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两国知名演员联袂出演的影片《音乐家》,改编自著名作曲家冼星海的真实经历。他在卫国战争时流离海外,在饥寒交加的境况下得到了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的救助,他们的相遇谱写了一曲跨越国界的友谊赞歌。当年,冼星海归国之路遭遇重重阻挠,他在哈萨克斯坦边境离祖国最近的地方眺望故土,那绝望憔悴的眼神让人心碎。
1940年,冼星海受国家重托,化名“黄训”远赴莫斯科为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创作配乐。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冼星海因战乱辗转来到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随身携带的胶片不幸在途中遗失,饥寒交迫的冼星海遇到了热心的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拜卡达莫夫将冼星海带回自己的家,并把他留在自己的乐队当小提琴手。
这部电影采用三分实七分虚的形式,将真实历史和虚构情节糅合在一起,力图表达没有血缘关系但胜似亲人的情感。
冼星海被拜卡达莫夫送到其姐姐达娜什的家中照顾,独自拉扯女儿的达娜什,不顾世俗眼光收留了冼星海。冼星海教达娜什的女儿唱中文童谣,女孩教冼星海讲哈萨克语,朝夕相处的日子,留下了诸多与音乐有关的美好记忆。冼星海的礼貌和逐渐展露的音乐才华,让他和达娜什母女慢慢走近,独处异乡的他有了另一个家。而达娜什母女在照顾冼星海的同时也得到了救赎。冼星海后来在书信中写道:“你们是我唯一的亲人。”
尽管达娜什母女给予冼星海家人般的温暖,但他从未停止对中国妻女的思念。他时常躺在床上,端详着照片发呆。达娜什的女儿唱起中文童谣,彼时镜头切换到中国,冼星海的妻女泣不成声,她们也在思念着冼星海。这些让人动容的桥段折射出的,是战争年代的悲怆和伤痛。
影片《音樂家》不依靠特技,欲借一封封无法跨越国界的家信来宣泄对战争的愤怒。历史的厚重和战争的残酷交织在一起,通过音乐穿越岁月的藩篱,进而触及心灵。从片中两位女儿的眼中,我们可以读出国与家的悲伤。冼星海热爱自己的祖国,也热爱哈萨克斯坦的人民,不管在哪,他的音乐和爱都会生根发芽,鼓舞着当地的人们。音乐的语言是相通的,不负家国、无愧内心是冼星海始终坚持的信念。
在拜卡达莫夫一家的帮助下,冼星海不仅有了家,还在乐团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音乐家。虽然哈萨克斯坦的生活艰苦,但冼星海不舍昼夜地创作。音乐是冼星海的武器,他融会哈萨克斯坦的民乐元素,创作了许多名曲,其中,《阿曼盖尔达》是为了纪念哈萨克民族英雄阿曼盖尔达所作,传达出战争场面的紧张和民族音乐的韵味。
许多战争题材的电影都有语言学符号、公式。李安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用镜头营造真实感,观众如同身临其境,跟随士兵在伊拉克战场穿行;《敦刻尔克》中,小人物的个体情绪和命运,集中在跨海回家的希望之上;《无问西东》中,沈光耀的故事触动了许多人的内心,同样在民族危亡之际,他弃笔从戎,投身飞行队,这是千百年来英雄的最终归宿。
出生于和平年代的人,对战火纷飞、风雨飘摇的战事知之甚少。反法西斯斗争的苦难与悲壮都汇集在这部电影中,让人沉痛缅怀那段历史。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奋起抵御日本侵略者,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成为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的伟大赞歌。“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每当听到这首歌,原本平静的内心都会沸腾起来,这就是音乐的力量。影片通过这些音乐,将思想和情感隐藏在每一次乐队演奏中,并通过蒙太奇手法和恢宏的背景音乐产生巨大的张力,从而在情感上引发观众共鸣。
影片《音乐家》采用了倒叙的方式,片末镜头又回到片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冼星海还在演奏,他在音乐的永远陪伴下谢幕。镜头跟随冼星海两个女儿的视线,由近至远,但始终没有离开哈萨克斯坦的雪山。因为哈萨克斯坦的人民帮助了冼星海,也帮助冼星海的两个女儿找回了缺失的爱。冼星海直到去世,都没有再拥抱过两个女儿。悲歌回响在中哈大地上,久久不能散去。当初他在哈萨克斯坦边界登高远望家乡,如今终于魂归故里。
书信成了全篇托物传情的介质,借由达娜什女儿的视角和口吻,讲述冼星海的往事。家人在战火纷飞中该怎么坚持下去?达娜什的女儿通过书信娓娓道来,她没有进行评判,只是平静地叙述那些爱恨情仇。
当下有许多电影都是透过孩子的双眼来剖析社会世态,不只是《音乐家》,还有《何以为家》,两部影片的泪点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影片《音乐家》的最后,冼星海的两个女儿都已成为满头银发的老人,曾经天真无邪的双眼,早已泪雨滂沱,因为她们在翻阅那些黑白老照片时终于领悟到:冼爸爸一生最懂也最爱的,始终是音乐。
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
1940年,冼星海受国家重托,化名“黄训”远赴莫斯科为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创作配乐。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冼星海因战乱辗转来到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随身携带的胶片不幸在途中遗失,饥寒交迫的冼星海遇到了热心的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拜卡达莫夫将冼星海带回自己的家,并把他留在自己的乐队当小提琴手。
这部电影采用三分实七分虚的形式,将真实历史和虚构情节糅合在一起,力图表达没有血缘关系但胜似亲人的情感。
冼星海被拜卡达莫夫送到其姐姐达娜什的家中照顾,独自拉扯女儿的达娜什,不顾世俗眼光收留了冼星海。冼星海教达娜什的女儿唱中文童谣,女孩教冼星海讲哈萨克语,朝夕相处的日子,留下了诸多与音乐有关的美好记忆。冼星海的礼貌和逐渐展露的音乐才华,让他和达娜什母女慢慢走近,独处异乡的他有了另一个家。而达娜什母女在照顾冼星海的同时也得到了救赎。冼星海后来在书信中写道:“你们是我唯一的亲人。”
尽管达娜什母女给予冼星海家人般的温暖,但他从未停止对中国妻女的思念。他时常躺在床上,端详着照片发呆。达娜什的女儿唱起中文童谣,彼时镜头切换到中国,冼星海的妻女泣不成声,她们也在思念着冼星海。这些让人动容的桥段折射出的,是战争年代的悲怆和伤痛。
音乐的力量
影片《音樂家》不依靠特技,欲借一封封无法跨越国界的家信来宣泄对战争的愤怒。历史的厚重和战争的残酷交织在一起,通过音乐穿越岁月的藩篱,进而触及心灵。从片中两位女儿的眼中,我们可以读出国与家的悲伤。冼星海热爱自己的祖国,也热爱哈萨克斯坦的人民,不管在哪,他的音乐和爱都会生根发芽,鼓舞着当地的人们。音乐的语言是相通的,不负家国、无愧内心是冼星海始终坚持的信念。
在拜卡达莫夫一家的帮助下,冼星海不仅有了家,还在乐团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音乐家。虽然哈萨克斯坦的生活艰苦,但冼星海不舍昼夜地创作。音乐是冼星海的武器,他融会哈萨克斯坦的民乐元素,创作了许多名曲,其中,《阿曼盖尔达》是为了纪念哈萨克民族英雄阿曼盖尔达所作,传达出战争场面的紧张和民族音乐的韵味。
许多战争题材的电影都有语言学符号、公式。李安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用镜头营造真实感,观众如同身临其境,跟随士兵在伊拉克战场穿行;《敦刻尔克》中,小人物的个体情绪和命运,集中在跨海回家的希望之上;《无问西东》中,沈光耀的故事触动了许多人的内心,同样在民族危亡之际,他弃笔从戎,投身飞行队,这是千百年来英雄的最终归宿。
出生于和平年代的人,对战火纷飞、风雨飘摇的战事知之甚少。反法西斯斗争的苦难与悲壮都汇集在这部电影中,让人沉痛缅怀那段历史。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奋起抵御日本侵略者,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成为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的伟大赞歌。“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每当听到这首歌,原本平静的内心都会沸腾起来,这就是音乐的力量。影片通过这些音乐,将思想和情感隐藏在每一次乐队演奏中,并通过蒙太奇手法和恢宏的背景音乐产生巨大的张力,从而在情感上引发观众共鸣。
透过孩子的眼剖析社会
影片《音乐家》采用了倒叙的方式,片末镜头又回到片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冼星海还在演奏,他在音乐的永远陪伴下谢幕。镜头跟随冼星海两个女儿的视线,由近至远,但始终没有离开哈萨克斯坦的雪山。因为哈萨克斯坦的人民帮助了冼星海,也帮助冼星海的两个女儿找回了缺失的爱。冼星海直到去世,都没有再拥抱过两个女儿。悲歌回响在中哈大地上,久久不能散去。当初他在哈萨克斯坦边界登高远望家乡,如今终于魂归故里。
书信成了全篇托物传情的介质,借由达娜什女儿的视角和口吻,讲述冼星海的往事。家人在战火纷飞中该怎么坚持下去?达娜什的女儿通过书信娓娓道来,她没有进行评判,只是平静地叙述那些爱恨情仇。
当下有许多电影都是透过孩子的双眼来剖析社会世态,不只是《音乐家》,还有《何以为家》,两部影片的泪点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影片《音乐家》的最后,冼星海的两个女儿都已成为满头银发的老人,曾经天真无邪的双眼,早已泪雨滂沱,因为她们在翻阅那些黑白老照片时终于领悟到:冼爸爸一生最懂也最爱的,始终是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