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美术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的 思想道德、智能、情意、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形成,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重视美术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跨世纪合格建设人才的切实有效措施。
关键词:素质教育 思想道德素质 情意素质 智能素质
一、美术教育与思想道德素质
美术教育具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完善品德的教育功能。中国古代强调美与善的统一。一方面强调礼教在伦理道德上的是非、善恶、美丑的观念对审美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又肯定乐教对于伦理道德教育的潜移默化的功能。的确如此,优美高尚的美术,蕴含着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操,美术教育是塑造中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中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使中学生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修养各方面发生变化,培养一种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
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和德育是相辅相成的。美术教育利用美的形象进行教育,提高分辨美丑、善恶的能力,并深刻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引起内心的共鸣,使学生爱美恶丑、从善拒恶,抵制没落、颓废的思想情操和庸俗生活方式的侵蚀,养成高尚的品德和情操。这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无疑也具有重要作用。正如我国著名画家艾中信说的:“中小学美育更为重大而普遍的意义还在于培养崇高的审美情操,这是人的精神生活极为重要的方面,这是衡量文化教养的重要标志之一,这是培养社会主义品德所不可忽视的一环。”中学生高尚道德品质的形成及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需要精心培育和塑造,而美术教育是塑造的重要手段,能给中学生以精神影响与滋养,可以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道德素质教育作用。
二、美术教育与情意素质
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极注重培养中学生的情意素质,使学生的品格和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美术教育是心灵的塑造,是情感的培养,是个性的发展,是辅助非智力因素养成的好帮手。
美术教育正是在潜移默化的鉴赏、实践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展开无限的想象和联想,获得美术所表现的思想和意境,获得情感的陶冶和培养。如油画《父亲》,画家笔下浓厚的油彩和西方现代艺术中超写实的手法巧妙地采用了特写构图,精微而细腻的笔触,淋漓的汗水从脸上的毛孔中渗出。塑造了一幅感情真挚、纯朴憨厚的父亲画面,即使没有斑斓夺目的华丽色彩,也没有激越荡漾的宏大场景,但作者依然刻画得严谨朴实,细而不腻,丰满润泽。背景运用土地原色呈现出的金黄,来加强画面的空间感,体现了《父亲》外在质朴美和内在的高尚之美。颂歌般的画面色彩十分庄重,生动感人,是对生活中劳动者的崇敬和赞誉。中学生在自我参与式的艺术薰染中,能逐渐培养起健康的艺术兴趣和爱好。在不断学习美术的实践中,通過耐心专注地训练美术技能和技巧,培养中学生遇到困难与挫折时艰苦努力的顽强个性。从而形成一种坚韧不拔的情意品质,对他们以后事业和人生有很大的帮助。
三、美术教育与智能素质
人类的大脑,左右两边有着不同的分工。斯波利等人发现:一个人越是经常把两边的脑结合起来使用,每一半大脑因另一半闹的使用而获得的益处越多。而学习美术,就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完成美术作品需要左右脑一起工作。对于提高人的智能素质有着勿庸置疑的重要作用。
大脑左边的功能包括逻辑思维、计算、排序和分析。大脑的右半边功能包括节奏感、想象、印象、色彩感、立体感等等。按照美国记忆专家托尼布赞的说法,“无论人受到过什么样的教育,人都具备上述各种有待释放出来的潜在本领”(摘自托尼布赞《记忆新法》)。科学家发现了人左右两边大脑同时开发,可以相互得益的规律。比如一幅美术作品,它既有完整的造型效果,又有严谨的逻辑关系,而且这种关系有着明确的阶段性、递进性和分析性,也就是说,孩子在绘画过程中越能遵守、利用这些规律,越能把握造型的完美,也越能把握个阶段的特点和要求,越能灵活得运用这些规律,实现创造性的效果。
古今中外众多的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都是美术的爱好者,美术对人的意识和思维的催发 作用在他们身上得到了神奇的体现。如:孔子、沈括、马克思、列宁、爱因斯坦、托尔斯泰、歌德等,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登上事业成功的顶峰,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除了他们有超群的知识结构,开阔的视野和惊人的毅力外,他们都与美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不仅从美术中获得了高尚的娱乐,美的享受,重要的是他们 惯于在诱发灵感的美术中,凝聚自己熟虑的科学构想,使自己的思维得到充分的活动和梳理,把思维引向深处。同时,训练学生“美术的眼睛” ,能看懂美术,感受美术的美,开阔学生的视野,能获得和追求美好的事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更有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为培养学生的智能素质打好基础。
学生进入中学阶段,文化学习成绩产生分化,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必然产生自卑心理,如若我们老师能以这些孩子身上挖掘艺术的潜质,进行培养,就有可能使其找到自信,从而促进其它方面的发展。
总之,中学的美术教育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刻不容缓。现代教育越来越需要生动活泼,生气勃勃,充满创造性和娱乐性的教育形式。越来越需要将美术教育引入德、智、体、劳教育之中,来完成对中学生人格的塑造。重视中学美术教育,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充分、自由全面发展的关键。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跨世纪建设人才的关键。因此,美术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需要加强与提高层次。
参考文献:
[1]《美术概论》王宏建 袁宝林 主编
[2]《教育学》王道俊 王汉澜 主编
[3]《西方画论辑要》杨身源 张弘昕 主编
关键词:素质教育 思想道德素质 情意素质 智能素质
一、美术教育与思想道德素质
美术教育具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完善品德的教育功能。中国古代强调美与善的统一。一方面强调礼教在伦理道德上的是非、善恶、美丑的观念对审美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又肯定乐教对于伦理道德教育的潜移默化的功能。的确如此,优美高尚的美术,蕴含着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操,美术教育是塑造中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中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使中学生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修养各方面发生变化,培养一种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
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和德育是相辅相成的。美术教育利用美的形象进行教育,提高分辨美丑、善恶的能力,并深刻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引起内心的共鸣,使学生爱美恶丑、从善拒恶,抵制没落、颓废的思想情操和庸俗生活方式的侵蚀,养成高尚的品德和情操。这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无疑也具有重要作用。正如我国著名画家艾中信说的:“中小学美育更为重大而普遍的意义还在于培养崇高的审美情操,这是人的精神生活极为重要的方面,这是衡量文化教养的重要标志之一,这是培养社会主义品德所不可忽视的一环。”中学生高尚道德品质的形成及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需要精心培育和塑造,而美术教育是塑造的重要手段,能给中学生以精神影响与滋养,可以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道德素质教育作用。
二、美术教育与情意素质
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极注重培养中学生的情意素质,使学生的品格和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美术教育是心灵的塑造,是情感的培养,是个性的发展,是辅助非智力因素养成的好帮手。
美术教育正是在潜移默化的鉴赏、实践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展开无限的想象和联想,获得美术所表现的思想和意境,获得情感的陶冶和培养。如油画《父亲》,画家笔下浓厚的油彩和西方现代艺术中超写实的手法巧妙地采用了特写构图,精微而细腻的笔触,淋漓的汗水从脸上的毛孔中渗出。塑造了一幅感情真挚、纯朴憨厚的父亲画面,即使没有斑斓夺目的华丽色彩,也没有激越荡漾的宏大场景,但作者依然刻画得严谨朴实,细而不腻,丰满润泽。背景运用土地原色呈现出的金黄,来加强画面的空间感,体现了《父亲》外在质朴美和内在的高尚之美。颂歌般的画面色彩十分庄重,生动感人,是对生活中劳动者的崇敬和赞誉。中学生在自我参与式的艺术薰染中,能逐渐培养起健康的艺术兴趣和爱好。在不断学习美术的实践中,通過耐心专注地训练美术技能和技巧,培养中学生遇到困难与挫折时艰苦努力的顽强个性。从而形成一种坚韧不拔的情意品质,对他们以后事业和人生有很大的帮助。
三、美术教育与智能素质
人类的大脑,左右两边有着不同的分工。斯波利等人发现:一个人越是经常把两边的脑结合起来使用,每一半大脑因另一半闹的使用而获得的益处越多。而学习美术,就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完成美术作品需要左右脑一起工作。对于提高人的智能素质有着勿庸置疑的重要作用。
大脑左边的功能包括逻辑思维、计算、排序和分析。大脑的右半边功能包括节奏感、想象、印象、色彩感、立体感等等。按照美国记忆专家托尼布赞的说法,“无论人受到过什么样的教育,人都具备上述各种有待释放出来的潜在本领”(摘自托尼布赞《记忆新法》)。科学家发现了人左右两边大脑同时开发,可以相互得益的规律。比如一幅美术作品,它既有完整的造型效果,又有严谨的逻辑关系,而且这种关系有着明确的阶段性、递进性和分析性,也就是说,孩子在绘画过程中越能遵守、利用这些规律,越能把握造型的完美,也越能把握个阶段的特点和要求,越能灵活得运用这些规律,实现创造性的效果。
古今中外众多的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都是美术的爱好者,美术对人的意识和思维的催发 作用在他们身上得到了神奇的体现。如:孔子、沈括、马克思、列宁、爱因斯坦、托尔斯泰、歌德等,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登上事业成功的顶峰,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除了他们有超群的知识结构,开阔的视野和惊人的毅力外,他们都与美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不仅从美术中获得了高尚的娱乐,美的享受,重要的是他们 惯于在诱发灵感的美术中,凝聚自己熟虑的科学构想,使自己的思维得到充分的活动和梳理,把思维引向深处。同时,训练学生“美术的眼睛” ,能看懂美术,感受美术的美,开阔学生的视野,能获得和追求美好的事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更有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为培养学生的智能素质打好基础。
学生进入中学阶段,文化学习成绩产生分化,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必然产生自卑心理,如若我们老师能以这些孩子身上挖掘艺术的潜质,进行培养,就有可能使其找到自信,从而促进其它方面的发展。
总之,中学的美术教育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刻不容缓。现代教育越来越需要生动活泼,生气勃勃,充满创造性和娱乐性的教育形式。越来越需要将美术教育引入德、智、体、劳教育之中,来完成对中学生人格的塑造。重视中学美术教育,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充分、自由全面发展的关键。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跨世纪建设人才的关键。因此,美术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需要加强与提高层次。
参考文献:
[1]《美术概论》王宏建 袁宝林 主编
[2]《教育学》王道俊 王汉澜 主编
[3]《西方画论辑要》杨身源 张弘昕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