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代名将粟裕,尤擅指挥大兵团作战,创造出我军淮海、渡江、上海等彪炳史册的一系列重大战役经典传奇。但指挥艺术的升华无不来自一系列小的战斗实践,粟裕指挥的芜湖官陡门大捷,在敌人的重兵铁桶般合围的心脏地带导演了一幕出奇制胜的活剧,虽只是他戎马生涯中的一个小胜仗,但其百里奔袭、虎口拔牙的铁军豪情,至今仍为兵家拍手叫绝。
1939年初,随着苏南新四军力量的不断壮大,日军开始在南京、镇江、芜湖三角地带集结重兵,在重要关隘集镇构筑碉堡据点,日军先以交通网为基础构筑封锁线,在封锁线内修建遥相呼应的据点,从而以一个个棋盘式的小格块来压缩新四军活动空间,频频对新四军茅山根据地开展大规模“扫荡”。此时推行“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国民党顽固派又抛出“画地为牢”的毒策,限定江南新四军只能在江宁、句容、丹阳、镇江、当涂、芜湖一带活动,其实质就是为了限制新四军发展壮大。
为争取更主动局面,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粟裕反复酝酿,决定远程奔袭拔掉位于安徽芜湖近郊5公里外的日军飞机场外围官陡门据点。
小镇官陡门有两条隔河而建的平行石板街,东西长不足百米,建在50米宽的扁担河两岸堤埂上,一座约一米宽的木板桥横跨两岸将小镇连在一起。这里离铁路和飞机场只有3公里,小镇四周河网密布沟汊纵横,“路在水上铺,出门一把橹”,地理位置极为险要。
1937年12月10日,日军侵占芜湖后即在飞机场屯驻千余重兵,将官陡门精心修筑为重要军事据点,派遣伪军300余人把守,指挥部设在小镇东头。敌人沿河两岸修筑了壕沟、碉堡、暗堡群等防御工事,设置三层铁丝网和障碍物,在西、南、北三面每隔2.5公里构筑一个射界开阔的炮楼。因官陡门处于日军封锁线的中心位置,一旦遇袭,半小时之内周边各据点守敌10多分钟就能驰援到位。同时官陡门未超出芜湖日军炮兵火力射程,只要接到呼救信号,炮兵可随时实施火力支援。如进攻官陡门,可选择的两条路线都要经过50余公里江南密布的沼泽河网,渡过几条深不可涉的湍急河流,并且须经青山、黄池两个日伪据点。而在这两个据点之间,有一条长18公里的大堤,敌人一旦察觉极易从堤埂上围堵截断新四军唯一的归路。官陡门的伪军凭借地利据险而守,常拍着肚皮吹嘘:要想攻下天险官陡门,除非天降神兵!
要啃就啃硬骨头!一个敌人认为最安全之地,也正是新四军出奇制胜之处,打的就是被日伪认为安全系数最高、可以高枕无忧的据点。擅于剑走偏锋出奇招的粟裕之所以要发动官陡门奇袭战,目的就是要打破日军的囚笼锁困,掐灭日伪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
为打好这一仗,早在1939年1月初,粟裕就派出精干侦察员,摸清了官陡门地形和敌人兵力部署后制定出速战方案,并模拟了几次夜间战斗演习。
1939年1月18日清晨,粟裕在没有明确公布战斗任务的前提下,亲率第二支队第三团近千人从宣城狸头桥沿丹阳湖东岸冒雨北进。为了不暴露行踪,部队仅走25公里后即停下隐蔽宿营。19日下午,粟裕组织部队悄悄上船突然向西开进,在敌人眼皮底下偷偷渡过丹阳湖。部队翻过湖西岸堤坝后,立即换乘早已预备好的几只货船,继续隐蔽西进,于午夜时分到达预定地点集结。20日上午各连召开战前动员大会,宣布战斗纪律及夜间作战注意事项,各连排配发夜战的干电池和准备渡河的绳索标记等物品。午后1时,粟裕召集排以上干部开会,当他宣布作战目标是奔袭捣毁官陡门据点时,大家群情激昂。各连领受任务后,粟裕严令参战部队必须在战斗打响后的20分钟内全部结束并迅速回撤。
20日下午5时,天色渐暗,粟裕带领部队冒着刺骨寒风继续向西疾进,8时半抵敌青山、黄池两据点间的亭头镇地界。为保证部队回撤时的安全,粟裕派出一部隐蔽待机警戒黄池、青山据点守敌,其余部队继续前进。晚10时主力抵大闸准备渡河,侦察员找来一只可载3人的小划子和一只可载10人的小木船。经测算渡完数百人的部队至少需4个小时,但此去目的地还有15公里,路上还要过渡,一旦天亮失去隐蔽必将前功尽弃。于是粟裕下令,派一个排对河西岸的去路加强警戒,让预选好的一批水手先渡河后,大家用绳子系住船两头,在河两岸来回拖拉渡船以节省时间。经2个半小时的紧张抢渡,部队全部渡过了河,此时已是21日凌晨2时。
攻击部队行至距官陡门约10公里地时又遇到一条河,由于水深需要再次乘船摆渡。此时如走水路,部队很可能会因敌人封锁而找不到船过河;如走陆路会多绕5公里,这对已连续行军9小时疲惫不堪的部队来说无疑是极大考验。粟裕当机立断:发扬我军连续作战优良作风,多绕5公里走陆路!于是攻击部队脚踩浓重寒霜在蜿蜒泥泞的小路上,一口气足足跑了10公里。就这样,部队终于在凌晨4时许悄无声息抵达距官陡门2公里的王石桥。
按预定作战方案,粟裕将部队分为两部分展开,一部沿西北绕向芜湖方向往东迂回,另一部由粟裕率主力冲过桥沿扁担河东岸北进,形成对官陡门据点的包围。
粟裕听罢侦察员的报告,果断地发出行动命令:“出击!”突击队战士立即卧倒隐蔽接近敌人据点,第二梯队也随后跟进。当突击队运动到距敌30米远的铁丝网前,抽出大剪刀剪开障碍物时,不慎触响了警铃。粟裕当机立断:“打!”刹那间,冲锋枪、轻机枪、驳壳枪同时开火,手榴弹的猛烈爆炸声、嘹亮冲锋号声和“缴枪不杀”的呐喊声响成一片,划破了黎明前的夜空。敌哨兵还没反应过来,身上早被密集的子弹打成了筛子。不到2分钟,攻击部队就顺利地突破三层铁丝网和其他障碍物,神兵天降般冲进周围几个据点,从睡梦中惊醒的敌人还没弄清发生了什么事,稀里糊涂见了阎王或当了俘虏。
这时,河东岸的部队机枪也打响了。在新四军疾风骤雨般两路夹击下,东岸部队旋即攻占敌军司令部。火光硝烟中,小镇东边街道上到处是抱头鼠窜四处逃命的伪军,被河东的部队悉数歼灭。趁敌人惊慌失措之际,粟裕指挥部队一鼓作气旋风般追击冲过官陡镇小街,转向扁担河边,轻重机枪火力全开,击毙10多名守军后夺取小木桥冲向河东清除残敌。
至此,这场激烈的长途奔袭战整個过程耗时8分钟,连同清扫战场总共20分钟宣告结束。等周围据点的敌人反应过来,日军大批援兵闻讯赶到时,粟裕早已率领部队向宣城方向安全回撤了。
奇袭官陡门新四军大获全胜,除伪军司令一人因在芜湖未归而侥幸漏网外共歼敌300余人,其中俘敌57人,缴获4挺歪把子机关枪、10多支短枪、70支步枪,以及手榴弹、子弹、军需品更不计其数。而新四军仅一名卫生员和司号员负轻伤。
此役狠狠打击了日伪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江南敌占区军民的抗日斗志。
官陡门之战,粟裕谋划之精、出兵之奇、行动之快、用时之短,都堪称突袭战的经典范例。就连驻芜湖日军本庄中佐也无可奈何地哀叹:“马虎子(敌人对新四军的诬称)偷袭大大的厉害!你打他时一个也没有,他打你时都出来了。”
新四军捷报轰动皖南大地,国民党第三战区还专邀粟裕去讲授游击战经验,令国民党军将领们钦佩得五体投地。后来,重庆《新华日报》还刊登了粟裕亲笔撰写介绍此次战斗经验的专文——《芜湖近郊官陡门的奇袭》,使这场出神入化的游击奔袭战被广为传颂。
芜湖北乡一位民间艺人还编写了一首歌谣到处传唱:四老板(群众对新四军的爱称)是天神,一飞飞到官陡门。黑头鬼子(群众对伪军蔑称)呼呼睡,阎罗殿上已点名。百姓心里暗自喜,都夸老四是神兵……
要啃就啃硬骨头
1939年初,随着苏南新四军力量的不断壮大,日军开始在南京、镇江、芜湖三角地带集结重兵,在重要关隘集镇构筑碉堡据点,日军先以交通网为基础构筑封锁线,在封锁线内修建遥相呼应的据点,从而以一个个棋盘式的小格块来压缩新四军活动空间,频频对新四军茅山根据地开展大规模“扫荡”。此时推行“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国民党顽固派又抛出“画地为牢”的毒策,限定江南新四军只能在江宁、句容、丹阳、镇江、当涂、芜湖一带活动,其实质就是为了限制新四军发展壮大。
为争取更主动局面,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粟裕反复酝酿,决定远程奔袭拔掉位于安徽芜湖近郊5公里外的日军飞机场外围官陡门据点。
小镇官陡门有两条隔河而建的平行石板街,东西长不足百米,建在50米宽的扁担河两岸堤埂上,一座约一米宽的木板桥横跨两岸将小镇连在一起。这里离铁路和飞机场只有3公里,小镇四周河网密布沟汊纵横,“路在水上铺,出门一把橹”,地理位置极为险要。
1937年12月10日,日军侵占芜湖后即在飞机场屯驻千余重兵,将官陡门精心修筑为重要军事据点,派遣伪军300余人把守,指挥部设在小镇东头。敌人沿河两岸修筑了壕沟、碉堡、暗堡群等防御工事,设置三层铁丝网和障碍物,在西、南、北三面每隔2.5公里构筑一个射界开阔的炮楼。因官陡门处于日军封锁线的中心位置,一旦遇袭,半小时之内周边各据点守敌10多分钟就能驰援到位。同时官陡门未超出芜湖日军炮兵火力射程,只要接到呼救信号,炮兵可随时实施火力支援。如进攻官陡门,可选择的两条路线都要经过50余公里江南密布的沼泽河网,渡过几条深不可涉的湍急河流,并且须经青山、黄池两个日伪据点。而在这两个据点之间,有一条长18公里的大堤,敌人一旦察觉极易从堤埂上围堵截断新四军唯一的归路。官陡门的伪军凭借地利据险而守,常拍着肚皮吹嘘:要想攻下天险官陡门,除非天降神兵!
要啃就啃硬骨头!一个敌人认为最安全之地,也正是新四军出奇制胜之处,打的就是被日伪认为安全系数最高、可以高枕无忧的据点。擅于剑走偏锋出奇招的粟裕之所以要发动官陡门奇袭战,目的就是要打破日军的囚笼锁困,掐灭日伪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
寒夜奔袭挑战极限
为打好这一仗,早在1939年1月初,粟裕就派出精干侦察员,摸清了官陡门地形和敌人兵力部署后制定出速战方案,并模拟了几次夜间战斗演习。
1939年1月18日清晨,粟裕在没有明确公布战斗任务的前提下,亲率第二支队第三团近千人从宣城狸头桥沿丹阳湖东岸冒雨北进。为了不暴露行踪,部队仅走25公里后即停下隐蔽宿营。19日下午,粟裕组织部队悄悄上船突然向西开进,在敌人眼皮底下偷偷渡过丹阳湖。部队翻过湖西岸堤坝后,立即换乘早已预备好的几只货船,继续隐蔽西进,于午夜时分到达预定地点集结。20日上午各连召开战前动员大会,宣布战斗纪律及夜间作战注意事项,各连排配发夜战的干电池和准备渡河的绳索标记等物品。午后1时,粟裕召集排以上干部开会,当他宣布作战目标是奔袭捣毁官陡门据点时,大家群情激昂。各连领受任务后,粟裕严令参战部队必须在战斗打响后的20分钟内全部结束并迅速回撤。
20日下午5时,天色渐暗,粟裕带领部队冒着刺骨寒风继续向西疾进,8时半抵敌青山、黄池两据点间的亭头镇地界。为保证部队回撤时的安全,粟裕派出一部隐蔽待机警戒黄池、青山据点守敌,其余部队继续前进。晚10时主力抵大闸准备渡河,侦察员找来一只可载3人的小划子和一只可载10人的小木船。经测算渡完数百人的部队至少需4个小时,但此去目的地还有15公里,路上还要过渡,一旦天亮失去隐蔽必将前功尽弃。于是粟裕下令,派一个排对河西岸的去路加强警戒,让预选好的一批水手先渡河后,大家用绳子系住船两头,在河两岸来回拖拉渡船以节省时间。经2个半小时的紧张抢渡,部队全部渡过了河,此时已是21日凌晨2时。
攻击部队行至距官陡门约10公里地时又遇到一条河,由于水深需要再次乘船摆渡。此时如走水路,部队很可能会因敌人封锁而找不到船过河;如走陆路会多绕5公里,这对已连续行军9小时疲惫不堪的部队来说无疑是极大考验。粟裕当机立断:发扬我军连续作战优良作风,多绕5公里走陆路!于是攻击部队脚踩浓重寒霜在蜿蜒泥泞的小路上,一口气足足跑了10公里。就这样,部队终于在凌晨4时许悄无声息抵达距官陡门2公里的王石桥。
按预定作战方案,粟裕将部队分为两部分展开,一部沿西北绕向芜湖方向往东迂回,另一部由粟裕率主力冲过桥沿扁担河东岸北进,形成对官陡门据点的包围。
8分钟奇袭震撼皖南
粟裕听罢侦察员的报告,果断地发出行动命令:“出击!”突击队战士立即卧倒隐蔽接近敌人据点,第二梯队也随后跟进。当突击队运动到距敌30米远的铁丝网前,抽出大剪刀剪开障碍物时,不慎触响了警铃。粟裕当机立断:“打!”刹那间,冲锋枪、轻机枪、驳壳枪同时开火,手榴弹的猛烈爆炸声、嘹亮冲锋号声和“缴枪不杀”的呐喊声响成一片,划破了黎明前的夜空。敌哨兵还没反应过来,身上早被密集的子弹打成了筛子。不到2分钟,攻击部队就顺利地突破三层铁丝网和其他障碍物,神兵天降般冲进周围几个据点,从睡梦中惊醒的敌人还没弄清发生了什么事,稀里糊涂见了阎王或当了俘虏。
这时,河东岸的部队机枪也打响了。在新四军疾风骤雨般两路夹击下,东岸部队旋即攻占敌军司令部。火光硝烟中,小镇东边街道上到处是抱头鼠窜四处逃命的伪军,被河东的部队悉数歼灭。趁敌人惊慌失措之际,粟裕指挥部队一鼓作气旋风般追击冲过官陡镇小街,转向扁担河边,轻重机枪火力全开,击毙10多名守军后夺取小木桥冲向河东清除残敌。
至此,这场激烈的长途奔袭战整個过程耗时8分钟,连同清扫战场总共20分钟宣告结束。等周围据点的敌人反应过来,日军大批援兵闻讯赶到时,粟裕早已率领部队向宣城方向安全回撤了。
奇袭官陡门新四军大获全胜,除伪军司令一人因在芜湖未归而侥幸漏网外共歼敌300余人,其中俘敌57人,缴获4挺歪把子机关枪、10多支短枪、70支步枪,以及手榴弹、子弹、军需品更不计其数。而新四军仅一名卫生员和司号员负轻伤。
此役狠狠打击了日伪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江南敌占区军民的抗日斗志。
官陡门之战,粟裕谋划之精、出兵之奇、行动之快、用时之短,都堪称突袭战的经典范例。就连驻芜湖日军本庄中佐也无可奈何地哀叹:“马虎子(敌人对新四军的诬称)偷袭大大的厉害!你打他时一个也没有,他打你时都出来了。”
新四军捷报轰动皖南大地,国民党第三战区还专邀粟裕去讲授游击战经验,令国民党军将领们钦佩得五体投地。后来,重庆《新华日报》还刊登了粟裕亲笔撰写介绍此次战斗经验的专文——《芜湖近郊官陡门的奇袭》,使这场出神入化的游击奔袭战被广为传颂。
芜湖北乡一位民间艺人还编写了一首歌谣到处传唱:四老板(群众对新四军的爱称)是天神,一飞飞到官陡门。黑头鬼子(群众对伪军蔑称)呼呼睡,阎罗殿上已点名。百姓心里暗自喜,都夸老四是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