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李端棻《苾园诗存》147首,大部分写于流放新疆之后,诗歌揭露黑暗现实,批判专制制度,宣扬“平等”、“自由”等资产阶级民主观念,为贵州民智开发的先声。其内容与风格与“诗界革命”主张隐然契合,李端棻应该是“诗界革命”的宿将。
关键词:李端棻 诗界革命 诗作成就 地位
中圈分类号:K2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0)02-57-61
十九世纪末叶至二十世纪初期,中国诗坛上掀起了“诗界革命”运动,发起和推动者是梁启超、黄遵宪等人。作为诗论家的梁启超,提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作为“诗界革命”的主张,借以宣传维新思想,开启民智。并以《清议报》、《新民丛报》和《新小说》为阵地,发表大量新诗作品,作者队伍百数十人,涌现出一批名家。梁启超的老师兼内兄李端棻,是维新变法运动的积极支持者,所写诗歌的内容与风格,与“诗界革命”的主张完全契合。因诸多原因,他的作品无法寄去海外发表。但从他后来刊行的《苾园诗存》来看,他理所应当属于“诗界革命”诗派,而且是“诗界革命”的宿将。
“诗界革命”作为文学活动,萌发于戊戌变法前三年间。梁启超于1895年秋冬之际与夏曾佑、谭嗣同在北京相遇,商讨诗歌革新问题,对夏、谭的“新诗”,启超指出其特点是“捋扯新名词以自表异”。但这时的“新诗”虽有一些反映西洋文化的新内容,但晦涩难懂,缺乏诗味,显得幼稚,影响不大。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逃往日本,创办《清议报》,宣传维新思想,深感到诗歌及其他文艺作品在开启民智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总结“新诗”创作失误的教训后,提出“诗界革命”的号召。1899年,梁启超在《夏威游记》一文中提出“诗界革命”的主张(即其美学标准):欲为诗界的哥伦布、玛赛郎(即麦哲伦),不可不备三长: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语句,而又须以古人之风格入之,然后成其为诗。不然,如移木星金星之动物以实美洲,瑰玮则瑰玮矣,其如不类何?若三者具备,则可以为二十世纪支那之诗王矣。
所谓“三长”,即新意境(主要指欧洲意境),新语句和“古人之风格”。后来,梁氏在《饮冰室诗话》中概括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熔铸新理想以入旧风格”。
为了扩大“诗界革命”的影响,在《清议报》上开辟“新诗派”的专栏,名曰“诗界潮音集”(原名“诗文辞随录”),继又创办《新民丛报》,开辟同一专栏,并在《新小说》中也开辟了新诗专栏。由此引来海内外一大批作者,多达一百几十人,其中黄遵宪、夏曾佑、蒋智由被推为“近代诗界三杰”。梁启超在该报上连续发表《饮冰室诗话》,鼓吹新派诗。这一诗派的代表人物,除上述“三杰”外,还有谭嗣同、康有为、丘逢甲、麦孟华、狄葆贤等。章太炎、马君武、高旭等“南社”人士,也先在“诗界潮音集”上发表诗作,后来才分化出去成为“革命派”。
自从“诗界革命”的号召提出后,“诗界革命”的文学运动才成熟起来,逐渐推向高潮。梁氏又提出“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戏剧改良”的号召,声势更加壮大。
在海外出版的《清议报》、《新民丛报》及《新小说》等,偷运回国,在文学界、教育界传播,影响极大。贵州虽地处边隅,这些刊物也曾流传进来,在文士中暗地流传。
梁启超同他的乡试座师李端菜,具有非同寻常的特殊关系。
李端棻(1833-1907),贵阳人,同治进士,先后充任山西、广东、四川、山东等省乡试主考官,出任云南学政,并充任壬辰(1892)科会试副总裁,迁升刑部侍郎、工部侍郎、仓场总督。“百日维新”期间,出任礼总尚书,大力支持维新变法。维新变法失败,被流放新疆三年。他为官清廉刚正,关注海防、武备,更注意文教、政体的革新问题。
光绪十五年(1889),李端菜以内阁学士的身份充任广东乡试主考。在新科举人中,他发现梁启超的文章见解新颖,文笔老练,以为是位饱学夫子,召见时一看,哪知是位十七岁的少年,不惟国学深厚,而且熟悉西方学术。师生交谈十分融洽。端棻立即托媒,把自己的堂妹蕙仙(京兆尹李朝仪之女)许配给这位农家出身的少年梁启超,为识得这匹“千里驹”感到十分欣慰。
此后,梁启超赴京会试、留京活动,均出入于李端棻家。师生变成郎舅,谈古论今,声气相投。李端菜受林则徐、魏源、龚自珍等人的影响,对西方学术颇为关注,不惟广泛阅读新译的西方著作,而且广交出国归来的人士(如黎庶昌、黄遵宪等),详细交谈西方及东瀛实情,对西方文教、政治等方面的体制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甲午战争中方惨败,割地、赔款。康有为、梁启超发起“公车上书”,维新思潮涌起,康、梁俨然成了维新思潮的精神领袖,声望日隆。李端棻对“公车上书”暗中支持,贵州举人签名者达95人。
康有为以布衣的身份多次上书皇帝,倡言变法,都被拒之门外,遭到守旧大臣的憎恨。此时,李端棻以二品大员的身份,冒着风险,向光绪帝举荐康有为。据胡思敬《戊戌履霜录》载:端菜“疑康有为真负济世伟略,可任宏艰,毅然具书保之,词甚状。光绪帝召对时,一再保举。”于是,康有为的上书及关于变法的论著才送到光绪帝手中,最后下决心变法,于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四月二十三日(1898年6月11日)下“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史称“戊戌变法”。
变法中,李端菜又保举谭嗣同、严修、唐常、熊希龄等十几位维新人士。康有为赏四品衔,在总理衙门章京行走,梁启超赏六品衔,办理译书局。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四人赐四品衔,任军机处章京,草拟新政章程。
面对新政的推行,李端棻不免担心祸生不测,告诫康、梁:“非康乾年代也,今之行事已不能朝纲独断,可谓如履薄冰。此所以需慎之而慎者也。”果然,三个月之后,以西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发动政变,逮捕维新人士谭嗣同等,康、梁外逃。李端棻也以“滥保匪人”的罪名,被流放新疆。
他被押送出京时,正是谭嗣同等“六君子”在菜市口被杀害的时候。他后来在一首诗中写道:怕听中秋月有声,要从菜市哭忠贞。幸予被谴为迁客,匹马秋风出帝城。(《和文信国乩诗》)
在他心目中,“六君子”并非“罪人”,而是“忠贞”之士。
李端棻生平喜欢作诗,每有感触,便提笔吟咏。但随写随弃,家人也不知收捡,早年所有诗稿大都遗佚。其表弟何麟书搜集到百多首,大都是流放以后十多年间的作品。直到民国26年(1937)才由何麟书辑集刊行,题名《苾园诗存》。1995年,由贵阳市志办收入《贵阳五家诗钞》(“金筑丛书”之一),由贵州教育出版社出版。
这些作品,或抒写流放期间的抑郁心绪,或揭露黑暗现状,抒写清王朝杀害“党人”(维新派人士)的愤慨,或回顾“维新”运动中的得失,表述坚持维新立场的意志;也有描写还乡生活境况的诗篇。往往直抒胸臆,披肝沥胆,而且诗味深淳,蕴蓄宏富。其中一些作品,确能“以旧风格含新意境”,与“诗界革命”的主张相契合。
李端棻被流放时,已是六十五岁的老人了。行至甘州(今张掖),因病滞留下来,未继续西行。直到三年后被“赐还”,一直以罪人的身份,受地方官“管束”。即便身处逆境,依然以达观的心态,劝慰家中亲人。其《寓甘州示诸弟》诗写道:传说边城极阻艰,轻裘忽近玉门关。远行经岁都忘倦,老去能生幸得闲。 始识雷霆皆雨露,要乘风雪看天山。寄言群季休惆怅,得酒依然便解颜。
“雷霆皆雨露”,把朝廷的“雷霆之怒”,化为滋养生民的雨露,比喻化坏事为好事,借此流放的机会,有幸去欣赏天山的风雪。这是何等旷达的心胸!
因病停留甘州,他已彻底消泯了丢官失俸的失落感,反而以心情安详,以“消遥”得闲为满足。在《甘州病余自遣》诗中抒写了这一心绪:“西望轮台万里长,休将白首戍遐荒。此日转觉遥逍甚,自问何曾险阻尝。老志心情无冷暖,闲中岁月是羲皇。近来渐少还家梦,识破迷途是故乡。”
在甘州生病期间,他遇到一位好县官,给了他体贴和照顾。这位县官任职一年便离去,临行,端棻在纸扇上诗一首相赠,还题了小序。小序云:“己亥(1899)秋,负弩西来,道经陇,得假居试院养疴。明年春,序康移宰斯邑。适馆授餐,久而弥笃。方幸尘语常亲,忽焉骊歌遽唱,别绪黯然,不能自已。爰成一律,用达感激之私,兼识一时鸿爪。”诗云:识别虽晚得因亲,慰我飘蓬泛梗身。两次天恩容病假,一年地主倍情真。夙钦友夏诗归定,今见箫成政绩新。不独士民歌众母,春风嘘到谪居人。
这面题诗团扇,辗转流落到贵阳,1908年,何麟书在街头购得,方知是其表兄手迹,得知这段奇缘。但不知县令姓名,只知字“序康”。
初步考订,这位县令也许是《近代名人小传》的作者“沃丘仲子”(笔名),该书《李端棻》名下注云:“在戌日,予馈以资。复书字画,整润胜平昔。但言苏轼,务养生,起居皆有节制,是诚能处艰困者。”
这位“沃丘仲子”早就同李端棻相识。其李端棻小传中记述道:予初见之于丁文诚(宝桢)座上,一恂谨书生耳。及甲午,谒于京师,颇论时事,娓娓道东西邦制度。退而谘其所亲,盖曩典试广东,得才士梁启超,近以女弟妻之。所论皆纳梁议。启超,南海圣人子弟,拟之为颜回也。戊戌,果频上封事,请汰冗官,删则例,立学堂。帝嘉纳,擢礼部尚书。政变,并张荫桓戍新疆。
从这段文字可知,“沃丘仲子”曾在丁宝桢的座上见过李氏。大约是光绪四年(1878),端棻丁母忧期满返京,特去成都总督署拜访丁宝桢。“沃丘”也在座。甲午在京师谒见端棻,论时事,谈东西方制度。可见交谊不浅。这位“沃丘仲子”,本名费行简,蜀人。他甘冒风险救助病困中的李端菜,胆识品格均有过人之处。
1901年,李端棻被“赐还”。他拖着久病的身躯返乡,以一身正气与病魔搏斗。《久病转剧,书以自嘲兼自慰》三首之二中有句云:“最忌众中露芒角,要从衰后见精神。恶魔从此休来觑,正气团成不老身。”第三首抒写返乡的心情:乡心岁岁忆鲈莼,今得还乡愿已伸。老爱旧亲谈往事,病如处女避生人。忧馋屈子萧骚意,僵卧袁安困顿身。同类嗤予心尚热,招来闲事太无因。
以屈原“忧谗”、袁安“卧雪”来比拟还乡后的心绪与处境,颇为恰切。友朋“心尚热”的嗤议,透发出“壮心不已”的情愫。
李端棻流放之后,与梁启超失去联系,返乡后从亲友口中得知启超的一些消息:他在日本创办《清议报》,宣传维新思想,介绍西方人文政教知识;还刊载新派诗歌,发起“诗界革命”运动。并发表《饮冰室诗话》,评述新人新作,为文学运动推波助澜。此报秘密运回国内发行,文士们争相传阅。贵阳地区也能见到《清议报》。1902年,李蕙仙由澳门赴日本与梁启超重聚,带去堂兄“赐环”的消息,启超寄来《新民丛报》(《清议报》于i902年改为《新民丛报》,半月刊)请内兄阅览,写密函问候起居。
端桑读到《清议报》和《新民丛报》,心情振奋,也颇为安慰。他反复阅读报上的文章与诗作,思想境界大为开张。联想国内黑暗专制的现实及个人的处境,深有感触,不时写诗抒怀。如《有感》写道:七十犹如此,百年将奈何!觚棱空想象,日月已蹉跎。伏枥惊残岁,攀鞍愧伏波。四方多猛士,定可挽天河!
尽管岁月蹉跎,事业无成,然而老骥伏枥,壮心不已;更可喜的是四方猛士正在兴起,定能挽回天河,扭转乾坤。从维新志士的身上,他看到了国家民族的未来。
李端棻一向重视东西方人文制度的研究,对中国的专制制度与西方的民主制度作了多层次的比较,读了西方政治家卢梭、培根、狄德罗等人的政论著述后,追求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理想的意念更加坚定。他把自己的心得,写成《学术思想》、《政治思想》等诗,用诗歌的形式抒发自己的社会理想和政治目标。
《学术思想》写道:早知素习尽虚空,志积维新日有功。目的胡为犹惝恍,心思毋乃欠昭融。素王学术无今古,黄种灵明胜白棕。宗旨看真须取法,何妨时势造英雄。
从内容和语气来看,此诗大概写于维新变法之前或变法初始阶段。对以往所学的经术之类颇感空疏无用,而惟有“维新”思想才具有经世致用的实效。“素王”孔子的学术,自应因时而进,弃旧图新。宗旨明确后,就须付诸实践,在大好形势下造就一番英雄事业和一批英雄人物。由此可见,诗人对维新变法的前景抱着非常乐观的态度。
李端棻接受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对西方政治家宣扬的“平等”、“自由”等观念也十分赞赏。《政治思想》中鲜明地展示自己的政治观点。如云:天地区分五大洲,一人岂得制全球。国家公产非私产,政策群谋胜独谋。君为安民方有事,臣因佐治始宣流。同胞若识平权义,高枕无忧乐自由。
“国家公产非私产”,触及封建专制的根本问题;作君主的必须以“安民”为要务,并且听取“群谋,,来施政,实行“议会制”。看来,他这时的思想境界仍限制在“君主立宪”的框架中。
当维新变法失败,维新人士被抓被杀,诗人自己也被流放(这是仅次于死刑的重刑)之后,他对社会的黑暗及专制制度的罪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杞忧》一诗揭露官场的腐朽:休道成人受苦辛,多财即现宰官身。白身市侩皆朝士,黄口婴儿亦荐绅。但以苞苴权子母,那知恩泽被人民。滔滔天下皆如此,无怪要求遍铁轮。
官爵可以买卖,花去“苞苴”者,必然要从官位中挣回“母”本,更要求取“子’’息,加倍榨取民脂民膏。当政者凭借权力,屠杀不同政见者,制造“党祸”。谭嗣同等“六君子”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后来,唐才常等被杀于汉阳渡口。李端棻忿而写“党祸”一诗:几见清流误国家?权奸颠倒是非差。狭心但解酬恩怨,盲眼何曾识正邪!戮辱通囚无漏网,晋唐明宋有前车。汉阳渡口京都市,云散风凄日又斜。
不仅对维新派“党人”如此,当权者还把屠刀对准了爱国学生。1903年,盘踞我国东北的沙俄军队拒绝撤走,反而提出七条无理要求,激起全国人民的极大义愤:北京一些学生鸣钟集会,登坛演讲,并通电各省,请示当局不向沙俄妥协,表现了昂扬的爱国热情。而清政府反诬他们是“托拒俄以谋革命”,派兵镇压。闻此消息,李端棻挥笔写了《闻京都学生遇害》一诗:黑气漫漫压帝畿,嘻嘻怪事是耶非。学堂未获收明效,文字翻能鼓祸机。猕荜同胞曾得计,摧残国脉更可悲。党人两字真心法,一网轻投漏网稀。
学生是国家的命脉。端棻上《推广学校折》,倡建京师大学堂,并在各省、府、州、县分别设大学堂、中学堂及小学堂,重新设立课程,为的是培养新型人才,琢育国家民族的栋梁。而今当权者刻意诬加“党人,,罪名,肆意屠戮,不能不令人心痛。联想清军入关后,借“弥蕹”法令'‘‘留发不留头”,杀害无数汉族同胞的罪 行,激起深沉的仇恨。从此刻的心绪来考量,李端菜已对清王朝统治者彻底绝望,萌发了民族革命意识,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立场和观点相近。
在《国家思想》一诗中,批判了几千年来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奴隶心肠”,宣扬“君不堪尊民不卑,,的平等观点;并表示要用“力士剖峡”、“愚公移山”的精神,去推倒压制人们的专制制度。
李端棻和康有为同属“维新派”的主力人物,变法失败后,康逃往国外,访问了欧美及亚洲许多国家,见闻颇广,但他一直坚守“保皇”立场,坚定维护光绪皇帝,坚持“君主立宪”的政治路线,与孙中山为首的“车命婆”大论战。后来还参加“宣统复辟”的闹剧。而李端棻早在20世纪初叶,即慈禧、光绪仍生存的时代,便薮然反对君主独裁,反对“家天下”,反对清王朝的倒行逆施。其思想境界。远远超越康有为之上。
’。……
在家调养一段时期,病体渐次康复。李端棻于1902年受聘为经世学堂山长(即堂长)。《应经世学堂聘》诗云:帖括词章误此身,敢膺重布领群英!时贤心折谈何易,山长头衔恐是名。糟粕陈编奚补救,萌芽新政要推行。暮年乍拥皋比位,起点如何定课程?
设学堂是维新变法“新政”之一。变法失败后,多项新政均废,惟有学堂或明或暗地保留下来,很值得珍惜。而今拥此“皋比”(喻教职)之位,得摒除旧书院的陈规,设置新的课程。李端棻此时有《普通学说》一书刊行,提出普通学堂应设课程有十六种之多,以西方自然科学占多数,也涉及西方政治、法制、经济诸科。
在i井课中,李端菜刻意宣讲卢梭、培根等西方政治家的学说。月考出题有《培根论》、《卢梭论》,暗中将《新民丛报》中的《卢梭传》、《培根传》等资料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们的眼界大开,向往西方学术之风在边远的贵州蔚然兴起。此事传出,引来了一些思想保守者的非议,有的写竹枝词讽刺李山长。如一首写道:康梁余党至今多,请尔常将颈子摸。死到临头终不悔,胆将孔孟比卢梭。
面对诸多诽谤,端棻写《闻谤自责》三首,其一云:轻信人言悔莫追,咎由自取更何辞!维新毕竟输仍旧,用夏原来易变夷。家贼难防凭压力,谤书遍布荷良规!不然民智开通后,团体合群孰御之!在“自责”之后,以反诘的语气加以反击。当权者为防“家贼”,除了打压手段之外,还加上“谤书”这一“良规”;他们所恐惧的是:一旦民智开通,平等、自由观念深入人心,结成反抗专制的团体,那就再难压制、抵御了。除了与时政有关的诗作外,李端菜还写了不少与朋友的酬答诗,抒写个人生活情趣的小诗。这些作品,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与高雅的情趣。如《咏梅》之一云:繁华历尽世知稀,清节归来悟昨非。休道玉颜萧索甚,愿经霜雪更增辉。
借咏梅以展示高洁的人格精神。
《自遣》一诗抒写闲居生活情趣:无恙归来又一年,吾庐吾爱极欣然。安排竹石能医俗,消受香花即是仙。黑熟甜乡真自在,白甘矗饭胜肥鲜。只怜文字终遭忌,枉费精神种恶缘。闲居园庐,静赏竹石花木,熟睡黑甜乡,吃着“三白”晶饭,自由自在。末联道出了对“文字”、“恶缘”的耽心。也许正是这一担心,他没有把诗作寄到海外在《新民丛报》上发表。
李端棻生平作诗上千首,因不自珍惜,随写随弃,现存者仅140余首。无论从内容和形式方面考察,其风韵、格调,均与“诗界革命”的标准“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相契合,具备了“新意境”、“新语句”、“古人之风格”这“三长”。所遗憾的是:李氏诗作一直被埋没,未能在《诗界潮音集》中展示给海内外读者。李氏有深厚的诗学修养。诚如何麟书《李苾园先生遗诗序》中所说:“生平喜为诗,心有所触,一一托之吟咏。当其下笔,直抒胸臆,无所缘饰雕绩,及其既成,精光锐气,似经千锤百炼而出。盖性情真挚,蕴蓄宏厚,非肖声袭貌者所可伪也。”这是中肯的评价。就艺术水平而论,他与康有为差可比肩。黄万机《贵州汉文学发展史》中评论李端棻云:“(他)把诗歌创作与社会生活、政治事件密切结合起来,反映新的时代内容。李端棻晚年作品,是符合‘诗界革命’要求的,诗中出现了‘平等’、‘自由’、‘民智’、‘国民’、‘新政’、‘团体’、‘政策’等新名词,令人耳目一新。可以说,他也同黄遵宪、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蒋自由、夏曾佑、丘逢甲、狄葆贤等一样,是‘诗界革命’的诗人;而论资历,则是他们的前辈。”今天,我们根据李端棻诗作的实在内容与风格特征,应当恢复他在“诗界革命”中的地位,称他是“诗界革命”的宿将,是理所当然的。
关键词:李端棻 诗界革命 诗作成就 地位
中圈分类号:K2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0)02-57-61
十九世纪末叶至二十世纪初期,中国诗坛上掀起了“诗界革命”运动,发起和推动者是梁启超、黄遵宪等人。作为诗论家的梁启超,提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作为“诗界革命”的主张,借以宣传维新思想,开启民智。并以《清议报》、《新民丛报》和《新小说》为阵地,发表大量新诗作品,作者队伍百数十人,涌现出一批名家。梁启超的老师兼内兄李端棻,是维新变法运动的积极支持者,所写诗歌的内容与风格,与“诗界革命”的主张完全契合。因诸多原因,他的作品无法寄去海外发表。但从他后来刊行的《苾园诗存》来看,他理所应当属于“诗界革命”诗派,而且是“诗界革命”的宿将。
“诗界革命”作为文学活动,萌发于戊戌变法前三年间。梁启超于1895年秋冬之际与夏曾佑、谭嗣同在北京相遇,商讨诗歌革新问题,对夏、谭的“新诗”,启超指出其特点是“捋扯新名词以自表异”。但这时的“新诗”虽有一些反映西洋文化的新内容,但晦涩难懂,缺乏诗味,显得幼稚,影响不大。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逃往日本,创办《清议报》,宣传维新思想,深感到诗歌及其他文艺作品在开启民智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总结“新诗”创作失误的教训后,提出“诗界革命”的号召。1899年,梁启超在《夏威游记》一文中提出“诗界革命”的主张(即其美学标准):欲为诗界的哥伦布、玛赛郎(即麦哲伦),不可不备三长: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语句,而又须以古人之风格入之,然后成其为诗。不然,如移木星金星之动物以实美洲,瑰玮则瑰玮矣,其如不类何?若三者具备,则可以为二十世纪支那之诗王矣。
所谓“三长”,即新意境(主要指欧洲意境),新语句和“古人之风格”。后来,梁氏在《饮冰室诗话》中概括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熔铸新理想以入旧风格”。
为了扩大“诗界革命”的影响,在《清议报》上开辟“新诗派”的专栏,名曰“诗界潮音集”(原名“诗文辞随录”),继又创办《新民丛报》,开辟同一专栏,并在《新小说》中也开辟了新诗专栏。由此引来海内外一大批作者,多达一百几十人,其中黄遵宪、夏曾佑、蒋智由被推为“近代诗界三杰”。梁启超在该报上连续发表《饮冰室诗话》,鼓吹新派诗。这一诗派的代表人物,除上述“三杰”外,还有谭嗣同、康有为、丘逢甲、麦孟华、狄葆贤等。章太炎、马君武、高旭等“南社”人士,也先在“诗界潮音集”上发表诗作,后来才分化出去成为“革命派”。
自从“诗界革命”的号召提出后,“诗界革命”的文学运动才成熟起来,逐渐推向高潮。梁氏又提出“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戏剧改良”的号召,声势更加壮大。
在海外出版的《清议报》、《新民丛报》及《新小说》等,偷运回国,在文学界、教育界传播,影响极大。贵州虽地处边隅,这些刊物也曾流传进来,在文士中暗地流传。
梁启超同他的乡试座师李端菜,具有非同寻常的特殊关系。
李端棻(1833-1907),贵阳人,同治进士,先后充任山西、广东、四川、山东等省乡试主考官,出任云南学政,并充任壬辰(1892)科会试副总裁,迁升刑部侍郎、工部侍郎、仓场总督。“百日维新”期间,出任礼总尚书,大力支持维新变法。维新变法失败,被流放新疆三年。他为官清廉刚正,关注海防、武备,更注意文教、政体的革新问题。
光绪十五年(1889),李端菜以内阁学士的身份充任广东乡试主考。在新科举人中,他发现梁启超的文章见解新颖,文笔老练,以为是位饱学夫子,召见时一看,哪知是位十七岁的少年,不惟国学深厚,而且熟悉西方学术。师生交谈十分融洽。端棻立即托媒,把自己的堂妹蕙仙(京兆尹李朝仪之女)许配给这位农家出身的少年梁启超,为识得这匹“千里驹”感到十分欣慰。
此后,梁启超赴京会试、留京活动,均出入于李端棻家。师生变成郎舅,谈古论今,声气相投。李端菜受林则徐、魏源、龚自珍等人的影响,对西方学术颇为关注,不惟广泛阅读新译的西方著作,而且广交出国归来的人士(如黎庶昌、黄遵宪等),详细交谈西方及东瀛实情,对西方文教、政治等方面的体制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甲午战争中方惨败,割地、赔款。康有为、梁启超发起“公车上书”,维新思潮涌起,康、梁俨然成了维新思潮的精神领袖,声望日隆。李端棻对“公车上书”暗中支持,贵州举人签名者达95人。
康有为以布衣的身份多次上书皇帝,倡言变法,都被拒之门外,遭到守旧大臣的憎恨。此时,李端棻以二品大员的身份,冒着风险,向光绪帝举荐康有为。据胡思敬《戊戌履霜录》载:端菜“疑康有为真负济世伟略,可任宏艰,毅然具书保之,词甚状。光绪帝召对时,一再保举。”于是,康有为的上书及关于变法的论著才送到光绪帝手中,最后下决心变法,于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四月二十三日(1898年6月11日)下“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史称“戊戌变法”。
变法中,李端菜又保举谭嗣同、严修、唐常、熊希龄等十几位维新人士。康有为赏四品衔,在总理衙门章京行走,梁启超赏六品衔,办理译书局。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四人赐四品衔,任军机处章京,草拟新政章程。
面对新政的推行,李端棻不免担心祸生不测,告诫康、梁:“非康乾年代也,今之行事已不能朝纲独断,可谓如履薄冰。此所以需慎之而慎者也。”果然,三个月之后,以西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发动政变,逮捕维新人士谭嗣同等,康、梁外逃。李端棻也以“滥保匪人”的罪名,被流放新疆。
他被押送出京时,正是谭嗣同等“六君子”在菜市口被杀害的时候。他后来在一首诗中写道:怕听中秋月有声,要从菜市哭忠贞。幸予被谴为迁客,匹马秋风出帝城。(《和文信国乩诗》)
在他心目中,“六君子”并非“罪人”,而是“忠贞”之士。
李端棻生平喜欢作诗,每有感触,便提笔吟咏。但随写随弃,家人也不知收捡,早年所有诗稿大都遗佚。其表弟何麟书搜集到百多首,大都是流放以后十多年间的作品。直到民国26年(1937)才由何麟书辑集刊行,题名《苾园诗存》。1995年,由贵阳市志办收入《贵阳五家诗钞》(“金筑丛书”之一),由贵州教育出版社出版。
这些作品,或抒写流放期间的抑郁心绪,或揭露黑暗现状,抒写清王朝杀害“党人”(维新派人士)的愤慨,或回顾“维新”运动中的得失,表述坚持维新立场的意志;也有描写还乡生活境况的诗篇。往往直抒胸臆,披肝沥胆,而且诗味深淳,蕴蓄宏富。其中一些作品,确能“以旧风格含新意境”,与“诗界革命”的主张相契合。
李端棻被流放时,已是六十五岁的老人了。行至甘州(今张掖),因病滞留下来,未继续西行。直到三年后被“赐还”,一直以罪人的身份,受地方官“管束”。即便身处逆境,依然以达观的心态,劝慰家中亲人。其《寓甘州示诸弟》诗写道:传说边城极阻艰,轻裘忽近玉门关。远行经岁都忘倦,老去能生幸得闲。 始识雷霆皆雨露,要乘风雪看天山。寄言群季休惆怅,得酒依然便解颜。
“雷霆皆雨露”,把朝廷的“雷霆之怒”,化为滋养生民的雨露,比喻化坏事为好事,借此流放的机会,有幸去欣赏天山的风雪。这是何等旷达的心胸!
因病停留甘州,他已彻底消泯了丢官失俸的失落感,反而以心情安详,以“消遥”得闲为满足。在《甘州病余自遣》诗中抒写了这一心绪:“西望轮台万里长,休将白首戍遐荒。此日转觉遥逍甚,自问何曾险阻尝。老志心情无冷暖,闲中岁月是羲皇。近来渐少还家梦,识破迷途是故乡。”
在甘州生病期间,他遇到一位好县官,给了他体贴和照顾。这位县官任职一年便离去,临行,端棻在纸扇上诗一首相赠,还题了小序。小序云:“己亥(1899)秋,负弩西来,道经陇,得假居试院养疴。明年春,序康移宰斯邑。适馆授餐,久而弥笃。方幸尘语常亲,忽焉骊歌遽唱,别绪黯然,不能自已。爰成一律,用达感激之私,兼识一时鸿爪。”诗云:识别虽晚得因亲,慰我飘蓬泛梗身。两次天恩容病假,一年地主倍情真。夙钦友夏诗归定,今见箫成政绩新。不独士民歌众母,春风嘘到谪居人。
这面题诗团扇,辗转流落到贵阳,1908年,何麟书在街头购得,方知是其表兄手迹,得知这段奇缘。但不知县令姓名,只知字“序康”。
初步考订,这位县令也许是《近代名人小传》的作者“沃丘仲子”(笔名),该书《李端棻》名下注云:“在戌日,予馈以资。复书字画,整润胜平昔。但言苏轼,务养生,起居皆有节制,是诚能处艰困者。”
这位“沃丘仲子”早就同李端棻相识。其李端棻小传中记述道:予初见之于丁文诚(宝桢)座上,一恂谨书生耳。及甲午,谒于京师,颇论时事,娓娓道东西邦制度。退而谘其所亲,盖曩典试广东,得才士梁启超,近以女弟妻之。所论皆纳梁议。启超,南海圣人子弟,拟之为颜回也。戊戌,果频上封事,请汰冗官,删则例,立学堂。帝嘉纳,擢礼部尚书。政变,并张荫桓戍新疆。
从这段文字可知,“沃丘仲子”曾在丁宝桢的座上见过李氏。大约是光绪四年(1878),端棻丁母忧期满返京,特去成都总督署拜访丁宝桢。“沃丘”也在座。甲午在京师谒见端棻,论时事,谈东西方制度。可见交谊不浅。这位“沃丘仲子”,本名费行简,蜀人。他甘冒风险救助病困中的李端菜,胆识品格均有过人之处。
1901年,李端棻被“赐还”。他拖着久病的身躯返乡,以一身正气与病魔搏斗。《久病转剧,书以自嘲兼自慰》三首之二中有句云:“最忌众中露芒角,要从衰后见精神。恶魔从此休来觑,正气团成不老身。”第三首抒写返乡的心情:乡心岁岁忆鲈莼,今得还乡愿已伸。老爱旧亲谈往事,病如处女避生人。忧馋屈子萧骚意,僵卧袁安困顿身。同类嗤予心尚热,招来闲事太无因。
以屈原“忧谗”、袁安“卧雪”来比拟还乡后的心绪与处境,颇为恰切。友朋“心尚热”的嗤议,透发出“壮心不已”的情愫。
李端棻流放之后,与梁启超失去联系,返乡后从亲友口中得知启超的一些消息:他在日本创办《清议报》,宣传维新思想,介绍西方人文政教知识;还刊载新派诗歌,发起“诗界革命”运动。并发表《饮冰室诗话》,评述新人新作,为文学运动推波助澜。此报秘密运回国内发行,文士们争相传阅。贵阳地区也能见到《清议报》。1902年,李蕙仙由澳门赴日本与梁启超重聚,带去堂兄“赐环”的消息,启超寄来《新民丛报》(《清议报》于i902年改为《新民丛报》,半月刊)请内兄阅览,写密函问候起居。
端桑读到《清议报》和《新民丛报》,心情振奋,也颇为安慰。他反复阅读报上的文章与诗作,思想境界大为开张。联想国内黑暗专制的现实及个人的处境,深有感触,不时写诗抒怀。如《有感》写道:七十犹如此,百年将奈何!觚棱空想象,日月已蹉跎。伏枥惊残岁,攀鞍愧伏波。四方多猛士,定可挽天河!
尽管岁月蹉跎,事业无成,然而老骥伏枥,壮心不已;更可喜的是四方猛士正在兴起,定能挽回天河,扭转乾坤。从维新志士的身上,他看到了国家民族的未来。
李端棻一向重视东西方人文制度的研究,对中国的专制制度与西方的民主制度作了多层次的比较,读了西方政治家卢梭、培根、狄德罗等人的政论著述后,追求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理想的意念更加坚定。他把自己的心得,写成《学术思想》、《政治思想》等诗,用诗歌的形式抒发自己的社会理想和政治目标。
《学术思想》写道:早知素习尽虚空,志积维新日有功。目的胡为犹惝恍,心思毋乃欠昭融。素王学术无今古,黄种灵明胜白棕。宗旨看真须取法,何妨时势造英雄。
从内容和语气来看,此诗大概写于维新变法之前或变法初始阶段。对以往所学的经术之类颇感空疏无用,而惟有“维新”思想才具有经世致用的实效。“素王”孔子的学术,自应因时而进,弃旧图新。宗旨明确后,就须付诸实践,在大好形势下造就一番英雄事业和一批英雄人物。由此可见,诗人对维新变法的前景抱着非常乐观的态度。
李端棻接受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对西方政治家宣扬的“平等”、“自由”等观念也十分赞赏。《政治思想》中鲜明地展示自己的政治观点。如云:天地区分五大洲,一人岂得制全球。国家公产非私产,政策群谋胜独谋。君为安民方有事,臣因佐治始宣流。同胞若识平权义,高枕无忧乐自由。
“国家公产非私产”,触及封建专制的根本问题;作君主的必须以“安民”为要务,并且听取“群谋,,来施政,实行“议会制”。看来,他这时的思想境界仍限制在“君主立宪”的框架中。
当维新变法失败,维新人士被抓被杀,诗人自己也被流放(这是仅次于死刑的重刑)之后,他对社会的黑暗及专制制度的罪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杞忧》一诗揭露官场的腐朽:休道成人受苦辛,多财即现宰官身。白身市侩皆朝士,黄口婴儿亦荐绅。但以苞苴权子母,那知恩泽被人民。滔滔天下皆如此,无怪要求遍铁轮。
官爵可以买卖,花去“苞苴”者,必然要从官位中挣回“母”本,更要求取“子’’息,加倍榨取民脂民膏。当政者凭借权力,屠杀不同政见者,制造“党祸”。谭嗣同等“六君子”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后来,唐才常等被杀于汉阳渡口。李端棻忿而写“党祸”一诗:几见清流误国家?权奸颠倒是非差。狭心但解酬恩怨,盲眼何曾识正邪!戮辱通囚无漏网,晋唐明宋有前车。汉阳渡口京都市,云散风凄日又斜。
不仅对维新派“党人”如此,当权者还把屠刀对准了爱国学生。1903年,盘踞我国东北的沙俄军队拒绝撤走,反而提出七条无理要求,激起全国人民的极大义愤:北京一些学生鸣钟集会,登坛演讲,并通电各省,请示当局不向沙俄妥协,表现了昂扬的爱国热情。而清政府反诬他们是“托拒俄以谋革命”,派兵镇压。闻此消息,李端棻挥笔写了《闻京都学生遇害》一诗:黑气漫漫压帝畿,嘻嘻怪事是耶非。学堂未获收明效,文字翻能鼓祸机。猕荜同胞曾得计,摧残国脉更可悲。党人两字真心法,一网轻投漏网稀。
学生是国家的命脉。端棻上《推广学校折》,倡建京师大学堂,并在各省、府、州、县分别设大学堂、中学堂及小学堂,重新设立课程,为的是培养新型人才,琢育国家民族的栋梁。而今当权者刻意诬加“党人,,罪名,肆意屠戮,不能不令人心痛。联想清军入关后,借“弥蕹”法令'‘‘留发不留头”,杀害无数汉族同胞的罪 行,激起深沉的仇恨。从此刻的心绪来考量,李端菜已对清王朝统治者彻底绝望,萌发了民族革命意识,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立场和观点相近。
在《国家思想》一诗中,批判了几千年来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奴隶心肠”,宣扬“君不堪尊民不卑,,的平等观点;并表示要用“力士剖峡”、“愚公移山”的精神,去推倒压制人们的专制制度。
李端棻和康有为同属“维新派”的主力人物,变法失败后,康逃往国外,访问了欧美及亚洲许多国家,见闻颇广,但他一直坚守“保皇”立场,坚定维护光绪皇帝,坚持“君主立宪”的政治路线,与孙中山为首的“车命婆”大论战。后来还参加“宣统复辟”的闹剧。而李端棻早在20世纪初叶,即慈禧、光绪仍生存的时代,便薮然反对君主独裁,反对“家天下”,反对清王朝的倒行逆施。其思想境界。远远超越康有为之上。
’。……
在家调养一段时期,病体渐次康复。李端棻于1902年受聘为经世学堂山长(即堂长)。《应经世学堂聘》诗云:帖括词章误此身,敢膺重布领群英!时贤心折谈何易,山长头衔恐是名。糟粕陈编奚补救,萌芽新政要推行。暮年乍拥皋比位,起点如何定课程?
设学堂是维新变法“新政”之一。变法失败后,多项新政均废,惟有学堂或明或暗地保留下来,很值得珍惜。而今拥此“皋比”(喻教职)之位,得摒除旧书院的陈规,设置新的课程。李端棻此时有《普通学说》一书刊行,提出普通学堂应设课程有十六种之多,以西方自然科学占多数,也涉及西方政治、法制、经济诸科。
在i井课中,李端菜刻意宣讲卢梭、培根等西方政治家的学说。月考出题有《培根论》、《卢梭论》,暗中将《新民丛报》中的《卢梭传》、《培根传》等资料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们的眼界大开,向往西方学术之风在边远的贵州蔚然兴起。此事传出,引来了一些思想保守者的非议,有的写竹枝词讽刺李山长。如一首写道:康梁余党至今多,请尔常将颈子摸。死到临头终不悔,胆将孔孟比卢梭。
面对诸多诽谤,端棻写《闻谤自责》三首,其一云:轻信人言悔莫追,咎由自取更何辞!维新毕竟输仍旧,用夏原来易变夷。家贼难防凭压力,谤书遍布荷良规!不然民智开通后,团体合群孰御之!在“自责”之后,以反诘的语气加以反击。当权者为防“家贼”,除了打压手段之外,还加上“谤书”这一“良规”;他们所恐惧的是:一旦民智开通,平等、自由观念深入人心,结成反抗专制的团体,那就再难压制、抵御了。除了与时政有关的诗作外,李端菜还写了不少与朋友的酬答诗,抒写个人生活情趣的小诗。这些作品,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与高雅的情趣。如《咏梅》之一云:繁华历尽世知稀,清节归来悟昨非。休道玉颜萧索甚,愿经霜雪更增辉。
借咏梅以展示高洁的人格精神。
《自遣》一诗抒写闲居生活情趣:无恙归来又一年,吾庐吾爱极欣然。安排竹石能医俗,消受香花即是仙。黑熟甜乡真自在,白甘矗饭胜肥鲜。只怜文字终遭忌,枉费精神种恶缘。闲居园庐,静赏竹石花木,熟睡黑甜乡,吃着“三白”晶饭,自由自在。末联道出了对“文字”、“恶缘”的耽心。也许正是这一担心,他没有把诗作寄到海外在《新民丛报》上发表。
李端棻生平作诗上千首,因不自珍惜,随写随弃,现存者仅140余首。无论从内容和形式方面考察,其风韵、格调,均与“诗界革命”的标准“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相契合,具备了“新意境”、“新语句”、“古人之风格”这“三长”。所遗憾的是:李氏诗作一直被埋没,未能在《诗界潮音集》中展示给海内外读者。李氏有深厚的诗学修养。诚如何麟书《李苾园先生遗诗序》中所说:“生平喜为诗,心有所触,一一托之吟咏。当其下笔,直抒胸臆,无所缘饰雕绩,及其既成,精光锐气,似经千锤百炼而出。盖性情真挚,蕴蓄宏厚,非肖声袭貌者所可伪也。”这是中肯的评价。就艺术水平而论,他与康有为差可比肩。黄万机《贵州汉文学发展史》中评论李端棻云:“(他)把诗歌创作与社会生活、政治事件密切结合起来,反映新的时代内容。李端棻晚年作品,是符合‘诗界革命’要求的,诗中出现了‘平等’、‘自由’、‘民智’、‘国民’、‘新政’、‘团体’、‘政策’等新名词,令人耳目一新。可以说,他也同黄遵宪、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蒋自由、夏曾佑、丘逢甲、狄葆贤等一样,是‘诗界革命’的诗人;而论资历,则是他们的前辈。”今天,我们根据李端棻诗作的实在内容与风格特征,应当恢复他在“诗界革命”中的地位,称他是“诗界革命”的宿将,是理所当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