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区角游戏是幼儿在园的重要游戏活动之一,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区角游戏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经过近几年的区角游戏活动,笔者探索出了“拓展活动空间,利于幼儿活动;合理的选材,促进孩子们自发无形的学习和愉快成长;在活动中适时介入引导,帮助孩子们丰富经验,建构知识;有效评价促进幼儿的自我纠正”等方法,孩子们在区角游戏中收获颇多。
关键词: 区角游戏;活动空间;选材材料;适时介入引导;有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1-39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就是幼儿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指南》还指出“幼儿的学习方式是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去模仿、感知、探究,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建立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区角游戏能很好地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一日活动,让孩子在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从而促使幼儿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区角游戏,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各种材料,创设活动环境,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伙伴,主动地进行操作、探索和交往的活动。经过近几年的区角游戏教学,笔者探索出了幼儿园小班区角游戏的一些方法,就教于大家。
一、拓展活动空间,利于幼儿活动
小班的幼儿一般年龄是3—4岁,因年龄小、爱动、走路不是很稳,且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速度,对老师的话也是听一下转身就忘了的。在活动时的弧度较大,喜欢自由地跑动。如果地方窄,孩子极易摔跤,撞上室内的物体或其他孩子等,给孩子造成伤害。因此,小班一定要将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尽量根据各区角的动静情况做出合理的安排,拓展孩子的活动空间。
阅读区是需要比较安静的地方,我就将其安置在午睡室,在孩子活动时将小床排紧凑一点,挪出一定的空间,再放上小桌便于幼儿一页一页翻阅图书。
娃娃家是小班孩子游戏活动最受欢迎、最热闹的的地方,也是安全隐患集中、最易发生冲突的地方。孩子们在活动中爱到处走或跑动,因此,我将娃娃家设在活动室的一角,空间也相对其他区大,视线比较开阔。
益智区,一般是桌面的玩具,可动可静,我将其安排在娃娃家和午睡室之间。建构区和小舞台设在走廊上。
因小班的孩子较少,每次开放的区角一般是3—4个轮换着开,各区角间也相应的做了隔断,并随时提示孩子们的活动弧度,孩子们的活动效果得到了更好体现。
二、合理的选材,促进孩子们自发无形的学习和愉快成长
首先,选材要具有安全性。小班的孩子一般只有3岁多一点,对孩子的安全护理要放在首位,在材料的选择上要具有安全性。
其次,给小班孩子的材料应具有趣味性。如选择幼儿生活中常见真实或仿真的材料,如蔬菜类:藕、土豆、蒜等,水果类:西瓜、苹果、橘子、香蕉等。同时根据孩子的活动创设游戏情境,如孩子们常和家长一起去买菜,自觉地玩起了买卖菜的游戏。于是我根据他们熟识的菜名,制作了较多的蔬菜设立“菜市场”。孩子们很喜欢买卖菜的角色,喊出了卖菜的是老板,买菜的给钱的交易活动等。为了让孩子们乐在其中,我不时地对菜品进行更换,还让孩子们自己带菜来,以此激发孩子们不断参与的兴趣。同时,在孩子们活动的过程中适时、逐渐的添加新的材料开拓孩子们的视野,激发孩子们的探索欲望。
第三,给孩子们提供的材料应具有可操作性、层次,也就是说孩子们在操作材料时有探索的空间。如通过观察、触摸、切真实蔬菜,感知菜的外形、颜色、触摸的感觉、切菜时菜的变化,体验到了活动的快乐;通过抱娃娃、哄娃娃、喂娃娃,接触不同的材料,感知到了材料的趣味性等。这些看似简单、常见的材料,在操作中却具有很深的挖掘价值,选择这样的材料极易引发幼儿的探索欲望,从而达到“玩中学,学中玩”的目的。
三、在活动中适时介入引导,帮助孩子们丰富经验,建构知识
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一直是我园的办学宗旨。针对小班孩子,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突出这一目标,我先采取看看他们会怎么玩,然后观察孩子们玩的情况后再调整开展。
我开始试着做了一些较常见的东西,如娃娃家的用品:锅、菜、娃娃、碗、糖等。益智区:给大树挂苹果、给小动物 喂食、响瓶、串珠等。再利用集体教育活动时进行示范游戏,然后在区角游戏前给他们讲解活动方式和规则。但在活动时,孩子们的表现真的是乱七八糟,所有的东西到处乱扔。
如何对小班孩子进行有效的指导呢?我通过近一个月的实践观察得出了结论。
首先,还是要给他们强调规则,让他们在老师不厌其烦的说教下慢慢记住要求。
第二,让孩子们自由的玩,然后老师在活动中进行观察指导。小班的孩子对任何事都是无知的,他们分不清对错、好坏、怎样去跟别人交往等,因此对小班孩子的指导,老师最好是以游戏角色的身份进行直接介入式的引导。刚开始时,孩子们玩得较散、没有规则、没有情境,几乎都是自己玩自己的,但他们乐在其中,面对这些我没有做太多的干预而只做一名旁观者。只有当发生争抢时才直接的介入,问清情况指出他们谁对谁错,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去做。
当孩子们自由无规则的玩了一段时间后,我开始适时地示范介入引导。如孩子们当小厨师,我也去当厨师,一边自说一边做:“我的锅在这里,我的小铲子在这里”(先找好自己的锅、铲子放好)接着边说边拿上篮子去买菜等。孩子们都很善于模仿,有的就开始跟着老师一起做了。
当孩子更近一步时,我就以情境性角色进行引导。如:我以顾客的身份要求厨师‘我饿了,厨师,给我来份XXX菜’。当“小厨师”一听有人要点菜,兴趣一下高涨了起来。
随着老师的介入引导,孩子们的活动逐渐进入了情境游戏,孩子之间的对话、合作也多起来,开始逐步体现了孩子们在“玩中学”的游戏目标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如:娃娃家的角色扮演促进了幼儿的情感体验,学会了关心“家人”。“买卖菜”的游戏体现了幼儿社会交往和数学方面的学习,以及整理的习惯养成等。
四、有效评价促进幼儿的自我纠正
小班幼儿的评价,有别于其他年龄段的幼儿,需要在幼儿理解且眼见的情况下进行评价引导才会更有效。
首先,在幼儿的活动过程中,观察到幼儿好的表现就及时地给予表扬,同时鼓励大家向表现好的幼儿学习。如:萱萱在看到蔬菜掉地上了,就马上将菜拾起来送回装菜的篮子里。我立即给予大拇指并向大家宣扬:看,萱萱真能干,看到菜掉地上就拾起来送回篮子里了。我们要向他学习,掉地上的东西要拾起来送回去,不能让它到处乱跑哦!孩子们就会看一下自己面前或其他地方有没有东西掉地上,有就会马上拾起来;有的孩子会注意一下自己玩的材料是否要掉下去了,并将其推进去一点。这样也就激起了孩子们去自我发现纠正的行为,或为避免出错而采取应对的方法,从而提高了孩子们爱护材料有规则活动的积极性。
其次,在幼儿活动结束后,对表现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并奖励小贴纸,激励幼儿下一次活动表现更好。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们生活和学习的阶梯,区角游戏是游戏的形式。關注孩子,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逐步与社会融合是我们教师的本职;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是我们的目标。为了帮助孩子们在愉快的游戏中收获更多,我们将在幼教的道路上不断学习、摸索前进。
关键词: 区角游戏;活动空间;选材材料;适时介入引导;有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1-39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就是幼儿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指南》还指出“幼儿的学习方式是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去模仿、感知、探究,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建立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区角游戏能很好地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一日活动,让孩子在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从而促使幼儿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区角游戏,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各种材料,创设活动环境,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伙伴,主动地进行操作、探索和交往的活动。经过近几年的区角游戏教学,笔者探索出了幼儿园小班区角游戏的一些方法,就教于大家。
一、拓展活动空间,利于幼儿活动
小班的幼儿一般年龄是3—4岁,因年龄小、爱动、走路不是很稳,且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速度,对老师的话也是听一下转身就忘了的。在活动时的弧度较大,喜欢自由地跑动。如果地方窄,孩子极易摔跤,撞上室内的物体或其他孩子等,给孩子造成伤害。因此,小班一定要将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尽量根据各区角的动静情况做出合理的安排,拓展孩子的活动空间。
阅读区是需要比较安静的地方,我就将其安置在午睡室,在孩子活动时将小床排紧凑一点,挪出一定的空间,再放上小桌便于幼儿一页一页翻阅图书。
娃娃家是小班孩子游戏活动最受欢迎、最热闹的的地方,也是安全隐患集中、最易发生冲突的地方。孩子们在活动中爱到处走或跑动,因此,我将娃娃家设在活动室的一角,空间也相对其他区大,视线比较开阔。
益智区,一般是桌面的玩具,可动可静,我将其安排在娃娃家和午睡室之间。建构区和小舞台设在走廊上。
因小班的孩子较少,每次开放的区角一般是3—4个轮换着开,各区角间也相应的做了隔断,并随时提示孩子们的活动弧度,孩子们的活动效果得到了更好体现。
二、合理的选材,促进孩子们自发无形的学习和愉快成长
首先,选材要具有安全性。小班的孩子一般只有3岁多一点,对孩子的安全护理要放在首位,在材料的选择上要具有安全性。
其次,给小班孩子的材料应具有趣味性。如选择幼儿生活中常见真实或仿真的材料,如蔬菜类:藕、土豆、蒜等,水果类:西瓜、苹果、橘子、香蕉等。同时根据孩子的活动创设游戏情境,如孩子们常和家长一起去买菜,自觉地玩起了买卖菜的游戏。于是我根据他们熟识的菜名,制作了较多的蔬菜设立“菜市场”。孩子们很喜欢买卖菜的角色,喊出了卖菜的是老板,买菜的给钱的交易活动等。为了让孩子们乐在其中,我不时地对菜品进行更换,还让孩子们自己带菜来,以此激发孩子们不断参与的兴趣。同时,在孩子们活动的过程中适时、逐渐的添加新的材料开拓孩子们的视野,激发孩子们的探索欲望。
第三,给孩子们提供的材料应具有可操作性、层次,也就是说孩子们在操作材料时有探索的空间。如通过观察、触摸、切真实蔬菜,感知菜的外形、颜色、触摸的感觉、切菜时菜的变化,体验到了活动的快乐;通过抱娃娃、哄娃娃、喂娃娃,接触不同的材料,感知到了材料的趣味性等。这些看似简单、常见的材料,在操作中却具有很深的挖掘价值,选择这样的材料极易引发幼儿的探索欲望,从而达到“玩中学,学中玩”的目的。
三、在活动中适时介入引导,帮助孩子们丰富经验,建构知识
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一直是我园的办学宗旨。针对小班孩子,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突出这一目标,我先采取看看他们会怎么玩,然后观察孩子们玩的情况后再调整开展。
我开始试着做了一些较常见的东西,如娃娃家的用品:锅、菜、娃娃、碗、糖等。益智区:给大树挂苹果、给小动物 喂食、响瓶、串珠等。再利用集体教育活动时进行示范游戏,然后在区角游戏前给他们讲解活动方式和规则。但在活动时,孩子们的表现真的是乱七八糟,所有的东西到处乱扔。
如何对小班孩子进行有效的指导呢?我通过近一个月的实践观察得出了结论。
首先,还是要给他们强调规则,让他们在老师不厌其烦的说教下慢慢记住要求。
第二,让孩子们自由的玩,然后老师在活动中进行观察指导。小班的孩子对任何事都是无知的,他们分不清对错、好坏、怎样去跟别人交往等,因此对小班孩子的指导,老师最好是以游戏角色的身份进行直接介入式的引导。刚开始时,孩子们玩得较散、没有规则、没有情境,几乎都是自己玩自己的,但他们乐在其中,面对这些我没有做太多的干预而只做一名旁观者。只有当发生争抢时才直接的介入,问清情况指出他们谁对谁错,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去做。
当孩子们自由无规则的玩了一段时间后,我开始适时地示范介入引导。如孩子们当小厨师,我也去当厨师,一边自说一边做:“我的锅在这里,我的小铲子在这里”(先找好自己的锅、铲子放好)接着边说边拿上篮子去买菜等。孩子们都很善于模仿,有的就开始跟着老师一起做了。
当孩子更近一步时,我就以情境性角色进行引导。如:我以顾客的身份要求厨师‘我饿了,厨师,给我来份XXX菜’。当“小厨师”一听有人要点菜,兴趣一下高涨了起来。
随着老师的介入引导,孩子们的活动逐渐进入了情境游戏,孩子之间的对话、合作也多起来,开始逐步体现了孩子们在“玩中学”的游戏目标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如:娃娃家的角色扮演促进了幼儿的情感体验,学会了关心“家人”。“买卖菜”的游戏体现了幼儿社会交往和数学方面的学习,以及整理的习惯养成等。
四、有效评价促进幼儿的自我纠正
小班幼儿的评价,有别于其他年龄段的幼儿,需要在幼儿理解且眼见的情况下进行评价引导才会更有效。
首先,在幼儿的活动过程中,观察到幼儿好的表现就及时地给予表扬,同时鼓励大家向表现好的幼儿学习。如:萱萱在看到蔬菜掉地上了,就马上将菜拾起来送回装菜的篮子里。我立即给予大拇指并向大家宣扬:看,萱萱真能干,看到菜掉地上就拾起来送回篮子里了。我们要向他学习,掉地上的东西要拾起来送回去,不能让它到处乱跑哦!孩子们就会看一下自己面前或其他地方有没有东西掉地上,有就会马上拾起来;有的孩子会注意一下自己玩的材料是否要掉下去了,并将其推进去一点。这样也就激起了孩子们去自我发现纠正的行为,或为避免出错而采取应对的方法,从而提高了孩子们爱护材料有规则活动的积极性。
其次,在幼儿活动结束后,对表现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并奖励小贴纸,激励幼儿下一次活动表现更好。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们生活和学习的阶梯,区角游戏是游戏的形式。關注孩子,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逐步与社会融合是我们教师的本职;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是我们的目标。为了帮助孩子们在愉快的游戏中收获更多,我们将在幼教的道路上不断学习、摸索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