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教学与情感教学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w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实验工作的不断推广,学校教育也越来越重视情感教育。所谓情感教育,指的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情感素质的开发和培养,使之达到较高水平,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心理健康。在语文教学中,对情感教育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模式探析
  1、联系实际生活展现情感。生活是语文之源,是最渊博、最优秀的语文教师。从日常生活去感悟情感,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理解水平,同时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学习抓住说明对象的自身特点,还是讲解议论文中的观点、论据,往往都会联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如果课文所反映的时代生活有的离学生的实际有距离,在学习时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感受,使他们贴近课文、感知课文。如在《烈日和暴雨下的祥子》(小说片断)这篇课文的讲授过程中,应让学生口述其在烈日、暴雨等恶劣天气状况下的所见所感,再导入课文学习,让课文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有贴近之处,唤起学生的感情共鸣。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文学大师老舍先生景色描写的语言精妙所在,更深地领悟环境描写对于人物悲惨命运的烘托作用。
  2、运用实物演示情感。如在讲授冰心的《小桔灯》时,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做一个“小桔灯”,让小桔灯点燃后的光亮激发学生领悟和学习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这种演示出来的情感更能使学生体会到“小桔灯”的精神所在。另外,美丽的美术作品也可以使学生在充分感受形象中有愉悦的情感体验,进入乐学的氛围。这正如新课标中所述:“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如在讲授白居易名诗《卖炭翁》一课时,出示图画《卖炭翁》可以使学生在图画的色彩、明暗、形象勾勒中创造性地领悟卖炭老人的贫穷艰辛和宫使的掠夺行径,体味其中真正的思想感情,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3、利用阅读、音乐等渲染情感。根据课程标准对于阅读中诵读好处比朗读更有助于体会作品中的声律气韵和情感。因此,加强诵读是增强情感的重要因素。学生诵读文章,教师范读文章,实际上是给作者说话,读书次数越多,则越能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真是“读书百遍,其意自现”。例如通过诵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他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大胸襟和伟大抱负,与学生的远大理想紧紧的融合在一起,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音乐是一种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和想像的艺术。它激荡心灵,抚慰情绪,对渲染情境而言,确实不可多得。它与语文的相通之处在于均反映社会生活,表情达意。如果能把音乐语言与文字语言沟通起来,教学就能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当然,对于音乐的选择一定要符合课文内容的基本要求并综合考虑音乐所表达的情感,选择积极向上、文明高尚的时代之音。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师德、情感修养。情感是有感染力的,要使学生感动,首先教师必须感动。只有教师具备了丰富的情感,学生才能在师情的感染下,引发出相似的情感。因此,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是教学设计的执行者,更应是情感投入的参与者,要努力运用课文佳作中所包含的真挚感情,去叩击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使教师、学生与作品传达的感情达到一种完美的统一,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开放性。许多外国作品、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等等,都走入了语文课堂。教师应时刻保持一颗童心,引领学生一起穿越历史、遨游太空,感受月球的凄寒荒芜,领略异地的风土人情;欣赏皇帝裸体游行的丑态,追溯人类历史的渊源……在这种心灵相通、情感愉悦的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其效果自然会事半而功倍。
  2、注意发掘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依据教学大纲,语文教学中融入了许许多多各方面的情感因素,这些因素激发了学生恨什么,爱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使他们在对接触的事物中,不断增强识别能力。如共产主义情操和热爱共产党之情,邓小平的《坚持共产党思想和共产党道理》这一课,可以使学生深深理解到“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就不能建设社会主义”的深刻道理;热爱祖国之情,如讴歌爱国志士的课文,文天祥、史可法、志愿军战士等爱国之情跃然纸上;爱民爱生之情,如《我的老师》中慈爱、公平、伟大的蔡老师,《荔枝蜜》中“为自己,为别人,为子孙后代酿造着生活的蜜”的中国农民;热爱人民,歌颂人民之情,如《驿路梨花》中一群哈尼族小姑娘等等无处不表现。
  3、结合语文自身规律进行情感教育。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要注意结合语文的自身规律。首先要根据作者的思路,结合自己的研究阐发以及把自己的感情穿插进去,抓住语文文字的意义和情味,抓住作者的情感因素,体会文章的“味”,使学者和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例如学习刘禹锡的《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抓住“馨”这个关键词,讲情其深层的内涵和意蕴就达到了教师、作者、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达到情感交流的目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充满情感,要有助于挖掘情感因素,有助于传情递意,叩击学生的心扉。另外,教师可以再根据教材的内容,自然流露出喜怒哀乐,配合抑扬顿挫的语言和动作,以唤起与学生的共鸣。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使用的方法较多,但从影响的范围和发展的方向及推广的价值上看,听说法、交际法、折衷法及张思忠16字教学法当属主流。从方法本身来看,它们之间是一种扬弃的关系,即交际法是对听说法的扬弃,折衷法和张思忠16字教学法又是对听说法、交际法等的扬弃。这里,将对上述几种方法进行若干比较,以供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借鉴和运用。  一、听说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美国军队中形成并获得成功,五十年代初
期刊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从课堂教学出发,阐述了语文教学与生活及其他科目的紧密联系。  关键词:语文 转型教学 转型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我们必须打破这种传统且单一乏味的课堂教学模式,变学生单一地从教师或书本上获取信息为从各方面(包括电脑网络)获取有效信息;变学生单一地在学校学习为向社会学习,形成一个真正的大语文教学。从而变单一的科目教学为多元教学。要做到教学的转型,必须有以下
期刊
意境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意境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感情)相熔铸的产物。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意(情)和境(景)的关系也就是心与物的关系。把意境融入政治课教学中是政治课教学突出特色的重要课题。  在教学中,意(情)属于主观范畴,可以特指教师的思想、感情、教学水平、教学设计等。境(景)是客观范畴,可特指学生。在意境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具体表现为情景交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
期刊
教育的主战场是学校,学校的主要阵地是课堂。教师每天都会站在课堂里,学生的学习时光大都在课堂上度过,课堂是师生一起走过的生命历程。课堂是精神生活的空间,在这个生活的空间里,师生获得了最充足的精神享受和精神营养,课堂应该是孩子们的精神乐园。然而,我们的课堂时不时会听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看到一些不好的现象:老师带着一脸怒气训斥学生;拿着组长写的未完成或未交作业的学生名单发一通脾气;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或
期刊
在当今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文本作为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被赋予了十分丰富而精彩的内容。然而,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或听课中,有时教师为了追求某一环节的完美而丢失了文本,忽视了文本的价值取向,致使教学产生“高耗低效”或扭曲教学规律,可谓“得不偿失”。以下我谈这方面的几点浅见:  一、过分强调整体情感,忽略文本的品味  对于“品味”,众多老师在理解上存在偏颇的认识,以为“品味”就是对课文内容和思想
期刊
内容摘要: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自主意识和创造能力,让语文课开放而有活力;以生为本,赏识学生,激发求知欲,提升成功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开放 活力 求知欲    新课改要求在愉快、活跃、而又紧张的课堂气氛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自主意识和创造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让课堂开放而有活力——以生为本,赏识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好感,唤起他们
期刊
高中生物学知识零碎繁多,高三总复习阶段,不少学生陷入无边题海,疲惫不堪,而往往忽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记忆,结果做错过的题目还会再错。因此,在总复习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掌握一些科学记忆的方法,快速、准确、牢固地记忆一些基础知识,无论是应对高考,还是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  一、引入主题及细节描述  同学们,你们知道会学习的人应该是轻松愉快且富有成效的吗?然而,在我们周围,有不
期刊
学生是教育能够生动存在的灵魂。新的历史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它实际上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在新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关键是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自主登上历史学习的舞台,才是“授之以渔”是我国历代教学的经验结晶。“教学”的真正含义应是教师传授了打开信息之锁的钥匙。  一、指导学生掌握历史学科的学习
期刊
多媒体电脑,以其强大的功能,激发了人们的求知热情。丰富的内容、生动的画面、巧妙的链接组合、多采的演示效果,使人们能够长时间的端坐荧光屏前,留恋忘返。如果与Internet相连,则可以轻易将自己融入世界知识的海洋,随时倾听时代的脉搏。电教媒体是我们中学教育同大学教育、同世界教育、同现代化教育接轨的一个切入口,它对实施教学目标,整体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加快教改步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不可低估的
期刊
内容摘要:新颁布实施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就十分必要。  关键词:语文 课程标准 阅读     长期以来,传统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统一的要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