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动画片《火影忍者剧场版:大激突!幻之地底遗迹》出自日本动画师岸本齐史之手,是2005年于日本上映的一部火影忍者剧场版影片。该片的编剧在主题、情节、角色等方面遵循了动画语言表现,在上映期间掀起了一股观影热潮,获得了不容小觑的显著成功。该片动画编剧的高明之处,值得国产动画借鉴与学习。
关键词:主题;情节;动画编剧
一、动画编剧
动画编剧是从事动画剧本策划,撰写的剧作者。编剧是创作的基础,动画作品的好坏,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编剧的创意和讲故事的技巧。在日本,由于在分镜、原画、背景等中后期制作部分中,体系成熟、模式完善,各个公司并不存在明显的质量差异,所以前期的编剧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编剧的水平是决定每家动画制作公司是否可以生存下去的首要条件。
二、动画《火影忍者剧场版:大激突!幻之地底遗迹》编剧解析
(一)主题表达
主题是编剧通过对题材的挖掘、提炼而得出的人文内涵,是指文本艺术形象所表达出来的中心思想,也是编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美学观的集中体现。[1] “自我与成长”是现代主流范畴的主题之一,也是与普通大众最贴近,最能引起观众共鸣的主题。[2]《火影忍者剧场版:大激突!幻之地底遗迹》这部影片是典型的励志题材作品,生动的描绘了主人公成长道路上的种种奋斗经历,同时时刻灌输着励志动画不可缺少的两个主题元素梦想及成长努力。片中鸣人百折不挠的成长轨迹,激励着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
(二)角色塑造
塑造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不仅是动画编剧的根本任务,也是剧本构思的核心任务。动画中的人物往往是经过编剧高度提炼和概括后的形象,具有虚拟和想象的成分,基本上是类型化和漫画化的。但有时由于剧情需要,某些人物形象和性格是应故事发展而变化的。如在影片中,主角之一迷之少年泰姆金在幼时目睹了村落被灭的场景,之后归顺于心狠手辣的哈德手下,并执行了许多血腥的任务,最终在鸣人的劝慰帮助下回心转意找回了真实的自我。这些转变有其合理性,泰姆金的性格变化是因为处境的变化而造成的,儿时痛苦的回忆使他决定以自己的方式改变现状实现所谓的和平,知道真相后的他明白了以牺牲换取的和平并不是自己追求的理想,只有和同伴共同努力才能打造出最美的未来。
(三)情节设计
情节是叙事艺术非常重要的元素,是剧本的根本和支柱,是表现人物性格与人物关系的事件与过程,是其中一切起承转合必须遵循的可能和必然的原则,从中反映着事件发展的因果关系。情节设计要突出因果关系,通过事件发展引导观众进入剧情的逻辑顺序。例如《火影忍者剧场版:大激突!幻之地底遗迹》借助鸣人,奈良和小樱三人在执行任务时遇到的迷之少年衍生出情节,随着故事的的不断发展,最终抽丝剥茧真相大白,戏剧性张力牢牢抓住观众,满足了观众的欣赏需求。因果关系隐藏在事件进行中,看似客观的叙述背后有着很强的引导性,有助于把故事说得圆满。
(四)剧作结构
1.起承转合
《火影忍者剧场版:大激突!幻之地底遗迹》在结构形式上以冲突为基础,逐渐推进,层层加深,激化了情节的发展。
开端:顾名思义,开端就是剧本的开头。[3]影片由砂隐村忍者在野外演习遭袭、鸣人小分队护送小雪貂前往委托人所在之地两条故事线索同时带动事件发展。鸣人,奈良小樱三人在途中遭到神秘少年骑士率领的部队袭击,在激烈的战斗中,鸣人与少年不慎一起坠落悬崖,后来被好心人救醒,二人由此成为朋友。影片详细地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起因等等。
发展:《火影忍者剧场版:大激突!幻之地底遗迹》的发展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奈良潜入了巨大的移动要塞内勘察情况却意外地发现许多孩子被特殊的装置转变成了钢铁武士,之后碰巧救下了守卫“盖蕾尔之石”的老爷爷。第二部分是鸣人随同泰姆金拜会了哈德大人却发现泰姆金居然不惜牺牲同伴来达成理想国的梦想。一连串矛盾接踵而来,为什么泰姆金会这般执着?是谁在幕后操纵着一切?那人的动机是什么?当幕后黑手哈德现身后,新的危机降临:原来让泰姆金满心憧憬的理想国竟是一个谎言,正是在矛盾漩涡里,泰姆金被鸣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所感染,做出了正确的抉择。故事线索至此汇集最终带动了影片高潮的发展。
高潮:高潮场面往往是剧情发展、矛盾纠葛与冲突的主干部分,是全片矛盾冲突汇聚激化的顶点,是决定主人公命运的转折时刻,也是重要悬念得以揭示的重要时刻。火影忍者剧场版二的高潮场面是泰姆金知道了哈德大人的阴险计谋后决定同鸣人一行人等摩拳擦掌共同战斗,打败哈德。
结尾:影片的结尾满足了观众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期待,向观众交待了主要角色的归宿,在激烈的打斗后,随着片尾曲的旋律,各个人物的结局逐一呈现在观众眼前,泰姆金告别了同族的老爷爷、小樱和奈良等人后乘船前往了另一块大陆,鸣人则站在高处握拳送别了泰姆金。该片的结尾做到了“见好就收”的效果,让观众自行领会到了创作者的意图。
2.叙事视角
叙事视角是指作品中叙事者观察、描述事件的角度。可以分为零聚焦叙事、内聚焦叙事和外聚焦叙事。
零聚焦叙事又称全知视角,叙述者如同上帝一般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可以不受限制地选择观察角度,洞察事件的来龙去脉。
内聚焦叙事亦称限制视角,编剧选择某个角色担任叙述者,可以是事件参与者,也可以是旁观者,但只能限制在个人见闻的范畴之内。
外聚焦叙事也称为客观视角,叙述者不直接出现,属于对内情毫无所知的“局外人”。在叙事过程中很难介入人物内心,局限性太大且缺乏力度。
《火影忍者剧场版:大激突!幻之地底遗迹》既有零聚焦叙事,也有内聚焦叙事,在整个影片中采用了常规叙事,镜头仿佛第三者,如影随形的跟踪聚焦片中角色的行动,对事件进程“先知先觉”,巨细无遗地加以表现。同时也透过内聚焦叙事的主观镜头来体现人物的意图,片中泰姆金想起了儿时村落被灭的场景,由编剧通过内心独白、回忆片段的交叉加以表现,让观众直接透视泰姆金的心灵世界。
3.悬念
悬念是编剧决定故事叙述成败和维持叙事张力的关键所在。在《火影忍者剧场版:大激突!幻之地底遗迹》中由最初砂隐村忍者夜间演习遭遇袭击到鸣人一行人等在完成委托人任务后遭遇袭击,编剧一而再再而三的设置悬念不断卖关子制造谜团,诱使观众的预测落空,直至故事的不断发展才揭开悬念,让观众获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满足感,使观众产生了一种审美快感。
三、结语
整体而言,《火影忍者剧场版:大激突!幻之地底遗迹》是一部制作水准高、受众广泛、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优秀动画电影。随着动画市场的升温,剧本创作成为了一部动画片成功与否的关键,而剧本的创作则倚仗动画编剧的艺术想象力。由此可见,动画编剧不仅要具备一般影视编剧所必需的条件,还需要用动画的方式去思考,所以作为一名动画编剧可谓面面俱到,不容懈怠。
参考文献
[1]范志忠;马华.影视动画编剧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64.
[2]刘蔚.商业语境中的想像与重构——《花木兰》动画编剧解析与启迪[J].电影评介.2008(23):37-38.
[3]范志忠;马华.影视动画编剧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52.
注釋
1.范志忠、马华:《影视动画编剧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4页。
2.刘蔚:《商业语境中的想像与重构——《花木兰》动画编剧解析与启迪》,《电影评介》,2008年第23期,第37-38页。
3.范志忠、马华:《影视动画编剧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52页。
作者简介
郭春玲,女,1992年2月26日,民族:汉,山西太原人,硕士学位,南京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动画设计研究。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关键词:主题;情节;动画编剧
一、动画编剧
动画编剧是从事动画剧本策划,撰写的剧作者。编剧是创作的基础,动画作品的好坏,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编剧的创意和讲故事的技巧。在日本,由于在分镜、原画、背景等中后期制作部分中,体系成熟、模式完善,各个公司并不存在明显的质量差异,所以前期的编剧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编剧的水平是决定每家动画制作公司是否可以生存下去的首要条件。
二、动画《火影忍者剧场版:大激突!幻之地底遗迹》编剧解析
(一)主题表达
主题是编剧通过对题材的挖掘、提炼而得出的人文内涵,是指文本艺术形象所表达出来的中心思想,也是编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美学观的集中体现。[1] “自我与成长”是现代主流范畴的主题之一,也是与普通大众最贴近,最能引起观众共鸣的主题。[2]《火影忍者剧场版:大激突!幻之地底遗迹》这部影片是典型的励志题材作品,生动的描绘了主人公成长道路上的种种奋斗经历,同时时刻灌输着励志动画不可缺少的两个主题元素梦想及成长努力。片中鸣人百折不挠的成长轨迹,激励着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
(二)角色塑造
塑造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不仅是动画编剧的根本任务,也是剧本构思的核心任务。动画中的人物往往是经过编剧高度提炼和概括后的形象,具有虚拟和想象的成分,基本上是类型化和漫画化的。但有时由于剧情需要,某些人物形象和性格是应故事发展而变化的。如在影片中,主角之一迷之少年泰姆金在幼时目睹了村落被灭的场景,之后归顺于心狠手辣的哈德手下,并执行了许多血腥的任务,最终在鸣人的劝慰帮助下回心转意找回了真实的自我。这些转变有其合理性,泰姆金的性格变化是因为处境的变化而造成的,儿时痛苦的回忆使他决定以自己的方式改变现状实现所谓的和平,知道真相后的他明白了以牺牲换取的和平并不是自己追求的理想,只有和同伴共同努力才能打造出最美的未来。
(三)情节设计
情节是叙事艺术非常重要的元素,是剧本的根本和支柱,是表现人物性格与人物关系的事件与过程,是其中一切起承转合必须遵循的可能和必然的原则,从中反映着事件发展的因果关系。情节设计要突出因果关系,通过事件发展引导观众进入剧情的逻辑顺序。例如《火影忍者剧场版:大激突!幻之地底遗迹》借助鸣人,奈良和小樱三人在执行任务时遇到的迷之少年衍生出情节,随着故事的的不断发展,最终抽丝剥茧真相大白,戏剧性张力牢牢抓住观众,满足了观众的欣赏需求。因果关系隐藏在事件进行中,看似客观的叙述背后有着很强的引导性,有助于把故事说得圆满。
(四)剧作结构
1.起承转合
《火影忍者剧场版:大激突!幻之地底遗迹》在结构形式上以冲突为基础,逐渐推进,层层加深,激化了情节的发展。
开端:顾名思义,开端就是剧本的开头。[3]影片由砂隐村忍者在野外演习遭袭、鸣人小分队护送小雪貂前往委托人所在之地两条故事线索同时带动事件发展。鸣人,奈良小樱三人在途中遭到神秘少年骑士率领的部队袭击,在激烈的战斗中,鸣人与少年不慎一起坠落悬崖,后来被好心人救醒,二人由此成为朋友。影片详细地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起因等等。
发展:《火影忍者剧场版:大激突!幻之地底遗迹》的发展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奈良潜入了巨大的移动要塞内勘察情况却意外地发现许多孩子被特殊的装置转变成了钢铁武士,之后碰巧救下了守卫“盖蕾尔之石”的老爷爷。第二部分是鸣人随同泰姆金拜会了哈德大人却发现泰姆金居然不惜牺牲同伴来达成理想国的梦想。一连串矛盾接踵而来,为什么泰姆金会这般执着?是谁在幕后操纵着一切?那人的动机是什么?当幕后黑手哈德现身后,新的危机降临:原来让泰姆金满心憧憬的理想国竟是一个谎言,正是在矛盾漩涡里,泰姆金被鸣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所感染,做出了正确的抉择。故事线索至此汇集最终带动了影片高潮的发展。
高潮:高潮场面往往是剧情发展、矛盾纠葛与冲突的主干部分,是全片矛盾冲突汇聚激化的顶点,是决定主人公命运的转折时刻,也是重要悬念得以揭示的重要时刻。火影忍者剧场版二的高潮场面是泰姆金知道了哈德大人的阴险计谋后决定同鸣人一行人等摩拳擦掌共同战斗,打败哈德。
结尾:影片的结尾满足了观众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期待,向观众交待了主要角色的归宿,在激烈的打斗后,随着片尾曲的旋律,各个人物的结局逐一呈现在观众眼前,泰姆金告别了同族的老爷爷、小樱和奈良等人后乘船前往了另一块大陆,鸣人则站在高处握拳送别了泰姆金。该片的结尾做到了“见好就收”的效果,让观众自行领会到了创作者的意图。
2.叙事视角
叙事视角是指作品中叙事者观察、描述事件的角度。可以分为零聚焦叙事、内聚焦叙事和外聚焦叙事。
零聚焦叙事又称全知视角,叙述者如同上帝一般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可以不受限制地选择观察角度,洞察事件的来龙去脉。
内聚焦叙事亦称限制视角,编剧选择某个角色担任叙述者,可以是事件参与者,也可以是旁观者,但只能限制在个人见闻的范畴之内。
外聚焦叙事也称为客观视角,叙述者不直接出现,属于对内情毫无所知的“局外人”。在叙事过程中很难介入人物内心,局限性太大且缺乏力度。
《火影忍者剧场版:大激突!幻之地底遗迹》既有零聚焦叙事,也有内聚焦叙事,在整个影片中采用了常规叙事,镜头仿佛第三者,如影随形的跟踪聚焦片中角色的行动,对事件进程“先知先觉”,巨细无遗地加以表现。同时也透过内聚焦叙事的主观镜头来体现人物的意图,片中泰姆金想起了儿时村落被灭的场景,由编剧通过内心独白、回忆片段的交叉加以表现,让观众直接透视泰姆金的心灵世界。
3.悬念
悬念是编剧决定故事叙述成败和维持叙事张力的关键所在。在《火影忍者剧场版:大激突!幻之地底遗迹》中由最初砂隐村忍者夜间演习遭遇袭击到鸣人一行人等在完成委托人任务后遭遇袭击,编剧一而再再而三的设置悬念不断卖关子制造谜团,诱使观众的预测落空,直至故事的不断发展才揭开悬念,让观众获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满足感,使观众产生了一种审美快感。
三、结语
整体而言,《火影忍者剧场版:大激突!幻之地底遗迹》是一部制作水准高、受众广泛、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优秀动画电影。随着动画市场的升温,剧本创作成为了一部动画片成功与否的关键,而剧本的创作则倚仗动画编剧的艺术想象力。由此可见,动画编剧不仅要具备一般影视编剧所必需的条件,还需要用动画的方式去思考,所以作为一名动画编剧可谓面面俱到,不容懈怠。
参考文献
[1]范志忠;马华.影视动画编剧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64.
[2]刘蔚.商业语境中的想像与重构——《花木兰》动画编剧解析与启迪[J].电影评介.2008(23):37-38.
[3]范志忠;马华.影视动画编剧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52.
注釋
1.范志忠、马华:《影视动画编剧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4页。
2.刘蔚:《商业语境中的想像与重构——《花木兰》动画编剧解析与启迪》,《电影评介》,2008年第23期,第37-38页。
3.范志忠、马华:《影视动画编剧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52页。
作者简介
郭春玲,女,1992年2月26日,民族:汉,山西太原人,硕士学位,南京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动画设计研究。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