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专注点亮身边每一位学生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yw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耀清,江苏省睢宁县凌北中学语文老师,2012年被评为江苏省第12批特级教师,他因此成为睢宁县初中学段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特级教师。
  余耀清老师相貌平平,是个典型的农民相,如果不是因为一副高度近视镜和头上那块聪明的“绝顶”,没有人会猜出他是老师,可他正是我身边的最美教师。
  2012年教师节前,余耀清被光荣地评为特级教师,他一下子出了名!许多老师纷纷向他打听“秘诀”,“特级教师到底得怎么样才能评上?”对此,余老师总是乐呵呵地回答说:“运气好,运气好而已!”
  天底下哪有那么多的好运气!余老师私下里给我说:“脱掉三层皮,你才能评上特级!不怕你笑话,我当初不过是个代课老师!”
  高考落榜做临代
  1984年高考,余老师语文考了116分,无奈英语实在太差(26分),他成了一名落榜生。他想复读,可班主任说英语已经让他瘸了一条腿,复读实在没有多大意义。就这样,他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大学梦回家务农。
  那年九月,新学期开学不久,村里小学一个民办老师请病假,三年级两个班的语文课没人上,校长情急之下来到余老师家,想请他去代几天课。就这样余耀清平生第一次以老师的身份走上讲台,他很紧张,他哪里知道该怎么教书啊?好在校长课前给他做了应急指导,让他做到三点就可以了:一要维持好班级纪律,不许学生捣乱;二是要教学生读生字然后让学生大声读课文、背课文;三是让学生抄写生字五遍,组词两个,课后再把课文抄写一遍。或许是因为换了年轻的新老师,学生都很听话。余老师严格按照校长的吩咐去上课,一切井然有序。后来有个男生课堂上偷看小人书,余耀清发现后并没有没收,只是告诫学生不能带小人书到学校看,因为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但他也不敢鼓励学生看小人书,因为他担心那些孩子将来会和自己一样名落孙山。一个月很快过去了,请假的老师回来了。临走时,校长给了他15块钱代课费。回到家里,他把钱如数交给了母亲。
  第二年暑假,乡教办招小学代课老师,村小校长第一时间通知了他。这回,母亲很支持他,很快,余老师顺利通过了语文、数学两门课的考试,成了乡教办备案的正式临代教师,工资连同每月3块钱的班主任津贴一共可以领到30元。有了这样一份工作和收入后,余耀清便每天起早贪黑地忙碌着,高考落榜的心理阴影也渐渐淡去了许多。当时,村小低年级多实行包班制,余老师一上岗就被校长委以重任,既教一年级语文又教一年级数学。于是乎,这节课要扯开嗓子教孩子们大声念“a、o、e”,下节课又得和孩子们一起掰着手指数数;这个孩子写的“ü”上少了两点得帮着添上去,那个孩子写的“8”字睡倒了得帮着扶起来;一会儿谁的铅笔头摁断了要报告老师,一会儿谁碰谁一下又要报告老师……一个十九岁的大小伙子就这么被一群孩子折腾地团团转。
  终于有一天,余耀清熬不住了,他越想越窝囊,自己虽然是个落榜生,但也不至于沦落到整天和一帮毛孩子打交道的田地吧?他跟父亲说不想教这个书了,可父亲脸一沉:“干哪行讲哪行,行行出状元,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不想教小学,教中学教大学你还有那个本事?”父亲的话堵得他哑口无言,只好硬着头皮教下去。
  末班车上的民办教师
  1986年春,为了尽快解决农村师资短缺问题,市教育局决定为各县区农村联办初中招聘最后一批民办教师,分配给县里的名额是50名语文老师。这对于当年的众多临代教师来说算是个不大不小的机会,大家都争抢着报名。由于听说只考语数政史地五门课,不考英语,余耀清顿时觉得看到了希望,最终他如愿以偿,而全乡只考上他一个。紧接着,从6月初到8月底,余耀清和其他49名学员在县教师进修学校接受了三个月的集中培训。到9月开学的日子,他们就被分配到各校正式上岗了,余老师搭上了民办教师的末班车,那三个月的短训课程就是他所接受的最早、最正规的师范教育。
  报到那天,余耀清骑着自行车驮着铺盖辗转二十多里找到了新的单位。一进校门,校园里有一个人老远就冲着他喊道:“蹲级生报名还没开始呢,你过几天再来吧!”
  余老师停好自行车,跑上前去,一边掏介绍信一边说:“我叫余耀清,是来报到上班的!”
  “哦,你看我这眼神真是不大好了,学校就需要你们这些年轻人啊!赶快把东西驮过来,我给你安排宿舍!”那个人笑着说道。原来,他就是校长。
  在农村联办初中的六年时间里,如果说余老师在教学上有过什么突出成绩的话,那或许就是他所带班级的考试分数还算不错,因为这一点他被学校推荐获得过市级优秀班主任表彰一次,这次表彰后来竟帮了他一个大忙。1992年,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符合规定条件的民办教师可以参加中师单独招生,余老师凭着那张奖状获得了考试资格并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师范学校。不过这些年龄都已老大不小的甚至已婚的特殊中师生并未真正去学校接受全日制的中师教育,而是由县教师进修学校培训了七个月就顶岗实习了,这可以说是余耀清接受的第二次正规的师范教育。两年后他拿到了中师毕业证,被转为在编的正式教师。从那一刻起,余老师才真正从心底认同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了。这一年他都二十八了,在我们这里,像他这个年龄的人,小孩儿都可以打酱油了,而他因为转了正才开始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
  新课改的弄潮儿
  1997年,县教育局组织例行的年度评优课活动,学校没有人愿意参加,校长就动员余耀清去,结果连个三等奖也没拿到,这让他很受打击,原来十几年的书几乎等于白教了。于是,他向高中时的语文老师求教,老师给了他三条建议:一是要把每一节课都当作评优课去认真上,二是要尽快参加高等师范教育给自己充电,三是要多读书,勤练笔。余老师回去后立即按照老师的吩咐行动起来。
  进入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了。但在当时的苏北农村,很多从前老民办出身的语文老师,甚至连普通话都说不标准,更不用说积极参与新课改了,然而余老师并没有安于现状。课改初期,他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参加各种培训。2001年,魏书生老师来徐州上示范课,上午四个小时的报告,余耀清静静地坐在最前排,认真聆听并记录着魏老师的话,生怕落下一个字。回校后,他绘声绘色地向同事们讲述了魏老师的课堂细节,然后又结合自己和学生的实际,面向语文组全体老师上了一节“移植课”。虽然自己的课没有魏老师的课精彩,但在当时,他是学校里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从那以后,为了进行课堂教学研究,针对同样的教学内容,余老师在一个班上完课后立即将教学反思记录下来,随即在另外一个班进行改进试验。如此不断反复,磨炼教学意志,改进教学方法。   2004年,年近不惑之年的余老师又开始了本科段的函授学习。说实话,不少函授学员纯粹就是为了混个文凭而已,但余老师从来没有这种想法。他深知自己的起点低,未接受过系统的高等师范教育,他太需要给自己补课了!从家到函授站有近二百里地,而且没有直达班车,每逢面授,余老师为了赶时间不惜骑着自己的旧摩托车长途奔波,从没缺过一堂课。他说自己就像是在泥土中沉睡多年的一只蝉,函授课程如阳光雨露一般滋养着他,如今他要醒了,他要钻出泥土完成一次质的蜕变。
  也是在2004年的一天,余老师教完了《孔乙己》一文后,竟彻夜难眠,他心里涌动着一种从未有过的难以抑制的情感,他觉得他应该对孔乙己说点什么。于是,他伏案疾书,写成了一篇名为“乐在其外,悲乎其中”的教学论文,并投稿参加了市教科所举办的论文评选。没成想县教科所领导初审时觉得文章不像是出自一位农村三类学校的教师之手,可一时又查不出抄袭的证据,为慎重起见未报送到市里,只给了个县级一等奖。领证书的时候,领导特地询问了他写作该文的经过,得知实情后连声道歉,说自己太武断。最后,领导鼓励他一定要坚持下去,多思考,多写作,肯定会有收获。仅仅两年之后,余老师的论文不仅常常在市里获奖,而且开始发表在省级期刊上,特别是自2009年以来,他在《语文建设》等十几种期刊上发表了三十多篇教科研论文,这简直让不少老师难以置信。余老师开始写论文时电脑在农村很少见,他只好把反复修改后的稿子送给打印社打印,校对无误后装订整齐。有时候为了让稿件不超重,他就不用订书钉改用胶水,粘贴后再用夹子夹起来,挂在屋里晾干。他甚至要沿着装订线折出一道深深的折痕,为的是方便编辑老师翻阅。稿件装入信封后,他一定要拿出自己全部的功夫工工整整地写上通信地址和收信人,为的是给编辑老师一个好印象。他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自己的稿件,他把自己所能想到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了极致,因为在他心里每一次投稿都像是在放飞一次希望。即使这样,他那颗虔诚的心却每每在漫长的等待之后被一纸退稿通知无情地痛击,还有很多稿件如石沉大海,连痛击的机会都不给他。至于余老师如何独自在那些不眠之夜殚精竭虑、字斟句酌,同事们没有机会见到,只看到他的头顶又秃了许多。
  2009年3月,县教研室组织一次全县初中作文教学示范课,领导安排他上一节课,他欣然接受并认真地准备。教研员问他要不要先和学生见见面,他婉言谢绝了人家的好意。最终,他的那节作文指导课——《怎样形神毕肖地刻画人物》,以真实生动、灵活高效的课堂效果打动了全场四百多位老师,教研员也对那节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随后几十分钟的授课反思,更是博得了全场听众的阵阵掌声。几位曾经和余老师一起摸爬滚打过的语文老师课后找他叙旧,都认为“老余和从前简直判若两人”。近几年,余老师多次在市、县评优课中获奖,多次开设县级公开课和专题讲座,这位“土专家”声名鹊起,同事们特别是一大批青年教师因余老师的指导而颇受教益。
  近些年来,进城上学的孩子多了。留下来的学生中,学困生多了,留守少年多了,沉溺网络的孩子多了,这些问题让包括余耀清在内的农村教育工作者倍感棘手。为了帮助学困生,他专门设计了具有针对性的教案并在实践中反复修改,力求让最后一名学生都能爱听课、听好课;为了挽救一位沉溺网游的孩子,他曾费尽周折打听消息并领着家长连夜驱车百里之外的市区某网吧;为了找回多名辍学少年,他曾与同事们一道走村串户挨个家访,苦口婆心地做家长和学生的思想工作……
  田野飘来草木香。在乡村教育原野上守望了近30年后,余耀清收获了“特级教师”这份珍贵的荣誉。他的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从代课教师到特级教师的路并不遥远,只要你用心走,天天走。余老师曾这样说过:“我没有什么捷径,倒是走过不少弯路。幸运的是,弯路比直路更适合爬山。”
  2013年暑后,余耀清被省城一所名校引入为学科领军人才,我便失去了和他继续做同事的机会。幸好我还可以在课题QQ群里跟他学习,每次看到闪动的老顽童头像,我就仿佛看到了余耀清那眯着眼睛微笑的样子。
  作者单位 江苏省睢宁县第二中学
  编辑 聂蕾
其他文献
当下一些课堂中喧嚣、热闹现象的背后,是学生对于教师“迎合”心理在作祟,这样的课堂缺少了学生独立意识生长的土壤,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将培养学生独立见解意识放在重要的位置,抓住学生意识、能力发展这一黄金时期,结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学会多方面、多角度和多层次的思考方式,做到不盲从、不迎合,敢于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获得真
期刊
有人认为,梁启超之《新史学》是黑暗旧世界透露出的第一缕曙光。作为治史大家,梁先生认为史学是最博大、最切要的学问,能够起到“爱国心之源泉”的作用。那么,初中历史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爱国心之源泉究竟在哪里呢?笔者试以《甲午中日战争》的教学为例,去寻找答案。  一、历史事件的形象性  从教学目标的角度来看,本课的学习需要能够让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需要让学生知道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中日《马关条约》
期刊
古诗词作为我国几千年优秀文化的代表,它充分展示了作者所蕴含的情感。因此,在高中语文诗词的教学中,意象显得尤其重要。只有使学生充分了解意象的成因,学会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学生对于诗词的鉴赏能力才能有所提高。老师在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意象去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古诗词中所传达的深层思想。  本文就以李清照词中常出现的“花”意象为例,阐述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意象的分析方法。  一、高中语
期刊
新课程标准倡导“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认为只有具备一定自主学习能力的人, 才能不断的自我发展。在新课标所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下,怎样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为数学教学构筑先进的平台?怎样有效利用信息化教学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究知识新的空间?如何
期刊
从2014年10月21日开始至12月13日,我市按照省“送教下乡”活动总体部署安排, 历时一个多月时间培训全市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德)两学段14学科5000多名教师,作示范课227节,说课227节次、反思227节次,学科讲座59场,专家报告10场,开展与基层教师的点评、互动研讨200场次,取得了预期效果。  培训活动分为两种
期刊
经过近三年的实验与探索,笔者所主持的课题“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研究”取得了斐然的成绩。课题成果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局面。  一、从语文教学这个层面上看,课题组教师积极实践、不断研究,探索出诸多小学语文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环境。  当前教学,已开始关注教学环境的创设。但是,要更好地实施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我们仍必须改善我们的教学环境,无论是大到校园环境的规划还是小到教室的
期刊
一位老师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在上课前就布置了自主学习的任务,在课堂中,首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展示画圆的方法,又让两个学生演示了画圆的过程,在学生演示画圆之后,教师能及时引导学生对画圆的方法和过程进行反思,对不能成功画圆的原因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明确了用圆规画圆的基本方法,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自主的探究、小组内的交流和老师的引导反思,掌握了画圆的方法。  遗憾的是教师没能在学生已有感知体会的基础
期刊
残缺学具表面上看来是“残缺”的,实质上还隐藏着美丽的思维。教师要学会换一种思考角度,“从沙子里淘出金子”,变“残缺的遗憾”为“美丽的风景”,让其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良好契机。  一、巧用直尺,让思维变得敏捷起来  【案例1】《认识厘米》教学片段  师:这是一把烧坏的直尺,用它还能量长度吗?(显示一把前、后两部分都被烧坏的直尺)  生:能。把“3”厘米看作起点来量。  师:为什么把它看作起点呢? 
期刊
2014年6月的一个周末,我跟随中国青少年基金会来到了位于秦巴山区的镇安县送教。镇安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这里的教育比较落后,对于很多教学点的老师来说,他们外出学习的机会非常少,参与培训的次数屈指可数。跟随青基会,我到过很多贫困地区送教,以往采用的方式大都是示范教学加专题讲座,虽说效果也不错,但是这种热情能够持续多久?毕竟,示范课再精彩,老师们也只不过是一个看客而已,他们更多的是欣赏,是赞叹。  这次
期刊
感悟是头脑中对事物的重新组合、选择和建构。感悟对于学生的深入学习、创造力的激发、实践活动的展开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从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看,很多教师并未认识到“感悟”的重要性。为此,本文将以语文阅读的“支点”——感悟为主要分析对象,提出促进学生感悟能力提高的几种途径,以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与发展。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获得感悟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将文本与生活经验、阅历联系起来的经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