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主义精神下的灵魂探索之旅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mf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美食、祈祷和恋爱》这部回忆录描述了美国女作家伊莉莎白·吉尔伯特在原本优渥的生活中迷失自我后,踏上周游世界、探索心灵的旅途,通过美食、祈祷与恋爱思考人生的种种,洗涤了混乱的身心,最终重新寻得理性与身心平衡的心理历程。这部看似具有女性主义基调的作品所体现出的主人公的婚姻观、爱情观和自我拯救之路,实则诠释了美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即个人主义。
  关键词:女性主义 个人主义 《美食、祈祷和恋爱》
  一 引言
  《美食、祈祷和恋爱》(中文版又译为《一辈子做女孩》)是美国女作家伊莉莎白·吉尔伯特所著的回忆录,这本由108个短篇组成的自传体式小说自出版后倍受好评,在全球畅销约七百万万本,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更是将推崇为“美国女人的疗伤圣经”。
  《美食、祈祷和恋爱》的主人公伊莉莎白是一名人气小说家和记者,过着令人艳羡的生活,然而却因为感到周遭的一切其实都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而逐渐地感到恐慌和空虚。与丈夫离婚后,伊利莎白踏上了周游世界、寻找自我的旅途:在意大利享受美食带来的愉悦、在印度通过瑜伽和祈祷洗涤混乱的身心、在巴厘岛再一次陷入了爱河……通过一整年的时间,伊莉莎白认真地思考人生、探索灵魂,最终寻求到了身心的平衡。
  评论界普遍是以女性主义的视角来解读这部作品,如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教授曾对这本书高度评价道:小说的作者写出了女人的心声,越来越多的女人会认识到,女人有独立于男人的价值。
  诚然,作为一部女性励志作品,《美食、期待和恋爱》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体现了女性主义思想。回忆录一开始,作者就多次在心中大声地呐喊:“我不想待在婚姻中。”因为她发现自己并不愿意像母亲和姐姐,以及大多数女性那样履行作为妻子和母亲照顾家庭的责任,并安于婚姻带来的稳定,更对生养儿女这一女性神圣的使命感到恐惧,以至于每次尝试怀孕失败后,她都会庆幸地感谢上苍让她“又多活了一个月”。最终伊莉莎白勇敢地决定走出婚姻的束缚去寻找自我。其实,也正是这一部分的内容让读者和评论家奠定了这本书的女性主义基调。而本文则是从分析伊莉莎白的婚姻观、感情观以及重新寻找身心平衡的自我救赎之路入手,试图揭示这本书浓重的个人主义色彩,以消除长期以来对这本小说的误读。
  二 美国价值观体系中的个人主义
  美国学者萨姆瓦认为,从广义的层面来说,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是个人利益,是或者应该是至高无上的。它强调个人的能动性、独立、自由、权利和利益,以及个人的尊严和价值。它的基础是自由和平等,其中心内容是自主动机、自主抉择、自我控制和依靠自己达到自我实现。其中自主动机、自主抉择指的是“个人是自己的主宰,由自己确立自己的目标,然后自行决定为达到这个目的采取什么办法,并靠自己取得的成功”。
  个人主义被认为是西方文明的核心价值。韦森在《文化与秩序》中就指出,无论是英美文化,还是欧洲大陆诸国的文化都可以归结为一种个人主义文化,而美国自由民主的个人主义文化的形成更是贯穿了美国历史的形成过程。
  如今个人主义已渗透到美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是美国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曾将个人主义这一美国核心价值观描述为“一种只顾自己而又心安理得的情感”,而美国历史学家康马杰在其著作《美国精神》一书中更是将“个人主义”等同为“美国主义”,由此可见其在美国文化中所占的突出地位。
  三 《美食、祈祷和恋爱》核心思想——个人主义价值观
  1 女主人公的婚姻观
  小说作者伊莉莎白与丈夫分手的原因并不属于寻常的离婚原因范畴,也并不完全是出于女性主义通常的诉求,即寻求女性的解放和与男性地位上的平等,而是因为主人公婚前对自己会适应婚姻生活的期待与现实中内心真正渴望的生活之间的落差而造成了身心的失衡。
  伊莉莎白步入结婚的殿堂已有六年。她与丈夫原本共同的期望是过了三十岁后她就会开始厌恶旅行,乐于定下心来过“正常”的婚姻生活。然而在二十岁要走近尾声时,伊莉莎白惊奇地发现自己依然一点都不想要这些东西,三十岁也随之变成了“死刑般的大限”。虽然拥有高级公寓、广泛的社交圈以及丰富多彩的生活,伊莉莎白却仍因为觉得这一切根本不是她所想要的而感到不胜重负。那时的伊莉莎白既不想要丈夫,也不想生孩子,并产生了离婚的念头。对此,伊莉莎白感到“羞愧、恐惧、困惑与哀伤”,痛斥自己“怎么如此浑蛋”,但却又无法漠视自己内心想要摆脱婚姻的呼唤,而夜夜躲在浴室里啜泣,濒临绝望。最终她还是选择了离婚。面对着丈夫和自我指责,伊莉莎白虽然对离开婚姻也感到矛盾、痛苦,可她依然遵从个人内心的意愿,对自己真正想要过的生活做出抉择,体现了个人主义价值中个人利益至上以及自我抉择的思想。
  在巴厘岛,伊莉莎白似乎再一次遇到了真爱——斐利贝,一位自称“女性主义好丈夫”的巴西宝石商人。与斐利贝的相处是轻松而又自然的,可对卷入另一段感情,伊莉莎白依然有所迟疑,因为她担心允许另一个人走进她的生活会再次剥夺她的一切,直到斐利贝消除了她的顾虑,表示自己已经做了节育手术并且尊重她“保持自己的自主性”的意愿。两人之后的爱情模式也如伊莉莎白所期望的那样自由。伊莉莎白回到纽约,斐利贝则留在巴厘岛,两人享受爱情却只是偶尔相聚。一般意义上,爱情就意味着希望长相厮守并走进婚姻,而伊莉莎白却向往和追求彼此都拥有独立的生活和自由的空间,没有拘束,也没有婚姻附加的责任和义务的爱情模式,这种强调个性和追求个人自由都是个人主义的具体表现形式。
  2 伊莉莎白的自我拯救之路
  离婚前的伊莉莎白是拥有成功事业的女性,并有一定的勇气——在内外巨大的压力下依然选择摆脱令自己已经感到不快乐的婚姻。但在面对生活中不如意之事和负面情绪时,伊莉莎白则是一个失败者。由于内心不够强大,而总是被自己消极的思想所击溃;渴望快乐却不知道如何寻求;想要获得身心平衡,但缺乏支撑的力量,直到在印度她找到了这一切的答案。   如果说伊莉莎白的婚姻观和爱情观体现了个人主义价值观中对个人意愿和个人自由的追求,那么她的自我拯救之路则凸显了个人主义强调的自我动机、自我控制和依靠自我达到自我实现的重要特征。
  和丈夫漫长而惨烈的离婚拉锯战使得伊莉莎白心力交瘁,拼命地想要寻找愈合创伤的方法,因此很快投向了另一个男人——反叛诗人兼演员大卫的怀抱。大卫的年轻和性感深深吸引了伊莉莎白,让伊莉莎白将所有的救赎和幸福都投注在了他的身上。她对大卫的爱是彻底的迷恋、也是近乎绝望与不顾一切的。正如伊莉莎白自己所承认的那样,她紧缠着大卫以摆脱婚姻,“仿佛他是撤出西贡的最后一架直升机”。此时的伊莉莎白的快乐和爱情就像是一剂令人陶醉的迷幻药,注定是虚幻的、转瞬即逝的。大卫不过是她选择对抗内心的脆弱、无助以及婚姻失败带来的挫折感的安慰剂和兴奋剂。她依然没有找到能够真正使内心强大和平静的良方用以医治她时不时涌出的强烈的恐慌和深沉的悲哀。于是在经历了几个月感情的蜜月期之后,伊莉莎白的内在世界又一次的坍塌,之后由于患上了抑郁症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迫使她不得不开始吃药。她越是哀伤,越是失魂落魄,就愈发的想要依赖大卫来获得对她而言像是“毒瘾者如饥似渴的药引”般的关爱。伊莉莎白拼命的索取让大卫精疲力竭,虽几经复合,最终大卫还是离她而去。
  沉重的打击让伊莉莎白的生活几近崩溃,可尽管艰难,她却开始学习独自生活,而这种经历给她带来了新兴的内在变化。虽然伊莉莎白自感生活仍像“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车祸”,可她“正颤巍巍地逐渐成为自治的个体”,也开始对出现在生命中的时间和空间感到欢喜,让她可以开始思考自己想要做什么这个全新的问题。因为读意大利语曾让在那段黑暗时期的伊莉莎白感到一丝快乐,于是她决定去“崇尚享乐与美”的意大利来“死命地抓住”这丝快乐直到被它“拉出土中”。
  初来意大利时,虽本就是为了体验纯粹的快乐,可伊莉莎白自小在家庭接受的“勤勉”与“拙于吃喝玩乐”的清教徒教育却让她无所适从。但很快伊莉莎白便学会体验种种的快乐:和闺蜜在周游中品尝当地的美食,花费数小时的时间购买漂亮的衣裤,与乔凡尼学习令她自己觉得又性感又快乐的意大利语……意大利之行帮助原本生活已裂成碎片的伊莉莎白身体逐渐恢复健康,并“藉着享受无害的快乐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可她并不愿意停下修复灵魂的脚步。在极端沮丧的时候,伊莉莎白曾经向神泣诉而听到内心有慈悲、友善、无穷睿智的声音回应她,给她内在的藉慰。自此她经常与自己内心的声音来展开心灵的对话,让那声音在软弱和寂寞时给她以肯定和鼓励,在遇到麻烦时能告诉她一切。
  由于渴望探索心中那个也许是神或是自我保护的潜意识的存在,伊莉莎白又踏上了印度的土地。印度哲学认为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存在的神性,而瑜伽正是“致力于亲身体验自身的神性”和永久平和、“完整而神圣的至高自我”,并让人从一个“恒在的处所泰然自若地观察自己和周遭的一起”。而习惯于在负面情绪里崩溃,又容易自艾自怜的伊莉莎白正需要这种心平气和的态度和平衡的状态来实现自我控制。
  在学习禅修的初期,她也曾浮躁不安。惯于漂浮不定的思维让她不时地陷入忧虑、愤怒和哀伤中。但逐渐地,她学会通过禅坐、祷告和吟诵经文来调动心灵的力量控制纷乱的头脑和波动的情绪。在这一过程中,她看清了自己的弱点和执迷,也认识到命运是神恩和自我努力之间的竞赛。虽然人不能掌握命运的大部分,却可以选择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而若要控制生活首先就要控制自己的思想,在不幸的时刻选择自己的想法,不允许消极的念头在心灵停泊去打破内心的平静和安详。在一场心灵的仪式上,伊莉莎白宽恕了自己、宽恕了前夫,领悟到要去用爱和放手来让自己得到解脱和灵魂真正的自由。最终伊莉莎白也在静修中实现了她人生最大的愿望——认识神:神即是最深刻的爱,而天堂和自己一直以来所追求的快乐原来始终就存在于自己的内心。
  四 结语
  伊莉莎白从脆弱无助、依赖他人给予她力量和快乐的女性到成为自己思想的主宰,这一巨大转变的路上尽管走得跌跌撞撞却让读者看到了她种种最真实的情感。她的自主抉择让她在重压之下毅然走出婚姻;她追求自由的个性让她在巴厘岛找到了适合自己、彼此独立的爱情;她学着独立,并为自己确定了寻找快乐、了解神和内在的目标,而在一整年追求快乐和信仰的旅程中,伊莉莎白为这一任务交上了完满的答卷:自我操控才是自我拯救的唯一途径,而自己的内心就是最强大的力量和快乐的源泉。
  参考文献:
  [1] 伊莉莎白·吉尔伯特,何佩桦译:《美食、祈祷和恋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 王锦瑭:《美国社会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 袁永和:《对西方个人主义的几点思考——以美国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7期。
  [4] 韦森:《文化与秩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 Annette T Rubinstein:《美国文学源流》,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版。
  [6] 亨利·康马杰,南木等译:《美国精神》,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艾绍亮,西安邮电大学讲师)
其他文献
摘要 在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单纯艺术价值审美的视觉传达艺术日益转化为对艺术的认知和分析,视觉传达艺术形式也受到了强烈的影响,不仅传统的视觉传达艺术形式得到更新,而且还创造了许多新颖的艺术形式,在各个领域中淋漓尽致地展示着绚丽多姿的艺术现象,赋予视觉传达艺术新鲜的源泉。为了能够让视觉传达艺术更好的发展,视觉传达艺术正在朝多元化特征发展,汲取技术手段和其他领域的精髓,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
期刊
摘要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艺术的国际化发展,现代的新媒介挑战以及西方强势文化的渗入,中国的艺术设计也在不断改变。在中国的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着一种轻浮的时尚之风,使得艺术设计工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追求一种“新、奇、怪”,盲目借用西方的盛行形式,将中国的民族文化抛之脑后。因此,针对这组情况,本文主要论述中国艺术设计的民族文化风格和民族化走向,同时指出艺术设计工作者进行设计工作时,要努力提高自己
期刊
摘要 对家具进行合理的装饰,不仅可以使家具看起来更加美观,同时也能大大增加家具的社会价值和文化内涵。有效地结合好现代社会生活的实际需求,再由传统文化基点出发,对传统家具丰富多彩的表面装饰进行分析、借鉴,从中总结出在现代家具设计中有效应用传统图案的方法,将传统装饰图案的装饰要素、人文精神、造型要素等多个方面提取出来,并将其合理地应用到中国现代家具的设计之中,使得中国现代家具充满创新与民族风。本文主要
期刊
摘要 不管是诗歌创作还是诗歌批评的审美性取向都在其中暗含着对现实做出或批判或颂赞的内核。如若在这种思维的烛照下对海子诗歌进行解读,我们发现:当信仰缺席,精神家园荒芜之时,海子在有限人生与无限探索的矛盾冲突中选择了自觉地结束梦境。从海子诗歌的发展脉络中呈现出的是追求、惶惑、挣扎、断裂。这恰似风筝想飞,却摆脱不了线的束缚。海子无法摆脱他的尘世束缚,为“太阳的一生”成就起“王子”的使命,这些只是他的精神
期刊
摘要 在庄子的人生中,终极追求着“逍遥游”的精神自由理想,在这种极致自由思想的影响下产生的美学观念,无不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自然之美”、“虚静之美”、“自由之美”——庄子的美学思想,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完整的人格塑造,以及中国艺术创作现实产生着深刻久远的影响,同样,对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思想理念、审美情趣的影响也是极其巨大的,并自然地渗透到了文人画的创作中。文人画因汲取了带有浓重自由意识
期刊
摘要 本文结合老舍小说的现实主义创作特点,简要分析了写实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在《骆驼祥子》中的具体运用,深刻阐述了典型人物“骆驼祥子”的梦想悲剧与黑暗残酷社会时代背景的关系,为读者更好地解读“谁破碎了祥子的梦”这一社会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注脚。本文还结合以骆驼祥子为代表的旧时代各色人物的悲惨命运,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和非常有说服力的逻辑语言,深刻说明了祥子个人梦想的破灭绝非个人梦想的悲剧,而是时代与社会梦
期刊
历史的真实形态要比通常史籍告诉我们的复杂得多,小说是对历史的补充,但我们其实无法走进历史更无法再现历史,只能让我们的思想“接近”历史,力求做出合理的解释。在解读长篇历史小说《问心碑》求教于作者时,崔慕良(老莫)先生这样坦陈己见。我们了解历史,是出于对历史的敬畏,但正因为想象与实际之间难以逾越的阻隔,反倒成了人们对历史人物备感兴趣的充足理由,作家们凭自己的理解去填补其中的空白。《问心碑》问世经年,产
期刊
摘要 异化的世俗世界建构了生命存在的无条件的虚假认同,这就是媚俗,导致的是灵魂的沉重。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向我们展示了人的主体性渐渐流于媚俗,本真的生命体验被媚俗遮蔽的现实处境,并通过“托马斯从建构到解构生命存在处境,追求生命存在的轻松自由,回归本真生命”的历程,启示了现代人性关于重与轻的理性判断。  关键词:建构 解构 生命存在 重 轻  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的
期刊
岁月的年轮,载着我度过了五十个春秋,回首往事,最有影响的人当属我的母亲。  母亲虽然走了,可母亲走过的大坝、捕鱼的小河、耕耘的田园,依旧留在故乡的土地上,她用热血、乳汁和苦水融合成的“母亲河”,依旧渊远流淌在子孙生命的进程中。  母亲的西河  西河就在我家的村西,是一条长长的河,家乡人称之为大段河。  我家居住在科尔沁草原深处古老的大段屯,因有这条河而小有名气。这条河水草丰美,盛产鱼虾,过去挨饿时
期刊
摘要 本文对《甄嬛传》中的祖庙意象及其功能和意义进行了分析。首先界定了意象的概念,《中国叙事学》一书认为意象不同于一般的形象,它与形象处在不同的叙述功能层面,在文章机制中发挥着贯通、伏脉和结穴一类的功能。《甄嬛传》中的祖庙就属于这种意象的概念,它并不显眼,但却为甄嬛爱情的发生提供了场所和便利,对作品情节的丰富与多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甄嬛传》中祖庙的分析,也可看出有关作品写作模式方面的一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