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禹治水与挪亚方舟看中西文化差异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_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老的文明是从人类与洪水的斗争开始的。无论是我国的大禹治水传说还是西方挪亚方舟的故事,都说明了在远古洪荒时代已经开始了与洪水抗争的事实。然而面对洪水之灾,大禹不仅总结父亲鲧筑堤防水失败的教训,疏通河床、开凿渠道,而且“身执耒锸,以民为先,抑洪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出现了“九州既疏,九泽既洒,诸夏艾安”(《史记·河渠书》)的局面,成为中华民族千古流传、妇孺皆知的美谈。而在西方,广为人知的是《圣经》中记载的挪亚方舟故事:挪亚受上帝启示,在上帝惩罚世人罪恶,要用洪水淹没世界、毁灭人类之前,建造了一支大船,把家人和所有的动物雌雄各一对带到船上,躲过了洪水的灭顶之灾。两个故事在东西方千古流传,经久不衰,积淀了各自的文明,饱含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演绎了多彩的文化世界。
  大禹治水和挪亚方舟体现了中西文化不同的世界观。挪亚靠神的启示,借方舟逃避了神降给人们的灾难,而大禹则把洪水看作自然现象,带领人民一起用疏导的办法战胜洪水;挪亚也给人类繁衍留下了种子,但也给人类向上帝忏悔自己的罪恶提供了先例,而大禹留给人类的却是与自然界和谐与斗争的思考。这二者从根本上体现的是世界观、宇宙观上的差异。在中国,一般把宇宙的起源和发展视为一种健动不息的自然过程,而人则是宇宙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人要适应宇宙的流程,也就是“天人合一”。正是这种宇宙观,使大禹面对洪水,因势利导,不“堵”而“疏”,使我们的古先帝西起沙漠东至大海将沿河流域的人民在治水斗争中凝聚一起形成了一个伟大的民族,铸造了一个治水的伟大时代,造就了一种古老的东方文明。而在西方,却试图为宇宙寻找一个不变的绝对存在,并从这种绝对存在出发规定万事万物的基本性质。作为西方文明源头之一的犹太-基督教神学,就把上帝作为时间和万物的创造者,是上帝拯救了挪亚,从而演绎了西方文明。
  大禹治水和挪亚方舟体现了中西文化的核心——激进和稳健、跃动和娴静、分析和综合的差异。面对人类的“罪恶”,上帝采取的方式是毁灭人类。这种突破原有平衡取得新的跃进和突变,是西方文化的突出特征。因而在哲学上表现为充满躁动和遐思,在文学上对骑士精神进行歌颂,在艺术上张扬运动精神和阳刚之美。而在思维方式上则表现为片面的掘进,用哲学家的语言就是一分为二,同中求异。因此,不用做整体思考,哲学家、思想家仅围绕一个着眼点,便可寻根究底地铸造自己的理论大厦,形成自己的学派、主义,以至思潮蜂起、理论迭出,再现了西方文化典型的特征——分析。而与此相反,面对洪水之灾,中国的古先帝们前仆后继,大禹终于在“堵”和“疏”的矛盾思索中找到了治水方针,并综合运用当时各种原始的知识和技能而治水成功。这凝聚了东方文化典型的思维特征为综合,积淀了东方文化的核心为稳健和娴静,用哲学家的语言就是合而为一,异中求同。因而中国哲学的整体观念年深日久,中国文化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成为底蕴,中国美学的阴柔之美成为崇尚。它就像大海深处,有美丽的珊瑚,飘曳的海草,也有悠闲的海鱼,同波涛汹涌的海面相比,构成了一幅娴静多彩的图画。这就是东方文化的境界。
  大禹治水和挪亚方舟体现了中西方伦理道德观上的差异。两个故事从表面上看形成了西方疏散人、东方疏导水的治水思想上的差异,而从深层次看则体现了西方文化讲究天赋人权,强调个体本位,张扬主体性,而东方文化更强调礼治,讲集体本位和人伦责任的差异。在挪亚方舟故事中,虽然看不到挪亚为人类而斗争的痕迹,却可以看到造方舟的周密计划,感受到他抓住机遇,持之以恒造大船的主体精神,领悟到他利用外部条件应付危机,以退为进的应变思想。西方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从古希腊文化的民主思想,到文艺复兴发展到极致,色彩浓重地描述着追求独立人格、个性解放、强调个人主义的画面。这一方面促使西方文化异军突起,人才辈出,成绩卓著;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意识形态的混乱,个人主义的膨胀,形成了自我表现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而大禹治水精神世代弘扬,培育了中国自省、自律,从集体本位主义出发的礼治思想和重义轻利的文化观,形成了中国人谦和、礼让、重社会责任的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这种文化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君义臣忠、父慈子孝、夫倡妇随的外儒内法的社会结构和人伦责任,一方面保证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使大民族千年延续,但另一方面也禁锢了人的个体性、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的建立。此外,西方重横向夫妻关系,东方重纵向血缘相承。挪亚携妻避水,而大禹则继承父业,新婚四天便去治水,也反映了东西方封闭与开放的思想文化特征。
  形成东西文化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差异也是精彩纷呈的。挪亚方舟和大禹治水为我们呈现了中西文化的美麗景观,引导我们走向中西文化差异的源头,启发我们思索中西文化的特质和精髓,促使我们相互借鉴、彼此“扬弃”。使“娴静”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跃动”的西方文化相映,使东方的责任意识和西方的权利思想相辅,从而生成绚丽多彩的人类文明图画。
其他文献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信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坚定不移地为此奋斗。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方志敏的“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念”、周文雍的“志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无不体现出共产党人对信仰的忠贞与坚守。随着十八大的召开,党更是自觉地把宗旨融入到为人民服务之中。  萧乾的书桌像刺猬  萧乾的家,极乱,极拥挤,来的客人一多,三五个就麻
期刊
中国历史上对于诸葛亮这个人物的评价,不是从一开始就固定的。今天人们所熟知的诸葛亮形象,其实与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有较大的出入,在漫长的历史中,诸葛亮有一个逐渐被神化的过程。而這个神化的痕迹之一就是《三国演义》中的赤壁大战。  苏东坡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传诵千古,“赤壁大战”也成为了一个经典。很多人可能认为,诗中“羽扇纶巾”说的就是诸葛亮指挥若定、料事如神的风采。其实,这种赞扬在很长时间里都是属于
期刊
朝贡外交是中国古代王朝特有的一种外交体系,其立足点是传统政治思想中的中心大国的定位。  自商周以来,中原王朝都一直认为自己居天人之中,是“天朝上國”,是世界的主体,故自称“中国”、“中华”;而周边乃至更远的地区与国家都是蛮夷戎狄居住的化外之地。这样,他们与中原王朝的关系自然被限定为自下而上的朝贡关系。朝贡外交的实质是名义上的宗主认同外交,并不是扩张式的帝国外交,因而,在政策导向上则是“王者不治夷狄
期刊
本文题目所指有人不知职称,是说这人不为职称所累,对职称不去上心,犹如不知。这个人就是昔日燕京大学研究生,后来的著名历史学家周一良。  事情发生在1935年。是年周一良从燕京大学历史系毕业,留校读研究生。读研期间,他去清华大学旁听陈寅恪先生讲授魏晋南北朝史的课程。周听陈先生的课顿觉自己“眼前放一异彩”,从此对陈先生“佩服得五体投地”,并下决心要像陈先生那样治学,尤其是治魏晋南北朝史。由于旁听陈寅恪先
期刊
如今,“我比窦娥还冤”这句话,几成日常口语。一方面说明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之普及广和影响大,另一方面也说明窦娥之冤是大众普遍的共识。笔者无意推翻这种“共识”,因为笔者与大家一样,都是富有同情心的局外人,都是看戏、读剧本的,剧情摆在那儿,一目了然。但是,如果我们换个位,不做观众和读者,而是入戏,结果又会怎样呢?  窦娥之原形,是汉代的“东海孝妇”。我们不说汉代,单说元代。元代法官裁判案件的依据,
期刊
“环保”这个概念无疑是很现代,甚至可以说很时髦的。然而事实上,对于环境问题的思考和处理,人们从很早便开始了,并且一直没有停步。《孟子》中有“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荀子》中则将“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摆在“圣王之制也”的高度。后来,儒释道三家更是分别以自己的视角,阐释“天人合一”的思想。  所有這些
期刊
“好难听”:慈禧三个字断人前程  清未殿试,有贡士名叫王国钧,名字含义本不错,国钧者,国家和重任也。王国钧在殿试中名列前茅,慈禧念了王的姓名却说“好难听。” 因为这三个字与 “亡国君” 相谐实在太不吉利,王国钧因此被抑置三甲,蹉跎以終。  拍马屁拍出状元郎  太平天国占领武昌后开科取士,东王杨秀清任主考官。试题为代太平天国天父天兄天王为真皇帝制策。全榜中者六百余人其中一刘姓者写道:“三皇不足为皇,
期刊
罗荣桓与贺龙、聂荣臻元帅去天津胜芳参观过所谓“亩产20万斤”的高产卫星田,卫星田把其他田里的水稻集中移栽到一块地里。罗帅弯下腰,用手杖捅一捅那密不透风的稻棵,看到地头上架起一排鼓风机在给密植的水稻吹风。见此,罗荣桓就问公社书记:“是不是所有的田地都能用上鼓风机?”公社书记摇搖头说:“不是。”罗荣桓直率地说:“你们这块试验田既然不能推广,这试验不能算是成功。”旁边的一位同志笑着说:“可要鼓气,不要泄
期刊
俗话说“喋血疆场,疆场就是战场,人们顺口就念出了这个词,可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词竟然被误用了数百年!  “疆场”的“场是个错别字,正确的字是“埸”,读作“yì”,右边从“易”,而不是繁体字的“场”。“场和“埸”的区别很大。“场”的本义是平坦的空地,《说文解字》解释为:“祭神道也。”祭神的时候,筑起的土堆叫“坛”,辟出的空地叫“场”。而“埸”的本义是田界,孔颖达解释道:“以田之疆畔至此而易主,名之为
期刊
司马迁是中国史学的奠基者,对后世史学影响极大。梁启超说:“史界太祖,端推司马迁”。“见盛观衰”、“承敝易变”是司马迁考察历史的重要方法,史学著作能给政治家以智慧以启迪,这两点是需要特别强调的。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中说,他写《史记》,目的在于“述往事,思来者”;他要“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这是说,他写历史是为了未来;搜集天下的史料,考证史实,是为了探讨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