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龙为什么不点睛

来源 :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utou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朝有一个叫张彦远的画家,写过一本叫《历代名画记》的书,其中记载了“画龙点睛”的故事.rn这个故事的主角叫张僧繇,是南朝梁国的一个画家,位列“六朝四大家”.话说有一天,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张牙舞爪,栩栩如生.但四条龙并没有画完,龙的眼睛还是一块白,没有点上黑眼珠.大家很好奇,怎么不把眼珠给画上呀?虽然四条龙画得非常逼真,但缺了眼珠,总少了点生气.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啊.大家希望张僧繇把龙的眼珠给补上.每当有人这么要求,张僧繇总说:“把龙的眼睛点上,它们就要飞走了.”在大家看来,这说法实在荒谬!一幅画而已,怎么可能变成真龙,不科学啊!于是,流言难免四散.张僧繇没办法,一世清名总不能被几颗眼珠子夺了去吧?该出手时得出手,他研了磨,提了笔,把其中一条龙的眼睛给点上了.霎时,四方之云汇聚安乐寺上空,墨黑墨黑,风也卷起来了.风起云涌,电闪雷鸣,不一会儿就是大雨滂沱.龙无尺水,无以升天.现在,雨水如挂幕,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大家眼睁睁地看着被点了眼睛的那条龙挣脱了墙壁,飞上天去.至此,大家不得不信了张僧繇的话,没有被点眼睛的三条龙还在墙壁上画着呢.
其他文献
我曾在南京工作多年,后来回到长沙.前段时间想起联系几位多年未见的同事、朋友,发现其中有两位变化惊人.原本不顺遂的人生,如今却是锦绣天地.其中的精彩,其实有共通之处.
期刊
73岁的菲莉达·巴洛是英国的一位老太太,她的曾祖父是著名的博物学家达尔文,祖父是维多利亚女王的私人医生,在家族的影响下,巴洛从小就有一个做艺术家的梦想。  巴洛的职业是艺术教师,她最喜爱的艺术形式就是雕塑。白天她在学校教书,晚上等孩子和老公都睡下了,她才开始默默地做自己喜欢的艺术品。然而巴洛的艺术构想并没有得到大众赏识,退休前一直是一名普通的艺术教师加家庭主妇。当了40多年的大学艺术老师,始终默默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针对形体舞蹈训练中的各种问题,结合个人经验,提出解决办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形体舞蹈训练的保健防护体系,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身心健康。 Aiming at various prob
期刊
新课标对于中学生作文写作的取向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培养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化写作能力”;二是要求感情真实健康,力求有创意的表达。[1]目标明确了许多年,实际课堂也演绎了许多年。但是,时至今日,一些关心教育的专家们依旧在为符合课标精神的佳作难觅而痛心,许多老师依旧在为学生作文能力的停滞不前而困惑,许多学生依旧在为作文而伤神。作文教学是语言文化的创造过程,是拥有一定语文素养的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文
《百字令》(长廊尘腕)系吴敬梓诗文集中值得深入探讨的一首重要词作。斯词当作于扬州天宁寺而非安徽安庆天宁寺;其立意精微,运用了“拔茅连茹”、“纱笼”、“虎羞龙圣”等多个典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都重视词汇、语法和阅读教学,但其教学方法却不适合当代学生,其效率较低,不能满足学生高效学习的需求.而新近出现的思维导图则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
期刊
蒙古族舞蹈以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成为了中国民族舞中最主要的有机形成因素之一。它不但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勃勃生机的重要组成部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已经不适用于现阶段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出现许多不足,如课堂中学生的专注度不足、回答问题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