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是一个多事之秋。从伊拉克战争到“非典”爆发,无不影响着全球的经济发展、国际关系甚至人们的日常生活,自然也影响到面向全球征稿的第十届国际影展。尽管如此,在影展工作人员的积极努力下,本次国际影展仍然收到来自67个国家和地区的3940位参赛者投寄的22271幅作品,比上届国际影展增加了3个国家、5062幅作品。充分说明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的国际影展在世界范围内的良好信誉和广泛影响。
照片如流水
评选第一轮的“拉洋片”是一个漫长而枯燥的过程。评委们并排坐在桌前,照片像流水一样从眼前流过,平均每张作品在评委面前停留大约1秒钟左右。如果想对某张照片进行深入研究,面前马上会积攒大量从“上游”流下的“存货”。韩国评委金元甲喜欢对照片仔细琢磨,因此他面前总是有一个照片堆成的小山。法国评委普莱奇和美国评委伯克曼身强体壮,而且眼疾手快,他们总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任务”。每当有空闲的时候,他们不是去旁边喝咖啡,就是与工作人员闲聊几句,有时为了打破沉闷的气氛还会随着大厅里的背景音乐跳上几下摇摆舞。
中国作品数量大、水平高
从来稿数量看,中国作品总数是20018幅,占来稿总数的89.88%,具有绝对优势。不仅如此,中国作品的水平也普遍高于国外作品,这一点得到绝大多数评委的认可。为了突出本次展览的国际性,评委们不得不有意识地向国外作品倾斜。这与最初的几届国际影展形成了鲜明对比,那时侯我们总是仰视国外的摄影作品,评选总要向中国作品倾斜。这充分说明中国摄影水平的飞速提高。这个现象同样反映了另一个问题:宣传工作有待提高。在评选结束后的总结会上,评委们在肯定了中国作品水平的同时,也指出国外作品来稿量小,尤其是高水平作品来稿更少,说明以后的组织稿源和对外宣传方面的工作有待加强。有的国外评委当场表示可以在下一届国际影展中在这方面帮助我们。
外国评委喜欢较真
本次影展中有4位评委是国外评委。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工作态度极其认真、负责。韩国评委金元甲在第一轮的“拉洋片”过程中总是“拖其他评委的后腿”,即使这样,他仍然要仔细地看每一幅作品后才会传给下一位评委。他通过翻译向工作人员解释说:“参赛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作者的心血,我们评委要对他们负责。我不想漏掉一张好作品。”而法国评委普莱奇和美国评委伯克曼的认真却表现在对评选方式的异议上。在第二轮的投子(即选票,用扣子代表)评选中,评委会原来的计划是在第一次投子时,要将获得两个子以下的作品淘汰掉,得到三个(含三个子)以上子的作品进入下一次评选。但这两位评委认为应该只淘汰掉没有子的作品,只要得到子的作品,哪怕只有一票也要参加下一次评选。这是对每一位评委权利的尊重,也是对参赛者负责。最后经过评委会协商,采纳了这两位评委的建议。
国际影展怎样投稿
影友参加国际影展也要讲究技巧。有一位参赛作者在作品背面把参赛表格翻译成了英文,这种做法赢得了几位国外评委的好感。虽然参赛规则里没有要求作者提供英文材料,但这种做法无疑增加了自己作品在外国评委中的印象分。相反,有些作者对参赛规则理解不透彻,总是有把作品投错组的现象:有的把自然风光作品投到社会生活组中,有的纪实作品却出现在商业组作品中有作者甚至一稿两投,同样一幅作品同时出现在两组里参加评选。还有的作者投了一些带有违反道德规范或让人反感内容的作品。比如,有一幅作品内容是“杀狗”。这里面有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问题:在西方,狗是人类的朋友,在家庭中就像家庭成员一样,是绝对不能杀的。这样一幅血淋淋的杀狗场面怎么会在国际影展中获奖呢?
创作水平仍有待提高
任何摄影比赛的宗旨都是为了提高摄影创作水平。从本次参赛的作品看,创作本身暴露了几个问题。许多风光作品的色彩过于夸张、过于饱和。这是作者在后期制作时有意做的。其实,夸张的色彩反倒会失去一些东西,说明有些作者对数码制作的概念认识不清;有的作者分不清电脑照片和电脑美术的区别,致使一些作品很难说清是摄影作品还是电脑美术作品;在选题方面,能够反映时代气息的作品少,反映热点问题的作品少;商业类作品的来稿少,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创新的表现手法少,用摄影艺术语言更贴切、更有创造性地解释产品的作品少。
国际影展仍须改进
评选结束后,评委们对国际影展提出了许多改进意见。其中最集中的意见是是否增加“初评”的问题。大多数评委认为,增加“初评”非常有必要。原因是显而易见的,这么大量的来稿要在两、三天里集中评完,未免有些仓促,评委们很难有充分的时间对作品进行深入的评审。同时,大量的评片工作对评委的体力也是巨大的考验,即使评委们有认真负责的态度,缺乏体力的保证也无法支持评选质量。其他的建议还有:在评委中增加女性和年轻评委,还可以请过去的获奖作者作评委;取消幻灯片参赛,今后无论是用什么方法创作的作品都要制作成符合规定尺寸的照片参赛,这样做既公平又有利于提高评选效率。
结束语
三天紧张的评选结束了。就在当天,中国的“神州5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来自台湾的评委周鑫泉先生激动地说:“我们中国人乘着自己的飞船实现太空飞行,多么了不起!我和外国人在一起时,说话也硬气了。”几位国外评委纷纷向中国评委和工作人员表示祝贺,希望中国的摄影事业能像“神州5号”一样飞得更快、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