做馒头”的,可能是“高官”,可能是“文化名人”,也可能是“历史”,还有可能是某种“珍稀动物”等等。
  负载马桥人的“格”的明启因为“贪财恋色”,“把全村好端端的一份光荣轻易断送了”,“于是他们用一种不成文的办法对待这个人,三言两语之间就要把‘失格’二字劈面摔给他一次,摔得他终日郁郁寡欢,不等我们离开马桥回城,竟然积郁成疾,命归黄泉。”
  词条“栀子花,茉莉花”中:仲琪因为“重阳节的前夕忍不住在屠房偷了一块肉,被当众抓获,写检讨书贴在墙上。大概觉得无脸做人,他第二天就喝了黄藤水。”
  词条“马疤子”中,马疤子“投诚”政府后,“并且同意出任‘规劝会’的副主任,开展对敌伪军政人员和各路杆子的劝降工作。”当各路“敌伪军政人员和杆子”在“马疤子”的“规劝”下“投诚”后,在各种各样的猜测的理由下,政府将“投诚”者“从快处决”了。面对曾是自己“规劝”的“投诚”者的死,马疤子“吞了烟土”。
  上述的各种死亡,都是因为个人的“名誉”的受损而被迫走向死亡。不仅个人要“名誉”,“族群”也要“名誉”,如明启失掉的不仅是自己的“名誉”,还是“马桥人”的;而“族群”、“群体”等组织有时要牺牲“个体”的“荣誉”成就组织的“荣誉”,如词条“放藤”中:马桥人同“龙家滩的彭家”闹了一场上十天的械斗,“马桥人没占到半点面子”。在中人的调停下,“马桥人不但没有讨还牛钱,还拆屋卖谷,赔给龙家滩一面铜锣,四头猪,六桌酒席,才把事情了结。”而“去龙家滩送礼的马桥代表敲着锣,四老四少一共八个,一律在头上扎着神头,背上背着一束稻草,表示接受失败的羞耻。”“回到村里泪流满面,在祖宗牌位前一个个长跪不起,口口声声对不起先人,活着还有什么脸面?他们彻夜喝酒,喝红了眼,然后争着吞了黄藤。第二天早上,八具已经硬了的尸体抬出祠堂,全村男男女女呼天喊地一片哀嚎。”
  三 正名的死亡
  在这个名目下的死亡,活着的生命以死亡为自己“证明”或“正名”,或“证明”生的冤屈,或“正名”生前所作所为。
  词条“龙”中,“万玉”死后被村里人发现原来是没有“龙”的男人,而村里面的有关他从前与女人有染的传闻也就不攻自破,并且,使得那些“受惠”于万玉的妇人在其坟头“哭得一点也不躲闪,一点也忸怩”,甚至“把万玉嚎啕成她的肝她的肺,痛惜她的肝和肺穷了一辈子,死的时候自己只有三颗蚕豆”,男人们也没有干涉,因为“他们觉得万玉不是一个真正的男人,同自己的女人不会有什么可疑的关系,不再值得提防,不必同他计较。”
  词条“莴玮”中,用“死人”嘴上生长的“莴玮”来说明“人活着不一样,死后也有不同的待遇”。因为“不是任何人死了之后都能从嘴里吹出莴玮的,只有那些富贵人,尝精品细,着绵枕皮,阳世里保养出金玉之体,才会有百年以后嘴上的成果。”
  词条“乡气”中,龙家滩的恶霸被“工作组”杀了,“提着他的脑袋游乡,到处当当当地敲锣让人们来看”。“脑袋”为“土改反霸工作组”正名,使得民众由开始的“害怕,吞吞吐吐,甚至一见到工作组的人就关门”。看到头后,“这才把门都打开,一个个摩拳擦掌”。
  四 命名的死亡
  词条“你老人家(以及其他)”中,老村长罗伯死后,“本义在追悼大会上代表党支部沉痛地说: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四海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骨激。在全县人民大学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热潮中,在全国革命生产一片大好形势下,在上级党组织的英明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我们大队全面落实公社党代会一系列战略部署的热潮中,我们的罗玉兴同志被疯狗咬了……”
  而在词条“背钉”中,村支书本义的老婆铁香同兆青的儿子马兴礼“私奔”后,“按照马桥的老规矩,铁香不贞,三耳朵(马兴礼小名:引者注)不义,两人犯了家规又犯了国法,再加上一条不忠,死后是必须‘背钉’的。也就是说,他们死后必须在墓穴里伏面朝下背上必须钉入铁钉九颗。伏面朝下,表示无脸见人的意思。背钉,则意味着他们将永远锁在阴间,不可能再转世投股,祸害他人。”
  上述差异正如“莴玮”有无一样,昭示着“人活着不一样,死后也有不同的待遇”。村长死后,在讲述他的死因时用了一连串的“好话”来歌颂,“奸人”死后要“背钉”。“马桥人”将死者赋予了各种各样的“命名”。
  五 可名的死亡
  死亡是结果,同样是过程。尤其是书写各种名目的死亡的《马桥词典》,对于死亡过程的叙述有三例栩栩如生。
  词条“荆界瓜”中,那些听了“马疤子”的“规劝”向政府“投诚”的各路“敌伪军政人员和杆子”在一次劳动中,“他们挖的挖,担的担,大汗淋漓忙了三天,刚刚把水塘挖出个样子,隐在屋顶上的机枪突然哒哒哒地响了——一种乍听起来十分陌生的声音,十分遥远的声音。弹雨卷起一道旋风,呼嘯而来。没有感觉到子弹穿过肉体,但身后的泥坡尘雾飞扬,沙粒四溅,明明是有什么东西在他们肉体的那一边爆响同时又在他们肉体的这一边绽开一连串尘雾的花朵。他们也许开始明白,金属是怎么回事,速度是怎么回事,金属的子弹穿过肉体是一个多么顺畅多么迅速以及多么难以察觉的瞬间。最后,他们陆续倒在自己刚刚挖好的土坑里。”
  在作者的生花妙笔下,死者在死亡的瞬间存有意识:听到的枪声,感觉到子弹的穿透,看到的尘雾,想到的“开始明白”。
  同样是叙述死亡的过程,只是死亡的主体从具备表达感知力的人转变为无法表达感知的牛,死亡过程同样写的惊心动魄。
  词条“三毛”中,无法表达感知的“牛”被斧头砍后,用一条条血沟喷出的血雾,剧烈抽搐的血红的脑袋,比平时拉长的身躯,昭示死亡过程中牛的感觉。同样是脑袋被砍,人和牛会有什么不同呢?
  在词条“飘魂”中,兆青“他死得很惨,扑到在溪水边,整个一个脑袋砍下来,泡在丈多远开外的水流里,叮满了密密麻麻的蚂蝗。”死因直到“最后还是没说出个所以然”。根据盐午的猜测,“是谋杀性的自杀。他的看法是,他为什么死在溪边呢?为什么现场没有任何搏斗的痕迹?肯定他发现了溪里有鱼或者别的什么东西,藏在石头缝里,用草刀的木柄去戳。他肯定是用力过猛了,也没注意锋利的刀刃正对着自己的后颈,一下戳空,一个拖刀从后面把自己的脑袋斩了下来。”死者无言,作为生者的我们“确实感到后颈一凉”。
  六 名正言顺的死亡
  按照先人的说法,“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马桥人对于死亡必须进行言说,使死者死得理所当然,使生者活得心安理得。在马桥人的思维中,一切死亡都“名正言顺”。
  词条“贵生”中,志煌的儿子雄狮被日本人的炸弹炸死的时候,全村的妇人围在志煌的老婆水水的床头,“她们一致认为,人都应该早死,她们现在死不了,实在是没有办法,只有雄狮死了个好时候,只有他有这份福气。”
  词条“三毛”中,“三毛”在被志煌用斧头砍死前,“她们一一历数三毛的历史污点,最后说,你苦也苦到头了,安心地去吧,也莫怪我们马桥的人人心狠,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呵。”
  七 结语
  词条“放转生”对为何言说死亡进行了解释,因为“语言可以改变人的感觉,一个词的更换,可以缓解甚至消除人们在屠宰场上的悲悯,对淋漓的污血和肉案上一双双直愣愣没有闭上的眼睛从此无动于衷。”撇开文本内部的解释,从另外一个角度可以窥视出作家何以对于死亡孜孜以求地言说。1996年4月,韩少功与李少君之间有一场访谈,李少君文问“《马桥词典》什么时候开始写的?”韩少功回答说,“前年,一九九四年下半年,去年母亲去世,好几个月没怎么写。”
  韩少功的《马桥词典》不仅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世界性因素之一例”,而且还是中国传统的笔记小说回归当代之一例。《马桥词典》中的死亡是个常数,“但是仅有这个常数,这个中心点,是会使文章变得呆板的。文章的鲜活在于不仅有描写的常数,而且更重要的在于有描写的变数,在常中有变。中国叙事文学讲究犯与避的辩证法,‘有同树异枝、同枝异叶、同叶异花、同花异果之妙。作文者以善避为能,又以善犯为能。不犯之而求避之,无所见其避也。惟犯之而后避之,乃见其能避也。’”(毛宗岗,《读三国志法》)在多种名目下书写同一死亡的主题,《马桥词典》写得摇曳多姿,别具一格。同是为名的死亡,仲琪因为偷东西而主动寻死,明启因为丢了“格”,在“无物之阵”中被“无主名杀人团”杀死;同是写死亡的过程,“投诚”者被枪杀的心理感觉过程同“三毛”被斧砍死的动作过程不一样;同是头被砍,“三毛”的死和兆青的死不同;同是名正言顺的死亡,村妇安慰雄狮的母亲的说辞同村婦安慰即将死亡的“三毛”的说辞不同。
  
   参考文献:
   [1] 韩少功:《马桥词典》,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
   [2] 韩少功、李少君:《叙事艺术的危机——关于〈马桥词典〉的谈话及其他》,《文学视界》,1996年4月。
   http://www.white-collar.net
   [3]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 黄忠顺:《长篇小说的诗学观察》,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 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作者简介:陈未,女,1984—,重庆市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工作单位:重庆通信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创造了具有独特个性的印象主义表现手法,是印象主义杰出的代表。本文以其钢琴《前奏曲》第一集为例,从自然现象、景观、人物三个方面探析印象主义特征在德彪西作品中的体现。  关键词:印象主义特征 德彪西 体现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德彪西的一生中创作的作品涉及钢琴曲、歌曲、管弦乐、室内乐、戏剧音乐、康塔塔与合唱曲等众多方面,其音乐声誉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德彪西创造
期刊
摘要《悲怆》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创作演奏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显示了贝多芬的奏鸣曲逐渐向浪漫主义风格的前进。它以戏剧性的优美曲趣被世人所熟知和热爱,它的音调庄严、感情崇高、情绪激昂,寄予了贝多芬最深的自我写照,这些因素也彻底形成了贝多芬初期作品独特的音乐风格,《悲怆》钢琴奏鸣曲也由此成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杰作和光辉顶点,其艺术成就受到了极高的评价和赞扬。  关键词:贝多芬 《悲怆》钢琴奏鸣曲  中图分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南齐时期理论家谢赫所提出的“六法”应用在艺术创作上所体现出来的理论指导作用进行阐述,同时结合一件具体的雕塑作品的创作过程,从而浅析“六法”这一艺术理论与雕塑创作这一具体实践是如何很好地在一件作品中体现的,并以此来说明“六法论”对于无论何朝何代的艺术创作者都是受益终身的,今天从事雕塑艺术创作或者其它门类的美术研究工作者都应坚持“六法”的理论灌输,这对我们的艺术创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摘要佛教音乐的本土化、大众化,是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型实景文化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积极融入中华民族的“和谐”价值观,面向普通大众,大胆采用现代音乐元素,极大地促进了佛教和佛教音乐的中国化、大众化、国际化,对民族音乐、民族文化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扬光大,走向世界,有很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禅宗少林 佛教音乐 中国化 大众化 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J608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水墨画是中国画中最具特色的画种之一,它对笔墨情趣的追求,对描写对象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辨证理解,使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代表。把水墨画技法应用于动画创作,使得它具有浓厚的中国民族特色,在表现形式上独树一帜,中国的水墨动画无疑是一朵震惊世界影坛的奇葩。但任何艺术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都必须有所改变才能被大众接受,只有不断突破,才能使动画影片意蕴深邃,耐人品味。  关键词:水墨技法 二维动画 中
期刊
《赎罪》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代表作。2008年,这部小说被导演乔·怀特以颇为忠诚的姿态搬上银幕,跻身第80届奥斯卡竞选的热门影片行列,并获得多个国际电影奖项。影片《赎罪》之所以受到观众青睐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几乎继承了原著作品的所有现代精神,从一个较为广阔的视野对爱情、罪错、战争和小说之小说进行了细腻而动情的描绘。  与小说一样,影片的叙事结构主要被分成四段视点与场所不断变化的章节。第一
期刊
摘要动画设计是一种现代的时尚艺术。中国古代神话一直是动画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元素之一,而动画技术也赋予了中国古代神话新的生命力。本文将从组合方式、题材再造、人物造型、中国元素这4个方面,着重分析古代神话等中国元素对动画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动画设计 古代神话 中国元素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在21世纪的今天,动画设计已普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里。小至一张贺卡,一本连环画册
期刊
摘要传统民族服饰图案不仅体现着祖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未来时日的憧憬,更在其中蕴涵着他们对幸福生活前景的企望和对平和安详的祝愿。传统民族服饰图案,是现代服装设计灵感的来源之一,作为时尚元素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它的发掘和再创造已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国际时装舞台刮起的日渐强劲的“中国风”,无疑是传统与民族精髓对当代设计影响的最有力证明。  关键词:传统服饰图案 灵感本源 美学通则 现代设计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作为一部女性作家演绎的少数民族史诗,《额尔古纳河右岸》以独特的视角回顾了鄂温克民族的历史,塑造了以达玛拉、妮浩和伊莲娜等为代表的一系列为爱而苦的女性形象。通过她们,作品展现了鄂温克民族忠于爱情、恪守传统、坚持信仰、甘于奉献的美好品德以及面对现代文明冲击的彷徨无助、艰难求索;表达了作家对山林文明的欣赏与赞美、对弱小文明行将消失的惋惜与留恋,以及对鄂温克民族前途命运的深深忧虑。  关键词:《额尔古
期刊
摘要杜光辉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作家,他在生态写作、底层写作、知识分子写作等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实绩。本文通过对以上三方面进行剖析,探讨了杜光辉小说的独特异质,以期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关键词:可可西里精神 底层写作 知识分子写作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一个苦行僧式写作的中年人沉潜于众声喧哗的文坛之中,并不为大众所熟知,但却又时常冷不丁地冒出一部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来,给颇为浮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