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同的角度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来源 :科教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b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有诸多优点,也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采用,但要行之有效的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也绝非易事,本文着重从不同角度来讨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等。
  小组合作学习 数学教学 共同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因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被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采用。但是,笔者在教学实践及听课活动中发现,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绝非易事。下面,笔者分别从“显微镜”、“放大镜”、“望远镜”的角度来探讨一下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从显微镜角度看小组合作学习
  我们使用“显微镜”,就会看到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有些合作小组一看就知道是为公开课而临时拼凑的,在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间不具备合作的心理倾向,无法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教师将合作做成一种表象,流于形式,走形式化道路;有时合作学习刚开始,学生进入角色后,教师为急于完成预设教案的进程,在学生意犹未尽时就终止合作,合作时间明显不够,制约了合作学习的深入开展,使合作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有的课堂教师一提出问题,马上组织学生合作讨论,学生没有经过个人的深思熟虑,匆忙展开讨论,结果要么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或反对,也无法做到吸取有效的成分修正自我观点。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合作学习的真谛。
  有的课堂上教师为了合作而合作,课堂上合作次数过多,有的教师干脆用合作学习取代了学生的独立学习,将合作学习泛滥化。这样严重削弱了师生间信息的交流与反馈,使教学目标无法在规定时间内达成,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有些小组的合作学习则成了学优生发挥自己潜能、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而相对而言的学困生则往往被忽视,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合作学习中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没有处理好小组合作与个体发展之间的关系。有些小组合作学习,合作之前缺乏必要的教师指导,匆忙展开讨论,小组合作秩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没有中心。
  笔者认为以上现象是因为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识,对学生主体性的真正关注不够所导致。
  二、从放大镜角度看小组合作学习
  如果我们换上“放大镜”来看诸多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从中看到许多让人欣慰的地方。
  1、有的教师在优化组建合作小组上下了很大功夫。在组建合作小组时,教师能够尽量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搭配过程中还尊重了学生的意愿,小组通常由4-6人组成,小组长1人。小组长一般是学习成绩较好,乐于助人,具有一定的合作创新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且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各组间做到无明显差异,力求均衡,便于公平竞争。组建后,又要求每个小组中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见、民主平等,并适时组织一些小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互相关爱的真挚情感,这样学生既学会了合作又增强了自信心。
  2、有的教师能够较好的把握合作学习的时空。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教师已经掌握了科学调控时间的关键。比如在出示讨论题后,留给学生看题审题的空间,让学生看清讨论题、明白题意,诱导学生联想、猜想,诱发对问题思考,使学生做好小组合作讨论的物质和心理准备,调控学生独立思考的时空。在小组合作研讨时,教师充分发挥组长的作用,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有序的讨论,充分地实践。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行间巡视,及时给学生诱导、解难释疑、把握航向,以便了解掌握第一手信息,及时进行调控。在各小组讨论后,由组长或其他成员向全班同学汇报讨论结果,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补充意见或不同见解,学会评价自己和他人。
  3、有的教师能够很好的抓住合作学习的契机。教师选择恰当的时机组织小组合作探讨,不是一遇到问题就让学生讨论,而是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抓住适当的时机,组织学生研讨。
  (1)在区分易混淆概念时,开展合作。例如,“质数”和“互质数”是学生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为了帮助学生正确辨析、理解两者的本质属性,区别内涵,教师设计类似 “在1、2、3、5、7、8、9这些数中,哪些是质数?你会选取其中的两个数组成互质数吗?为什么?质数与互质数有什么区别?”等这样的题目,导向性地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
  (2)在探究规律性知识时,开展合作。学习一些抽象的规律性的数学知识,学生需要通过操作才能发现,仅凭个人的才智是不够的,须挖掘集体智慧,才能集思广益,达成目标。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可以这样设计:课前让每位学生准备好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上课后,让学生拿出三角形,动手操作,“你能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什么图形?这个新拼成的图形和原来的三角形存在着什么关系?”,在这些独立操作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初步概括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在此基础上实施第二次合作做数学:“你们能把一个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吗?这个新图形和原来的三角形又有什么关系?”,通过第二次合作探究,学生运用割、拼等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并由平行四边形、长方形面积公式再次推导并验证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在“操作-探究-验证”的过程中,学生充分领略了合作探究的魅力,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在解答开放性问题时,开展合作。开放性问题其解题策略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一个人的思想能力毕竟有限,很难多角度地去思考,须群策群力才能展示出各种策略和结论。例如,从一个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的木块上,截去一个棱长2厘米的小正方体。剩下部分的表面积是多少?学生在讨论中发现从顶点外、棱上、面上三处裁截,可以得到不同的剩余面积,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有的教师能很好的引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技巧。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但在教学中也存在较多问题。因此,教师能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并形成必要的合作技巧,实属不易。
  三、从望远镜角度看小组合作学习
  如果我们继续换上“望远镜”展望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景,就会发现它的影响、意义深远。
  1、小组合作学习促进了学生的评价能力的提高,规范了学生的学习行为。通过观察,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端正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行为,而且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活跃,回答问题积极,社会实践、调查能力增强。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评价的能力。
  2、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小组合作学习由于采用了小组讨论、所学知识与社会调查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从而为课堂创设了一种最佳的教学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具体表现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敏捷,能主动提出问题。喜欢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各种兴趣和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
  3、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小组、小组与小组、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的机会,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要比单纯的小组合作学习更多得多。老师注重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他们在动口、动手、动脑、团结协作、取长补短中获取知识,对此学生做题正确率才高。
  4、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小组合作学习是师生互动、互评和个别指导与个别评价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为一种积极(接97页)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做到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的分层效果,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5、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益处。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符合课改精神,也是符合学生乐于交往的心理需求,有利于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也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社会交往的能力。但一切均应从实际效果去考虑,不能牵强附会。英国大文豪肖伯纳曾作过一个著名的比喻,他说:“倘若你有一种思想,而我也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每个人都会有两种思想,甚至有更多种思想”,这个比喻形象地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如几个人一起交流自己的知识、思想,就会促进每个渴望知识的人得到一点点的新知识。通过合作、交流,每个人很可能得一个、甚至几个金苹果。
  参考文献:
  1、王攀峰、张天宝,《小组合作学习: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教育学术月刊, 2008.9
  2、殷向东,《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探微》,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2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几乎所有领域。培养学生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实际使用能力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本文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论述了在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教学方法的改进。  计算机基础、高职高专、案例教学、集中实训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各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也是学习其它计算机相关课程的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是一个由多要素构成的复杂的动态系统,它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主要过程。  课堂教学 教学质量 优化教学 培养学生能力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因其独特的优越性长期被人们所普遍采用,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一个由多要素构成的复杂的动态系统,它
期刊
凡提到中学语文教学,人们都觉得语文谁都能教,无非就是听、说、读、写几个环节,但谁都难教好。这也是语文老师们一种切肤之痛的感受:语文教学费力不讨好!也确实如此,课堂上老师分析主题、情节、结构、人物形象,讲得喉干舌枯,其结果学生还是该读的读不来、该背的背不出、该说的说不出、该写的写不出,收效甚微。就其原因,笔者认为除学生本身语文基础差、语文感悟能力差外,更重要的是教师语文教学的方式和档次没有提升上去。
期刊
目前,在我国班级授课仍然是主要的教学形式,班级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不管是“同步学习”,还是“分组学习”、“个别学习”,都在一定的班集体中进行。人具有社会性,在班级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多种群聚形态,“这种群聚形态对个体语文能力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我们可以把这种作用叫做‘语文学习群体效应”’。教师如何充分利用班级环境,利用班级群体力量,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创设激励学习的情境,是本文着重阐述的内容
期刊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必要性   所谓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学理论与内容的本质认识,它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所谓数学方法, 是指某一数学活动过程的途径、程序、手段,它具有过程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数学思想是数学方法 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和得以实现的手段,因此,人们把它们称为数学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学的显性知识系统,许多重要的法则、公式,教材中
期刊
【摘 要】:警察教育是提高公安队伍综合素质的根本途径,改革和加强警察教育工作,对于提高公安工作水平,增强队伍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社会转型期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警察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警察教育 挑战 改革 对策研究    警察教育是指对警察进行教育培训,使之掌握警察知识和技能的活动,既包括警察业务知识传授,又包括警务技能的训练,还包括警察意识的养成。近两年在公安大学进行的从县级公安局
期刊
【关键词】:课堂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就是指人在创造过程中的思维,通过创造思维,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因此说,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鼓励质疑,培养思维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创造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它要求在解决问题时,与众人、前人不同;独具卓识,有新的见
期刊
【关键词】:科学课 活动 生活化    义务教育 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个新观念,即语文就是生活。按照这一观念重新审视我们手中的教材,它也不过是一个文本,作为教师只是在利用文本来教学,而不是教教材,因而课程内涵就广泛了:它不光指教材,还包括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新课标给我们提出了挑战,也给了我们机遇。   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 发展 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也会起一定的促进作用。而语文教学内容是课程
期刊
音乐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它必须通过表演者的参与才能将其中的乐音、思想、内涵等加以传达。它不同于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能够直接地展示在人们面前,使人们能够感受到它的思想内涵。音乐可以说是一时一刻都不能离开表演的艺术,单独的乐谱是不能够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的,只有和表演一起,才使得音乐具有了不断发展的生命力。   一、创造性在音乐表演中的地位   对于一首音乐作品来说,它的形成应该由三个环节组成——作曲家的
期刊
【摘要】: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练习在小学教学中有着更加重要的地位,必须精心设计。教师根据教材提供的内容、班级的不同、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对教材里习题作适当调整、组合、补充,从生活化、科学性、层次性、多样性、趣味性等原则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设计。  新课程 练习 原则    数学的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