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辩证统一。教学方法是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所利用的教学手段和技巧,是传授知识的媒介和有效载体,体现着教学的科学性。而教学艺术是师生相互作用,紧密合作,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最佳完成教学任务的活动。高校教师作为向社会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主体,应当科学运用教学方法,形成自身良好的教学艺术,才能实现优良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学方法;教学艺术
与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相比,大学是本着育才兴国,以人为本的理念,面向社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国家培养综合型、创新型、国际型人才,因而,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内容更加广泛,任务更加艰巨,高校教师的作用也十分重要。一名好的教师能够点燃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并帮助学生去塑造自我,而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卓越的教学艺术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前提。唯有实践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才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高校教师的教学方法
1.高校教师教学方法的特点。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相互关联的内隐和外显的动作体系。它受教学理论的指导,受教学内容和对象的制约,是实现目标的手段,是根据一定的规则而确定的有计划的一连串行为或操作体系。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渠道,又是影响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关键因素,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败、效率的高低和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一般来说,教学方法具有科学性、艺术性、综合性、多样性、发展性、可补偿性等特点。从性质上来说,由于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所依据的基本原则与普通学校教学方法是一致的,所以就方法而言,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但由于高等学校实施的是专门教育,又是传授高层次知识的场所,并且大学生在其身心发展上具有很多特殊性,因而在运用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就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是由高等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表现在:明确的专业指向性及与科学文化发展过程和研究方法的接近性。
2.高校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及改革趋势。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具备创新思维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能否实现这样的目标,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在教学中,存在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一是启发式,一是注入式。启发式强调要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一切有效的形式和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入式则是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灌输知识,很少考虑学生的接受水平和兴趣需要。目前在我国高校的课堂上,这种注入式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仍然普遍存在,教师注重的是“教”,而不是学生的“学”,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和尊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因而缺乏思考的冲动和想象的空间,也就容易丧失学习的兴趣。
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转变教育思想,大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在高校的课堂上,除了运用传统的讲授法、问答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以外,还要积极运用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能够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的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比如读书指导法,就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课外读物获得知识,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自学能力的教学方法。当遇到问题的时候,学生能够通过大量阅读,查阅资料,积极地思考、分析、概括、总结、实践,自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高校教师的教学艺术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建立在教师具有广博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教学技能基础之上的。一个教师如果没有广博深厚的专业知识,他的教学只能是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没有熟练的教学技能,也就谈不上教学的艺术。因此,教学艺术是优秀教师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的所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是师生紧密合作,充分利用教学情境中的一切条件,巧妙地创造性地应用各种教学手段,最佳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活动。教学艺术也是教师教学个性化的表现。高校是教学艺术的圣地,高校教学艺术有着与中小学教学艺术不同的特征,它兼备固有的思辨性、幽默性和激励性,主要表现在高校的课堂教学艺术上,通过教学组织艺术、教学语言艺术、教学启思艺术、教学教态艺术等表现出来。
1.教学组织艺术。课堂教学的组织艺术其实就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艺术,如何组织好课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要讲的内容科学、合理、逻辑清晰又饶有兴趣地传授给学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是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精心准备的。要认真备课,每一堂课都应该目标明确、主次分明、重点突出、逻辑严密、衔接恰当、收散自如。另外,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要能有效地安排不同的教学形式,比如理论课与实践课、案例课与讨论课等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積极性。
2.教学语言艺术。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不同于平时我们所使用的日常语言,它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媒介,因此需要精心地加工和认真雕琢。首先教学语言应该具有准确性、说服性和启发性。准确性就是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用语准确,不能误人子弟;说服性就是所讲的知识要让学生能够理解,能够信服;启发性即教学语言要能够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好奇心,开拓思维,大胆想象,并敢于提出质疑。除此之外,教学语言也应具有亲切感、节奏感和幽默感,这样才能活跃课堂气氛并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3.教学启思艺术。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可持续发展学生的关键,而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就要启发学生的问题思维意识、强化学生的创新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辩证思考意识。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难做到的。要真正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做很多功课。首先,要认真吃透教学内容,根据内容所需,精心设计问题,并且提问的方式要巧妙。其次,还要注重积累,博学多才,能把相关学科、相关知识融会贯通融入所讲的内容当中,开拓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思考。 4.教学教态艺术。教态是课堂教学的第二语言。教师的表情、眼神、手势、动作、仪表等若干方面,在教学中恰当配合、灵活运用,有时甚至能收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教师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到教学气氛的形成和学生学习状态的好坏,所以教师上课时要注意做到情绪饱满、精神振奋、态度端庄、和蔼可亲,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要摒弃不良的教态习惯,比如永久的“站桩式”教姿,比如站立时不停抖腿等习惯。尽管教师不是演员,但是你却应该引领你的学生进入角色。实践证明,良好的教态更能吸引学生,使他们专注于课堂;良好的教态是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石。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的内在联系
要探讨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之间的关系,其实质就是要弄清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本身就是教学理论的组成部分,它是科学的东西。教学方法中蕴含着教学艺术,教学艺术是在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实践中,感悟、提炼和升华出来的。教学艺术体现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之中,是教学方法的灵活而巧妙地运用。换句话说,教学的艺术性是教学科学性的升华,是以教学的科学性为前提和基础的。
四、提高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艺术的有效途径
首先是注重自我的学习。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識能力素养,具有对专业知识的深入研究和把握,这是上好课的前提。而要提高运用教学方法的技能技巧,也必须首先学习和掌握教学方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自觉地用教学规律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其次,教师还应不断学习和借鉴他人成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丰富和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修养。要知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方可提高。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切磋,将对自己有用的好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当中,并不断改革创新,形成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第三,不断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也是提高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形成教学艺术的必由之路。各种教学方法都必须在平时反复练习,练中求进,练中求巧。也只有练好了基本功,才能在课堂上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第四,具有创新意识并敢于创新。创新是教学艺术生命力的源泉,也是教学艺术的重要品质。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学习潜力,如果教师缺乏创新意识,那么何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果教师都不敢于创新,那么学生何来创新的动力?教师不是传声筒,也不是照相机,而应该是创造者,是艺术家。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具有创新意识,敢于创新,使自己运用教学方法的艺术具有独特的风格。
参考文献:
[1]邵宗杰,卢真金.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10-08.
[2]李庆春.高校教师教学语言艺术之探微[J].琼州学院学报,2010-12.
[3]赵虎.高校教师教学艺术的缺失与对策探讨[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8.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学方法;教学艺术
与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相比,大学是本着育才兴国,以人为本的理念,面向社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国家培养综合型、创新型、国际型人才,因而,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内容更加广泛,任务更加艰巨,高校教师的作用也十分重要。一名好的教师能够点燃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并帮助学生去塑造自我,而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卓越的教学艺术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前提。唯有实践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才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高校教师的教学方法
1.高校教师教学方法的特点。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相互关联的内隐和外显的动作体系。它受教学理论的指导,受教学内容和对象的制约,是实现目标的手段,是根据一定的规则而确定的有计划的一连串行为或操作体系。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渠道,又是影响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关键因素,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败、效率的高低和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一般来说,教学方法具有科学性、艺术性、综合性、多样性、发展性、可补偿性等特点。从性质上来说,由于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所依据的基本原则与普通学校教学方法是一致的,所以就方法而言,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但由于高等学校实施的是专门教育,又是传授高层次知识的场所,并且大学生在其身心发展上具有很多特殊性,因而在运用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就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是由高等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表现在:明确的专业指向性及与科学文化发展过程和研究方法的接近性。
2.高校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及改革趋势。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具备创新思维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能否实现这样的目标,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在教学中,存在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一是启发式,一是注入式。启发式强调要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一切有效的形式和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入式则是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灌输知识,很少考虑学生的接受水平和兴趣需要。目前在我国高校的课堂上,这种注入式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仍然普遍存在,教师注重的是“教”,而不是学生的“学”,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和尊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因而缺乏思考的冲动和想象的空间,也就容易丧失学习的兴趣。
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转变教育思想,大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在高校的课堂上,除了运用传统的讲授法、问答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以外,还要积极运用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能够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的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比如读书指导法,就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课外读物获得知识,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自学能力的教学方法。当遇到问题的时候,学生能够通过大量阅读,查阅资料,积极地思考、分析、概括、总结、实践,自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高校教师的教学艺术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建立在教师具有广博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教学技能基础之上的。一个教师如果没有广博深厚的专业知识,他的教学只能是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没有熟练的教学技能,也就谈不上教学的艺术。因此,教学艺术是优秀教师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的所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是师生紧密合作,充分利用教学情境中的一切条件,巧妙地创造性地应用各种教学手段,最佳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活动。教学艺术也是教师教学个性化的表现。高校是教学艺术的圣地,高校教学艺术有着与中小学教学艺术不同的特征,它兼备固有的思辨性、幽默性和激励性,主要表现在高校的课堂教学艺术上,通过教学组织艺术、教学语言艺术、教学启思艺术、教学教态艺术等表现出来。
1.教学组织艺术。课堂教学的组织艺术其实就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艺术,如何组织好课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要讲的内容科学、合理、逻辑清晰又饶有兴趣地传授给学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是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精心准备的。要认真备课,每一堂课都应该目标明确、主次分明、重点突出、逻辑严密、衔接恰当、收散自如。另外,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要能有效地安排不同的教学形式,比如理论课与实践课、案例课与讨论课等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積极性。
2.教学语言艺术。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不同于平时我们所使用的日常语言,它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媒介,因此需要精心地加工和认真雕琢。首先教学语言应该具有准确性、说服性和启发性。准确性就是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用语准确,不能误人子弟;说服性就是所讲的知识要让学生能够理解,能够信服;启发性即教学语言要能够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好奇心,开拓思维,大胆想象,并敢于提出质疑。除此之外,教学语言也应具有亲切感、节奏感和幽默感,这样才能活跃课堂气氛并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3.教学启思艺术。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可持续发展学生的关键,而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就要启发学生的问题思维意识、强化学生的创新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辩证思考意识。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难做到的。要真正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做很多功课。首先,要认真吃透教学内容,根据内容所需,精心设计问题,并且提问的方式要巧妙。其次,还要注重积累,博学多才,能把相关学科、相关知识融会贯通融入所讲的内容当中,开拓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思考。 4.教学教态艺术。教态是课堂教学的第二语言。教师的表情、眼神、手势、动作、仪表等若干方面,在教学中恰当配合、灵活运用,有时甚至能收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教师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到教学气氛的形成和学生学习状态的好坏,所以教师上课时要注意做到情绪饱满、精神振奋、态度端庄、和蔼可亲,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要摒弃不良的教态习惯,比如永久的“站桩式”教姿,比如站立时不停抖腿等习惯。尽管教师不是演员,但是你却应该引领你的学生进入角色。实践证明,良好的教态更能吸引学生,使他们专注于课堂;良好的教态是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石。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的内在联系
要探讨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之间的关系,其实质就是要弄清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本身就是教学理论的组成部分,它是科学的东西。教学方法中蕴含着教学艺术,教学艺术是在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实践中,感悟、提炼和升华出来的。教学艺术体现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之中,是教学方法的灵活而巧妙地运用。换句话说,教学的艺术性是教学科学性的升华,是以教学的科学性为前提和基础的。
四、提高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艺术的有效途径
首先是注重自我的学习。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識能力素养,具有对专业知识的深入研究和把握,这是上好课的前提。而要提高运用教学方法的技能技巧,也必须首先学习和掌握教学方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自觉地用教学规律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其次,教师还应不断学习和借鉴他人成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丰富和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修养。要知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方可提高。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切磋,将对自己有用的好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当中,并不断改革创新,形成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第三,不断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也是提高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形成教学艺术的必由之路。各种教学方法都必须在平时反复练习,练中求进,练中求巧。也只有练好了基本功,才能在课堂上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第四,具有创新意识并敢于创新。创新是教学艺术生命力的源泉,也是教学艺术的重要品质。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学习潜力,如果教师缺乏创新意识,那么何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果教师都不敢于创新,那么学生何来创新的动力?教师不是传声筒,也不是照相机,而应该是创造者,是艺术家。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具有创新意识,敢于创新,使自己运用教学方法的艺术具有独特的风格。
参考文献:
[1]邵宗杰,卢真金.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10-08.
[2]李庆春.高校教师教学语言艺术之探微[J].琼州学院学报,2010-12.
[3]赵虎.高校教师教学艺术的缺失与对策探讨[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