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的导入起笔生花

来源 :语文周刊·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onerc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导入就好比是打开课堂的一座大门,如果教师能充分发挥这扇门的作用,就能吸引学生主动推开大门进入门内来探究里面的知识世界,甚至带活整个课堂世界。那么怎么来设计一个好的导入语呢?我通过自己在课堂上积累的经验和听课所得到的启发,总结了以下几种导入方法:
  一、激情导入:闲花落地听无声
  一堂课就是一次演出,演员是老师,观众是学生。演出中,导入新课是第一幕,如何演好第一幕,让你的观众被你的台词深深吸引,并产生共鸣,这就需要教师用情感语言调动学生,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个场合的情景描绘出来,使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从而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唤起学生强烈的情绪体验和反应,情不自禁的进入学习的情境之中。因此教师必须要让自己的每篇课文甚至每堂课都有一个精彩的开场白,并且不断创新,别开生面,精彩纷呈。
  教《散步》一文时,我是这样导入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的午后,阳光是暖暖的,春风是和煦的。你的爸爸、妈妈、还有你带着你年迈的奶奶散步在田间的小道上,会发生怎样有意思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跟着作者莫怀戚的脚步去体验这个故事吧。这样调动激情的导入,使得学生的心自然为之而动,情也自然由此而发,从而调动了他们想去急切阅读这篇课文的欲望。
  二、音乐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音乐自古以来就有教化作用,能陶冶人的性情,抒发人的情感。现在中学生很爱听歌曲,许多人也都有MP3、MP4等。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听听歌曲,甚至两人一起共同欣赏学唱。所以我就抓住学生喜欢音乐的心理,并以此作为契机来作为课堂导入的材料。让他们在熟悉音乐的基础上,培养对课文的兴趣。
  在教《荷叶 母亲》这课时,我播放了一首感人至深的歌曲《烛光里的妈妈》,那优美的旋律,那深情的诉说,深深打动了学生们,把学生的思绪都带入和母亲相处的点点滴滴,都融入了母爱的世界,这时,我满含深情地说:“母爱是无私的、博大的,让我们一起走进冰心的《荷叶 母亲》,去再一次感受那份真挚的爱吧!”
  三、图片、影视导入:映日荷花别样红
  在多媒体教学使用中,适当采用图片、影视导入,对这堂课气氛的渲染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对图片影视的感性认识,加上教师的激情语言的解说,就会提高学习的热情。
  在教授《安塞腰鼓》这课前,我犯难了:很多学生连腰鼓都没见过,怎么能读懂文章,体会文中的感情呢?后来我在网上发现不光有腰鼓的图片,而且还有陕北汉子表演安塞腰鼓的视频,在看课文前我先给学生播放了相关图片和视频后,引起了学生的高度兴趣,都迫不及待地想走入课文一探究竟。
  四、诗词导入:清词丽句必为邻
  诗词导入是我们语文教师教学中比较常用的导入方法,既可以复习学过的诗词,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也可引用未学的诗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学习《再别康桥》时我是这样导入:“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诗文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更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伤感。那么现代人又是如何去体悟和理解离别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领悟一下现代诗人笔下的离别之情。”这样的导入,情感自然,这样的情境,亦会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的隧道,去体会那诗情画意,去体会那多样的离别之情。因为这些诗词的导入,为课前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积极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魏书生说过:“一件事有一百种做法。”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语是多种多样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去把握和运用。在导入过程中,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做到科学性和艺术性,规范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找到适合每篇课文的导入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诱发他们的感情,为课堂教学找到一个良好的开端。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每个小学教师都要面对的,我的做法是:   一、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
期刊
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多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的。但是怎样引导,引导成功与否,所起的作用也大相径庭。  我们怎样引导呢?  初中阶段的学生,怀着一个颗稚气的童心,对他们所学的以及身边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和美的向往,怎样让他们的世界更生动美好呢?这就要我们下功夫,力争把语文课上的丰富多彩,以下是我上语文课几点的心得:  一、课前充分的准备(吃透教材,根据学生构思教学)  二、
期刊
情感是一种教育动力,也是一种教育手段,运用得好,可以大大增强语文教学的效果,更好地达到语文教学的目标。情感是人对客观现象的心理反映,具体表现为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它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而复杂的体验活动,情感教育则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目的,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品质的过程。人的情感特别是高级社会情感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结合个人语文教
期刊
农村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如何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学生主体,因材施教  新课改依然尊重教育的一般规律,就是把学生学习是课堂的主体地位这一点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新课程理念强调“以人为本”,教师所面临的主体就是学生。所以,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该体现出来,所有的教法和学法都应该以学生为
期刊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提出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它是将班级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成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参与的任务式学习活动。以学习目标和任务为导向,以设疑、常识、引导、体验、比较、探究为基本方式,要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小组学习这一形式,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并对学生的
期刊
我校语文组提出了“诗意语文”的设想,并创立了“诗意语文工作室”。也是从那个那时候开始,我才明白原来语文是充满诗意的,语文教学更应该是充满诗意的。  就在我深深迷醉于这样一个诗意的名字的时候,我也陷入了深深地迷惘——什么样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该如何在日常的教学中创设一种诗意的氛围呢?  巧的是接下来学校下发了《听余映潮老师讲课》这本书,我便如饥似渴的读起来了。不久,我校荣幸的邀请到了余老师来我校讲课,
期刊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里头,首当其冲,是重头戏。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一直是让人感到头疼的问题,它不像阅读训练那样有课文、有教参,重难点一目了然。因此,老师怕上作文课,学生怕写作文。其实,从古至今,阅读与写作文一直是密不可分的。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我们应当把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有机的渗入到课堂阅读训练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写作水平。怎样才能让二者有机结
期刊
在21世纪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为语文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好用好知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有了信息技术这双翅膀,对于深化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利用信息技术,精炼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是在特定环境下的故事,远离生活实际,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较大的困难。而利
期刊
高效课堂追求在有限的课堂里达到效率的最大化和效益的最优化。《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充分做到开放而创新,我认为应当着重抓好思与辩两个方面,在思辩中生成高效课堂。在思辩中生成高效语文课堂,必须做到三步走。  一、质疑促思,做足思与辩的基础   学起于思,思缘于疑。质疑是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发表见解的基础。学生的阅读,文本是一种引导,教师是
期刊
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当前中学生求知欲强、善于思索、不盲从别人的心理特征,结合学科特点,我在近几年的中学语文教改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取得较好的成效。主要采用如下几种方法:  一、用讨论法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思维的流畅性是指思维畅通少阻、灵敏迅速,能在短时间内思考表达较多的内容,只要不离开问题,发散量越大越好,这是发散性思维的指标。用讨论法可激发学生从多角度、多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