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生活素材,让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更精彩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lilani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度现代化的时代,多样化的信息技术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人们加快生活节奏,减轻生活负担的不二之选。为了更好地体现信息技术课堂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特征,教师有必要打破传统教育观念,结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引进生活化的素材,不断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受信息技术学科的精彩之处。
  一、融合生活情境,激活探究欲望
  创建生活化的情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从身边的实例出发,产生对信息技术知识进行探索的欲望。因此,教师要主动地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找出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让学生在体验到亲切感的同时,自然地投入到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活动之中,产生对信息技术知识进行探索的动力,从而为高效施教奠定良好基础。
  比如,《便捷访问网站》一课主要讲述了如何方便、快捷地进行网站访问这一内容。如果教师仅仅简单地为学生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则很难激发起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进行探索的兴趣。所以,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场景出发,进行教育情境的创建,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学生日常使用浏览器时,有些学生能够较快地打开一个网页,而对于其他学生来说则需要消耗更多的时间才可以打开同一网页,基于这一现象,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对于同一个网页,打开的速度会有不同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学生进行答案思索的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比赛打开百度网页的速度,还原以往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网页打开速度的不同。之后,针对这一情境,教师为学生介绍“收藏夹”“网址列表”等内容,引导学生透过生活情境对这些便捷方式生成探究的欲望,从而提高学生对本节课进行学习的兴趣。
  可以看出,教师挖掘学生身边的场景进行教学情境的创建,能够拉近新课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激发其产生对新课内容进行探索的动力,从而为高品质的教学打下良好根基。
  二、引入生活内容,感受实用特征
  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因此在课堂上涉及的材料应当具有现实意义,也就是说学习内容应当是学生在未来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所以,在进行素材的选择时,教师也应当有意识地为学生选择带有实际生活含义的内容,让学生利用学习到的信息技术知识对这些生活内容进行整理,使得学生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真正地体验到信息技术知识的实用性。
  例如,在教学《插入表格》一课时,为了提高学生对插入表格方法的掌握效果,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引入生活素材,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先对学生讲述如何在文档中进行表格的插入,以及如何进行表格中斜线头的制作等,让学生能够学会合并和拆分表格。之后,教师利用电子教室软件为学生展示日常所见的课程表,引导学生利用文档自主制作一个课程表。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将掌握的表格插入方法、斜线头制作方法,以及合并、拆分、修改表格的方法进行实际应用,从而感受到本节课的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实用价值。在学生模仿课程表进行表格的插入和制作后,教师再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利用表格进行生活中数据的统计和信息的整理,使得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信息技术知识的实用性,真正完成对本节课知识的内化。
  教师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教育内容,为学生引入相应的生活素材,能够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进行实际应用,使得学生在体验信息技术课程的实用价值中,切实地完成对知识的内化。
  三、结合生活元素,增强理解实效
  教师在教授信息技术学科的内容时,为了增强学生的信息化意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信息概念,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一些抽象的名词,引导学生走入信息技术的世界。然而,学生自身的信息素养较弱,对于一些抽象的信息概念,无法直接理解其内涵,造成学习质量不如预期的现象。所以,为了增强学生对信息概念的理解效果,教师不妨借助生活化的元素,引导学生将信息技术学科中的专业术语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从而让学生清楚地理解这些术语的意思。
  以《认识计算机》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元素为学生进行介绍,从而让学生明白这些硬件组成之间的关系。教师还可使用PPT逐个展示相关图片,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计算机由主机、输出设备、输入设备所组成。然而,单纯地透过图片,学生对计算机的硬件构成还是存在一些疑惑,对此,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日常生活来进行比喻,以便提高学生的理解效果。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主机”比作工厂的房子,其中的CPU、硬盘和内存条等,可以比作房子中的各个功能区;而对于输出设备则可以比作工厂中制作的产品,输入设备则可以比作工厂中的加工设备。通过将“主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难以理解的信息技术概念,与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进行相互联系,能够有效降低信息技术概念的理解难度,增强学生的理解效果。
  显而易见,教师有意识地将信息技术概念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联系,能够有效降低信息技术概念的讲解难度,增强学生对所学信息技术概念的理解效果。
  四、提出生活问题,强化学习目的
  问题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知识传递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检验学生知识建构质量的有效方法,透過问题的提出和解答,教师能够轻而易举地认识到学生是否掌握了信息技术知识。所以,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有必要结合生活中的现实情况为学生提出生活化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真正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例如,在《下载网上信息》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更有目的地对信息技术知识进行探索,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生活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透过对教材的分析,我们可以确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利用搜索引擎选择关键词来进行网络上信息、网页和文字的筛选和下载,针对这一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小王妈妈想要做鱼香肉丝,我们可以怎么帮助她在网上检索做法呢?”“如果我们想要检索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可以怎么做呢?”“小明想要获得一些网络上关于圆明园的介绍,他可以怎么做呢?”等生活化的问题,以便学生在强烈的学习目的中提高探究本节课知识的效果。在学生自主进行这些问题的解答时,教师也要认识到学生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信息素养,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为学生创建合作学习小组,让学生集合集体的智慧,共同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从而在不断分析问题中加深对网上信息检索、下载等知识的印象,提高学习的质量。
  通过生活化问题的提出,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目的,让学生在以问题为导向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探索中,真正完成对相关知识的深入解析,以便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在讲解信息技术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将相对应的教育内容进行生活化的处理,并为学生引入生活素材,促进生活情境的创建,能够有效打破传统教育观念的局限性,拉近信息技术学科与实际生活间的关系,在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让学生以简单易懂的方式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探索,从而有效增强信息技术课堂的实效,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君山路小学)
  (责任编辑 张妤)
其他文献
班级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一直是教育界聚焦的重点教研论题。身为一线班主任,与班级共存,与学生共生,想要更高效、科学地进行班级管理,不仅需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付出心血,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更需要进行深刻的反思与沉淀。  一、搭建心桥,善用鼓励赢学生  我们把热爱学生放在师德建设的首要位置,说明心理上的情感共鸣在育人工作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同理,笔者在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也有这样一个极为
期刊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基础学科。数学有很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小学阶段要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并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數学应用意识,让学生发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小学数学虽然有很强的抽象性,但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社会中,人们都得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常识。小学是学生认知的起步阶段,教师既要通过课堂教学来传授知识,又要让学生了解数
期刊
数学核心素养就是要求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在小学阶段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小学阶段也更容易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更好地了解数学学习的真正意义,全面提高数学核心素养,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注重学生主体地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学习手段就是动手操作。实践证明,经过学生亲自体验的事物,记忆会更加深刻。教师在课堂上引入动手操作,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識;还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在课堂中为学生设计动手操作的环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引导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探究知识。课
期刊
在传统教学中,情感教育仿佛是一个隐身的符号,一直都被教师所忽略。但是,随着新课改的日渐深入,情感教育逐渐引起教师的重视。语文是一门极具情感色彩,且人文性、情感性兼备的学科,只有运用更具情感性的方式教学,才能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情感烙印,才能让学生与文共舞。本文聚焦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用生动、具体的案例阐述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导语为引,情感入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门见山式的教学方式
期刊
早在1977年,班杜拉就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指出自我效能感是在行为发生前,个人针对自身是否能完成预定任务,实现预期目标的一种主观判断。自我效能感能影响学生对学习活动的选择和坚持,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还会影响学生的活动情绪以及心理健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不高是比较常见的问题。而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教育合力,采取有效措施通力
期刊
小学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中不仅包括音乐知识的学习,而且还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不仅需要音乐教师向学生传授基础的音乐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思想品质。在当前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忽视了音乐学科的美育作用,只是单纯地将音乐学习看作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忽略了音乐本身的思想性。真正的音乐学习应该是有关情感态度的教育,有关思想品质的教育,应该以趣味性、审美性、主体
期刊
音乐素养是指一个人对音乐的基本感觉,它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如对音乐节奏的把握力、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力和创造力等。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音乐学习中,如果不能让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美好,如果不能提升自我的审美情趣,那么学习就是无效的。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策略,以学生的参与为主,重视音乐课程,以学生喜爱的方式去接触音乐、拓展音乐,让音乐课程灵动起来,让学生在音乐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唱歌和学
期刊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将陶行知教育理念中“生活即教育”“创造教育”“教学做合一”“民主教育”等教育思想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这有助于增加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和信心。本文从陶行知教育理念出发,提出了小学音乐课堂实施策略,旨在使学生因音乐而更美好,课堂因学生的参与而更精彩。  陶行知教育理念影响了一代代的教育者,他的教育理念中渗透着诸多与教育本质相关的思想,这些思想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光芒四射的,他的教育
期刊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教育信息化的趋势愈发明显。语文作为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核心学科,对学生今后的语用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都构成深远影响。同时,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是符合新课改趋势的一大重要举措,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深度。在教育信息化的融合趋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笔者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具体分析一下信息技术加持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一、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