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初探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orpiok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已经逐渐成为教育界共识,著名的教育家朱绍禹先生曾经说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问题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本主体的基本保证。是'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必要条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教师引领和学生独立思考发现而提出的富有一定思维含量、需要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对知识进行加工重组的“问题”,应该是语文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目标。这是因为使用“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教学策略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灵感,触发学生的“学困生”,开发学生的潜能。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然后通过教师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结合自己近三十年的教学实践,谈点做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1. “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
  1.1 问题的孕育。
  俗话说“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产生和形成也需要一个过程,他是建立在读书的基础上的。新课的导入和学生对课文进行初读是问题的孕育期。这一阶段,不要急着让学生提出问题,老师也不要急着把问题抛给学生。应该让学生静心读书。学生竭尽所能的从课文中获取信息,而不是对课文还没有感知就急着质疑问题,或忙着根据老师的提问去寻找答案,这是此教学策略的鲜明点。实践证明,如果热衷于后者,会养成学生浮躁的读书心里。在问题的孕育期,学生要尽自己所能去解决部分的生字词,初步地把握文意。初步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初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甚至还可以尝试了解课文的表达方式,作者的写作态度和目的。读书方法可采取变轻声朗读边思考,或是边默读思考边在书上画注。
  1.2 问题的提出。
  在学生比较充分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问题。方法多种多样,如教师抽学生个人起来提出问题,教师将问题书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独立思考,把问题写在纸条上,然后交给老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交流,然后由学生代表提出小组综合起来的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要引导归纳整理,并帮助学生明确主要问题。评估学生提出问题有困难的,教师可事先作适当铺垫和诱导,对在解决主要问题过程中能解决的其他问题留待后面解决,或者可先行解决。
  1.3 问题的解决。
  问题的解决,遵循的原则应该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对比较简单的问题就可以一句话回答。对筛选出的主要问题,要耐心细致的锤炼、推敲、追问,留出充裕的时间,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学习。主要问题可能是文本的思想内容的包含,要解决的是文本理解上的重点和难点,也可能是表达方式的感悟和迁移运用,还有可能是课文优美此举的积累,主要问题可能是2-3个,也可多大4-5个。主要问题的解决视问题类型而定。问题的类型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属于思想感情感悟的,可以综合运用重点品味法、生活经验联系法和朗读法等;属于表达方式的运用的,可以采用比较法和模仿法;属于文意的把握的,可以采用整体把握法或信息筛选法等。
  2. 下面以《散步》(莫怀戚)教学设计过程为例,说明怎样运用这一教学策略 
  2.1 利用导语、激发兴趣。
   一家人在一起散步时多么平常的事情,然而这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浓浓的亲情,莫怀戚的散文《散步》是一篇玲珑剔透、蕴含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弄成的真、善、美赞歌。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脚步,去真切体会这一家人之间血浓于水的真挚亲情吧。
  2.2 指导初读,整体感知。(1) 学生自读、思考;(2) 指名读全文。
  2.3 质疑问题,提出问题。(1) 学生再读课文,提出问题;(2) 梳理问题、抓住重点,给予铺垫诱导。
  2.4 指导精度,问题解决。(1) 学生带着铺垫题读书、思考;(2) 读后学生发表意见;(3) 完成主要问题。如:① 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②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描写的那么郑重其事呢?
  讨论主要问题:将全班分成六个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实现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想结合。讨论结束后,请代表发言,教师再归纳总结。(要求学生既要说出自己的见解,还要根据课文内容说出依据)
   明确1:景物描写为全文描写亲情埋下伏笔,渲染和谐气氛围,让人在美丽的景色中感受到团结、和谐、如甘泉般甜美的亲情。
   明确2:表面上写走路,形容走得小心。实则蕴含象征意义:中年人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这样。
  2.5 语言积累。
  (1) 仿写例句:家是一篇绿荫,我是一朵幼嫩的花儿;家是一篇宽大的荷叶,我是一朵柔美的红莲;(2) 说一说“我爱我家”(三分钟演讲)
  以上便是我对“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语文课教学策略的一些肤浅的理解和做法。目前还处在尝试阶段,尤其是对于我们山区的教育来说,这一教学策略的推广还需要同仁们的不断努力,尽量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真正引领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收获快乐、收获知识。
  
  收稿日期:2011-11-01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尽管各种辅助资料铺天盖地,应有尽有;尽管老师耐心引导,但是学生还是觉得“无话可说,无处着手,无事可写,害怕写作文”。如何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动脑、动口、动手和认真观察,并学会积累词汇和生活素材。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尝试。  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去把握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呢?我认为应鼓励学生多观察、多写一些自己
期刊
【摘要】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必须以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为基础,采用参与性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并进一步明确了语文学科人文性教育的内涵,及如何在现有的中职语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实施人文教育,从教材的处理、教学理念的转变、教法的革新等方面入手,使中职语文教学更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教学改革;实用性;机能性;人文教育 ;理解教育;课内外阅读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作为
期刊
【摘要】厌学心理是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从而萌发逃避学习的一种心态。调查表明,大多数孩子的厌学与他们是否聪明没多大关系。厌学心理产生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甚至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通过对高中学生厌学物理的原因调查,对于如何在物理教学中纠正学生的厌学情绪,结合笔者的体会,认为作为物理老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学好物理的自信心,同时也要
期刊
【摘要】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元,班主任是班级的主要管理者,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但中职学校的教师大多没有接受过师范类课程的教育,管理知识缺乏,那么中职教师应该如何尽快适应班主任角色。  【关键词】中职教师;如何尽快适应;班主任角色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的基层组织,是学校的基本单元。班主任是班级的主要管理者,负责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等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日常管理。但中职学校的教师大多
期刊
【摘要】立足课堂,串联有相关性的诗歌或文章,深入挖掘,从而开拓学生视野,扩大其见识,让其体会高一语文教材的“明月之思”、“秋天之美”,并给学生一个“也说爱情”、“知人论世”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深化其思想内涵。  【关键词】培养;发散思维   刘勰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1]是的,文章如此,才能显示其视野的开阔,见识的博广。我想这应
期刊
本文探讨了在新课程背景下,怎样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去设计问题?重点给出了四种设计问题的思路:结合教学中的概念、结合新课程中的探究式学习方式、结合教材中的实验、结合知识的前后联系去设计问题。设计问题的思路对于丰富和发展高中生物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   课堂提问既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又是一门教学艺术,有着其他教学方式无法取代的功效。①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设计高质
期刊
作文是语文考试的半壁江山,对于高考,这一点显得尤为突出。综观这几年的高考作文得分情况,平均分仅为四十五分。原因何在?广大语文教师没有将科学的写作技巧有效的传授给学生。那么写作技巧做到哪一步才算科学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 立意要新 意为文章之灵魂,立意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和深度。王夫之曾说过:意犹帅也,无帅之兵为之乌合。由此可见,立意是决定考场作文获取高分的重要因素。那么,什
期刊
“学生难管,教师难当”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的切身感受,尤其学困生的管理更是难上加难。学困生这个词是许多教师课余饭后谈论的中心话题,如何管理学困生,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也就成为广大教师整个学期中最大的教育宿愿。那么如何更好的管理学困生,提高数学教育教学质量,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简单谈谈个人看法。  1. 要了解学困生的成因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做好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首先要了解这些学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新型的教育价值观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时空。一种平等的、对话的、互助的师生关系逐步建立。师生双方在这种交流和沟通中,获得人性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班主任必须以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参与班级工作,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中起导师的作用。班主任必须呵护、关爱、激励学生,才能开展好各项工作。在实际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是从以下几方面来抓的:  1. 呵护——铺垫真惰浓意的芳草地   捷尔任斯基曾
期刊
【摘要】赏识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励其进步,我时刻关注着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了解到所有的学困生并非什么低能儿,虽然个别学生上课从来不拿书甚至做一些完全与课堂毫无关系的事情,但或许这些学困生中就有“爱迪生”,就有“爱因斯坦”。作为教师,对于“学困生”这一特殊的群体,教师必须正确的认识他们,对他们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多一份信任,多一些关心,多一些耐心,多一些赏识,将融融的师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