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修”之争的背后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p1108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它静静地看着时光流转,以自身的遭遇,默默地折射着这片国土的荣辱兴衰,矗立在北京西北的废墟,已烙印进了中国人的精神血脉。 对于圆明园一去不返的“绝世美景”,公众一直带着遗憾进行想象,是修复那曾经的华美梦境,还是保存这遭受蹂躏之后留下来的断壁残垣?
  坎坷的保护之路
  大清帝国的同治皇帝无疑是最早的“原址重建派”的代表。1873年,“亲政”刚刚一年的同治就下达了重修圆明园的上谕,此时距圆明园第一次被烧已13年。这个时期,大清帝国对外通过与外国列强媾和,换来了一段较长时间的“和平”;对内靠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的湘淮军队,彻底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再加上大兴洋务运动,帝国隐隐有复兴之兆。
  即使如此,同治对圆明园工程耗费亦有所知,“现当库款支绌之时……诚恐不敷”。所以“再四思维”,决定“择要兴修”,“其余游观之所概不修复”。并专门为重修圆明园筹款发出上谕:“着王公以下京外大小官员量力报效捐修。”
  其实,重修圆明园的幕后推手应该是慈禧,她重修圆明园的心情比同治更为迫切。在同治发布上谕的当月,她就几次催促皇家建筑设计御用的“样式雷”呈交烫样,并亲自进行修改。这一次的整修计划,最初设计总共有3000多间建筑,包括正大光明殿、九州清晏、上下天光等21个景区。但整修工程并无意准确恢复原状,设计全凭慈禧和同治的喜好,很多建筑都准备大幅改动。
  但同治没想到,自己亲政后想要创造的第一得意杰作居然阻力重重。先是御史沈淮疏请缓修圆明园工程。同治览奏大怒,立即召见沈淮,严词申斥。接着御史游百川再上疏谏阻,同治更恼,下令将游百川革职,随后他干脆发了个上谕,勒令群臣不准复言。
  即便如此,当时的恭亲王奕訢、醇亲王奕譞、大学士文祥、帝师李鸿藻等重臣也不为所动,依然极力反对,君臣矛盾爆发。其结果是:双方互做妥协,重修圆明园改为修葺三海。至此,圆明园重修宣告结束。耗费了480多万两白银的这项工程,有100座500间殿阁亭榭动工在建,没有一座完工。实际上,同治时期所谓的“中兴”不过是这个没落帝国的回光返照,羸弱的清王朝早已沉疴难救。
  此后十余年间,清朝统治者没有大兴土木。直到光绪年间,再一次垂帘听政的慈禧,为贺自己的六十整寿,挪用海军军费修复了原为圆明园附园的清漪园,改名颐和园。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上演了第二次火烧圆明园,残破的圆明园在战乱中遭到彻底的毁灭。
  在此后的岁月里,圆明园又因国人的私欲或无知屡遭破坏:自民国初期开始,几乎每天都有车辆满载圆明园残料离开,此行为共持续了20多年;“文革”期间的1969年,曾有大批军民把圆明园的砖瓦、石料搬去建防空洞;1975年的农业学大寨阶段,圆明园区域内进行了大量的挖山填湖工程,将原来的山形水系改造为农田;上世纪末,由于各种经济原因,圆明园内建起了一些与遗址公园不相符的设施,这些经营项目和活动,也对圆明园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而今,北京市101中学依旧占用着部分圆明园遗址区域,万春园内的别墅还是照常被租用。
  2000年,北京市出台了《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个规划也是各方观点争论出的结果——既适度整修,又不盲目行事。《规划》重申了圆明园遗址公园的保护原则,批判商业游乐化倾向,决定恢复全园的山形水系及植物配置,保持大部分遗址被毁面貌,必要的建筑物恢复限定在1/10以内。这些内容足以让“整修派”无比振奋。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规划》出台之后,环保主义者异军突起,成为“废墟派”的新生力量,并且在“废墟派”的发言体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的分量。
  2008年2月,浙江横店方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高调宣布:“按1∶1的比例重造一座圆明园。”豪言一出,遂引起全国范围的关注和争议。但由于该项目规划用地6165亩,其中3096亩土地不符合横店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包括基本农田1057.4亩。圆明新园重建计划在宣布两个月后即被紧急叫停。
  重建还是保存?
  对于圆明园的复建,“修”“存”之争持续多年,“废墟派”主张应保留圆明园遭焚毁后的残迹,以警示国民勿忘国耻;“重建派”则称重建可恢复民族荣光,抚平历史创伤。“两派”都理由万千、慷慨陈词。
  “重建派”认为,圆明园的屈辱史属于过去,圆明园文物应该得到更好的保护;其中某些圆明园设施、建筑要重建,某些历史文物要进行整合开发、合理保护和应用,更好地为现代社会服务。文物保护其实是广义的,保留“原汁原味”是一种保护,修建、重建、阻挡风剥雨蚀也是一种保护,两者的“高度融合”才是完美的保护。如果只主张留下“废墟一片”,势必让许多文物的历史价值、教育价值、科考鉴赏价值不能集中、完美体现,既浪费参观人员时间,也不利于埋在地下的文物发挥价值;如果合理地整合、利用,圆明园的文物价值就能全方位展现,对教育国内外民众、缔造世界和平,意义不可估量。埋没圆明园文物的价值是一种资源浪费,也是一种“抱着金饭碗去要饭”的愚昧,更不符合公众的精神需求。而且,合理重建、开发、保护圆明园险境中的文物并不是破坏,反而是更负责任的保护。比如,一些经不起岁月沧桑、水土浸泡的文物,很可能在百余年、几百余年风剥雨蚀中消失殆尽,把它们从露天、掩埋、浸泡中移到复建的建筑中,就能让文物千秋永存,价值倍增,不是更高层、更有效、更负责任的保护么?
  “废墟派”则认为,花巨资“复建”“赝品”,对于某些人来说,展现今日要比重现昨日更为主要,更为心切。而一个断壁残垣的圆明园“立”在那里,将永远是国人心中的痛;一个金碧辉煌的“赝品”呈现在眼前,我们更多会感慨古人与今人巧夺天工的本事,并以国运昌盛为自豪———那么,是要用繁荣抹去我们心中永远的耻辱和疼痛,还是要用那一片残破与悲凉来警示现在的繁荣,永远保持一种“盛时要做衰时想,上场要想下半场”的危机意识?如果没有一点居安思危的意识,无论个人还是国家,难免“始而骄佚,继而流荡,终而沟壑”。当年,清朝皇帝在修建圆明园时,心里定然有着一种大清帝国繁荣昌盛、穷用不尽的骄负,何曾会有方盛虑衰之意?修建圆明园那150年,恰恰是西方工业发展、帝国主义大步前进的时期;横向比较,大清帝王沉浸陶醉在“盛世”之中时,中国正一步步落后于世界。透视历史深处,纵观中西发展,圆明园在修建之初,似乎已经注定了最终会沦为一片废墟。不可否认,圆明园是难得的“艺术瑰宝”,其艺术成就足以让国人扬眉吐气。但圆明园也是无数人血汗的累积,是国人耻辱的象征,绝对谈不上民族的荣光,而是一块历史的伤疤。所以,保持圆明园一片废墟的历史风貌之历史意义,就在于真实地展示骄奢淫逸的可悲下场,断壁残垣的圆明园才可以担当历史的见证人。所以,复建圆明园还不如“无为”,维持原貌,多做一些保护、考古、文物收集的工作,这样既尊重了历史,又是对后人负责,也才是最大的作为。
  作为举世无双的皇家御苑和当之无愧的“世界园林之王”,圆明园承载了国人太多的民族情感和精神寄托,无论它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圆明园都是一个震撼人心的梦幻杰作,永远不会从我们的视野里消失。
其他文献
古老的文明是从人类与洪水的斗争开始的。无论是我国的大禹治水传说还是西方挪亚方舟的故事,都说明了在远古洪荒时代已经开始了与洪水抗争的事实。然而面对洪水之灾,大禹不仅总结父亲鲧筑堤防水失败的教训,疏通河床、开凿渠道,而且“身执耒锸,以民为先,抑洪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出现了“九州既疏,九泽既洒,诸夏艾安”(《史记·河渠书》)的局面,成为中华民族千古流传、妇孺皆知的美谈。而在西方,广为人知的是
期刊
李泽厚成名于20世纪50年代,以重实践、尚“人化”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美学观卓然成家。八十年代,李泽厚不断拓展其学术论域,引导思想界在启蒙的 路径上艰辛前行。20世纪90年代,李泽厚客居美国,出版了《论语今读》、《世纪新梦》、《美学三书》等著作,对中国未来的社会建构给予沉甸甸的人文关怀。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  孔子说:“聪明的人喜欢水
期刊
一  王刚在《宰相刘罗锅》和《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扮演的和珅,是一个笨头笨脑的家伙,总是被刘墉纪晓岚奚落戏弄,弄得十分狼狈和可笑。  可是,和珅如果没点儿小聪明,怎能在号称“风雅皇帝”的乾隆那里混,几十年混得如鱼得水?和珅虽是大贪官,倒真不是不学无术,也不是像有的人那样“不学而有术”,他是有点儿悟性、有点儿才学的。大体上,和珅是靠才学和勤勉起家的。  为讨好乾隆,和珅苦学诗文。在乾隆面前很装,时以“
期刊
这回,十月底,因为讲座,上了电台。电台的主持人,约我谈《论语随喜》;录音前,闲聊片晌;她感慨着说,读了此书,才惊觉自己阅读能力之退化。按理说,依她原有之程度,本该驾轻就熟、读来轻松才是;孰料,这些年来,因长期之网络浏览,浅阅读已成习惯,于是,心思浮动、一身躁气,读了《论语随喜》,竟顿感艰辛、多有障碍。无奈之下,她只好把心一横,暂时不再碰触网路文章。且喜,根基犹在,这晌,恢复得快;一星期后,再读《论
期刊
音乐王国里,乐曲广袤的欣赏空间为听众提供了不尽的想象,也为诗人们奉献出一片辽阔的描绘天地。中唐诗人李贺的名诗《李凭箜篌引》所展现的,就是一个变幻无穷而美妙夺彩的音乐世界。  乐曲之美,要通过乐器来表现。诗中李凭所弹箜篌接近今天的竖琴,表现力相当强,适合反映各种音乐形象。其次是乐曲本身的美,这是重点。通过诗的折射可以得知:当几个音乐片段接连奏出时,音乐形象就分别呈现了;片段连贯成整体,乐曲的总体也就
期刊
伟大者,往往行坚;志高者,常常言谦。司马迁,就是这样一位可敬的人。当年,他在写给被羁押在牢的好友任安的信《报任安书》中,不仅在信始道“请略陈固陋”,而且在信尾言“故略陈固陋”。这不能仅仅看作是文字的前呼后应,而是大有深意在,大有意味品。  “略陈固陋”者,即简略地陈述自己庸俗浅薄之见也。但通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谈何庸俗,简直如天象;谈何浅薄,简直似地藏。在这篇短短的书信中,他不仅以无比愤激之情
期刊
“政府”一词现在常用。但关于“政府”一词的含义,至今尚未看见有专文予以说明,无论是关于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如英语GOVERNMENT)。本文拟先对中国的“政府”概念做些初步的探讨。  一  在中国,“政府”有以下几点意思。  一、“政府”主要指帝国中央的最高官员,也就是宰相(班子)。  试举几例。  例一: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政治事件。北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王安石由翰林学士兼侍
期刊
中医认为气血掌管着人体的生杀大权,气血充足的人抗病能力强,一般很少生病。反之,如果一个人气血不足,那么首先受影响的就是五脏。  中医认为气血掌管着人体的生杀大权,气血充足的人抗病能力强,一般很少生病。反之,如果一个人气血不足,那么首先受影响的就是五脏。  血就像五脏的粮食一样,血不足就会使五脏闹饥荒,五脏不肯正常工作,人体就不能正常运转,各种疾病就会乘虚而入。  假如心脏没吃饱,人就会心慌、气短、
期刊
我有位邻居,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外号叫“万事通”。听人说宋版书值钱,“万事通”说了:“我家里有一套宋版书呢!”人家问啦,您那是真正宋版书吗?“万事通”忙说:“没错!是宋版书!就是《康熙字典》。”(刘宝瑞相声《画扇面》)由于文化的缺失与误读,像刘宝瑞相声中那样“张冠李戴”的笑话,如今在生活中并不鲜见。  穿越历史 错误百出  公元前173年,汉文帝刘恒把当时著名的政论家贾谊从长沙召回长安,君臣相谈甚
期刊
开元十三年(725),宰相张说奏请举全国之力,举办意在彰显综合国力的“大唐泰山封禅大典”,唐玄宗对此予以肯定,并决定成立以张说为组长、各个职能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大唐泰山封禅大典领导小组”,准奏宰相办公室以红头文件的形式连夜通知全国各地府署县衙统一行动。  历城令杜丰接到吏部通知后,兴奋得一夜未眠。因为他得知,历城是玄宗此次封禅人马的必经之路!换句话说,他的命运也许就会因为接驾工作干得好而掀开崭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