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163mail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而言的,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主动构建学习过程为特征的高品质的有效学习。据词定义, 自主即为自己做主的意思,也就是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就是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它把学生作为主动的求知者,在学习中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求、主动运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本文拟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探讨。
  一、营造氛围,调动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要转变角色,努力营造出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通过生说生评、生说师评、师说生评等形式,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让学生自己获得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走向成功,体验到成就感;可适当组织学习竞赛,开展合作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使学生愿学、乐学。教学民主氛围的营造,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主动汇报,交流学习。在学生自学后,教师要创设让学生交流学习所得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汇报学习情况的习惯,使课堂呈现气氛热烈、思维活跃、情绪高昂的场面,讨论、争论中不时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2、互相讨论,及时评价。可通过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师生讨论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营造民主评议的氛围。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也提高学生评判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大胆发问,鼓励创新。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大胆发问,提倡学生给老师提意见、找岔子、挑毛病,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对思考不够深入的问题要鼓励引导学生进一步去探究,将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向深入,培养学生探究事物的能力。
  二、开发资源,训练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改倡导开发学习资源,改变过去那种教师只会利用手中的一本教科书和一本教学参考书,教科书上有什么,教师就教什么,教参上怎么说,教师就怎么教。教师必须突破教材的局限,引导学生多渠道学习。就阅读教学来讲,自觉主动阅读,是小学生的必备素质,它是丰富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一种过程。语文教学不能只围绕课本转,要适当增加阅读量,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指导学生阅读了课外书,如办阅读手抄报、组织读书报告会等,让学生讨论、畅淡读书心得。教师还可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共同体会古诗蕴含的优美意境,共同体会读“成语故事”、“名篇佳作”给孩子带来的感受及快乐。
  三、教给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英国著名科学家达尔文也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必须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首先,要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或比较,或分类,或归纳,或概括,或联想,或想象,这些方法都来自于思维,并在思维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如教师在讲辛弃疾的《西江月》时,让学生一边诵读,一边闭上眼睛想象词中描绘的景物,最后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想象画出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既理解了词的意境,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其次,要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方法。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说明文,要注意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结构、说明语言。第一步要通读课文,找出不懂的字、词,通过工具书、课下的注释,扫除这些文字障碍;第二步要找准说明对象,看文章介绍了说明对象的哪些特点;第三步要找出文章所用的主要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并学会运用;第四步要分析文章所用的语言,看看它的语言是平实的还是生动的,亦或是既平实又生动。
  第三,要帮助学生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比如在字词学习中,要求学生在阅读中自己去发现未掌握的字词,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要教学生按汉语的构词法学习词语。
  四、拓宽学习空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要突破语文教学以课堂为中心,倡导从生活走向语文,从语文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走向大自然,让学生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主动把语文教学辐射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例如:让学生在家观察母亲一天的家务事,观察家中种植的花草、养的小猫;到动物园观察动物、树木、花草,并引导学生写好观察日记、观后随笔,举办演讲会,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语言文字的学习最重要的是积累内化,而阅读是最好的积累内化。主动阅读应是一个现代人的必备素质,它能丰富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以一种主动探究的意识,学一课去读多篇,学一点去带一个面,掌握一个词去拓展一大串。比如学生学了《火烧云》中描写颜色的形容词“红彤彤”,课外就收集了“蓝盈盈”、“黄澄澄”、“灰蒙蒙”等20多个词;学了描写颜色的实物形容词“葡萄灰”,课外就收集了“柠檬黄”、“湖绿”、“草莓红”等40多个词,这是对课堂语言学习的一种延续和发展。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是新课程标准真正进入课堂的一把标尺。我们的课堂只有充满乐趣,才会吸引学生,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我们的课堂只有在教师精妙的引导下、在师生合作交流中完成知识的内化,才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其好学、乐学、善学;如果我们的课堂多一分精彩的活动,学生自主学习也许就会多十分活力,而其学习能力也许会有百倍的提高。
其他文献
当前审美教育的范围正日益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人们不仅通过音乐、艺术,而且通过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得到美的熏陶,美化精神的境界。美育,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众所周知,数学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占有很大的份量,是我们的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但有智育的功能,也有其美育的功能,
期刊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情感教育应是教学的根本,正如著名教育家所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足以看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而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中,文质兼备的文学作品占据着相当的篇幅。这里有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忠、对事业的追求、对信念的执著;
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四种能力是并列平行的,无轻重之分,缺一不可,因此口语交际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更何况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这是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口语交际作为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所进行的一种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的活动,显得是那么的重要。  但是,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还存在重读写轻听说、重讲授
期刊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国家教育部现行修订新颁布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也重点提出:“要注重语文的感悟,培养语感能力。”所谓“语感能力”,即语文的直觉能力,是个体心灵对语言文字特有的感觉,是人们通过长期的语言实践,在各种语文现象的反复触摸中感悟和积淀的,是对语言的知识性内容和人文精神的综合把握。而阅读教学则恰恰体现的是从语言文字到内容、思想,再
期刊
高尔基说:“凡是我所有的好东西,都要归功于书。”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这一点也体现在教育中。在现今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阅读教学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课内阅读,一是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是指在课堂内,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阅读活动;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激发学生学习兴
期刊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国家与国家的竞争已经演变成创新人才的竞争,面对发展中存在的“中国制造越来越多,中国创造却很少;普通人才众多,创新人才却很少;中国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并不多”等诸多问题,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的过渡,培养创新人才无疑是摆在中国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应积极投入教学改革
期刊
培养学生能力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而在作文时,总有些学生皱眉头、咬笔头,写不下去,有的硬着写下去了,但行笔艰涩,内容空洞泛味。在许多老师眼中,日记是学生提高作文和写作水平的基础和关键,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和“瓶颈”。特别对于那些刚步入小学的学生来说,学好语文,日记写作更是少不了。但是要如何提高写作水平呢?我自从02年师范毕业,一直在农村学校任教,且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教师。在多年的教学生
期刊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针对教材内容及其特点试着开展了以下语文实践活动:  一、读一读,体会一个“美”字   读,是手段,同时也是目的,更是一种过程,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是一种完整的生命活动。   首先,应该让读成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年段的写话作出了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从低年段开始,教师有意识地丰富并指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让他们开始学习写话,这对于孩子作文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可很多时候我们却发现:许多学生惧怕写话,不知如何写话,写出的话语言不通、错别字较多,标点符号的使用也是错误百出。而对于农村小学的低年段学生,这些现象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将“评价标准”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学生发展的潜能。反思学习就是一种培养学生发展潜能的学习方式。反思是一个能动、审慎的认知加工过程,学生认知从最初对知识的复制、拷贝到具有个性化的观点认识、思考方式都融入了个人的主动建构之中,而不是传递的结果,这就是反思。反思,可以使学生从旁观者成为参与者,使学生从自身的生活背景、学习起点中发现数学、运用数学、创造数学。  一、从日常的生活经验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