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科教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实证研究》,从数学学科来讲,就是要研究,找到使学生了解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办法和策略来,就是真正使学生向2011版《新课标》明确指出的那样:“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我们要探索出“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途径和方法,将生活中的实际事物和数学知识有机的结合,寻找创造生活情景、组织教材开展活动的有效手段,寻找教学策略及指导学生学习的最佳方法。使学生从思考周边事物,到自主构建“来源于生活——提炼为数学模型——应用于实际”的学习模式,尽以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推动学生素质的发展。初步建立数学生活化的评价方法,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数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从而了解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1 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
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处处存在数学思想,最主要是教师要善于发现以及结合课堂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具有大胆的创新意识。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如教学《时分秒》时,先让学生回想生活中对时间的安排,再让学生感受到时、分、秒这一内容其实是每天发生在家中的事。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实际需要记录时间。有的学生就提出要自己写个时间表,安排自己的生活作息时间,就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通过安排作息时间表感受到“时间表”能给生活带来方便。整节课,学生学得主动,学得高兴。这样使学生增加了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而且使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感到新颖、亲切。又如教学《测量》时,学生对测量橡皮、小刀、尺子有生活的基础,对长度有一定的认识,教学中让学生测一测课桌的长度,黑板的长度,对米尺,卷尺有认识的学生会直接读出多长。也有学生有疑惑,不知是5公尺,还是5米,为了让学生对长度单位有更深的了解,可让学生去测量班级教室的长和宽。
根据日常的生活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勇于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切感,让学生觉得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
2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生活实践中来
2.1 创造性使用教材,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标准,脑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这样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正如2011版新课标明确指出那样: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实际的联系,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从而才真正体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如在教学《千克和克》时,课的开始我拿出两个粉笔盒,(一个用的久点,有点损坏,另一个新的)来问学生,师:这两个盒子一样重吗?生纷纷举手。生1:我认为两个盒子一样重,因为我看这两个盒子一样。生2:我反对,盒子是一样,但一个新,一个旧,我认为新的轻,旧的重。生3:我反对,要知道两个盒子哪个重,不能只用眼看,你要用手去掂一掂。师:还有什么办法?生4:也可以去称一称。教师赋枯燥的内容以“生命”,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同时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
2.2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需要教师对教材中的练习以及知识熟记于心,根据所学内容和实际情况进行还原和再创造,将数学书的练习融合于现实生活中,就可以使书中的练习为我所用。例如教学《统计》时,让学生把本小组同学的身高和体重统计出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通过调查数据,整理数据,画出统计表、统计图,以及最后算出本小组的平均身高和体重,让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学生在动手中品尝到数学的快乐。
3 实现生活化的教学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如在我的课堂上,常能听到这样评价“你越来越聪明了”,“你的表现让老师感到特别惊喜”,“你的想象力真丰富”。真诚的赞赏带给学生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的脸上始终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如果你能大胆一些就更好了”,鼓励的话语带给学生爱和希望,促使孩子们努力走近老师期待的目标。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产生积极的学习欲望和情感,从而主动地去求知。
4 让学生记录生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条件的上升,学生的家庭条件也逐渐完善,我就试着让学生运用电脑适当的记录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每周一篇发到网上,然后老师进行批阅,其他同学可以在日志上留言写上优点和不足。并试着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解决在生活实际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明确数学在生活中的普及性。
通过让学生记录生活中的点滴,让其养成写数学日记的好习惯,使得学生的数学素养逐步提高。除了写数学日记,在平时我们也会定期搞一些数学生活实践手抄报的评比,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可以及时的记录下来并且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总之,我们应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及时收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通过对教材的有效整合和合理利用,使数学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实践中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再把这些问题移进课堂,促进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和生活能力协同发展。长此以往,不断深化,学生就会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精彩的世界。教学只有贴近生活、注重生活,创新才能得以实现,生活才能得以新发展。
我们要探索出“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途径和方法,将生活中的实际事物和数学知识有机的结合,寻找创造生活情景、组织教材开展活动的有效手段,寻找教学策略及指导学生学习的最佳方法。使学生从思考周边事物,到自主构建“来源于生活——提炼为数学模型——应用于实际”的学习模式,尽以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推动学生素质的发展。初步建立数学生活化的评价方法,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数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从而了解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1 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
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处处存在数学思想,最主要是教师要善于发现以及结合课堂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具有大胆的创新意识。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如教学《时分秒》时,先让学生回想生活中对时间的安排,再让学生感受到时、分、秒这一内容其实是每天发生在家中的事。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实际需要记录时间。有的学生就提出要自己写个时间表,安排自己的生活作息时间,就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通过安排作息时间表感受到“时间表”能给生活带来方便。整节课,学生学得主动,学得高兴。这样使学生增加了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而且使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感到新颖、亲切。又如教学《测量》时,学生对测量橡皮、小刀、尺子有生活的基础,对长度有一定的认识,教学中让学生测一测课桌的长度,黑板的长度,对米尺,卷尺有认识的学生会直接读出多长。也有学生有疑惑,不知是5公尺,还是5米,为了让学生对长度单位有更深的了解,可让学生去测量班级教室的长和宽。
根据日常的生活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勇于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切感,让学生觉得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
2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生活实践中来
2.1 创造性使用教材,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标准,脑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这样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正如2011版新课标明确指出那样: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实际的联系,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从而才真正体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如在教学《千克和克》时,课的开始我拿出两个粉笔盒,(一个用的久点,有点损坏,另一个新的)来问学生,师:这两个盒子一样重吗?生纷纷举手。生1:我认为两个盒子一样重,因为我看这两个盒子一样。生2:我反对,盒子是一样,但一个新,一个旧,我认为新的轻,旧的重。生3:我反对,要知道两个盒子哪个重,不能只用眼看,你要用手去掂一掂。师:还有什么办法?生4:也可以去称一称。教师赋枯燥的内容以“生命”,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同时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
2.2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需要教师对教材中的练习以及知识熟记于心,根据所学内容和实际情况进行还原和再创造,将数学书的练习融合于现实生活中,就可以使书中的练习为我所用。例如教学《统计》时,让学生把本小组同学的身高和体重统计出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通过调查数据,整理数据,画出统计表、统计图,以及最后算出本小组的平均身高和体重,让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学生在动手中品尝到数学的快乐。
3 实现生活化的教学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如在我的课堂上,常能听到这样评价“你越来越聪明了”,“你的表现让老师感到特别惊喜”,“你的想象力真丰富”。真诚的赞赏带给学生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的脸上始终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如果你能大胆一些就更好了”,鼓励的话语带给学生爱和希望,促使孩子们努力走近老师期待的目标。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产生积极的学习欲望和情感,从而主动地去求知。
4 让学生记录生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条件的上升,学生的家庭条件也逐渐完善,我就试着让学生运用电脑适当的记录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每周一篇发到网上,然后老师进行批阅,其他同学可以在日志上留言写上优点和不足。并试着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解决在生活实际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明确数学在生活中的普及性。
通过让学生记录生活中的点滴,让其养成写数学日记的好习惯,使得学生的数学素养逐步提高。除了写数学日记,在平时我们也会定期搞一些数学生活实践手抄报的评比,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可以及时的记录下来并且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总之,我们应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及时收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通过对教材的有效整合和合理利用,使数学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实践中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再把这些问题移进课堂,促进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和生活能力协同发展。长此以往,不断深化,学生就会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精彩的世界。教学只有贴近生活、注重生活,创新才能得以实现,生活才能得以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