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淼田艺术简历
王淼田,又名王芝良,字淼田,号路渺。1964年6月生于江苏无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85年师从北京画院王明明先生。1996年毕业于北京煤炭干部管理学院美术大专班,2002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第一工作室研究生班。2013年入国家画院王孟奇工作室高研班。作品曾获“同里——保护世界遗产国际中国画大展”金奖;“二十一世纪中国画澳大利亚展”银奖;“山东羲之杯书画大赛”铜奖;“陕西国际艺术大展”银奖;“北京亚运会扇面艺术大赛”铜奖;“无锡市青年美展”优秀奖;获尼泊尔政府“文化部长奖”等。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的美术作品展,邀请展,学术展;并先后在国内外举办个展和联展;多家媒体发表其作品及专题介绍。出版有《大匠之门——王淼田和光同尘系列》《中国当代名家画集王淼田》《中国当代美术家作品集》《中国美术家大系——王淼田》等个人专集20余部。
中国画历来就讲究笔墨“味道”,没有这种“味道”,笔墨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应有的意义。这种“味道”可能是出发于笔墨的内在结构的一种境界,一种意境,一种气韵,一种精神。又可能是显现在笔墨的外在形式的一种金石味,一种稚拙味,一种书写味……笔墨“味道”的生发缘于人的心性,因此,笔墨由于人的心性观照而表现出或典雅,或含蓄,或沉默,或洗练等不同的审美境界。
拒绝状物,表现心性,这是笔墨的内核,也是中国画从一开始就确立的根本准则。笔墨作为中国绘画样式中最具代表性的具体样式,可视为中国绘画的一个缩影。而笔墨对中国人能具有恒久魅力,是因为它不需要通过研究、思索,不需要凭借渊博的知识和频繁的观察才能获得旨趣,它直接诉诸于人的感觉。形式化是人感知、认知事物的前提,人的视觉器官对事物的感知本来就不可能做到纯粹的客观,总是不同程度地带有个体的情绪和时尚的观念。而笔墨的“味道”正是画家个人的情绪和时尚的观念综合下对事物感知的结论。为此,我们对笔墨感到比较亲切,这种亲切建立在不可替代的直观上。像大师们如八大山人的奇诡冷逸,徐青藤的狂放野逸,齐白石的平朴自然,黄宾虹的浑厚华滋,潘天寿的沉雄奇崛等的各种从笔墨中体现出的“味道”,使我们可以从中品咂出一种人生况味,一种生命状态,一种自由境界,一种人格力量。这使我们得到了一种精神的洗礼,也使我们的心性得以升华。这就是笔墨给我们直观上的亲和力。
徒手直写的笔墨人物,是我较为喜爱的笔墨表现方式。在不用起稿的情况下,直接用笔墨来造型,这给我带来快乐的同时也是一种挑战,但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我对“写心达性”的审美体验。“写心达性”是中国画的终极目的,是笔墨的最高境界。
以我的经验,徒手直写是感性与理性浑然一体的综合体现,既要凭着感觉以自然放松的心态去描绘对象,又要以理性的思维方式去把握、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感觉要得到事物本质的净化,不然只会停留在情绪的表面而被其左右,甚至被情绪掩盖而消失。对自我情绪的控制是对感觉的支援,艺术表现的深刻都来源于一种感觉的真实。感觉是最个别化的东西,在水墨人物画中这种感觉显得尤为重要。在表现对象时,感觉是把握整体气象的,同时经过理性认识,抓住对象的本质,也就是说,除了注意笔墨造型和整体结构外,更重要的是对抽象意念的传达,把具象的对象提升到形而上的意象境界。
我的天性中,喜欢飘逸、灵动的艺术感觉。这种感觉通过笔墨方式而尽显无遗。但我知道,不论是空灵松动的笔意,还是浑厚沉静的墨色,都应出自心灵深处,出于性情,这样的笔墨才能有所依据,才有味道。我的爱好也是多方面的,五光十色的现代主义令我心动,笔精墨妙的古代经典使我迷恋,因此,我画色彩斑斓的重彩,也画清空妙绝的水墨,这都不是主要的,我的意图不在它们本身,甚至也不在视觉效果,而在于一种能够激起心灵感受的外部图式的格调和内在精神的品位。这才是我向往的笔墨“味道”。
(责任编辑:阮富春)
王淼田,又名王芝良,字淼田,号路渺。1964年6月生于江苏无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85年师从北京画院王明明先生。1996年毕业于北京煤炭干部管理学院美术大专班,2002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第一工作室研究生班。2013年入国家画院王孟奇工作室高研班。作品曾获“同里——保护世界遗产国际中国画大展”金奖;“二十一世纪中国画澳大利亚展”银奖;“山东羲之杯书画大赛”铜奖;“陕西国际艺术大展”银奖;“北京亚运会扇面艺术大赛”铜奖;“无锡市青年美展”优秀奖;获尼泊尔政府“文化部长奖”等。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的美术作品展,邀请展,学术展;并先后在国内外举办个展和联展;多家媒体发表其作品及专题介绍。出版有《大匠之门——王淼田和光同尘系列》《中国当代名家画集王淼田》《中国当代美术家作品集》《中国美术家大系——王淼田》等个人专集20余部。
中国画历来就讲究笔墨“味道”,没有这种“味道”,笔墨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应有的意义。这种“味道”可能是出发于笔墨的内在结构的一种境界,一种意境,一种气韵,一种精神。又可能是显现在笔墨的外在形式的一种金石味,一种稚拙味,一种书写味……笔墨“味道”的生发缘于人的心性,因此,笔墨由于人的心性观照而表现出或典雅,或含蓄,或沉默,或洗练等不同的审美境界。
拒绝状物,表现心性,这是笔墨的内核,也是中国画从一开始就确立的根本准则。笔墨作为中国绘画样式中最具代表性的具体样式,可视为中国绘画的一个缩影。而笔墨对中国人能具有恒久魅力,是因为它不需要通过研究、思索,不需要凭借渊博的知识和频繁的观察才能获得旨趣,它直接诉诸于人的感觉。形式化是人感知、认知事物的前提,人的视觉器官对事物的感知本来就不可能做到纯粹的客观,总是不同程度地带有个体的情绪和时尚的观念。而笔墨的“味道”正是画家个人的情绪和时尚的观念综合下对事物感知的结论。为此,我们对笔墨感到比较亲切,这种亲切建立在不可替代的直观上。像大师们如八大山人的奇诡冷逸,徐青藤的狂放野逸,齐白石的平朴自然,黄宾虹的浑厚华滋,潘天寿的沉雄奇崛等的各种从笔墨中体现出的“味道”,使我们可以从中品咂出一种人生况味,一种生命状态,一种自由境界,一种人格力量。这使我们得到了一种精神的洗礼,也使我们的心性得以升华。这就是笔墨给我们直观上的亲和力。
徒手直写的笔墨人物,是我较为喜爱的笔墨表现方式。在不用起稿的情况下,直接用笔墨来造型,这给我带来快乐的同时也是一种挑战,但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我对“写心达性”的审美体验。“写心达性”是中国画的终极目的,是笔墨的最高境界。
以我的经验,徒手直写是感性与理性浑然一体的综合体现,既要凭着感觉以自然放松的心态去描绘对象,又要以理性的思维方式去把握、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感觉要得到事物本质的净化,不然只会停留在情绪的表面而被其左右,甚至被情绪掩盖而消失。对自我情绪的控制是对感觉的支援,艺术表现的深刻都来源于一种感觉的真实。感觉是最个别化的东西,在水墨人物画中这种感觉显得尤为重要。在表现对象时,感觉是把握整体气象的,同时经过理性认识,抓住对象的本质,也就是说,除了注意笔墨造型和整体结构外,更重要的是对抽象意念的传达,把具象的对象提升到形而上的意象境界。
我的天性中,喜欢飘逸、灵动的艺术感觉。这种感觉通过笔墨方式而尽显无遗。但我知道,不论是空灵松动的笔意,还是浑厚沉静的墨色,都应出自心灵深处,出于性情,这样的笔墨才能有所依据,才有味道。我的爱好也是多方面的,五光十色的现代主义令我心动,笔精墨妙的古代经典使我迷恋,因此,我画色彩斑斓的重彩,也画清空妙绝的水墨,这都不是主要的,我的意图不在它们本身,甚至也不在视觉效果,而在于一种能够激起心灵感受的外部图式的格调和内在精神的品位。这才是我向往的笔墨“味道”。
(责任编辑:阮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