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农村医药人才的培养成为重要工作,为了主动适应新医改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队伍建设和能培养,全面提高农村医药卫生人才的素质和水平尤为重要。
关键词 农村 医药卫生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8.024
Abstract With the gradual promotion of the medical and health system reform in our country, the training of medical personnel in rural areas become important work,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new medic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medical and health undertakings, improve rural tertiary health service network, the reform of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strengthen team construction and training,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rural medical and health personnel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Key words rural; medical and health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新医改推动了医学教育的发展,为我国医药人才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我国医学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医药卫生人才的大批量和高素质培养,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农村医药卫生人才更是关键点。面对新医改新型人才培养这一重要发展机遇,研究者通过深入调研,提出相关策略,为医药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参考,对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公享我国医疗卫生改革成果,从而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建设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改善“看病难、看病贵”等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1 新医改背景下和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现状
1.1 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展望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医疗事业快速发展,医疗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医学教育的发展,为农村医疗输送了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为提高基本医疗服务、完善了大量的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但现在中国广袤农村的发展不平衡性,导致农村医疗人才队伍不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现在的医疗需求。并且,农村医疗人才的素质参差不齐,“赤脚医生”“无证医生”横行,许多护士充当医生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卫生部于2011年颁发了《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 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提出我国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目标是到 2020 年,造就一支数量规模适宜、素质能力优良、结构分布合理的医药卫生人才队伍。据统计,近两年我国卫生医药人才大专的比例依然高达百分之三十八,本科以上只有百分之二十八,中专更占了百分之三十。医疗素质水平普遍较低。从构成和分布上看,增加的医疗卫生人员主要在基层,尤其在护理、药剂及全科医生等专业。
1.2 四川省农村医药人才缺口较大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和国家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高度重视,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且高等教育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医疗行业需求,中职医药专业毕业生中将有50% 进入农村及基层服务机构,从事医疗工作。2014年末,四川省医疗卫生机构80104个,其中医院1802个,基层及农村医疗卫生场所共有七万多个,其中妇幼保健机构有202个;床位有40多万张。此外,农村部分还有乡镇卫生院4575个,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5万人,注册护士2.0万人。按照卫计委医护比1:2,我省医药人才缺口约为40万,由此可见,而我省基层卫生机构与乡镇卫生院医药人才缺口较大,加强农村医药人才培养及教育建设任重而道远。
2 农村医药人才在模式培养工作中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在大有可为的“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医药卫生人才培养体系,直接关系到我国健全农村的,多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及基层卫生服务质量的提高。而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稀缺,急需思维的突破与模式的创新来改善目前农村医药卫生资源状况,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要求。
(1)确定目标,树立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国家宏观指导思想为根本,坚持人才培养为核心,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我们要通过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革,通过对于人才的培养,适应就业的机制,适应社会公共基础建设和服务行业的需要,大力实施发展战略,培养适应农村医疗卫生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服务基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基础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工作能力、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扎根基层工作的一線实用型、技能型医药人才。
(2)明确任务,改革人才培养方式。农村医疗卫生有着独特的实际需要,必须按照组织的要求和先进的精神指导,把农村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摆在学校教育发展规划的重要地位,形成真正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文献分析,实证研究,对人才培养的模式等进行相关的策略总结,用创新的思路来形成真正的人才培养模式。
(3)调查清晰,形成宏观培养体系。我们需要根据当代的医药事业的发展要求,形成一个宏观的卫生人才培养路径。对于国家的大局,政府必须有一个宏观把控。我们必须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模式有所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一个有着先进理念、符合国家政策的体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大局性。卫生体系要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和标准建立。②多层次性。人才培养要以市区卫生人才带动农村卫生人才,形成一个辐射机制。③可持续性。建立起一个人才培育基地,实现卫生医药人才的引进、培训的长期化和滚动化,为农村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 农村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思考
3.1 注重核心内涵,紧抓关键点
(1)建立农村医药卫生人才基地,可持续化机制。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是对医药卫生的重要建设。根据农村医疗事业实际情况,顺应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的重要需求,积极培养在医疗卫生场所工作的人才。首先,对于人才的培养,要求技能型与职业性并重。其次,严格上岗和准入机制,要求人才取得医药卫生相关的职业资质,不断完善法律制度。
(2)加强农村教育工作建设。科教兴国,高等医学院的培养才能真正强化卫生人员的技术,这样才能从源头改善人员的技术水平。农村医学教育系列的建立任重道远,通过医疗卫生的实际状况,开展初级、中级和高级的培训。如全日制专科的人才培训主要在护理学层次,全日制本科进行高级医药人才培训,同时对已有的农村医药人才进行成人专科和继续教育的培养,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规范农村医药教育的体系。
(3)政策引领,扎根基层建设。政策永远是一个行业和领域的高标。农村属于国家政策的倾向地区,在医药卫生方面,必须要制定更加行之有效的政策。首先在教育领域:招生政策的设立和完善、学费的补助和资助政策、就业的定向和帮扶政策都是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其次,必须扎根基层建设,对于人才的安置方面,要以有效的规章导向,使得人才更好地服务社会,扎根基层。
3.2 贯彻国家大政方针,引导卫生人才合理流动
从地域上来说,我国医务人员的流动性较差。大多数集中在城市,偏远和艰苦地区较少。这不仅仅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所导致的,同时还由于我国乡镇的医院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县乡医院医疗人员的水平有待提高。因此,国家应该出台相应政策,平衡城乡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医疗卫生人员的流动性。
(1)开辟对口支援农村制度,鼓励大中型医疗机构定期到农村卫生服务机构指导。继续执行相应制度,奖励制度等等,用多种形式组织医院人员,定点到基层的卫生医疗机构服务。由于农村医疗卫生水平较差,目前需要通过硬性的政策引领人们志愿服务西部和边远地区乡村。例如大中医院医师如需要评定职称,需要通过“计划”去西部进行培养。同时鼓励城市中业务能力较高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或者社区医疗机构进行服务。
(2)建立农村卫生人力保障体系,吸引和留住人才。制定一系列鼓励毕业生向农村流动的政策,国家必须要给农村医疗卫生建设以政策倾斜,对乡村卫生人力进行身份转变,并完善工资、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政策。加强医药人才的一个定向培养,要求回到生源地服务1~2年,定向委培能够有效留住医药人才在偏远地区工作。
(3)加强农村卫生人员的质量提高,在政策制定上要严把准入关。医疗服务的质量高低,依赖于高素质的卫生人才。一方面要提高卫生人员的准入标准,另外对于已经在执业的卫生服务人员,需要提高职称评审制度,鼓励他们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并进行宽进严出的淘汰制,以更好的激励制度提高医疗人员的服务水平。农村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大意义。结合四川省地处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偏远山区村镇较多的实际情况,创新型的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是时代背景下,医改给我们提出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 杨文,祝捷,任强等.中医药成人教育培养农村适用型人才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2):135-136.
[2] 常冬梅,王丽萍,杨宁.探索新医改下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新模式[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4:126-127.
[3] 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六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2号文件.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5] 陈卫平.创新医学高职高专教育机制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21).
[6] 孙萍,周建军,杨黎.基于适应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专科层次醫学职业教育改革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5):80-82.
[7] 李朝鹏,申社林等.面向农村和社区培养专科层次医学人才的教学改革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3):32-33.
[8] 孙立新,汪海波,曾奇等.创新农村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继续医学教育,2015.5(25):17-19.
[9] 汤之明,梁琼芳,张少华等.基于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岗位需求的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0(4):25-27.
[10] 厉岩,文历阳.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办学规模的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1(3):321-328.
关键词 农村 医药卫生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8.024
Abstract With the gradual promotion of the medical and health system reform in our country, the training of medical personnel in rural areas become important work,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new medic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medical and health undertakings, improve rural tertiary health service network, the reform of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strengthen team construction and training,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rural medical and health personnel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Key words rural; medical and health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新医改推动了医学教育的发展,为我国医药人才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我国医学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医药卫生人才的大批量和高素质培养,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农村医药卫生人才更是关键点。面对新医改新型人才培养这一重要发展机遇,研究者通过深入调研,提出相关策略,为医药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参考,对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公享我国医疗卫生改革成果,从而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建设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改善“看病难、看病贵”等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1 新医改背景下和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现状
1.1 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展望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医疗事业快速发展,医疗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医学教育的发展,为农村医疗输送了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为提高基本医疗服务、完善了大量的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但现在中国广袤农村的发展不平衡性,导致农村医疗人才队伍不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现在的医疗需求。并且,农村医疗人才的素质参差不齐,“赤脚医生”“无证医生”横行,许多护士充当医生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卫生部于2011年颁发了《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 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提出我国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目标是到 2020 年,造就一支数量规模适宜、素质能力优良、结构分布合理的医药卫生人才队伍。据统计,近两年我国卫生医药人才大专的比例依然高达百分之三十八,本科以上只有百分之二十八,中专更占了百分之三十。医疗素质水平普遍较低。从构成和分布上看,增加的医疗卫生人员主要在基层,尤其在护理、药剂及全科医生等专业。
1.2 四川省农村医药人才缺口较大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和国家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高度重视,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且高等教育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医疗行业需求,中职医药专业毕业生中将有50% 进入农村及基层服务机构,从事医疗工作。2014年末,四川省医疗卫生机构80104个,其中医院1802个,基层及农村医疗卫生场所共有七万多个,其中妇幼保健机构有202个;床位有40多万张。此外,农村部分还有乡镇卫生院4575个,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5万人,注册护士2.0万人。按照卫计委医护比1:2,我省医药人才缺口约为40万,由此可见,而我省基层卫生机构与乡镇卫生院医药人才缺口较大,加强农村医药人才培养及教育建设任重而道远。
2 农村医药人才在模式培养工作中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在大有可为的“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医药卫生人才培养体系,直接关系到我国健全农村的,多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及基层卫生服务质量的提高。而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稀缺,急需思维的突破与模式的创新来改善目前农村医药卫生资源状况,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要求。
(1)确定目标,树立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国家宏观指导思想为根本,坚持人才培养为核心,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我们要通过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革,通过对于人才的培养,适应就业的机制,适应社会公共基础建设和服务行业的需要,大力实施发展战略,培养适应农村医疗卫生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服务基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基础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工作能力、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扎根基层工作的一線实用型、技能型医药人才。
(2)明确任务,改革人才培养方式。农村医疗卫生有着独特的实际需要,必须按照组织的要求和先进的精神指导,把农村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摆在学校教育发展规划的重要地位,形成真正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文献分析,实证研究,对人才培养的模式等进行相关的策略总结,用创新的思路来形成真正的人才培养模式。
(3)调查清晰,形成宏观培养体系。我们需要根据当代的医药事业的发展要求,形成一个宏观的卫生人才培养路径。对于国家的大局,政府必须有一个宏观把控。我们必须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模式有所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一个有着先进理念、符合国家政策的体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大局性。卫生体系要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和标准建立。②多层次性。人才培养要以市区卫生人才带动农村卫生人才,形成一个辐射机制。③可持续性。建立起一个人才培育基地,实现卫生医药人才的引进、培训的长期化和滚动化,为农村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 农村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思考
3.1 注重核心内涵,紧抓关键点
(1)建立农村医药卫生人才基地,可持续化机制。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是对医药卫生的重要建设。根据农村医疗事业实际情况,顺应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的重要需求,积极培养在医疗卫生场所工作的人才。首先,对于人才的培养,要求技能型与职业性并重。其次,严格上岗和准入机制,要求人才取得医药卫生相关的职业资质,不断完善法律制度。
(2)加强农村教育工作建设。科教兴国,高等医学院的培养才能真正强化卫生人员的技术,这样才能从源头改善人员的技术水平。农村医学教育系列的建立任重道远,通过医疗卫生的实际状况,开展初级、中级和高级的培训。如全日制专科的人才培训主要在护理学层次,全日制本科进行高级医药人才培训,同时对已有的农村医药人才进行成人专科和继续教育的培养,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规范农村医药教育的体系。
(3)政策引领,扎根基层建设。政策永远是一个行业和领域的高标。农村属于国家政策的倾向地区,在医药卫生方面,必须要制定更加行之有效的政策。首先在教育领域:招生政策的设立和完善、学费的补助和资助政策、就业的定向和帮扶政策都是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其次,必须扎根基层建设,对于人才的安置方面,要以有效的规章导向,使得人才更好地服务社会,扎根基层。
3.2 贯彻国家大政方针,引导卫生人才合理流动
从地域上来说,我国医务人员的流动性较差。大多数集中在城市,偏远和艰苦地区较少。这不仅仅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所导致的,同时还由于我国乡镇的医院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县乡医院医疗人员的水平有待提高。因此,国家应该出台相应政策,平衡城乡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医疗卫生人员的流动性。
(1)开辟对口支援农村制度,鼓励大中型医疗机构定期到农村卫生服务机构指导。继续执行相应制度,奖励制度等等,用多种形式组织医院人员,定点到基层的卫生医疗机构服务。由于农村医疗卫生水平较差,目前需要通过硬性的政策引领人们志愿服务西部和边远地区乡村。例如大中医院医师如需要评定职称,需要通过“计划”去西部进行培养。同时鼓励城市中业务能力较高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或者社区医疗机构进行服务。
(2)建立农村卫生人力保障体系,吸引和留住人才。制定一系列鼓励毕业生向农村流动的政策,国家必须要给农村医疗卫生建设以政策倾斜,对乡村卫生人力进行身份转变,并完善工资、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政策。加强医药人才的一个定向培养,要求回到生源地服务1~2年,定向委培能够有效留住医药人才在偏远地区工作。
(3)加强农村卫生人员的质量提高,在政策制定上要严把准入关。医疗服务的质量高低,依赖于高素质的卫生人才。一方面要提高卫生人员的准入标准,另外对于已经在执业的卫生服务人员,需要提高职称评审制度,鼓励他们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并进行宽进严出的淘汰制,以更好的激励制度提高医疗人员的服务水平。农村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大意义。结合四川省地处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偏远山区村镇较多的实际情况,创新型的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是时代背景下,医改给我们提出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 杨文,祝捷,任强等.中医药成人教育培养农村适用型人才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2):135-136.
[2] 常冬梅,王丽萍,杨宁.探索新医改下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新模式[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4:126-127.
[3] 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六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2号文件.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5] 陈卫平.创新医学高职高专教育机制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21).
[6] 孙萍,周建军,杨黎.基于适应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专科层次醫学职业教育改革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5):80-82.
[7] 李朝鹏,申社林等.面向农村和社区培养专科层次医学人才的教学改革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3):32-33.
[8] 孙立新,汪海波,曾奇等.创新农村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继续医学教育,2015.5(25):17-19.
[9] 汤之明,梁琼芳,张少华等.基于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岗位需求的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0(4):25-27.
[10] 厉岩,文历阳.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办学规模的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1(3):32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