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正在高速发展,信息发达纷繁。伴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滋长。其中道德观念的日益单薄淡薄,毫无疑问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学校作为道德教育的基础阵地,负担着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重任。可以说,我们的德育工作成败,直接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呈现的高度。而思想品德这门课程,其目的就是为了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将来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我们的思想品德课程,就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战场。
思想品德课程的新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句话:“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与时俱进,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思想品德教育。”社会实际的方方面面纷繁复杂,各有千秋;但是学生的思想实际却是相对系统而有规律的。为了促进德育工作在课堂上的有效开展,教师在实施教育行为时需要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心理特征和道德水平的特点。理解这些特点,安排教学内容和使用教育手段时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和感知的局限性,是上好思想品德课做好德育工作的关键。一个好的政治老师,就必须要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况,从而对自己的课堂进行相应的,卓有成效的调整和改进。那么,我们的教育对象——初中生,他们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心理特征,他们的道德究竟处在怎样的一个水平?我们又该如何针对他们的心理特征和道德水平来设计和管理课堂呢?让我们来分析和解决这两个问题。
多年来许许多多的专家学者对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和道德水平做了专门的研究。我们借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两种研究成果来分析。
首先是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 1896-1980)道德发展理论当中对于初中适龄儿童的分析:少年儿童的道德推理从外在道德(exeternal morality)转向自律道德(autonomous morality)或合作道德(morality of cooperation)。在这个发展阶段,他们开始意识到规则是灵活的,可以商榷的。持有这种道德观。他们认为规则是个体与平等的他人合作发展起来的,而非仅仅是权威人物制定的。判断好坏不仅取决于行为结果,也要考虑到个人的意图。
接着我们来看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博格(Lawrence Kohlberg 1927-1987)的道德阶段发展理论对初中适龄儿童的分析:他们开始关注他人的道德规范并逐渐根据相对抽象的社会特征来进行道德判断,进入习俗道德(conventional morality)水平阶段。这一道德推理水平又分两个阶段:①人际协调阶段--根据是否取悦他人,帮助他人和得到他人的赞许来进行道德判断;②规范和秩序阶段——遵守秩序的道德规范,履行个人责任服从法律规范,维持社会(校园和班级)秩序。
综合这两种研究结果,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学生不会直接以学校和教师或是教材的要求作为道德规范,他们更多会依据所处环境的种种形式和要求作出道德判断。
那么,显而易见我们应当对以往的教学方式作出反思: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种相对简单呆板的活动,老师讲授知识而学生只是单调机械地听讲,思索教材文字的含义和老师的讲授内容,然后是填鸭式的练习。这样的理解和实施教学,使学生在重复单调的学习过程中渐渐丧失了活力和创造性,并直接造成了厌学情绪的大面积蔓延。很多时候,在教师看来很简单的内容,学生却总是无法牢记和掌握。同样的不难得出结论——照本宣科似的,说教讲经似的德育方式,效果是极为有限的,达不到所期望的和需要的要求。
相应的,我们也必须对以往的课堂管理方式作出反思:传统的课堂管理最重要的是建立教师的威信。教师的管理能力和精力过多的注重与发现不良行为(在课堂环境中不适当的或者违反团体规范的行为)并惩戒(为抑制或压制一种行为而给予厌恶性刺激或撤销正面刺激的措施)那些挑战教师权威的“过失者”。把教师看成监督者和控制者。然而这样的的课堂具有极大的局限性,而且事实上很可能会增加管理学生行为的难度。很多时候,我们的课堂像是一个权利抗争、惩戒和消极的场所。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不能再如此简单地看待教学行为,而应把教学理解为一种试图引导或促进学生学习而采取的行为,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只是学科知识的掌握,它更涉及知识的传递和转变过程。我们的课堂,也是为了营造和维持一个积极的、建设性的学习环境。这样的课堂管理目标应该有如下几点:
①帮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任务上;
②减少学习注意力的转移;
③组织并推动学习活动的流程;
④帮助学生管理自己。
在中学阶段,学生开始尝试挑战常规。伴随着个体的发展,学生的兴趣和控制力都逐渐从成人身上转移到同伴身上。学生可能不再认同教师的威信。课堂管理需要侧重于服从,而不再是引导。在课堂管理计划中必须把重点放在如何使学生根据规则和后果做出适当的行为。至于具体的计划,每一个教师必须根据实际的环境和学生状况做出,在这里不做细致叙述,只提出几个常规内容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①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②注重语言艺术,感染力逻辑性强,富于人文色彩。
③相对的公平和相应的特殊,制定的课堂规则既要公正,又要兼顾特殊学生的特殊情况。在取得学生整体的认可后实施特殊教育手段。
行文将尽,最后介绍一下美国学者库温和曼德勒(Curwin & Mendler)的研究。他们指出,一个“典型的课堂”成分可以用“80-15-5”来表示。虽然实际人数会有不同,但是通常一个典型的课堂都有三种基本类型的学生。大部分学生(80%)已经能在学校中做出适当的行为,很少违反规则。对于这些学生应当设计和实施支持他们的课堂管理程序,提醒他们理想的行为,并在他们违反规则的时候重新使之专心于学习。一些学生(15%)是会偶尔违反规则,他们需要清晰一贯的指导方针,期待和行为后果。他们需要课堂结构和设定程序(干预策略,接近通常所说的“纪律”)来降低他们违规的频率和严重程度,限制他们的行为并将他们的行为重新限定在适当的、有利学校的行为。最后,少数(5%)的学生会经常违反规则,大部分时间处于无法控制的状态。这些学生需要给予特殊的注意和注意。与我们实际的情况相比,是否有参考意义呢?
总之,在新的社会环境里校园也会受到强力的冲击。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要想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达到学生、家长和社会对我们的要求。就必须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和不断改进自己的德育工作思路以及方式。
参考文献
[1] 《儿童的道德判断》
[2] 《教育心理学·实践者——研究者之路 亚洲版》
[3] 《道德性格和道德意识形态的发展》
[4] 《The discipline book: A complete guide to school and classroom management》
[5] 《Essays on Mral Development:The psychology of moral Development》
收稿日期:2008-10-25
思想品德课程的新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句话:“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与时俱进,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思想品德教育。”社会实际的方方面面纷繁复杂,各有千秋;但是学生的思想实际却是相对系统而有规律的。为了促进德育工作在课堂上的有效开展,教师在实施教育行为时需要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心理特征和道德水平的特点。理解这些特点,安排教学内容和使用教育手段时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和感知的局限性,是上好思想品德课做好德育工作的关键。一个好的政治老师,就必须要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况,从而对自己的课堂进行相应的,卓有成效的调整和改进。那么,我们的教育对象——初中生,他们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心理特征,他们的道德究竟处在怎样的一个水平?我们又该如何针对他们的心理特征和道德水平来设计和管理课堂呢?让我们来分析和解决这两个问题。
多年来许许多多的专家学者对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和道德水平做了专门的研究。我们借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两种研究成果来分析。
首先是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 1896-1980)道德发展理论当中对于初中适龄儿童的分析:少年儿童的道德推理从外在道德(exeternal morality)转向自律道德(autonomous morality)或合作道德(morality of cooperation)。在这个发展阶段,他们开始意识到规则是灵活的,可以商榷的。持有这种道德观。他们认为规则是个体与平等的他人合作发展起来的,而非仅仅是权威人物制定的。判断好坏不仅取决于行为结果,也要考虑到个人的意图。
接着我们来看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博格(Lawrence Kohlberg 1927-1987)的道德阶段发展理论对初中适龄儿童的分析:他们开始关注他人的道德规范并逐渐根据相对抽象的社会特征来进行道德判断,进入习俗道德(conventional morality)水平阶段。这一道德推理水平又分两个阶段:①人际协调阶段--根据是否取悦他人,帮助他人和得到他人的赞许来进行道德判断;②规范和秩序阶段——遵守秩序的道德规范,履行个人责任服从法律规范,维持社会(校园和班级)秩序。
综合这两种研究结果,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学生不会直接以学校和教师或是教材的要求作为道德规范,他们更多会依据所处环境的种种形式和要求作出道德判断。
那么,显而易见我们应当对以往的教学方式作出反思: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种相对简单呆板的活动,老师讲授知识而学生只是单调机械地听讲,思索教材文字的含义和老师的讲授内容,然后是填鸭式的练习。这样的理解和实施教学,使学生在重复单调的学习过程中渐渐丧失了活力和创造性,并直接造成了厌学情绪的大面积蔓延。很多时候,在教师看来很简单的内容,学生却总是无法牢记和掌握。同样的不难得出结论——照本宣科似的,说教讲经似的德育方式,效果是极为有限的,达不到所期望的和需要的要求。
相应的,我们也必须对以往的课堂管理方式作出反思:传统的课堂管理最重要的是建立教师的威信。教师的管理能力和精力过多的注重与发现不良行为(在课堂环境中不适当的或者违反团体规范的行为)并惩戒(为抑制或压制一种行为而给予厌恶性刺激或撤销正面刺激的措施)那些挑战教师权威的“过失者”。把教师看成监督者和控制者。然而这样的的课堂具有极大的局限性,而且事实上很可能会增加管理学生行为的难度。很多时候,我们的课堂像是一个权利抗争、惩戒和消极的场所。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不能再如此简单地看待教学行为,而应把教学理解为一种试图引导或促进学生学习而采取的行为,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只是学科知识的掌握,它更涉及知识的传递和转变过程。我们的课堂,也是为了营造和维持一个积极的、建设性的学习环境。这样的课堂管理目标应该有如下几点:
①帮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任务上;
②减少学习注意力的转移;
③组织并推动学习活动的流程;
④帮助学生管理自己。
在中学阶段,学生开始尝试挑战常规。伴随着个体的发展,学生的兴趣和控制力都逐渐从成人身上转移到同伴身上。学生可能不再认同教师的威信。课堂管理需要侧重于服从,而不再是引导。在课堂管理计划中必须把重点放在如何使学生根据规则和后果做出适当的行为。至于具体的计划,每一个教师必须根据实际的环境和学生状况做出,在这里不做细致叙述,只提出几个常规内容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①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②注重语言艺术,感染力逻辑性强,富于人文色彩。
③相对的公平和相应的特殊,制定的课堂规则既要公正,又要兼顾特殊学生的特殊情况。在取得学生整体的认可后实施特殊教育手段。
行文将尽,最后介绍一下美国学者库温和曼德勒(Curwin & Mendler)的研究。他们指出,一个“典型的课堂”成分可以用“80-15-5”来表示。虽然实际人数会有不同,但是通常一个典型的课堂都有三种基本类型的学生。大部分学生(80%)已经能在学校中做出适当的行为,很少违反规则。对于这些学生应当设计和实施支持他们的课堂管理程序,提醒他们理想的行为,并在他们违反规则的时候重新使之专心于学习。一些学生(15%)是会偶尔违反规则,他们需要清晰一贯的指导方针,期待和行为后果。他们需要课堂结构和设定程序(干预策略,接近通常所说的“纪律”)来降低他们违规的频率和严重程度,限制他们的行为并将他们的行为重新限定在适当的、有利学校的行为。最后,少数(5%)的学生会经常违反规则,大部分时间处于无法控制的状态。这些学生需要给予特殊的注意和注意。与我们实际的情况相比,是否有参考意义呢?
总之,在新的社会环境里校园也会受到强力的冲击。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要想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达到学生、家长和社会对我们的要求。就必须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和不断改进自己的德育工作思路以及方式。
参考文献
[1] 《儿童的道德判断》
[2] 《教育心理学·实践者——研究者之路 亚洲版》
[3] 《道德性格和道德意识形态的发展》
[4] 《The discipline book: A complete guide to school and classroom management》
[5] 《Essays on Mral Development:The psychology of moral Development》
收稿日期:2008-10-25