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标下历史课堂教学要以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历史情感。教师的教学行为应该从精心设计学生学习案、努力搜集历史信息、注重情感教育等方面进行反思。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学案设计 教学形式 “互动式”课堂 主体地位
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历史教师围绕新理念、新课标组织教学,历史课上出现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所改进。认真审视研究目前的历史课堂教学,教师要进一步对新课程有全面而深透的理解,并针对某些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反思一:精心设计学案,做到“三维目标”的达成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新课程改革摒弃知识本位观,反对那种不顾学生感受、体验和需要及把学生当做知识容器的观念,但是并不排斥知识本身。如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情况下掌握知识呢?那就是教师精心设计学生学习案。所谓学习案就是教师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把本课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展现出来。问题的设计主要以基础知识和能力拓展为主。学生按照学案上的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主建构知识系统。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学生自学中产生的问题,教给学生识记、理解历史知识的方法,而不是把各个知识点逐一地讲给学生。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这是人文学科的特点。如讲《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这一课时,教师将搜集的大量相关信息(图片、电影片段、音像材料)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提高感性认识,从而形成历史学习的初步能力,产生爱国主义情感、正义感、社会责任感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反思二:实现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不能走“形式”
历史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为了给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老师们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编历史剧、开展历史知识竞赛等课堂教学形式,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
但是,有些活动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只是一种点缀。如历史剧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但是教师在设计这些活动、指导学生编剧时没有充分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有时候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嘻嘻哈哈,内容简单、形式单一,至于剧中表演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就不得而知。如“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这样的问题,只要给学生时间看书,学生就能归纳出来,讨论实在是画蛇添足,不但不能启发学生思维,反而会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需要出发,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因为追求表面形式,会远离新课程的要求。
反思三:创造“互动式”课堂不能丢掉“秩序”和“规则”
新教育观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历史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师生观不断更新,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老师们可谓绞尽脑汁。有些课堂确实活起来了,老师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探讨,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可是另一个问题也随之出现,有时候,学生一旦动起来,课堂秩序就没了,学生各说各的,似乎发表意见的同学或者小组与自己毫无关系。我听过七年级有关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一课,其教学过程有三个小部分:(1)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2)数学研究的硕果;(3)医学、农学、地理学的成就。任课教师在设计这节课时采用了非常灵活的方法,提出:“你认为以上三个方面中讨论的哪成就对后世的影响最深远?”按照自愿的原则进行组合,持相同意见的同学到一个小组,阅读课文,补充资料,然后分组交流各自的看法。各小组的同学非常积极,从各个角度论证本组所选的成就的重大意义,老师作适当点拨。应该说,教师的教学设计是非常新颖的,改变了过去文化课教学中的枯燥无味,学生学习、参与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但是,在其中某一个小组阐述观点、表达成果的时候,其他小组的同学要么忙着整理自己的资料,要么说笑、吵闹。学生不倾听、不补充、不否定,明显的错误发现不了,只是了解了本小组的研究内容,而对其他小组完成的那部分知识知之甚少。在这一节课里,每个学生获得的知識都是不完整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组织,真正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增长自己的认识,同时学会理解、尊重别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劳动成果。
反思四: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不能轻视教师的作用
新课程教学实施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在听课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大多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有时在气氛热烈、民主的课堂里只能看到学生的风采,老师扮演的似乎是可有可无的角色。例如,有老师在讲经济发展时,把全班分为若干小组,老师在课前把问题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上课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本小组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由于各小组准备充分,所有学生的热情很高,也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受年龄、阅历及知识水平的限制,有些问题说得不够完整,有些观点也有失偏颇,老师在小组总结时应该予以补充和纠正。可是在一节课里老师只是在各小组间穿行,而缺乏有效的指导。但是教师的作用不但不应削弱,反而应该加强,教师的指导、点拨和帮助必不可少。历史是人文学科,具有综合性、多样性的特点。从时间上看,上下五千年;从空间上看,涉及五湖四海;从内容上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活、民俗风情等包罗万象。初中生所获得的历史知识是有限的,辩证的思维能力不强,有些观点难免会出现偏差。诸如:在“你最崇拜的历史人物”的讨论中有的学生崇拜希特勒等,这个时候的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要把他们从偏执引向正轨。
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创造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服务外,更应该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策略,同时要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与学生一起寻找真理,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
参考文献:
[1]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2]建构高效课堂.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学案设计 教学形式 “互动式”课堂 主体地位
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历史教师围绕新理念、新课标组织教学,历史课上出现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所改进。认真审视研究目前的历史课堂教学,教师要进一步对新课程有全面而深透的理解,并针对某些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反思一:精心设计学案,做到“三维目标”的达成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新课程改革摒弃知识本位观,反对那种不顾学生感受、体验和需要及把学生当做知识容器的观念,但是并不排斥知识本身。如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情况下掌握知识呢?那就是教师精心设计学生学习案。所谓学习案就是教师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把本课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展现出来。问题的设计主要以基础知识和能力拓展为主。学生按照学案上的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主建构知识系统。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学生自学中产生的问题,教给学生识记、理解历史知识的方法,而不是把各个知识点逐一地讲给学生。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这是人文学科的特点。如讲《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这一课时,教师将搜集的大量相关信息(图片、电影片段、音像材料)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提高感性认识,从而形成历史学习的初步能力,产生爱国主义情感、正义感、社会责任感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反思二:实现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不能走“形式”
历史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为了给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老师们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编历史剧、开展历史知识竞赛等课堂教学形式,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
但是,有些活动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只是一种点缀。如历史剧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但是教师在设计这些活动、指导学生编剧时没有充分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有时候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嘻嘻哈哈,内容简单、形式单一,至于剧中表演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就不得而知。如“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这样的问题,只要给学生时间看书,学生就能归纳出来,讨论实在是画蛇添足,不但不能启发学生思维,反而会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需要出发,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因为追求表面形式,会远离新课程的要求。
反思三:创造“互动式”课堂不能丢掉“秩序”和“规则”
新教育观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历史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师生观不断更新,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老师们可谓绞尽脑汁。有些课堂确实活起来了,老师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探讨,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可是另一个问题也随之出现,有时候,学生一旦动起来,课堂秩序就没了,学生各说各的,似乎发表意见的同学或者小组与自己毫无关系。我听过七年级有关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一课,其教学过程有三个小部分:(1)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2)数学研究的硕果;(3)医学、农学、地理学的成就。任课教师在设计这节课时采用了非常灵活的方法,提出:“你认为以上三个方面中讨论的哪成就对后世的影响最深远?”按照自愿的原则进行组合,持相同意见的同学到一个小组,阅读课文,补充资料,然后分组交流各自的看法。各小组的同学非常积极,从各个角度论证本组所选的成就的重大意义,老师作适当点拨。应该说,教师的教学设计是非常新颖的,改变了过去文化课教学中的枯燥无味,学生学习、参与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但是,在其中某一个小组阐述观点、表达成果的时候,其他小组的同学要么忙着整理自己的资料,要么说笑、吵闹。学生不倾听、不补充、不否定,明显的错误发现不了,只是了解了本小组的研究内容,而对其他小组完成的那部分知识知之甚少。在这一节课里,每个学生获得的知識都是不完整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组织,真正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增长自己的认识,同时学会理解、尊重别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劳动成果。
反思四: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不能轻视教师的作用
新课程教学实施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在听课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大多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有时在气氛热烈、民主的课堂里只能看到学生的风采,老师扮演的似乎是可有可无的角色。例如,有老师在讲经济发展时,把全班分为若干小组,老师在课前把问题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上课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本小组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由于各小组准备充分,所有学生的热情很高,也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受年龄、阅历及知识水平的限制,有些问题说得不够完整,有些观点也有失偏颇,老师在小组总结时应该予以补充和纠正。可是在一节课里老师只是在各小组间穿行,而缺乏有效的指导。但是教师的作用不但不应削弱,反而应该加强,教师的指导、点拨和帮助必不可少。历史是人文学科,具有综合性、多样性的特点。从时间上看,上下五千年;从空间上看,涉及五湖四海;从内容上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活、民俗风情等包罗万象。初中生所获得的历史知识是有限的,辩证的思维能力不强,有些观点难免会出现偏差。诸如:在“你最崇拜的历史人物”的讨论中有的学生崇拜希特勒等,这个时候的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要把他们从偏执引向正轨。
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创造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服务外,更应该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策略,同时要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与学生一起寻找真理,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
参考文献:
[1]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2]建构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