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次兰姐跟你们推荐这本书时留下了一个思考题:
面对父母对自己过于严苛的约束,我们该如何进行有效沟通呢?
根据我们上次讲到的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个要素——表达观察、表达感受、寻找需要、具体请求,你想到如何就这个问题与父母进行沟通了吗?
我想,首先你得营造一个便于沟通的氛围。比方,如果你和父母长时间以来的沟通,都在打断对方结果谁也没听谁说什么中宣告失败,那我建议你最好用书信或者短信的方式跟父母谈谈。尤其是,你最好挑一个彼此心情都比较平和的时间节点发出你的信件。而且说话的时候,你始终要记得,你的沟通目的不是简单地宣泄你的不满,而是让你们之间能够构建聆听的平台,重新搭建起你们的联系通道。
接下来你可以向父母表达你的观察。你如果向他们抱怨说“爸妈,我觉得你们对我太苛刻了”,这其实是一句评判,而不是观察,就容易引发争吵。你得说具体的事实,比方说“你们要我每周学习七天,上个月我获得的自由时间累计不超过4小时”,或者说“你们不许我碰自己爱好的事物,我上个礼拜花在爱好上的时间累计不超过1小时”。要注意,一定不要使用“从不”“总是”这样的词语,因为这种词语常常会因为个人感受不同而产生截然不同的结论(相信我,你爸妈一定能提出具体事例来反驳你所说的“从不”),由此引发的争论往往是毫无意义的。
接下来就可以表达你的感受了,比方“获得了极低限度自由的我,感觉内心很压抑很焦虑,也很愤怒和不安,我积累了很多负面情绪不知道如何发泄”。
而后可以表达你的需要:“我希望得到你们最基本的信任,我也想要得到一定程度的自主和自由。我更希望被你们像一个平等的个体那样尊重。”
最后提出你的具體请求 :“我希望你们能允许我每周可以有两个小时的时间来充分享受自己的爱好。如果你们担心我难以管控自己,我们可以设立一个时间银行来记录时间的具体支出情况,并设定一些预先的‘熔断’机制(到时间了而我控制不住自己你们可以怎么做),以保证我能实现成功的自律。”
我知道,一定有同学会嗤笑,说兰姐你别天真了,如果我爸妈有那么好讲道理,何至于如今一见面就吵,甚至一见面就没话说?就是因为他们刚愎自用,从不讲道理,也听不进去话,我们对话才那样费劲的啊。
好吧,那面对不肯聆听的父母(或者朋友),我们该怎么办?
《非暴力沟通》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想要让自己的想法通到河对岸去,那么我们首先需要主动建一座桥去抵达彼岸。等着对方主动走过来是不现实的——事实上,当我们这样期待的时候,我们也就把主动权交给了对方(或是老天爷)。而当我们自主地尝试改变沟通的策略,那么主动权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了。山不就我,那我便来就山。
有的同学可能会很不甘心,甚至对这个提议不屑一顾——凭什么啊!为什么要我改变沟通策略来迁就他们?他们就不能更成熟一点吗?他们就不能先改变吗?
当我们这样赌气的时候,不知道你发现没有,这样的我们其实是双标得十分厉害的。
一方面,我们在提出诉求的时候,会控诉对方没有对我们平等以待,认为我们已经长大了,不是小孩子了,抱怨他们为什么像看管小孩子一样约束我们 ;另一方面,当我们需要为有效沟通而主动改变自己的时候,我们却总惦念着自己还是个孩子,需要被对方照顾情绪,哪怕我们的沟通方式事实上就是在复刻那种我们极其不屑和不满的“独裁”方式,但我们却认为自己理应被对方宽容接纳。
如果我们既想要孩子的恣肆,又拒绝被人像对待孩子那样来俯视,我们既想要得到成人的平等,又不愿意像成人那样冷静理智,在这种双标逻辑中,我们的问题往往会永远无解,永远陷入恶性循环。
改变他人的第一步一定是从改变自己开始的。我们无法控制他人的思想感情,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我们无法让他人变得更加成熟睿智,但我们可以把自己引向成熟睿智。当我们在盲目地宣泄情绪,却不是在沉着冷静地思考该如何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就会沦为自己曾经瞧不起甚至咬牙痛恨的人。
小孩子才容易被情绪冲昏头脑,大人一定是懂得如何克制的。有的人或许一辈子都没能成为“大人”,但我们却可以,不是吗?想要真正地让他人信服,我们就得先走到比他人更高的站位上去,从更高的格局上去俯瞰全景,这样我们才能把自己最终的目标拎清楚,并且迅速找到最有效的实现路径。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告诉我们,人最没有攻击性、最容易被打动的时候,往往是他在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和需求的时候。如果我们能体会到对方的情感,聆听对方的需求,我们就能更容易地搭建起沟通的桥梁来。
甚至可以这样说,要实现有效沟通,其实先决条件并不是我们要学会多高超的表达技巧,而是先要让双方冷静下来,愿意把自己摊开。当对方愿意跟我们吐露内心的真实想法时,我们就更容易让对方同我们合作。
而如何倾听他人也是一门比较高深的学问,作者马歇尔博士告诉我们:
倾听意味着全心全意地体会他人的信息——这为他人充分表达痛苦创造了条件。有一句佛教格言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这种能力:“不要急着做什么,站在那里。”
也就是当我们感受到对方的愤怒或者痛苦在阻碍双方的有效沟通时,我们需要采取的策略,并不是妄图去对抗或是压制这些负面情感,而应该像大禹治水一样,对这些情感进行有效的引流。马歇尔博士说:
在非暴力沟通中,倾听他人意味着,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一心一意地体会他人……
不论别人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我们都可以用心体会其中所包含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如果我们注意的是别人的需要而非他对我们的看法,我们将发现别人并不那么可怕。我们还会发现,他不高兴是因为他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也就是说,当我们发现亲人或是朋友情绪很糟糕导致沟通失败时,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急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而应先体会对方的需求。我们可以用“你现在感觉很糟糕,是不是因为你需要……”这样的句式来帮助对方把注意力放到自身的需求上去,不能任由对方情绪的洪流淹没了沟通的桥梁。
比方,当你的亲人或朋友与你因为对某事意见不一致而发生激烈争吵时,你一旦预感到这样争吵下去会很伤感情,且无助于解决问题,这个时候你一定要用力地暗示自己停下来(这时候为了让自己的情绪平复,把注意力转移到解决问题上来,而不是继续陷入争执的泥潭,我们可以在心里数数,一般情况下可以数30秒,最好是一直数到对方也停止了说话,再往后延长10秒),然后我们可以按照“观察对方状态(尤其是情感)—体会对方需要—替对方说请求”这几个步骤来与对方进行沟通。
当我们下论断说对方“不可理喻”,其实往往是因为我们在对话的过程中感受到了非难和指责,这很容易激怒我们,而使得对话难以为继。但马歇尔博士说:
实际上,那些话是他人表达需要和请求的方式。如果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认为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伤害。
马歇尔博士讲了一个特别经典的案例,是两个女孩之间的故事。
艾里斯是一所学校的图书馆管理员,曾经参加过一个极富挑战性的训练营,在那里她认识了活动的领队里芙。里芙是一个热爱大自然,会在黑夜中吼叫,在高兴时手舞足蹈,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人。有一天,里芙对艾里斯说:“艾里斯,我真受不了你这样的人,不论何时,你都甜得腻死人。真是个毕恭毕敬的图书馆管理员!为什么不放下面具,直率一些呢?”
6年来,艾里斯不断地想起里芙的这句话并在心里驳斥她。我们两个人现在都很想看看非暴力沟通对这样的情形能发挥怎样的作用。于是,由我(马歇尔博士)来扮演里芙的角色。在开始时,我对艾里斯说了里芙的那句话。
艾里斯:“你怎么可以这样和我说话?你并不了解我,你也不知道我是怎样的图书馆管理员!我告诉你,我很认真对待我的工作,我把自己看作一个教育者,和其他教师并没有什么不同……”
我:(站在里芙的角度)“听起来,你很生气(体会感情)。你认为在评价别人之前要先有所了解,是吗?(体会需要)”
艾里斯:“当然了!你至少应该知道我在这次训练营中的表现。你看,我现在站在这里,在过去的14天中,我没有被任何困难压倒,我成功了,不是吗?”
我:(继续扮演里芙)“你似乎有些伤心(体会感情),你希望你所表现的勇气和耐力能够得到肯定,是这样吗?(体会需要)”
我们又说了几句。这时,我发现艾里斯的状态有了一些变化。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得到了别人的理解,他的身体就会有一些反应。例如,他可能会放松下来。一般来说,这意味着他已经充分表达他的某种痛苦,可以将注意力转向其他的话题。这样,他就可以进一步表达其他方面的感受和需要。有时,他甚至可以开始关注对方的感受和需要。
……
艾里斯安静了片刻。接着,她说,她现在可以开始练习非暴力沟通,试着换个角度来理解里芙的话。
我 :(扮演里芙)“艾里斯,我真受不了你这样的人,不论何时,你都甜得腻死人。真是个毕恭毕敬的图书馆管理员!为什么不放下面具,直率一些呢?”
艾里斯:(倾听里芙的感受、需要和请求)“哦,里芙,听起来,你有点不耐烦,你不耐烦是因为……因为我……”(这里,艾里斯用到了“因为我”,这意味着她没有去考虑里芙的哪些需要导致了里芙感到不耐烦。也就是说,在非暴力沟通中,你感到不耐烦不是因为我做了什么,而是因为你期待我有不同的行為方式。)
这时,我努力把自己放在里芙的角度,来体会里芙到底有怎样的需要。突然,我(作为里芙)意识到了我想加深与他人的联系。“联系!我想要的是联系!……我想与你加深联系,艾里斯!你总是那样地彬彬有礼,我希望你放开一些,表达你的内心感受!”
在我喊出这段话后,我们两个人都愣住了。艾里斯说:“如果我知道她想要的是什么,如果她告诉我她想加深与我的联系……唉!那简直就是在表达爱。”虽然她无法找真正的里芙来核实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通过这段对话,艾里斯终于打开了心结。在那以后,在听到不中听的话时,她也开始留意那些话的真正含义。
(节选有删改)
这个案例特别具有代表性。我们之所以会因为亲人和朋友感到伤心,根本原因其实很朴素,那就是我们在乎他们,我们爱他们,我们期待从对方那里得到我们渴望的情感回应。但事实上,对方也往往是这样期待我们的。而当我们发现对方表达情感的方式是我们所难以消化的,我们就会产生期待落空的委屈、愤怒和悲伤。可我们的期待真的落空了吗?对方越愤怒,越激动,是否恰恰说明了,他们其实也如我们一样在爱着呢?
非暴力沟通,让我们一定要学会“观察,体会情感和需要,明确彼此的请求”,其实就是让我们去揭开生活的面纱,去看到其背后丰富而深厚的爱呀!
面对父母对自己过于严苛的约束,我们该如何进行有效沟通呢?
根据我们上次讲到的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个要素——表达观察、表达感受、寻找需要、具体请求,你想到如何就这个问题与父母进行沟通了吗?
我想,首先你得营造一个便于沟通的氛围。比方,如果你和父母长时间以来的沟通,都在打断对方结果谁也没听谁说什么中宣告失败,那我建议你最好用书信或者短信的方式跟父母谈谈。尤其是,你最好挑一个彼此心情都比较平和的时间节点发出你的信件。而且说话的时候,你始终要记得,你的沟通目的不是简单地宣泄你的不满,而是让你们之间能够构建聆听的平台,重新搭建起你们的联系通道。
接下来你可以向父母表达你的观察。你如果向他们抱怨说“爸妈,我觉得你们对我太苛刻了”,这其实是一句评判,而不是观察,就容易引发争吵。你得说具体的事实,比方说“你们要我每周学习七天,上个月我获得的自由时间累计不超过4小时”,或者说“你们不许我碰自己爱好的事物,我上个礼拜花在爱好上的时间累计不超过1小时”。要注意,一定不要使用“从不”“总是”这样的词语,因为这种词语常常会因为个人感受不同而产生截然不同的结论(相信我,你爸妈一定能提出具体事例来反驳你所说的“从不”),由此引发的争论往往是毫无意义的。
接下来就可以表达你的感受了,比方“获得了极低限度自由的我,感觉内心很压抑很焦虑,也很愤怒和不安,我积累了很多负面情绪不知道如何发泄”。
而后可以表达你的需要:“我希望得到你们最基本的信任,我也想要得到一定程度的自主和自由。我更希望被你们像一个平等的个体那样尊重。”
最后提出你的具體请求 :“我希望你们能允许我每周可以有两个小时的时间来充分享受自己的爱好。如果你们担心我难以管控自己,我们可以设立一个时间银行来记录时间的具体支出情况,并设定一些预先的‘熔断’机制(到时间了而我控制不住自己你们可以怎么做),以保证我能实现成功的自律。”
我知道,一定有同学会嗤笑,说兰姐你别天真了,如果我爸妈有那么好讲道理,何至于如今一见面就吵,甚至一见面就没话说?就是因为他们刚愎自用,从不讲道理,也听不进去话,我们对话才那样费劲的啊。
好吧,那面对不肯聆听的父母(或者朋友),我们该怎么办?
《非暴力沟通》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想要让自己的想法通到河对岸去,那么我们首先需要主动建一座桥去抵达彼岸。等着对方主动走过来是不现实的——事实上,当我们这样期待的时候,我们也就把主动权交给了对方(或是老天爷)。而当我们自主地尝试改变沟通的策略,那么主动权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了。山不就我,那我便来就山。
有的同学可能会很不甘心,甚至对这个提议不屑一顾——凭什么啊!为什么要我改变沟通策略来迁就他们?他们就不能更成熟一点吗?他们就不能先改变吗?
当我们这样赌气的时候,不知道你发现没有,这样的我们其实是双标得十分厉害的。
一方面,我们在提出诉求的时候,会控诉对方没有对我们平等以待,认为我们已经长大了,不是小孩子了,抱怨他们为什么像看管小孩子一样约束我们 ;另一方面,当我们需要为有效沟通而主动改变自己的时候,我们却总惦念着自己还是个孩子,需要被对方照顾情绪,哪怕我们的沟通方式事实上就是在复刻那种我们极其不屑和不满的“独裁”方式,但我们却认为自己理应被对方宽容接纳。
如果我们既想要孩子的恣肆,又拒绝被人像对待孩子那样来俯视,我们既想要得到成人的平等,又不愿意像成人那样冷静理智,在这种双标逻辑中,我们的问题往往会永远无解,永远陷入恶性循环。
改变他人的第一步一定是从改变自己开始的。我们无法控制他人的思想感情,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我们无法让他人变得更加成熟睿智,但我们可以把自己引向成熟睿智。当我们在盲目地宣泄情绪,却不是在沉着冷静地思考该如何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就会沦为自己曾经瞧不起甚至咬牙痛恨的人。
小孩子才容易被情绪冲昏头脑,大人一定是懂得如何克制的。有的人或许一辈子都没能成为“大人”,但我们却可以,不是吗?想要真正地让他人信服,我们就得先走到比他人更高的站位上去,从更高的格局上去俯瞰全景,这样我们才能把自己最终的目标拎清楚,并且迅速找到最有效的实现路径。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告诉我们,人最没有攻击性、最容易被打动的时候,往往是他在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和需求的时候。如果我们能体会到对方的情感,聆听对方的需求,我们就能更容易地搭建起沟通的桥梁来。
甚至可以这样说,要实现有效沟通,其实先决条件并不是我们要学会多高超的表达技巧,而是先要让双方冷静下来,愿意把自己摊开。当对方愿意跟我们吐露内心的真实想法时,我们就更容易让对方同我们合作。
而如何倾听他人也是一门比较高深的学问,作者马歇尔博士告诉我们:
倾听意味着全心全意地体会他人的信息——这为他人充分表达痛苦创造了条件。有一句佛教格言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这种能力:“不要急着做什么,站在那里。”
也就是当我们感受到对方的愤怒或者痛苦在阻碍双方的有效沟通时,我们需要采取的策略,并不是妄图去对抗或是压制这些负面情感,而应该像大禹治水一样,对这些情感进行有效的引流。马歇尔博士说:
在非暴力沟通中,倾听他人意味着,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一心一意地体会他人……
不论别人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我们都可以用心体会其中所包含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如果我们注意的是别人的需要而非他对我们的看法,我们将发现别人并不那么可怕。我们还会发现,他不高兴是因为他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也就是说,当我们发现亲人或是朋友情绪很糟糕导致沟通失败时,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急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而应先体会对方的需求。我们可以用“你现在感觉很糟糕,是不是因为你需要……”这样的句式来帮助对方把注意力放到自身的需求上去,不能任由对方情绪的洪流淹没了沟通的桥梁。
比方,当你的亲人或朋友与你因为对某事意见不一致而发生激烈争吵时,你一旦预感到这样争吵下去会很伤感情,且无助于解决问题,这个时候你一定要用力地暗示自己停下来(这时候为了让自己的情绪平复,把注意力转移到解决问题上来,而不是继续陷入争执的泥潭,我们可以在心里数数,一般情况下可以数30秒,最好是一直数到对方也停止了说话,再往后延长10秒),然后我们可以按照“观察对方状态(尤其是情感)—体会对方需要—替对方说请求”这几个步骤来与对方进行沟通。
当我们下论断说对方“不可理喻”,其实往往是因为我们在对话的过程中感受到了非难和指责,这很容易激怒我们,而使得对话难以为继。但马歇尔博士说:
实际上,那些话是他人表达需要和请求的方式。如果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认为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伤害。
马歇尔博士讲了一个特别经典的案例,是两个女孩之间的故事。
艾里斯是一所学校的图书馆管理员,曾经参加过一个极富挑战性的训练营,在那里她认识了活动的领队里芙。里芙是一个热爱大自然,会在黑夜中吼叫,在高兴时手舞足蹈,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人。有一天,里芙对艾里斯说:“艾里斯,我真受不了你这样的人,不论何时,你都甜得腻死人。真是个毕恭毕敬的图书馆管理员!为什么不放下面具,直率一些呢?”
6年来,艾里斯不断地想起里芙的这句话并在心里驳斥她。我们两个人现在都很想看看非暴力沟通对这样的情形能发挥怎样的作用。于是,由我(马歇尔博士)来扮演里芙的角色。在开始时,我对艾里斯说了里芙的那句话。
艾里斯:“你怎么可以这样和我说话?你并不了解我,你也不知道我是怎样的图书馆管理员!我告诉你,我很认真对待我的工作,我把自己看作一个教育者,和其他教师并没有什么不同……”
我:(站在里芙的角度)“听起来,你很生气(体会感情)。你认为在评价别人之前要先有所了解,是吗?(体会需要)”
艾里斯:“当然了!你至少应该知道我在这次训练营中的表现。你看,我现在站在这里,在过去的14天中,我没有被任何困难压倒,我成功了,不是吗?”
我:(继续扮演里芙)“你似乎有些伤心(体会感情),你希望你所表现的勇气和耐力能够得到肯定,是这样吗?(体会需要)”
我们又说了几句。这时,我发现艾里斯的状态有了一些变化。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得到了别人的理解,他的身体就会有一些反应。例如,他可能会放松下来。一般来说,这意味着他已经充分表达他的某种痛苦,可以将注意力转向其他的话题。这样,他就可以进一步表达其他方面的感受和需要。有时,他甚至可以开始关注对方的感受和需要。
……
艾里斯安静了片刻。接着,她说,她现在可以开始练习非暴力沟通,试着换个角度来理解里芙的话。
我 :(扮演里芙)“艾里斯,我真受不了你这样的人,不论何时,你都甜得腻死人。真是个毕恭毕敬的图书馆管理员!为什么不放下面具,直率一些呢?”
艾里斯:(倾听里芙的感受、需要和请求)“哦,里芙,听起来,你有点不耐烦,你不耐烦是因为……因为我……”(这里,艾里斯用到了“因为我”,这意味着她没有去考虑里芙的哪些需要导致了里芙感到不耐烦。也就是说,在非暴力沟通中,你感到不耐烦不是因为我做了什么,而是因为你期待我有不同的行為方式。)
这时,我努力把自己放在里芙的角度,来体会里芙到底有怎样的需要。突然,我(作为里芙)意识到了我想加深与他人的联系。“联系!我想要的是联系!……我想与你加深联系,艾里斯!你总是那样地彬彬有礼,我希望你放开一些,表达你的内心感受!”
在我喊出这段话后,我们两个人都愣住了。艾里斯说:“如果我知道她想要的是什么,如果她告诉我她想加深与我的联系……唉!那简直就是在表达爱。”虽然她无法找真正的里芙来核实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通过这段对话,艾里斯终于打开了心结。在那以后,在听到不中听的话时,她也开始留意那些话的真正含义。
(节选有删改)
这个案例特别具有代表性。我们之所以会因为亲人和朋友感到伤心,根本原因其实很朴素,那就是我们在乎他们,我们爱他们,我们期待从对方那里得到我们渴望的情感回应。但事实上,对方也往往是这样期待我们的。而当我们发现对方表达情感的方式是我们所难以消化的,我们就会产生期待落空的委屈、愤怒和悲伤。可我们的期待真的落空了吗?对方越愤怒,越激动,是否恰恰说明了,他们其实也如我们一样在爱着呢?
非暴力沟通,让我们一定要学会“观察,体会情感和需要,明确彼此的请求”,其实就是让我们去揭开生活的面纱,去看到其背后丰富而深厚的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